APP下载

血浆Big-ET和hs-CRP与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2015-02-23仲宁高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5年9期
关键词:造影术冠脉血浆

仲宁 高鹏

(河南省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新乡453003)

✿论著/心律失常及检查✿

血浆Big-ET和hs-CRP与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仲宁 高鹏

(河南省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新乡453003)

目的 探讨血浆Big-ET和hs-CRP水平与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 选自2012年1月-2015年1月支架置入术后9-12月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复查的患者共60例,患者均于入院时进行血浆Big-ET、hs-CRP的测定,并于入院一周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原支架通畅无再狭窄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将出现支架内再狭窄(管腔内径狭窄≥50%)的患者分为再狭窄组,再将两组患者的血浆Big-ET、hs-CRP结果分别进行对比。结果 再狭窄组患者血浆Big-ET、hs-CRP的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支架术后再狭窄患者的血浆Big-ET、hs-CRP的水平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升高,血浆Big-ET、hs-CRP水平可作为预测支架术后发生再狭窄的有效观察指标。

血浆Big-ET;hs-CRP;冠状动脉造影

随着我国冠心病发病率的逐年升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经在各地三级医院广泛的应用,已成为冠心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的主要治疗手段。随着药物支架时代的到来,支架内再狭窄率已经由裸支架时代的20%-40%降为目前的5%以下,但术后再狭窄这种医源性疾病依然是冠脉介入治疗的难题之一。因此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一直是心内科介入医师关注的难点及研究热点。血浆Big-ET是一种强大的缩血管因子,还是一种强促有丝分裂物质,可以释放出大量促进有丝分裂的生长因子,促进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和迁移[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是反应机体炎症状态的敏感指标,其水平与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直接关系,并且与支架内再狭窄有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将患者进行冠脉造影检查后进行分组,观察Big-ET、hs-CRP和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自2012年1月-2015年1月入院的接受支架置入术的患者共456例,其中60例因术后再次出现胸痛或心电图改变而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复查,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原支架通畅无再狭窄的患者42例分为对照组,将出现支架内再狭窄(管腔内径狭窄≥50%)的患者18例分为再狭窄组。入选患者于术前均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药物治疗。所有患者均排除恶性肿瘤、新发脑卒中、近期手术、创伤、慢性结缔组织疾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周围血管疾病等疾病。

对照组中男性30例,女性12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56.7±8.8);再狭窄组中男性13例,女性5例,年龄43-75岁(55.3±7.2)。对照组中支架内再狭窄<20%的19例,支架内狭窄21%-49%的11例;再狭窄组中再狭窄50%-70%的14例,再狭窄≥70%的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研究方法

1.2.1 生化指标测定 两组受试患者均于冠状动脉造影术前抽取空腹静脉血液6ml,分别检测血浆Big-ET、超敏C反应蛋白。其中血浆Big-ET为ELISA法检测(由郑州金域临床检验中心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选用酶免分析法测定。

1.2.2 冠状动脉造影术 应用GE Innoval-IQC型臂数字平板血管造影机,选用碘普罗胺370对比剂,采用Judkins法进行造影。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表1 再狭窄组和对照组血浆Big-ET、hs-CRP对比(±s)

表1 再狭窄组和对照组血浆Big-ET、hs-CRP对比(±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再狭窄组对照组例数(n)42 18 Big-ET(ng/ml)529.4±126.5 128.6±54.7 Hs-CRP(mmol/L)16.8±5.7 6.6±1.7

再狭窄组和对照组对比观察,再狭窄组血浆Big-ET、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因其具有创伤小,安全有效的特点已经成为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药物洗脱支架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PCI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因其具有抑制局部炎症反应,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等作用较金属裸支架明显下降,但仍有10-15%的患者出现再狭窄。支架内在狭窄的机制比较复杂,有多种因素参与其中,主要是由于血管的弹性回缩,内膜增生,炎症反应和血管重构等。冠状动脉为肌性动脉,存在大量弹力纤维,血管成形术引起的血管壁机械性扩张、内弹力层破坏和中膜撕裂,使血管壁暴露于有丝分裂激素中,局部血小板、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和炎症细胞分泌释放有丝分裂激素和细胞因子,可促进内膜增生导致再狭窄。支架置入术启动了炎症反应,特别是支架置入后损伤到血管中膜时,所引发的炎症反应明显延长,在血管损伤早期新生内膜增长、血管弹性回缩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当支架置入血管后血管内皮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内皮细胞产生内皮性细胞生长因子,使ET-1等缩血管物质释放。ET-1是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和释放的血管活性肽,是目前已知的缩血管作用最强效应持续最久的缩血管活性肽,具有强大的血管收缩作用和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分裂的作用[2]。ET-1也可以促进胶原合成,促进基质成分在血管壁的沉积,增加了血管壁的厚度和僵硬度,并与粥样斑块内的其他生长因子一起引发血管重构。C-反应蛋白(CRP)在肝脏中合成,是一种敏感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炎症活动,反应动脉本身的炎症和损伤的情况。大量研究显示高敏C-反应蛋白是已知冠心病患者未来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预测物。hs-CRP已被视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因素之一[3]。C-反应蛋白水平反应出炎症反应的程度,其严重程度与再狭窄有关,术前CRP水平越高,术后支架内膜增生的程度越重。目前经临床观察发现支架置入术后经强化他汀治疗后hs-CRP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也反映出hs-CRP水平可作为观察术后发生心血管事件和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指标。

本组资料显示再狭窄组患者在支架置入术后血浆Big-ET、hs-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提示支架术后再狭窄患者存在着明显的内皮功能障碍、明显的炎症反应过程和血管重构的病理生理特点,可作为预测支架术后发生再狭窄的有效观察指标。

[1] 徐盛开,江洪,漆曙辉,等.冠脉介入治疗前后内皮素,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的变化 [J].数理医学等杂志,2004,17(4):327-328.

[2] KiowsakiW.Sutsch G.HunzikerP,etai.Evidencefor endothelin-I-medate,vasoconst-riction,inseven chronic heartfailute Lancet,1995,346:732-735.

[3] OItrona L,Ardissno D,Merlini P,et al.C-reactive Prote in elevation and early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unstable pectoris.Am J Cardiac 2007,80(8):1002-1006.

猜你喜欢

造影术冠脉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分析全脑血管造影术后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鼻咽通气道在脑血管造影术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