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力触探测试数据案例分析

2015-02-22黄治灿金明明孙晋成

地球 2015年11期
关键词:测试数据静力土层

■黄治灿 金明明 孙晋成

(苏州中岩勘察有限公司 江苏苏州 215168)

静力触探测试数据案例分析

■黄治灿 金明明 孙晋成

(苏州中岩勘察有限公司 江苏苏州 215168)

根据实际工程中获取的多组静力触探测试数据和钻探取土孔数据,采用初步判别、对比验证和数据分析等方法,反演勘探过程中数据异常可能原因,建议多种勘察方法综合应用、进行数据及时处理的重要性和控制勘察过程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

静力触探孔斜勘察方法探杆异常数据

1 前言

静力触探是用静力将探头以一定的速率压入土中,利用探头内的力传感器,通过电子量测器将探头受到的贯入阻力记录下来。随着我国勘察技术的发展,静力触探作为软土地区工程勘察中重要的勘察方法和测试手段,积累了较多的测试数据和应用经验,由于其具有施工方便、速度快、获取的测试曲线直观、应用方便等优点,在软土地区,静力触探测试孔占据的数量较大,应用广泛。但因出现一些与实际地层不符合的测试结果,导致误判数据的也不少。为此,本文对实际静力触探数据进行分析,采集部分异常样本,根据在本地区的多年勘察经验,提出静力触探测试结果正确与否的判断方法。

2 工程案例

本次勘察采用2台双桥静力触探设备(编号为A和B),施工前已核查探头率定系数,但未逐杆检查探杆垂直度,其中B设备为新购入设备。在勘察施工过程中,A设备揭露的地层深度和厚度与其它设备区别很大,出现钻进困难,压力表数值增幅大,起锚等其它设备未发生的现象。测试结果如图1:

图1 A、B设备获取的C203孔静力触探曲线

3 工程数据分析和判别

(1)初步判别:本地区属于太湖水网平原地貌,地层层序较清晰,除受古河道和暗塘、浜切割外,地层分布平稳。根据A设备获得的静力触探资料与其他资料及本地区资料对比,揭露的⑥~⑧层土层顶埋深异常,⑦层土层厚明显增大,锥尖数据明显偏小,该设备在施工过程中自孔深40m左右出现进尺困难,45m左右液压表数值出现增幅较大现象,同时地锚无法满足施工要求,初步判定该设备可能存在问题,但不排除地层异常情况,需进行对比验证。从多数勘探孔揭露的场地地层情况,C203(A)和C214(A)孔揭露的⑦、⑧层土变化最为突出,选为本次对比验证和分析的典型土层。经核实,确定探头和液压设备属于正常。

(2)对比验证:选用B设备距离C203(A)孔1.5m进行曲线对比试验,采用C钻探设备在距离C203(A)孔5米处进行钻探取土施工验证,A和B静探设备获取的静力触探数据如图一,A、B、C设备揭露地层分布情况如图三(图中单位为m),孔号分别命名为C203(A),C203(B),C203(C),C214(A),C214(B)。根据获取的数据做如下分析:

a)地层分布情况:各孔位于17.70m以上的①~④层土顶底板埋深变化不大,分布均匀。C203(B)、C214(B)和C203(C)揭露的地层分布基本一致,根据C203(C)孔采取的土样分析和本场地其余孔地层分布情况,此三孔获取的数据属于正常数据。但C203(A)与C203(B)孔间隔1.5m,⑧层土层顶高差达6.18m,C214(A)与C214(B)孔间隔2.0m,⑧层土层顶高差大于6.37m,变化幅度异常。

b)静力触探数据情况:静探数据显示 C203(A)锥尖阻力平均值qc= 0.711MPa,C203(B)锥尖阻力平均值qc=1.484MPa,2台设备获取的锥尖阻力平均值相差2倍以上,侧壁摩阻力fs变化不明显。

c)探孔垂直度情况:选定C203(B)孔、C214(B)孔揭露的厚度为垂直厚度a(垂直边),选定C203(A)孔、C214(A)孔揭露的厚度为模拟厚度c(倾斜边)。现按直角三角形模型cosα=a/c(α为倾斜角度),粗略推算⑤~⑦层土中可能出现的探杆倾斜角度α如表1。

根据推算结果,在⑦层深厚软弱土层中,α在50°左右,探杆可能出现明显弯曲,探头近乎水平向刺入⑦和⑧层土中,使得⑦层土的锥尖测试数据明显偏小,探杆进尺难度反而增大,出现液压值异常增大现象。当进入密实的⑧层粉砂后,因砂土强度明显增

表1 探杆倾斜角度模拟计算

图2 A、B、C设备揭露地层分布情况

大和探杆弯曲程度较大,探杆几乎无法进尺,强行施压时,地锚出现起拔现象,偶尔有极小幅度的进尺和回弹现象。经施工人员核查探杆后,在第20m处的探杆为旧探杆,接口处稍有歪扭现象,导致该接头位置未能与其它探杆同心,可能是造成本次问题孔的主要原因。

(3)综合判别:根据上述分析和对比,判定C203(A)孔,C214(A)孔揭露的⑤~⑧层土与本地区地层和本场地其他孔揭露的地层分布有异常,孔倾斜现象可能性极大,同时进入⑦、⑧层土后反应在地表的施工难度现象也与推测结果一致。因孔深较大,发生孔斜现象的土层厚度大,揭露的地层明显异常,在静力触探试验中一般不量测详细的孔斜角度,无法按照《静力触探技术标准》CECS04:88的要求进行修正,应作为错误资料予以废弃。

4 结论

在勘察过程中,静力触探进场前应核查探杆的弯曲程度和探头的率定系数,施工时应进行严格的场地平整。对已获取的静力触探数据进行及时整理,与本地区岩土工程条件进行对比,同时采用多种勘察方法进行相互对比和验证,能更快的确定和发现异常数据。当发生异常时,选取发生明显异常的地层和本地区标志性地层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能较好的探索异常数据的规律。对于可能出现孔斜现象的勘探孔,可采用模拟的方法进行粗略推算倾斜角度,反演可能出现的地面施工状况,确定异常孔的可能原因和利用价值。

[1]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院,同济大学.《静力触探技术标准》 (CECS 04:88) [S].北京: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1988.

[2]工程地质手册编写委员会.《工程地质手册》 (第四版)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黄治灿,王照光,温思哲.某工程软土地基中桩基础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影响因素浅析 [J].岩土工程界,2009(6):29-31.

P2[文献码]B

1000-405X(2015)-11-204-2

黄治灿(1980~),男,2005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本科,学士学位,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岩土工程勘察。

猜你喜欢

测试数据静力土层
土钉喷锚在不同土层的支护应用及效果分析
基于有限元仿真电机轴的静力及疲劳分析
带孔悬臂梁静力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基于ABAQUS的叉车转向桥静力分析
土层 村与人 下
土层——伊当湾志
土层 沙与土 上
测试数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测试数据扩增方法
空间co-location挖掘模式在学生体能测试数据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