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的反民主言论试析
2015-02-21薛光远,陈宇翔
清末民初的反民主言论试析*
薛光远,陈宇翔
(湖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湖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410082)
摘 要:“民主”自传入海内之日起,便与“西化”、“君宪”、“共和”等观念混杂通融,成为影响中国社会变革不容忽视的思想力量之一。在中西分化、新旧对立的思想环境中屡遭质疑和反对。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部分知识精英针对“民主”在理论与实践中所显露的弊端持续进行理性思考与建言;二是部分儒生士绅基于传统价值观念而排斥或反对新观念或新思想;三是文化保守主义者因“西学东渐”而产生的抵制情绪。这些理性思索与情绪宣泄交织的言论,涉及“民主”的诸多方面,对民主观念在中国的开通前进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任何时候轻视、蔑视甚或无视反民主言论,均不能构成对中国近现代民主发展史的完备研究。因此,就清末民初的反民主言论及其背后的思想因素做必要的综合与分析,用以探查民主在中国举步维艰的历史因缘以及中国民主发展的若干特质。
关键词:清末民初;反民主;民主
中图分类号:D08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06-12
作者简介:薛光远(1983-),男,河南平顶山人,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生。研究方向: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陈宇翔(1965-),男,湖南隆回人,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
晚清以来,西方文化挟风鼓浪、叩关而来,古旧中国沉闷的思想空气为之一变,各种思潮、言论在谋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核心理念下如雨后春笋,纷纷崭露头角,甚或夺人耳目。其中,“民主”因与“西化”、“君宪”、“共和”等观念的混杂通融,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思想力量之一,既被许多人奉为进步之利器、救亡之圭臬,也不乏有人视之为肇乱之渊薮、亡国之触媒。怀疑民主甚或反对民主的言论便由此而生。然而正如“民主”概念在今日学界仍无法取得共识一样,“反民主”的言论多因人们对“民主”的理解与阐释不同而有所区别。具体而言,清末民初之时,“民主”始终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其形态逐渐由对西方富强之道的观察与想象变为实际的政治操作,其观念也渐次由君主立宪变为民主共和——尽管这种发展始终与作为榜样的西方有所区别,却彰显出民主在中国独特的生命力与适应性。与之相对应,反民主言论对“民主”的发展亦步亦趋,在具体的时空背景之中各有所指,甚或针锋相对,呈现出流质多变且针对性极强的特点。它既有碍于民主的开通前进,又为民主发展提供了难得的“谏言”,扩散了民主的影响,成为观察和梳理近现代中国民主发展历程的重要视角。
一、湮没在反对西化声浪中的反民主论述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屡败于西方列强之手,国人不得不“睁开眼看世界”,并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基调之上谋求富强之途,对于西方政教、文化开始有所了解,并渐生羡慕之情。“西化”逐渐成为晚清变革在思想与行动上的后援之一,无论自强,还是求富,背后都有向西方学习的影子存在。以历史长程的眼光来看,此实为社会发展之必然,然而在所谓硕儒士绅的眼中,“西化”之种种措施不但有违儒家伦理纲常之基本教义,更在形势上携坚船利炮之威势,势必引发情绪上的反弹。值此情势之下,夹杂在“西化”之中的民主因素,也一并受到质疑与反对。
就晚清士人的变革思想而言,大抵不出练兵制器、兴实业、育人才的范畴,他们对于民主的认知主要来自于部分士人的见闻。这些士人或由于出使国外、或由于流连香港等地,对西方政教有直观的感知和向往,因而对于最能代表西方民主形式的议会制度多做留意和宣传。如张德彝在记录1876年随郭嵩焘出使英国见闻的《四述奇》中,留下他参观英国巴力门开会议时情形的记述,并且盛赞巴力门的成员议论时政“务期适于理,当于事而后已”,“合众论以择其长,斯美无不备,顺众志以行其令,斯力无不殚”,理想至极;又如王韬称誉“泰西”的“君民共主之国”的政治体制是“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的体制,“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1]121以今人的眼光来看,这些论述不但极为肤浅,且多有牵强谬误之处,然而即使这一点民主因子的介绍,也在闭目塞听、夜郎自大的国内思想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应。“立国之道尚礼义而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2]倭仁将“严夷夏之防”的传统理论发挥到极致,进而在华夷之辨、人禽之辨中彻底否定西方的政教与器物。郭嵩焘出使英国,未出行便已“人神共愤”,更有王闿运“不容于尧舜之世”的挖苦与嘲弄。中国虽于外战接连失利,但并未触动儒家士绅在文化和心理上的优越感。他们仍然沉迷在“天朝上国”的落日余晖之中,对于夹杂在西方观感之中的民主因子缺乏必要的敏感和足够的重视,在他们看来,中国固有政教文化远非外国所及,西方的东西只是末艺而已。“技艺徽长,富强谋术,即纵能精,于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又何有所取耶?若谓天地人物,皆可以算学得之,似此则外洋宜有治而无乱,有兴而无衰,有生而无死,有存而无亡,有强而无弱,有富而无贫。何以治乱兴衰生死存亡富贫之故,外洋亦又得而握之?盖此算数之中又有一天理之主宰焉。外洋但知一时一事之推测,而中华早悉百世千载之推测,斯即我又圣人,而外洋不能企及者”。[3]159更有论者言:“治国之道以正人心,原风俗为先。法制之明,抑又其次,况(中国)法制本自明备,初无俟藉资于异俗。讵可以末流之失,咎其初祖,而遂以巧利之说道之哉”。[3]159-160这些针对西学的言论自大且傲慢,透露出当时思想界对于西学的批判多是基于态度,而非学理——他们无意对西方政教进行细致的了解,更无意与倡言西学之人进行学理上的探究,而将其言论一概视为“妄言”进行诋毁与谩骂,如指责马建忠、丁日昌等人,“其人皆屡被讥弹,而时号通晓洋务,专能依据洋书,条陈新法,阳为创设,阴便私图”,“皆唯利是图,通外洋以蠹中国”。
由此可见,在甲午巨创之前,中国思想界的反民主言论基本被湮没在反对西化的声浪之中,少有切实的理性争论。究其原因,则在于民主声音过于微弱。从逻辑上讲,反民主言论因“民主”议题的争论而起。在当日中国,议会、立宪、选举等与民主紧密相关的内容并不为人熟知,导致“民主”既不具备明晰的概念,也没有特定所指,只是一种对于西方政教的描摹与想象,因此也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思想争鸣,只能是一种指向不明(多为针对空泛的“西化”概念)的态度上的否定和情绪上的宣泄,真正具有学理色彩和思想争鸣意味的反民主论述要到戊戌维新之时才蔚为大观。
二、以纲常伦理反对变法图存的反民主言论
戊戌变法前后为西方民主观念在中国思想史及政治史上的第一次集体发声时期。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直言“国之强弱悉推原于民主”,[4]42欲以君主立宪取代皇权专制,如巨石投湖,激起思想界的强烈反弹。一时之间,关于域外政治制度及思想文化的论述被域内士子争相阅览、辨析。围绕着变法图存,康、梁等人与固守儒家伦理纲常的卫道士展开针锋相对的辩驳。虽然论争双方均着眼于现实政治的兴革存续,而无意对“民主”思想本身做学理上的建构,但伴随着批驳诘难的深入,民主的面目越发清晰,其影响也逐渐扩大;与其相对应,反民主言论也逐渐脱离单纯的情绪宣泄,引申出部分具有历史合理性的担心与忧虑。
察康、梁等变法之言说,并不非议孔孟,反以孔子学说为表,内里填塞了大量君主立宪、民主政治的因素。但这一委婉的处置手段,并不能安抚以纲常名教为言行准则的士大夫,其根本原因在于民主思想与儒家主流价值南辕北辙、相互抵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儒家思想的非议不啻动摇传统士大夫安身立命的根本——伦理纲常,因此,这一时期的反民主言论借助于对纲常名教的维护,继续肯定君主地位的不可动摇,进而反对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在传统士大夫心中,君为五伦之首,神圣而不可侵犯,议之非之,俱为大逆,因此,他们进而肯定上下之义、阴阳之说,认为此乃自然之秩序,不容紊乱。张之洞言道:“五伦之要,百行之原,相传数千年,更无异义,圣人所以为圣人,中国所以为中国,实在于此”。[5]18至于中国之积弱,在传统士大夫眼中,与民主、变法并无关系。“富强必探其本,必进其治,断非法自然,弃君臣,专事贾胡之事,变为民主之国,而后乃与大道适也”。[6]27在他们看来,国政之本在君而非民,权利之始由君而非民,因此,畅言民主,不但无助于国家富强,反而会招致内乱外侮,导致速亡。“治天下者,大权不可旁落,况下移于民乎?所以宜通者,惟上下之情耳!……樊锥谓可一其心,吾谓实亿万其心,此则亡且益速,又焉能起而救之”,[7]3“中国自尧舜禅让以来,已成家天下之局,亦以地大物博,奸究丛生,以君主之,犹且治日少乱日多;以民主之,则政出多门,割据纷起。伤哉斯民,不日在疮夷水火之中哉”。[8]13由此可见,以固守伦理纲常为核心,保存道统为主轴,这是戊戌变法时期反民主言论的第一个显著特点。
随着争论的逐步深入,传统士大夫不得不以较为客观、开阔的眼光去看待民主在西方国家实行的情况,进而找到其不足之处,用以证明中国确实无仿效西方、实行民主政治的必要,这是维新变法时期反民主言论的第二个特点。虽然这种言论为数不多,所察亦多有失实,却也能反映出反民主言论的理性韵味来。譬如,王仁俊就西方史实观察,认为民主国家的动乱不安是不可避免的命运;西方之强盛,与民主政治的施行并无太多关系:“自周敬王三十四年时,大秦始立民主,宜乎天下无事,永永禅贤矣。然而屋大维践位后,仍为君主者十有余年,可见民主之政未必能久。法之多乱无论矣,西国如意为教主所驻地,而盗贼多;德为文学邦,而风俗靡。独俄不有民主,军权仍操,而势甚浮兴,然则彼之兴岂在民主哉”。[6]22后世许多反民主言论,均是这种逻辑的推衍。张之洞、王先谦均持类似的观点,即中西历史发展迥异,政教风俗不同,长于西方的民主政制不合于中国的国情民俗,二者凿枘不投。“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将定议院欤?中国士民至今安于固陋者尚多,环球之大势不知,国家之经济不晓,外国兴学立政,练兵制器之要不闻。即聚胶胶扰扰之人于一室,明者一,暗者百,游谈呓语,将焉用之?且外国筹款等事重在下议院,立法等事重在上议院,故必家有中赀者乃得举议员。今华商鲜有巨资,华民又无远志,议及大举筹饷,必推诿默息,议与不议等耳”。[5]20此种以中西历史国情不同、国民素质有别等原因证明民主并不适合中国发展的言论,比闭塞双耳、不问黑白地将民主拒之门外的情绪反弹更进一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它表明儒家士大夫开始以理性的眼光看待民主问题,而他们所指出的国情问题也成为制约中国民主发展的重要议题。因此,无论从提升反民主言论深刻性的角度,还是从对民主发展阻碍因素的指明来看,他们的思想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三、对共和体制的反思与误解
戊戌之后,康、梁流亡海外。身处“东学”策源地的日本,有助于以更为开阔的眼光反思变法的成败,将近代以来国人关于民主的认知做系统的梳理,逐步形成完备的理论框架。其时正逢革命运动兴起,充满激进诉求和浪漫主义色彩的民主观念逐渐取代康、梁等人的民主改良观念,成为中国民主发展史上又一重大转折。1911年,辛亥革命意外成功,革命党人向往的共和体制取代康有为等人热衷的君主立宪体制,成为中华民国最为基本的政治共识。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民主与共和本为西方政治观念中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二者颇多抵牾之处。但在民国肇始之时,无论政治人物或思想人物是否清楚民主与共和的区别,大都倾向以共和统领民主,或以共和体制指称民主,导致在当时的思想环境之中,共和与民主成为不可分割的关系,反对共和即反对民主,一时之间成为共识。另一方面,彼时对共和体制表示怀疑、否定的康有为、杨度等人,以今日眼光衡量,其言论均难用“反民主”一词来概括。但若以当日思想环境为标准,设身处地的来看,他们对共和体制否定,不但与洪宪帝制、张勋复辟等历史闹剧相勾连,更与历史前进的动向、民主发展的趋势背道而驰,无论在现实发展还是国民情绪上都难以被理解和接受。现实政治的发展既不能削足适履,更不可逆势而动,因而他们的这种言论,亦应在反民主的框架下做必要的说明和论析。
民国建立之后,共和体制获得空前的关注,同时也肩负着众多的期许、承担着极大的责任。但顶着“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光环的民国,迅速陷入军阀混战的局面,社会乱象丛生,民不聊生,比之晚清乱局似乎犹有过之。康有人等人对共和的否定由此展开:“夫以吾国广土众民,非整齐严肃不能为治。今尽弃整齐严肃之容,而为争乱逢杂之象……政党之大害如彼,国会之不肃如此。夫国会、政党,立宪之二巨物也,而我国如此也,则立宪尚未可行也。追思戊戌时,鄙人创议立宪,实鄙人不察国情之巨谬也。程度未至,而超越为之,犹小儿未能行,而学逾墙飞瓦也。若夫未行立宪而超入共和,则是小儿慕飞船之悠扬太空,而邃欲学言,未有不颠坠而死者矣”。[9]880
承认共和体制的优越性,但否认其能在中国取得成功,成为康有人等人共同的立论基础,其原因大致有二个:第一,共和直接构成对儒家伦理纲常及其政治原则的否定,而后者恰是中华立国之魂。“夫纲常名教,中国数千年相传之国粹,立国之大本也。有之则人,无之则兽;崇之则治,蔑之则乱”。[10]141康有为还进一步论证了“国魂”与立国的关系:“亡莫大于国魂亡,而国亡次之。意大利不亡于奥乎?而国魂不亡,则今复立国而再强”。[9]797孔教一旦弃之,“则举国四万万之人,彷徨无所从,行持无所措,怅怅惘惘,不知所之。若惊风骇浪,泛舟于大雾中,迷惘惶惑,不知所往也”。[9]863第二,中西国情不同,尤其是民众素质低下,骤然实行共和只能以悲剧收场。 “其一曰:东西学术,事事可会通,唯伦理不可会通……其二曰:东方国以君主为国性,天命之性,顺天者种存,逆天者种亡;其三曰:虽治道极盛至大同,犹为君主国。中华自古无民主观念,故中华断不能成为民主国体”。[11]古德诺的《共和与君主论》宣称:“中国数千年以来,狃于君主独裁之政治,学校阙如,大多数之人民智识,不甚高尚,而政府之动作彼辈绝不与闻,故无研究政治之能力。四年以前由专制一变而为共和,此诚太骤之举动,难望有良好之结果者也”,因而”中国如用君主制,较共和制为宜,此殆无可疑者也”。[12]杨度更言,中国实行共和制,“欲为强国无望也,欲为富国无望也,欲为立宪国亦无望也,终归于亡国而已矣”。欲谋国富民强,则“先去共和”,“非立宪不足以救国家,非君主不足以成立宪;立宪则有一定之法制,君主则有一定之元首,皆所谓定于一也”。[13]573古、杨论述,不出国情论之藩篱,本身并无特色,不过保皇派与革命派论战中,梁启超部分言论的变种而已,诚如梁氏所言:“与我十年旧论,同其牙慧,特其透辟精悍尚不及我十分之一、百分之一耳”。但古、杨一经发声,唱和之声不绝于耳,亦可见反民主思想在中国之根深蒂固,非一日之寒。
凭心而论,康有为、杨度等人的言论,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民主,尤其是共和体制在中国情境的反思,将其归入“反民主”范畴,多少有矫枉过正的嫌疑。但康有为、杨度等人没能明白的是,国人固然由于五千年思想禁锢而对民主认知不足,但争取自由、独立、富强之心从未懈怠,而这些在近、现代历史上从来都是与民主的发展息息相关、互为表里的。因此,以素养低下、准备不足等理由试图挽住民主发展的大潮,只能与历史发展的动向南辕北辙,注定以悲剧收场。
四、结语
民主观念在近代中国具有多变的特质,不同的历史阶段侧重各有不同,但其基本目标却是明确的,即反对皇权专制、争取自由空间和限制专制权力。这一条主线始终贯穿于不同阶段的民主诉求之中,违背和反对的意见均构成反民主言论的基本内容。
反民主言论在中国思想界占有一席之地的主要原因在于“民主”在近现代中国的特殊遭遇:第一,民族危亡促使国人对于民主制度寄托了过于理想化的、急功近利的情绪,以为民主可以快刀斩乱麻般,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问题。这种在短期内解决所有问题的幻想,一旦遇上挫折就会泄气、抱怨以至砸烂重来。正如鲁迅所讲:“凡中国人说一句话做一件事,倘与传统的积习有若干抵触,须一个斤头便告成功,才有立足之处,否则免不了标新立异的罪名,不许说话”。[14]第二,中国民主政治的先行者,在其思想深处大多认为国人智识太弱、素质低下,需要在威权的训导下才有实现自治的可能。从康有为到孙中山,概莫能外。
由此可见,近代中国无论是对民主抱以几近盲目信仰的知识精英,还是对其持怀疑与犹疑态度的人士,对民主政治的筹议与论争,几乎都是对现实政治的回应,而非学理上的认知。正如哈耶克所言:“那些来自较不发达国家的、承担着向其人民传播理念之使命的人士,在接受西方训练的过程中,所习得的并不是西方早先建构文明的方式,而主要是那些由西方的成功所引发的各种替代性方案的梦想”。[15]2他们对民主价值的理解或依附于“西化”、“西方文明”之一端,在中西对立、古今对立的划定中获得肯定;或参差于中外有别的文化认知之中,成为根植于特定文化体系的政治景象,独缺纯然以民主之独立价值基点的思考。
参考文献:
[1]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筹办夷务始末(六)[M].同治朝,卷四十七.
[3]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4]梁启超选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5]张之洞.劝学篇·明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6]翼教丛编(卷3)[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7]翼教丛编(卷5)[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8]翼教丛编(卷4)[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9]汤志均编.康有为政论集(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8.
[10]劳乃宣.桐乡劳先生遗稿(卷1)[M].桐乡卢氏刊朱印本,1927.
[11]祝曙光.袁世凯功过辩[J].探索与争鸣,2004(1).
[12]古德诺.共和与君主论[N].亚细亚日报,1915-08-03.
[13]杨度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14]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一[J].新青年(第6卷第1号),1919.
[15]F.A.Hayek.The Constiution of Libert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0.
责任编辑:立早
On the Research of Anti Democratic Rhetoric at the Period of Late Qing Dynasty at the Early Year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XUE Guang-yuan,CHEN Yu-xiang
(MarxismSchool,Hun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Xiangtan,Hunan411201;
MarxismSchool,HunanUniversity,Changsha,Hunan410082,China)
Abstract:“Democracy” had been mixed with other ideas such as “Westernization”, “Constitutional Monarchy”,“republican”and so on and had become one of the ideological forces impacting on Chinese social changes that can not be ignored since its incoming. It had been repeatedly queried and opposed in the environment that old and new ideas objecting to each other. As to the reasons, there may be three of them. Firstly, part of intellectual elites reflected and advised rationally on the malfunctions it presented in theories and practices.Secondly,it is that some Confucian scholars and country gentries rejected new thoughts based on traditional values. Thirdly, because of the fact that western countries invade China,cultural conservatives opposed to learn the western democratic politics. These anti-democracy words are full of rational and emotion, they involve many of the content related to democracy. The author believes no matter what people, what time can’t despise and neglect the study of the democratic rhetoric, otherwise you will make the history of Chinese Democracy not complete. Therefore, the author will make necessary synthesis and analysis on the anti-democratic literature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and the thought factors behind them, so as to explore the historic reasons for why it is so difficult for China to implement democracy and some of the traits represent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democracy.
Keywords: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anti-democracy; democr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