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的几个基本问题分析

2015-02-21刘解龙陈湘海

关键词:小康社会内涵精准

刘解龙,陈湘海

(长沙理工大学,湖南长沙 410004)

精准扶贫的几个基本问题分析

刘解龙,陈湘海

(长沙理工大学,湖南长沙 410004)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扶贫工作,呈现出明确的递进关系:改革扶贫—开发扶贫—攻坚扶贫—定点扶贫—精准扶贫。文章对现阶段实施精准扶贫的历史背景、丰富内涵、主要特征及其重大意义等基础性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精准扶贫一方面要加强实施力度和实践探索,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精准扶贫的理性思考和理论创新。

精准扶贫;整体脱贫;全面小康

在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到2020年全面完成扶贫任务,所有贫困县全部摘除贫困帽子,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十三五”期间是全部扶贫和精准扶贫工作的决战决胜阶段,这是一个引人瞩目的亮点。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这将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根本性变化之一。但扶贫工作面临的是老大难问题,要在2020年前全部解决并非易事。我们在对精准扶贫工作的调研中感受到,做好这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工作,既要加大实际工作力度,加强实践探索创新,也要加强经验总结提升和深化理论思考。因此,笔者探索精准扶贫中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一、精准扶贫开启我国扶贫事业的新阶段

精准扶贫是对现阶段的扶贫事业的一种统称,为什么将现阶段的扶贫工作称为精准扶贫,需要对我国的扶贫事业进程做一个历史概述,这是理解精准扶贫的基本前提。

(一)新中国成立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保障

贫困是一种世界性的共同现象,反贫困也是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共同难题。我国也一样,扶贫是一项长期以来都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社会现象,只是不同时期的扶贫有联系也有差别。在总体上,扶贫开发为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以及社会的整体文明进步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简要回顾扶贫工作的历程是理解精准扶贫的前提。自1840年以来,到新中国成立的一百多年时间里,中华民族总体上是长期地处于战火与灾难之中,积弱积贫,损伤了中华民族发展经济的根基与元气,整个中国广泛的处于贫困状态之中。新中国成立之后,从政治制度和国家体制上突破瓦解了导致贫困的根本因素,经济正常发展,自古以来的贫困问题大面积缓解,为世界反贫困做出了巨大贡献,可长期积累的贫困并不容易在具体形态上迅速改变和完全消除,加上世界形势的时代背景和特殊情况,也影响了我国更好地集中力量解决贫困问题的相关工作。因此,解决好温饱问题的愿望一直没有得以实现。到1978年,我国仍有2. 5亿农村人口处于未解决温饱的贫困状态,占农村总人口的30.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作中心转向经济建设,在国家工作中心上为反贫困工作提供了最宏观的动力和保障,以具体对象为目标、以经济发展为内容的扶贫开发从此开始。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扶贫工作成效总是不理想,主要原因是扶贫方式上存在问题,扶贫缺少具体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二)改革开放以后形成了扶贫工作依次推进的新格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扶贫工作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1.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1978-1985年)

1978年底,我国的经济改革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安徽省小岗村的底层冒险突破,到中央的中心工作的转移,确立以经济工作为中心,推进农村经济改革的理性决策,新的经济制度和生产方式释放和激发了压抑已久的农民积极性与创造力,在解放农村生产力的进程中,农村的贫困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的缓解。1978年到1985年,全国的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25亿。但这个阶段的贫困人口减少有其特殊性,属于整个国家体制改革的宏观成效,具体的扶贫成效并不明显。甚至可以说,农村经济改革是为了解决宏观上整体上的扶贫问题,而不是为了有针对性地解决具体贫困对象的贫困问题。与新中国成立,由于政治制度的变化而导致整体上的经济状态变化一样。或者说,是由于生产关系的改革而导致了生产力的解决和发展。客观上为世界范围内的反贫困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可还是与后来的扶贫工作不一样。

2.有针对性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1993年)

随着广大农村的改革发展的扩大和深入,农村经济改革在总体上促进了生产力的不平衡发展,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了区域性和区域内部的反差不断扩大,这样,就将原来淹没在总体贫困中的相对贫困现象反衬和凸显出来了,扶贫的紧迫性也更加明显。而且,国家经济总体上的快速发展,扶贫的能力也得到了快速增强。于是,农村反贫困行动正式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确定了开发式扶贫方针,设立扶贫专项资金及政策,扶贫正式成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政府行为,形成了扶贫的新的总体力量,推动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下降至8 000万人。这个阶段的扶贫具有了明确的扶贫性质、对象、任务和目标。

3.“八七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年)

前一阶段有针对性地和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促进了条件较好的部分地区的贫困问题的解决,可对于那些脱贫困难的地区和人口来说,需要更加有力和更加持久的坚持好扶贫工作。1994年国家颁布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明确要求用七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农村8 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样一个内容、要求、目标等都很具体的扶贫开发行动纲领,在我国扶贫史上还是第一个,“攻坚”的特点明显。到2000年底,全国农村的绝对贫困人口减少到3 209万,基本实现了“八七扶贫攻坚”目标。

4.创新扶贫方式阶段(2001-2010年)

进入21世纪,我国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为主要内容的经济社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在扶贫开发上也进行了新的探索创新,制定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明确提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和扶贫方式,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执行这个纲要之后,贫困现象依然在我国部分地区明显地存在,同时也进一步提出了创新扶贫工作的客观要求。2010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扶贫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进一步做好定点扶贫工作,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实施定点扶贫,使得扶贫工作的针对性进一步增强,也是扶贫工作的一种创新。

5.以全面小康为目标的扶贫阶段(2011年至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多次上调国家扶贫标准。2009年,中国国家扶贫标准从2008年的年收入1 067元上调至1 196元,2010年随CPI上涨而再上调至1 274元。2011年,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年收入2 300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2011年5月,中央颁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根据新确定的扶贫标准,更加明确具体地提出了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等目标,并确定11个连片特困地区等为新时期扶贫攻坚主战场。调整了贫困标准之后,扶贫工作的任务与要求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正是在这个必须将扶贫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体系之中的要求,客观上促进扶贫工作有了进一步创新突破的压力与动力,也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

(三)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精准扶贫

在长期的扶贫工作中,一直面临扶贫成效如何进一步增长与扶贫方法如何进一步改进的问题。长期以来,扶贫工作中存在的贫困人口底数不清、具体情况不明、措施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对相关政策落实变形走样、到位打折扣等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方式粗放,方法漫灌,也就是说,扶贫方法上的创新是解决扶贫成效不高的重要出路。面对扶贫工作的繁重任务与明确的目标要求,拥有长期地方工作经历的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扶贫工作如何进一步创新的问题格外重视。2012年底,他到河北阜平老区考察时,关于扶贫工作,他说不要用“手榴弹炸跳蚤”。到了2013年11月初,习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明确提出了“精准扶贫”概念。精准扶贫就是针对扶贫工作中存在针对性不强和效率不高这一现象,运用科学有效程序、方法和相应的资源,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习总书记同时要求做好与精准扶贫至为相关的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教育等三大方面的工作。2013年底,国家扶贫办制定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2015年6月,在贵州召开的部分省区主要领导会议上,对于精准扶贫的认识进一步深化系统,明确提出了六个精准,即“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位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并就加大力度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提出“四个切实”的具体要求,而且明确要求将精准扶贫和全面脱贫作为“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和目标。这样,精准扶贫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扶贫工作体系。

从这个简单的回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扶贫工作的循序渐进与成效改进,扶贫工作在我国的各项工作中日益受到重视,这说明我们国家对待扶贫工作是一以贯之和与时俱进的。我们将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扶贫工作的变化整理出一条主线:改革扶贫—开发扶贫—攻坚扶贫—定点扶贫—精准扶贫。改革开放以来的扶贫工作,表面上是对工作的持续改进,实际上体现的是对扶贫工作规律性认识的深化与适应。

二、精准扶贫的内涵

扶贫即通常所说的反贫困,对于扶贫的理解,最通俗的说法是帮助贫困者脱离贫困状态。因此,理解扶贫或反贫困,就需要对于什么是贫困等基本问题有一个较为准确具体的理解和界定,这是理解精准扶贫的理论前提。

(一)贫困的一般定义

从最本质的角度来说,贫困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脱贫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目的。因此,对贫困定义的探讨一直是以经济学家为主流的众多学者关注的重要问题。其中,关于贫困的定义的理解各有侧重,并逐渐开始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贫困概念,但贫困概念的内涵是根据时代发展而不断丰富的。最初的贫困也是最基本层次上的生存形态上的贫困,具有单纯物质缺乏的特点,这属于从经济层面来定义概念,着重考虑收入和消费的关系状况。比如,英国经济学家朗特里就认为,总收入水平不足以获得仅仅维持身体正常功能所需的最低生活必需品,即为贫困。20世纪70-80年代以后,人们对贫困概念的理解和界定,将健康和教育在内的能力等方面也包括进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阿马蒂亚·森首次使用权利方法提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贫困理论,在他看来,贫困仅仅从物质的单一维度进行定义是不足的,而应该将能力的缺失等方面纳入其中。90年代以后,人们对于贫困概念的理解又有新的进展,罗伯特·坎勃认为,贫困不仅仅是收入和支出水平以及发展能力低下,而且应当向社会和政治层面扩展,包括脆弱性、无话语权和无权无势等。这说明,贫困具有相对性,是一个历史和时代的概念。现在,学者们大多认为贫困的内涵应当与时俱进地理解和界定,应当超越了收入范围,不能仅仅指收入低下和生存状况受到威胁等方面来评价,应当包括能力缺乏、健康状况差、缺乏医疗保健、缺少机会和权利等内容。

(二)我国现阶段扶贫工作的丰富内涵

由上可知,扶贫显然是一个时代概念也是一个国别概念,因此,对于贫困的经济标准也会作与时俱进的调整,要结合国别情况来理解评价。除了学者们对于贫困的多角度理解以外,我国现阶段扶贫工作中的贫困还有一些特殊的内涵。一是生态文明内涵。在我国将生态文明纳入整个社会发展战略和文明化追求体系之中的时代,贫困评价与脱贫要求还包括了生态环境的内容。特别是由于我国部分的贫困地区和人口往往集中在生态良好和生态功能重要的区域内,促进脱贫与生态文明的互动就非常重要。二是整体脱贫内涵。将扶贫的目标确定为全面小康,全面小康是文明发展之路,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因此,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内容就全方位全过程地融入了扶贫之中,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因此,我国的扶贫目标内涵中,拥有了贫困地区的整体文明发展追求。三是促进民族繁荣内涵,扶贫工作关系民族团结与繁荣。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民族关系更加重要,扶贫工作也被赋予了相应的内容与要求。四是政党与政治内涵。我国的扶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进行的,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将能够解决好扶贫问题作为关乎执政能力的重大政治问题来对待。

(三)精准扶贫的三层次结构

1.从三个精准到六个精准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思想,一般认为是两个阶段,即明确提出精准扶贫后的从2013年11月的三个精准,即扶贫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到2015年6月的六个精准,即扶贫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位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习总书记的精准扶贫思想,有其长期的实践基础,一是他在福建工作期间的扶贫思想。其在福建担任地方领导期间,著有《摆脱贫困》一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二是他在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首次扶贫考察中提出的与精准扶贫相近的扶贫思想,即不要用“手榴弹炸跳蚤”。

2.精准的微观内涵

习总书记所说的六个精准,是非常全面和到位的,也具有微观层次上的精准扶贫的规定与特点,因此,在对精准扶贫的表达和理解上,人们基本上是从微观角度进行的。微观层次上的精准扶贫,主要是具体扶贫行为的整体性系统性设计与实施,比如扶贫对象识别、判断与评价的精准化,扶贫项目设置的精准化,扶贫活动的要素组合精准化,扶贫活动的相关主体组合及责权利关系界定,具体扶贫活动内容与过程的精细化,扶贫成效的精准化等。

3.精准的中观内涵

贫困对象的存在和扶贫活动的开展,都不是孤立的个体现象,因此,在具有一定相关性的产业关系或区域关系中,需要用精准的关系与要求来对扶贫状况和成效进行评价,以进一步提高这一层次的扶贫的精准性。所以,中观层次的精准扶贫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产业层次的精准扶贫。扶贫首先是个经济问题,需要从经济上寻找出路,因此,通过利用贫困地区的各种资源条件来发展产业,不仅是扶贫之首选,也是最为根本的出路所在。没有产业支撑的脱贫是比较脆弱的。然而,对于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并非易事,不管是对贫困地区资源的分析判断,还是对所要发展的产业进行选择,以及各个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确定怎样的权责利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都有一个制度设计、组织设计、管理设计等方面的最优化要求,也就是精准要求或精准标准。

二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精准扶贫。一般来说,贫困往往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就目前而言,扶贫对象多以村为单位来对待,因此,以村为基本单元进行中观考察分析。其实,区域性的精准扶贫,也往往是与相应的产业相联系的,区域内的关系,在经济上就是各种经济活动的联系,就是各种资源利用中的联系。所以,扶贫产业发展也就必定是一定区域内的产业发展,是区域内的各贫困户贫困人口之间的一种共同行为。个体性的发展固然可以,但个体之间则还是要形成一定的联系。否则,孤零零的产业发展难度更大。无论这种关系是市场交换的合作,还是技术关系上的合作,或者是经济组织的要素合作,都有一个如何更加精准的问题,也就是经济效益最大化,或者是发展成本最低化的问题要解决好。

4.精准的宏观内涵

在实际的精准扶贫工作中,关于精准扶贫的宏观内涵,人们关注并不多,但我们认为,精准扶贫的宏观内涵是精准扶贫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如果没有宏观意义上的精准扶贫,则微观意义上的精准扶贫就可能没有最终完成自己的使命。比如,全面摘除贫困县帽子,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对所有贫困地区与人口的全覆盖,区域性整体脱贫等方面的内容与要求,就是精准扶贫宏观内涵的最主要的表现。一是时间上的宏观精准,2020年必须完成精准扶贫任务;二是对象上的宏观性,比如全国59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三是关系上的宏观精准,贫困片区的整体性脱贫更加具有宏观意义;四是内容上的宏观性。一般来说,尽管贫困体现为个体性,但大多与区域性相关,无论从世界的角度来看,还是就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贫困的难题在于它的区域性或片区性,从而使得贫困不仅仅表现了经济问题,更表现为复杂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因此,精准扶贫实际上包括了贫困片区的整体脱贫。而且,也只有在片区上和整体上脱贫,才能够拔除贫困的区域性、片区性根子。

(四)精准扶贫的全过程内涵

精准扶贫要求将精准的精神、内容、标准体现到全过程之中,因此精准扶贫有一个特殊的意义是不可忽视的,也就是说,精准扶贫的精准性要能够经得起检验,即进行精准性评价。一般来说,如果建立起一整套的扶贫工作的完整流程与检测评价机制,将有利于更好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或者说有利于提高扶贫工作的严肃性和精准度。

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要求精准到具体对象,而具体对象并不只是说明这个对象是贫困者,而是要求具体内容必须精准到扶贫对象,比如各种扶贫的资源,资金等,都须设卡记录入账,确保扶贫资源真正用于扶贫活动和扶贫对象。众所周知,由于缺乏过程性的精准要求和精准化的执行与监督机制,我国过去的扶贫工作事实上处于弱势地位,扶贫资源使用过程中存在相当的模糊性,甚至在扶贫工作中确实存在层层截留和挪用扶贫资源资金等“跑冒滴漏”的恶劣现象难以得到有效监督与严格追责,扶贫资源资金真正到达具体的贫困对象手中,具体用于真实扶贫项目,用于保障提高扶贫项目的后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往往存在一些问题,甚至出现扶贫中的腐败行为。这些现象,不仅浪费有限的扶贫资源,严重影响了扶贫工作成效,而且严重扭曲了扶贫工作中的各种关系,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这是一个长期未能得以有效解决的难题。精准扶贫要求促进扶贫资源精准到位,为解决这一难题找到了有效办法。精准扶贫这一招对于治理这种损害扶贫工作的现象开了一剂良方。

三、精准扶贫的特点

精准扶贫的特点,最直观、突出的自然是精准二字的丰富内涵与严格要求。可它的特点还有一些方面,甚至这些方面是更加重要的特点。

(一)精准扶贫体现了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新中国的成立是全世界最伟大的扶贫工程,从经济、政治、文化教育(脱盲)、医疗卫生和预期寿命等方面,形成了告别贫穷与落后的整体发展格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我国的扶贫开发工作循序渐进和持续深化,从解决温饱问题到实现全面小康,这一进程体现了扶贫工作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发展方向与阶段要求。然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进程,也在一定程度上使部分贫困地区发展差距加大了,脱贫后的持续发展能力成长困难,出现返贫现象。正因为如此,我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世界反贫困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以前的扶贫工作,大多存在粗放漫灌、对象不够明确、内容不够具体、方法不够准确和针对性不强等现象,影响了扶贫工作成效。所以,精准扶贫,一般是相对于过去的扶贫工作特点和不足而言的,现阶段的精准扶贫,就是一直以来的扶贫开发事业的继续与深化,体现了对扶贫工作的全面理解与精准把握,更体现了对扶贫规律或脱贫规律的深刻认识与科学运用。由此可见,精准扶贫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扶贫,更是过去扶贫工作的总结、提升与创新,既揭示了摆脱贫困的规律性,更体现了将摆脱贫困的规律性体现于具体的方法与途径之中。

(二)精准扶贫成为突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瓶颈的重要途径

精准扶贫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内涵的进一步丰富与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的发展阶段目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我国经济总量和人均目标都已经实现,也就是说,经济目标已经提前实现,可全面目标还有距离。习近平总书记说,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贫困地区,我们必须补上这个短板。“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我国的小康社会时,多次讲过这句生动而深刻的话。因此,一是使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更加充实完整,而老乡是否小康,主要得看是否真正不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这是现阶段把握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重点和难点所在;二是精准扶贫认清并抓住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瓶颈,是这个老大难瓶颈的重要突破口。由此可见,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进入小康社会的情况,是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以及评价这一宏伟蓝图实现程度和质量的“底色”。因此,精准扶贫,就是要打好这个底色,通过精准扶贫将所有的贫困成员一个不落地带入全面小康社会,带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带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这个阶段的扶贫与以往有所不同,不仅扶贫工作被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向贫困全面宣战,而且措施上更加科学细致,特别是目标上更加明确具体,通过精准扶贫,使贫困地区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真正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我国农业大国的历史悠久,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更是处于落后的农业经济状态,精准扶贫就是要从根本上将他们推进全面小康社会。长期存在的贫困问题,并不只是部分人的生活困难那么简单,贫困问题的长期存在,说明了我国整体社会文明发展的艰难性与复杂性,举全国之力打好精准扶贫这一重大战役,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这就要求精准扶贫敢啃硬骨头和攻坚拔寨,扶贫扶到关键点上,到根子上,将贫困之因连根拔除。不解决关键点,不拔除贫根,必然会在扶贫机制的退出之后即让返贫机制的作用迅速出现。只有这样,才能在整个社会斩断贫困根源,将贫困人口群体、贫困地区整体纳入整个社会发展的大系统之中,跟上时代发展潮流,实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系统性转变,从此不再返贫。这是这些地区和群众对传统社会长期以来无法改变的脱贫关隘或贫困系统的“千年跨越”。因此,精准扶贫是我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的决战阶段。

但同样需要重视的是,我国对于全面小康社会内涵的概括有个非常生动形象的表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也就是全面小康社会,可以理解为社会现代化的初级形态。全面小康内容的丰富性与完整性,也对精准扶贫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也就是说,精准扶贫并不只是解决经济上的问题。这是在精准扶贫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的问题,也就是要按照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来规划和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使小康社会所应具备的基本要素,都通过精准扶贫而得以全面加强,这是最为脆弱的短板,但也是最难补好的短板。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将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致力于建设改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人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由此可见,小康社会是一个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进入全面小康,要在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基础上,致力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协同发展。精准扶贫,也需要对这些方面及其内在联系进行精准把握,特别要注意为了解决经济上的贫困而忽视了其他方面对于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意义。因此,精准扶贫是为更好地实现整体脱贫。

(三)精准扶贫是新时期促进民族共同繁荣的重大举措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绝不能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因此,精准扶贫是现阶段促进多民族共同繁荣的支点与要点。作为支点,说明可以通过精准扶贫而带动其他方面的工作,说明精准扶贫的带动力和影响力;作为要点,说明各项工作中,这项工作最为重要和实在,是基础性与重要性的工作。我国的贫困人口与贫困地区,有许多就是少数民族人口和少数民族地区,这导致了现阶段的扶贫对象仍然表现为两个“民族为主”的特点,一是民族地区为主,二是民族人口为主。这两个“民族”特点,赋予了精准扶贫工作一项特殊内容与要求。无论是从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近期角度,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长远角度,各民族的共同富裕、共同繁荣都是不可缺少、不可忽视的十分重要的内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上的不平衡,是影响民族团结和谐与共同繁荣的重要因素,保障各民族共同获得改革发展的成果与实惠,改善民族地区的发展条件,增强民族地区广大人民的发展能力,创造条件和机会,促进各民族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的交流与交融,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前提、基本任务和战略目标。也由此引出另一个需要精准把握的问题,即有关不同民族的相关问题,让不同民族的各自特点转化为精准脱贫和持续发展的特色因素。特别要重视精准扶贫工作中对于各项民族政策的精准把握与运用,将各项政策中的相关内容协调起来和充分发挥出来。

[1]习近平.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DB/ OL].新华网贵阳,2015-06-19.

[2]精准扶贫,不撒胡椒面[N].人民日报,2014-03-12.

[3]补好扶贫开发这块短板——一论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N].人民日报,2015-06-25.

[4]贵在精准重在精准——二论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N].人民日报,2015-06-26.

[5]合力打赢扶贫攻坚战——三论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N].人民日报,2015-06-27.

[6]刘永富.习近平提“精准扶贫”的内涵和意义是什么[DB/OL].中国经济网,2015-08-04.

[7]徐守盛.精准发力分类施策坚决打赢扶贫开发这场硬仗[DB/OL].红网,2015-10-01.

[8]打赢新常态下的扶贫攻坚战[N].瞭望,2015-01-20.

[9]徐晓军,胡倩.反贫困研究综述(上)[DB/OL].中国经济新闻网,2013-02-22.

[10]刘解龙.经济新常态中的精准扶贫理论与机制创新[J].湖南社会科学,2015(4):156-159.

Connotation,Feature and Meaning of Precise Poverty Relief

LIU Jie-long,Chen Xiang-hai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angsha,Hunan 410004,China)

Poverty relief effort ever 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has presented an explicit graduality:reforming poverty relief,exploiting poverty relief,problem-solving poverty relief,fixed-point poverty relief,and precise poverty relief.After systematically analyzing the basic issues,such as historical background,rich connotation,main features,and their significant meaning,during the current implementation of precise poverty relief,this research suggests that it should accelerate precise poverty relief its implementation power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and precise poverty relief its rational thinking and theoretical innovation as well.

precise poverty relief;global poverty overcome;overall well-off

F323.8

A

1672-934X(2015)06-0098-08

10.16573/j.cnki.1672-934x.2015.06.016

2015-10-2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4AJY008)成果之一。

刘解龙(1961—),男,湖南靖州人,教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陈湘海(1989—),男,湖南邵阳人,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

猜你喜欢

小康社会内涵精准
活出精致内涵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精准的打铁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内涵漫画
精准扶贫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