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教育生态环境建设

2015-02-23张卫平杨立峰张俊芳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教育资源深度

张卫平,杨立峰,张俊芳

(云南开放大学,云南 昆明 65022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1]自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象征信息技术的主要物质(计算机、网络、智能手机等)正以强劲的发展势头影响着当今社会的一切领域。[2]就教育而言,它是立国之本,民族之魂,强国之基。信息技术作为生产力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发生不能只是浅尝辄止,仅仅停留于起步和应用阶段,应该向融合和创新的高阶段发展,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新对策、新路径,建立教育生态环境,力求在这种教育生态环境下,构建教与学的教育生态平衡,培养高素质人才,实现终身教育活动。

一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过程中教育教学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对教育教学的发展及深化改革有巨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通过对CNKI相关文献资料、《2014年地平线报告(基教版)》和《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4高等教育版》的全面分析,归结出未来5~10年内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过程中教育教学发展趋势。[3][4]

(一)主动性学习

教师角色将转变,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沉浸式学习,培养终身学习习惯。

(二)趣味性学习

云计算、3D打印、虚拟仿真技术、游戏化教学、可穿戴技术及物联网等主流技术陆续走进课堂,学生的学习活动将越来越个性化,趣味化,提升其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

(三)丰富学习资源

汇聚海量优质学习资源,提供大量开放学习教育资源,学员自主选择,逐步实现大数据智能教科书共享。

(四)创新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逐步被采纳,数字化校园和移动学习,成为学生泛在学习、非正式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环境和方式。

(五)形成终身学习教育生态环境

未来5-10年内信息技术将促使教育形成新的行为规则,通过层次演替(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到研究生)、知识演替、周期演替、次生演替(继续教育、成人教育)的教育信息化活动,衍生出新的文化形态,以文化影响人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和学习观念,营造出终身学习的氛围,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

二、构建平衡互补的教育生态环境

中国是世界九个人口大国之一,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对教育公平、经济飞跃及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在把握未来5-10年内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教育教学发展趋势基础上,构建一个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教育生态环境尤为重要。教育生态环境源自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前院长劳伦斯.克雷明于1976年所提的“教育生态学”。[5]教育生态环境是指以教育为中心,能够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制约与调控作用的多元环境体系。[6]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背景下,教学环境主要包括四个必备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与学的关系和教育资源。传统教学环境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下教育生态环境的区别如表1所示。

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信息加工理论、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实践共同体、系统论、教育生态学指导下,根据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过程中教育教学发展趋势,分析传统教学环境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下教育生态环境的区别,我们构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保持教与学平衡互补的教育生态环境,其结构如图1所示。

表1 传统教学环境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下教育生态环境区别

图1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教育生态环境结构图

平衡互补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教育生态环境: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教育生态环境是以教育为核心,教育者、受教育者为主体,教育资源和教与学关系为支撑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平衡互补的生态关系。信息技术贯穿于整个教育生态环境。在国家统筹、政府调控、社会参与下,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教育者根据人才培养模式利用教育资源开展教与学活动。受教育者使用数字化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数字图书馆、智能虚拟科学馆及Web学习分析系统等在数字化校园中进行沉浸式学习,通过多元主体交互,群体智慧共享衍生[9],逐渐由“学习小组”过渡到“学习共同体”再过渡到“实践共同体”。最终改变认知模式,形成新的规则行为,催生教育文化形态的形成和文化成果的取得。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使教育生态环境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教育生态环境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向深层次融合、创新迈进,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深层次融合、创新,又优化、完善了整个教育生态环境,最终创造了平衡互补,终身学习的教育环境。

三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教育生态环境建设对策

分析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教育生态环境,构建平衡互补的教育生态环境,加大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力度,应从以下六个方面的建设着手:

(一)制定切实、具体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总体规划

制定切实、具体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总体规划,对后期开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工作具有巨大而深远的前瞻意义。在规划设计时,教育顶层设计人员应在深入系统地调研、了解和借鉴国内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之后,综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2014年地平线报告(基教版)》、《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4高等教育版》、本地地域、民族、文化特色、教育发展情况及学校概况统筹规划符合自身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总体计划。从宏观、整体上明确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目标和思路、发展任务、行动计划、保障措施等,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实施规划蓝图。

(二)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模式

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突破口,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模式。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进行分类改革,利用大数据信息开展课程结构、学生动态、人才需求、就业预警及专业调整的分析工作,根据产业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学工融合,知行并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利用信息技术加大校企合作、学研践结合力度,提高教育教学、实验实训、项目研究质量,扩大“智慧型+创新型”人才培养规模,提高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吻合度。同时办学机构应根据当地办学资源的特殊性及机构组织形式,结合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大背景,积极探索适切性办学模式。学习模式借鉴英国开放大学、哈根远程教育大学、葡萄牙阿贝塔大学及其他国家大学的双重办学模式和联合体模式(虚拟和分布式大学),努力实现为受教育者物理移动而建立虚拟移动的替代方案,各办学机构通过教育资源的合作和开放,形成多边合作框架,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下办学模式改革、受教育者的虚拟化移动。[10]

(三)运用信息技术,由“教”向“个性化学”转变

“智慧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促进教与学关系将由“教”向“个性化学”转变。受教育者始终处于教与学关系的核心。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支持服务关注受教育者的个别化学习需求、目的和背景,为受教育者创设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学习环境。

在各种教学模式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因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让学习者及其学习居于课堂教学的中心位置而备受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在该模式下,学习者根据知识掌握情况灵活安排时间,专注于项目学习、创造性学习。课堂上,教师为学习者答疑、组织学习交流研讨会。课后,学习者利用移动智能终端或其他学习设备进行自主学习,自主规划学习内容、节奏、风格,实现真正意义的个性化学习。而教育支持服务可以按学业支持服务(管理交往和学术交往支持服务)、非学业支持服务(情感交往支持服务)两类来开展支持服务。具体可根据受教育者个体需求、学习条件及各个课程的差异提供个性灵活的选课指导、课程学习过程辅导、线上线下咨询服务、主动促学、创建网上学习社区及提供高效职业规划指导等诸多方面的服务,同时为受教育者提供心理咨询方面的非学业支持服务。个性化教学支持服务伴随“实践共同体”形成和教育生态环境平衡的整个过程。通过教与学关系由支持“教”向“个性化学”转变,不断增强受教育者学习存在感。以“学习者”为中心,将信息技术渗透到教育和学习中,逐步改变教育观和学习观,彻底加深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

(四)引入多种教育信息技术,提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信息素养

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同样需要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信息获取、收集、处理能力与“读、写、算”能力同等重要,将作为教育、学习中的必备技能。教育者应实行“竞争砥砺、榜样示范、知行统一”的信息化能力提升机制,参加培训基地举办的培训活动。教育者学会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在教育教学中尝试利用信息技术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问题解决。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逐步转变角色、教育教学观念。同时教育者应在充分把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趋势的条件下,根据受教育者个人成长计划,尝试将移动智能终端、云计算、3D打印、虚拟仿真技术、游戏化教学、可穿戴技术及物联网等主流技术应用于教育活动中,通过主流技术的应用增加课堂的开放、灵活程度,帮助受教育者建立和发展内部信息处理能力。受教育者共存于真实、虚拟群体环境中,通过主流技术的应用、多元交互、项目学习、创造性学习,与外部环境保持持续良性互动,形成“实践共同体”,在“实践共同体”中沟通、交流,分享教育资源,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最终群体和自身的信息水平都得到大幅度提升。

(五)教育资源建设

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生态环境构建的基石。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基础上,统一建立科学的教育资源建设、管理、评价标准及激励机制。具体可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各办学机构连结成片,利用云计算技术对公共服务平台、数字化图书馆、智能虚拟科学馆、Web学习分析系统等平台进行统一管理,促进其间交流沟通及融合力度。依托办学机构合作、校企合作扩大教育资源建设规模和提升教育资源建设质量,并将通过认证的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按办学层次、学科类别分类整合存储于教育云端,形成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S)资源库,资源库将接受不同层次的受教育者免费注册、学习。教育资源建设应关注受教育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目的和背景,逐步实现个性化资源定制,以更好实现个体的个性化学习路径的选择,促成受教育者沉浸于深度持续的学习、对话、交互、反思活动中,实现个性化学习。依靠先进技术使用和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汇聚、共享将渐进性地缩小地区、民族间的数字鸿沟,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入融合进程。

(六)建立科学、规范的信息化质量保障体系

建立科学、规范的信息化质量保障体系,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力保障。在质量保障体系方面引进“全面质量管理理念”[11],在关注课程结构、学生动态、人才需求、就业预警及用人单位满意度的基础上,以“受教育者为中心”和“质量持续提高”的观念,制定与外部环境及需求相适应的内部创造性标准、学术标准、思想道德标准、专业才能标准、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学生学习管理规范、各类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各部门服务质量标准及人员质量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等,将相关制度、规章、程序纳入科学、规范的质量保障体系中,建立质量保障信息平台分析系统,分版块建立教师、学生、专业、课程、教学、考试、学籍档案、实验、设备信息数据库,统一管理,智能分析。与此同时,通过相关文件、培训方式加强教育顶层设计人员、教师、学生等各类人员的质量意识、管理教育,并确定相应的质量责任和奖惩机制。让教育者有主人翁责任感为质量持续提高出谋划策,让学生确立质量意识,积极进行自主学习,最终实现质量保障体系的动态、持续发展。[12]

四、结束语

教育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其使命是为进入学习状态的学习者提供最广泛的可能性,而信息技术的纳入为实现这一理想提供条件。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教育生态环境的架构中,通过制定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总体规划、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模式、运用信息技术,由“教”向“个性化学”转变、引入多种教育信息技术,提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信息素养、教育资源建设及建立科学、规范信息化质量保障体系等工作的实施,加大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力度,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可持续发展。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10]张德明主编.王一兵主译.开放远程学习趋势、政策与战略思考[M].上海:上海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2008.

[3]2014地平线报告(基教版):教师角色转换正当时[EB/OL].http://www.jyb.cn/world/gjgc/201408/t20140827_595534.html.

[4]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4高等教育版[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14-36.

[5]文继奎,杜杉杉,黄警钟.教育生态观视域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与实践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3.

[6]教育生态学,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

[7]于爱华.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

[8]Wenger,E.C.,&Snyder,W.M.Communities of practice:The organizational frontier[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0,78(1):139-146.

[9]冯锐,金婧.学习共同体的思想形成与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7,(3):72-75.

[11]赵中建.教育全面质量管理[N].中国教育报.1998-11-14.

[12]王志刚,王昌民.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构建教学质量保证体系——高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系列研究之二[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教育资源深度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深度观察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