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蔡和森提出和宣传的反帝口号

2015-02-21李永春,黄海林

关键词:国民革命蔡和森

论蔡和森提出和宣传的反帝口号*

李永春,黄海林

(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湖南湘潭411105;

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湘潭411105)

摘 要:中国共产党在近代中国最早明确提出反帝国主义的政治口号与奋斗目标并运用于国民革命运动,其中蔡和森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他接受共产国际关于中国革命必须反帝的任务,在党内和团内宣传反帝口号,而且在《先驱》率先提出完整的“打倒国际帝国主义”的口号。这些反帝口号成为了中共二大制定的现阶段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的基本内容。不仅如此,蔡和森在《向导》上积极宣传反对国际帝国主义,指导开展反帝运动。反帝国主义口号在当时引起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激烈反映,甚至认为是海外奇谈。经过中共的广泛宣传,反国际帝国主义迅速成为政治常识,并且成为国民革命的一面政治旗帜。

关键词:反帝国主义;国民革命;蔡和森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08-11

作者简介:李永春(1968-),男,湖南益阳人,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黄海林(1972-),男,湖南湘潭人,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基金项目:湖南省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择优资助项目“毛泽东与蔡和森思想比较研究”;湖南省社科

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反帝国主义口号*“反对帝国主义”简称“反帝”,包括“反对帝国主义”、“反对资本帝国主义”、“打倒列强”、“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等各种反对、批判帝国主义的说法。是中国人民反帝运动与思潮的集中体现之一。学术界认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最早明确提出反帝国主义的政治口号与奋斗目标并运用于国民革命运动。*代表性的成果有:(韩)裴京汉:《国民革命时期的反帝问题——济南惨案后的反日运动与国民政府的对策》,《历史研究》,2001年第4期;齐春风:《国民革命时期的反帝问题再探讨——国民党中央与济案后反日运动关系辩》,《历史研究》,2007年第5期;王建伟:《中共早期的“反帝”口号及其所引发的争论(1921—1925)》,《近代史学刊》第8辑,等等。作为中共早期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宣传家的蔡和森,在其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他不仅善于也敢于提出反帝口号而且广泛宣传反对帝国主义,对中共领导的反帝运动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拟对蔡和森提出和宣传的反帝口号逐一全面探讨,以此纪念蔡和森诞辰120周年。

一、蔡和森提出反帝口号的思想来源

蔡和森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研究和考察了各国社会主义运动,注意到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的政治口号,如1920年6月13日写的《法国最近的劳动运动》一文,摘引了塞纳工团联合会宣言的“消灭军国主义,全国解除武装”口号。[1]善于利用政治口号来宣传鼓动群众,更是俄国革命取得成功的经验之一。列宁对口号问题有许多经典论述,如1917年7月《论口号》一文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口号的作用,强调“每一个口号都应当以一定政治形势的全部特点为依据”。[2]6蔡和森在法国通过译读列宁主义经典著作,认识到了政治口号对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作用。

不仅如此,蔡和森对帝国主义的认识和反帝国主义的意识,从现有的文献记载来看,最初源于他留法期间研读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和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文献,如前述《法国最近的劳动运动》摘译了塞纳工团联合会宣言的“我们一律反对那祸根的帝国主义”,第一次转引了“帝国主义”这一词语。在1921年2月写给陈独秀的信中说到“中国受国际资本帝国主义的经济压迫到了那步田地?”[3]这里“国际资本帝国主义”主要指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蔡和森提出的反帝口号,主要来源于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大会(简称远东民族会议)关于建立国际反帝联合战线的精神。为对抗帝国主义国家召开的华盛顿会议,1922年1月21日—2月2日共产国际召集远东民族会议,贯彻和宣传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理论,初步提出建立国际的反帝国主义联合战线和国内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远东民族会议精神经张国焘等中共代表3月上旬回国后的传达,中共中央“欣然接纳”并进行宣传和贯彻。[4]195在随后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年7月16日—23日)上,张国焘还专门报告了远东民族会议的经过,传达了共产国际的有关指示。这样,中共二大同意远东民族大会通过的关于共产党与民主革命派合作问题的决议,[5]486-487并据此拟定了中共对于时局的主张和中共二大宣言及各议决案。蔡和森在中共二大与陈独秀、张国焘一起草拟大会文件,贯彻远东民族会议精神。远东民族会议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按照张国焘的概括:“最主要之点”是“确定了中国革命的反帝国主义的性质,换句话说,反帝国主义被视为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他解释说:“中国共产党一向认为社会革命是它的主要任务,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运动只是一个附带的要求。经过这次大会,确认了反对帝国主义是应该立刻开始的主要活动。我觉得在这个新看法确立之后,中国共产党的政纲就容易规定了。”[4]193-194可见,远东民族大会助推了中共正确认识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蔡和森等人提出了反帝的政治口号和奋斗目标。

青年国际代表达林在1922年3月初来华向中共中央传达了共产国际三大关于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的精神。4月底在广州召集中共党团干部会议讨论国共联合战线问题,达林在会上分析了建立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反帝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指出共产党要与孙中山和国民党结成反帝民族革命统一战线。[6]90蔡和森进一步接受了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建立反帝民族统一战线的精神,“坚决拥护当时共产国际对中国党的指示”,[7]9在党内和团内率先进行反帝宣传。

二、蔡和森在青年团内和《先驱》提出和宣传反帝口号

1922年初,中共重点开展的宣传工作是谴责帝国主义国家举行华盛顿会议,为此译印了共产国际对于华盛顿会议宣言和中共领导人批评华盛顿会议的论文及小册子,散发关于华盛顿会议传单,其内容都是“解释侵略的帝国主义会议决无利于弱小[民]族”,[8]48从而揭开了中共反帝宣传的序幕。当时在中共中央从事理论宣传工作并协助指导团临时中央局工作的蔡和森,首先在青年团内开展反帝宣传,并提出反帝国主义的口号。4月中旬,蔡和森在《广东群报》(广东中国共产党组织机关报)发表《基督教、近代思想与资本主义》提出:“最近几十年留美学生于不知不觉中,成为美国资本主义和基督教的走狗,跑回来恬不知耻,传播这种铜臭血腥的迷信于莫明其妙的青年学子头脑中,今日竟敢公然在北京清华学校开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大会。凡我误入迷途的青年,你们不当迅速悔悟,倒戈攻击这种无耻的世界资本主义的走狗大同盟吗?”[9]这里公开号召反对“世界资本主义”。同年5月1日,蔡和森在团刊《先驱》发表了《中国劳动运动应取的方针》一文,其中阐释了资本主义在中国不能充分发达的原因是“中国无用说是被国际资本主义侵略的弱国”,“就是因为国际资本主义始终是要以中国为原料地和销场,而不容许中国为完全的大工业国。假使中国完全变成为工业生产国,不但根本杜绝英美法日的销路,而且中国加倍的价廉物美的商品反将输出于国外的市场,而占国际贸易的优势,那么国际资本主义无异是养成杀他自己的刽子手了”。[10]这里他明确提出要反对国际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独立自主地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蔡和森正式提出反帝国主义的口号,则是1922年4月参与起草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团一大)文件。*蔡和森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筹备期间负责起草团的纲领,在大会上担任“党纲起草员”。参见《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一大及其筹备会议和第一届团中央执委会会议记录》,《党的文献》,2012年1期。《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指出:“因为要不断的争夺及保护这些市场,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列强对于弱小民族就不得不用武装的侵略和竞争。现今他们竞争最激烈的大市场就是亚洲。因此印度、中国和高丽等国就特别受世界资本帝国主义的压迫”,“资本帝国主义的列强,对于侵略中国又另取一种形势。中国最足为资本帝国主义在世界上贪婪掠夺的写照”。[11]通过分析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帝国主义侵略的关系,蔡和森在青年团内公开宣传反帝国主义。据时任团中央执行委员会书记的施存统回忆证实,“反对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的口号就是蔡和森在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的。[12]71揆诸史实,前述蔡和森在起草团一大文件中提出了反帝国主义的口号。团一大通过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明确提出“铲除武人政治和国际资本帝国主义的压迫”。这是青年团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以纲领形式最早提出反帝任务的正式文献,就是蔡和森负责起草的。蔡和森在团一大当选为团中央执行委员,担任宣传部主任,并负责编辑团刊《先驱》。在主编《先驱》期间继续宣传中国共产党和青年团的政治主张,在《先驱》公开提出和宣传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的口号。

有研究者认为,1922 年7月中共二大规定党在现阶段的革命任务之一是“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这是中共提出“反帝”口号的开始。[13]此说有误。1922年6月15日中共中央第一次公开发表对于时局的主张,明确提出“改正协定关税制,取消列强在华各种治外特权,清偿铁路借款,完全收回”。这才是中共第一次公开提出反帝主张,陈独秀甚至认定由此提出“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14]其实,中共对于时局的主张仍沿用清末以来“列强”的说法,没有使用“帝国主义”这一概念,也没有明确提出反国际帝国主义的口号。据张国焘回忆,蔡和森虽赞成中共中央对于时局的主张,但也觉得有些不满足的地方。蔡和森首先指出这个文件并未将中国无产阶级和其先锋队的中共的作用完全表明出来。他认为中国的资产阶级不会具备法国革命中法国资产阶级所能起的作用。中国工人应联络广大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形成反帝国主义的革命联盟。陈独秀很重视蔡和森的意见,同意由中共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草拟另一个宣言来补充前一个文件之不足。蔡和森在参与起草中共二大宣言时,对陈独秀起草的宣言草案又提出了许多补充和修改意见。因此,“中共第二次代表大会宣言是对六月十[五]日所发表的第一次对时局的主张作了一些重要的补充和修正。这文件列举中国所受列强侵略的情形,较之第一个文件加重了反帝国主义的色彩”,并且“强调中国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应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4]219-221可见,蔡和森对中共制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蔡和森在青年团内积极宣传中共中央的政治主张,提出“打倒国际帝国主义”的政治口号。蔡和森提出“本团对于时局问题应取的方针和态度”议案,就针对中国近十年半封建的武人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战争及最近奉直战争的形势,提出了“打倒武人政治,继续民主革命”等口号。该议案经6月14日团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讨论通过后,于15日作为通告下发各地方团组织。[15]可以说,蔡和森在青年团最早宣传中共对于时局的主张,公开提出和宣传反帝反封建的口号。更重要的是,蔡和森在他编辑的《先驱》第9期率先刊登了《中国共产党对时局的主张》,并且在该版面的天头刊出了“打倒国际帝国主义”这一完整的政治口号。蔡和森接手编辑《先驱》后实行改版并且改进了各页天头所标示的口号,将第5期以来“世界无产青年团结起来呵”、“中国无产青年团结起来呵”的口号,在第9期改换为“推倒本国武人政治”和“打倒国际帝国主义”,并一直延续到《先驱》停刊。这一口号蔡和森主编《先驱》并且实行改版过程中提出,也是进一步宣传和贯彻共产国际的指示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的结果。

从宣传反帝国主义到提出“打倒国际帝国主义”口号,表明《先驱》践行了“本刊的第一任务是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的实际情形,而求得一个最合适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16]而且《先驱》公开提出“打倒国际帝国主义”的口号,显然比此前“打倒列强”的反帝意义更加明确,其影响也更为深远。据方志敏自述,他在1922年仲夏看了《先驱》后,“非常佩服它的政治主张。它提出结成民族统一战线,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在当时确为正确不易的主张。《先驱》的每篇文章,文章中的每句话,我都仔细看过,都觉得说得很对;于是我决心要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7] 22由此可见,《先驱》宣传反帝国主义口号影响之一斑。

三、蔡和森在中共党内和《向导》宣传反国际帝国主义口号

1.蔡和森宣传的反帝口号成为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内容

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纲领,并且提出“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等是党在现阶段的首要任务。《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分析了国际形势和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指出最近世界政治发生的两种趋势:一是世界资本帝国主义的列强企图协同宰割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二是推翻国际资本帝国主义的革命运动,即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先锋——国际共产党和苏维埃俄罗斯领导的世界革命运动和各被压迫民族的民族革命运动。同时指出:最近数十年之内,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压迫的势力,已是大有进步,而且还会增长起来。但是中国的反帝国主义运动也一定要并入全世界被压迫的民族革命潮流中,再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联合起来,才能迅速地打倒共同的压迫者——国际资本帝国主义。中国人民要从帝国主义的压迫中把自己解放出来,只有这条唯一的道路,最后喊出“打倒国际帝国主义”等口号。[18]63-64显然,中共二大宣言容纳了蔡和森此前提出和宣传的反帝主张和口号。

如前所述,蔡和森对中共对于时局的主张提出了许多批评意见,为陈独秀接受并同意在中共二大另外起草宣言以补其不足;在中共二大宣言起草中加重了反帝的内容,如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半殖民地的特殊地位,揭露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侵略本质,提出了中国的革命运动一定要并入全世界被压迫的民族革命潮流中,再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联合起来,才能迅速地打倒共同的压迫者——国际资本帝国主义。[19]17蔡和森后来也承认:党的二大分析了辛亥革命未完成的理由,即帝国主义密助反革命来压迫革命,政权落于封建军阀手中,因此要继续的革命,提出的口号是继续辛亥革命,联合各阶级起来打倒帝国主义和军阀。[20]31可见,蔡和森提出的“打倒国际帝国主义”口号,成为中共二大制定的现阶段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的基本内容。

2.蔡和森在《向导》宣传反国际帝国主义

蔡和森在中共二大当选为中共中央执行委员,这样从1922年7月至10月同时担任中共中央执行委员和团中央执行委员,同时负责党和团的宣传教育工作。蔡和森在此期间筹备和主编中共中央政治机关报《向导》,宣传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继续而且广泛宣传反国际帝国主义的口号。

《向导》于1922年9月13日创刊,在《本报宣言》中提出:在这样国际帝国主义政治和经济的侵略之下的中国,在名义上虽然是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实质上几乎是列强的公共殖民地。因此,我中华民族为被压迫的民族自卫计,势不得不起来反抗国际帝国主义的侵略,努力把中国打造成一个完全的真正独立的国家。[21]陈独秀在1925年9月总结《向导》三年来宣传的革命政策,说:中共“在发表的对于时局主张中,即已喊出‘继续民主革命’、‘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这三个口号,所以本报刊行之始,一切政治主张都根据在这三个口号之上:发刊宣言上,一是指出须推倒为国内和平与统一障碍的军阀之理由;二是指出须反抗为中国自由与独立障碍的国际帝国主义之理由。进行的方法是援助民主革命的国民党继续民主革命,更具体些是主张集合各阶级觉悟的大群众,组织国民军,以国民革命(National Revolution)解除国内外的一切压迫,建设民主的全国统一政府”。[14]蔡和森在1926年2月向共产国际执委会如此汇报《向导》的情况:“在创刊时期,《向导》向劳动者讲解什么是帝国主义,帝国主义如何有影响。然后,指出为什么中国革命至今没有取得胜利;最后,《向导》与政治上的各种倾向和乌托邦作了斗争”。[22]因此,《向导》成为“鼓吹国民革命反对帝国主义的先锋,是反映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民族的寒暑表”,[23]也是“国内向来反对帝国主义之侵略与军阀之剥削的唯一言论机关”。[24]

不仅如此,蔡和森在《向导》发表了大量的文章,提出了一系列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的主张,其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阐释中国革命打倒国际帝国主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统一、借债与国民党》一文指出:中国在国际地位上早已处于半殖民地位,自动地借外资开发中国实业,是国际帝国主义者所不愿闻的,所以实现中华民族独立自强的方法,事实上只有二个途径:一是与全世界被压迫民族之好友苏维埃俄罗斯,及已完全解除武装再无侵略能力并且最富机械与技术人材之德意志缔结经济同盟;二是努力完成民主革命,推翻军阀及国际帝国主义在中国之特权与压迫,建立完全自主的独立国家,仿照苏维埃俄罗斯之不损主权、不受束缚的招致外资及权利让与等政策,迅速、自主地开发中国大工业。这是经济落后国和半殖民地所应当走的道路”。[25]《中国国际地位与承认苏维埃俄罗斯》一文进一步指出:自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八国联军及中日战争等战役以来,中国已被国际帝国主义夷为半殖民地,“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协定关税”、“治外法权”都是国际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必要的政策,对中国也不例外,因此“中国今后一切工商业均须国际帝国主义共同支配”。华盛顿会议更是国际帝国主义协同宰割中国,永远使中国为他们商品的尾闾,原料的供给场,瓜分蚕食的目的物。所以,中国政治上的独立和经济上的自由发展,都是国际帝国主义最忌讳的。[26]

二是批评国民党对帝国主义的错误认识。国民党领袖或认为中国革命是一种解决“内政”的运动,对外国帝国主义无需倡言反抗;或认为革命为纯粹的中国事业,只需用一种政策阻止外国干涉,中国革命便可成功;只需声明“承认(或不侵犯)一切条约”,即可避免外国妨害革命的举动。蔡和森对这些错误认识提出了批评:中国革命运动之动因(因外力侵凌,清庭丧权辱国)与挫折(因各国援助袁世凯以下的旧势力),自始即具有复杂之国际关系;中国革命运动之成功,亦必成为国际的问题而不是纯粹可由中国自己解决的“内政”问题。[27]总之,“自从外国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以来,中国的革命已经不是单纯对付某一朝代某一军阀的内政问题,而是对付国际资本帝国主义之野蛮酷烈的侵略问题”。[28]当时孙中山提出“敦请一友邦”干涉中国内政,蔡和森严厉地批评说:“外国帝国主义与中国的关系,就是侵略与被侵略的关系,什么‘友谊’、‘友邦’,都是骗人的鬼话,”“无论哪个资本帝国主义的强国,都是中国人民、中国国民运动的敌人”。[29]

三是总结土耳其反帝国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为中国国民革命提供借鉴。蔡和森分析了帝国主义对土耳其政府的政策,研究了土耳其战胜国际帝国主义的策略,[30]认为土耳其国民党已经领导国民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我们羡慕他们,便要学他们的好榜样,快快起来促起我们革命的政党统率我们与苏维埃俄罗斯联合,以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压迫呀”。[31]因此,中国革命要学习土耳其,联合苏俄反对国际帝国主义。

四是提出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的策略。第一,联合苏俄,反对国际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如前所述。第二,充分利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来开展反帝运动。蔡和森提出:中国独立奋斗的第一步当用适合于民族独立的外交政策,打破英美在华的霸占局势;第二步当用民族革命手段,完全推翻一切外国帝国主义在华的掠夺权利。具体说来,应当尽快先联合全世界反帝国主义的领袖劳农俄国;然后以中俄联合为中心,在一定程度内联及德国或那被迫而自称“改变对华态度”的日本,尽可能动摇英美在华的霸占局势。[32]第三,反帝国主义与反封建军阀结合起来。蔡和森指出:国际帝国主义既是压迫中国的仇敌,又是军阀存在、国家分裂、内乱永续的原动力。[33]帝国主义扶植封建军阀作为他们统治和掠夺中国的工具和代理人,所以中国革命必须联合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建立广泛的民族民主革命联合战线,反抗帝国主义和军阀的联合政策。[20]67

值得注意的是,蔡和森在《向导》发表的许多文章都使用了“国际帝国主义”作为醒目的标题,如《目下时局与国际帝国主义》、《国际帝国主义老实不客气了》、《土耳其与国际帝国主义》、《双管齐下的国际帝国主义》等,这些文章深刻揭露国际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批判国际帝国主义协同侵略中国的罪恶行径,提出打倒国际帝国主义的策略。

四、蔡和森提出和宣传反帝口号的影响

“打倒国际帝国主义”成为反帝国主义的目标型鼓动的口号,对反帝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一般来说,政治口号起着激励和鼓动人们投身政治活动和鼓舞斗志的作用。因此,口号的提出要根据政治斗争的需要和群众的要求,口号性质的转变及内容的转换,也要依据政治运动的实际形势的变化来决定。蔡和森在1924年10月明确指出:革命需要的真本领是“适合群众要求的政见与口号”。[34]这表明他对政治口号的作用已有深刻的认识。因为政治口号具有宣传口号、鼓动口号、行动口号等不同性质,所以必须经过从宣传到鼓动到行动的步骤。具体到“打倒国际帝国主义”口号,从普遍的宣传解释使群众了解接受,到造成实行口号所需要的执行者和群众基础,都是口号宣传的性质。当实现口号的时机成熟,应争取广大群众成为实现口号的群众力量时,就变成鼓动口号的性质。在群众力量已经充分准备,可以推动群众运动去实现口号时,就变成了行动口号的性质。最后调集群众去执行这些口号时,口号就变成了实际指令。[35]

从反帝口号的演变来看,自五四运动喊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打倒列强”就成为反帝宣传的主要口号。从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对中国从单独侵略变为协同侵略后,中共开始确立反帝国主义的革命主题,确定反帝国主义为中国革命最主要的任务,“打倒国际帝国主义”就成为一个目标型鼓动或者利益激励型鼓动性质的口号。从此,《先驱》和《向导》的反帝宣传,用“帝国主义”全面取代此前“军国主义”、“强权主义”、“经济侵略主义”等概念,对帝国主义的批评取代了此前对资本主义的批评。[36]33而且从1922年7月起,中共在发布的宣言甚至党内通告等正式文献中,都列出一系列的反帝口号,形成了中共政治宣传的一个口号模式。从1923年起,中共的政治宣传就是“打倒国际帝国主义”和“打倒军阀”两个口号。根据1923年1月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关于“中国的中心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者及其在中国的封建代理人”的指示,《中国共产党党纲草案》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列强与中国所订一切不平等的条约”的奋斗目标,而且认定:“中国民族要求政治经济独立的革命,在世界社会革命的进程中,不期而与世界无产阶级的战线相联合,故中国无产阶级参加此种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反对宗法社会的国民革命,其意义实在就是中国无产阶级反对世界资产阶级的阶级争斗。”[8]139-141可见,中共高举反国际帝国主义的旗帜,不仅在于抵抗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还要推翻帝国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统治,已经具有“世界革命”的意义。

从反帝运动来看,中共二大提出要建立“民主的联合战线”来推翻帝国主义和军阀。《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指出:本党一年以来号召的“打倒军阀”、“打倒国际帝国主义”的国民革命运动,不是一条错误的道路。陈独秀在中共三大的报告中要求“党员应该更加注意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8]169到1923年,北京、上海、汉口、广州、奉天等地先后发生了反帝国主义的民众运动。到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人大都加入国民党并且公开从事反帝国主义运动,各地先后组织了反帝国主义运动联盟。因此,反帝国主义从口号、思想转变为革命运动,实现了反帝国主义口号的政治意义。

从反帝口号和运动的影响来看,陈独秀在中共三大的报告中承认:“我们是在‘打倒帝国主义和军阀’的口号下工作的。打倒军阀的口号已得到社会上大多数人的响应,而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还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8]169到1923 年底,《向导》在社会上稍有影响,因此、社会上反帝国主义的空气在中共三大之后渐渐浓厚起来。[8]186陈独秀在1925年9月总结了中共反帝口号的影响:在我们的政治口号中,“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这两个口号,是我们分析并归纳中国一切乱源而定出的,始终是我们一切政策之骨干;然而最初喊出这两个口号的时候,我们的声势非常之孤,研究系的报纸笑我们扛出“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两块招牌,尤其“打倒帝国主义”这一个口号,民众多不了解,甚至有人说是海外奇谈;但后来革命的工人和学生首先采用了,国民党中一部分革命派也采用了,到现在,一部分进步的教授和商人也采用了,甚至于国民党中的反动派和一班工贼,他们向民众攻击共产党,有时不得不自称他们也反对帝国主义,因为他们恐怕若不如此说,民众会马上刊出他们是帝国主义的走狗。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向导》所号召的“打倒帝国主义”这一口号已经深入民众了。[14]

中共提出的反国际帝国主义口号,确实引起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激烈反映。当时研究系及其报纸《时事新报》嘲笑《向导》的反帝言论,说“宣传共产主义是可以的,反对帝国主义是不可能的”。[22]国家主义派主张“今日言救国非有极鲜明之主义与既简单之口号不足以号召全民共图革命”,因此提出“内除国贼,外抗强权”的口号,以对抗中共的反国际帝国主义主张。其主要代表人物曾琦宣称:“今世界亦但有‘英吉利资本帝国’、‘美利坚资本帝国’、‘法兰西资本帝国’、‘日本资本帝国’而已,无所谓‘国际资本帝国主义’。何则?彼等之利害冲突, 固无日不在暗斗之中也。所谓‘打倒国际资本帝国主义’一语, 乃自实行共产主义之苏俄发出,彼以共产党之眼光观察世界列强,根本制度相反,自宜视为一邱[丘]之貉……”,“‘打倒国际资本帝国主义’一语, 含有干涉他国内部组织之意”。[37]此外,“既以打倒国际帝国主义为号召,势不能不与全世界一切帝国主义之国家为仇,革命之范围愈广,敌人亦因而愈多,在今日内力不足,外援绝少之中国而作此广漠无垠之革命,徒使帝国主义之国家联合一致以压我,其结果不遭共管,必召瓜分”。[38]实际上是攻击中共提出反国际帝国主义口号之不当。胡适也极力反对中共的反国际帝国主义主张,先后发表《评〈中国共产党对时局的宣言〉》和《中国的国际》等文章,针对“我们的朋友如陈独秀们在上海出版的《向导》周报,指出两个大目标”,而且批评中共所谓封建军阀背后站着帝国主义的论断是“很幼稚的,很奇怪的议论”,中共的“观察很像乡下人谈海外奇闻,几乎全无事实上的根据”,是“瞎说的国际形势论”。因此“奉劝”《向导》同人“实在不必在这个时候牵涉到国际帝国主义的问题”。[39]无论是国家主义派,还是研究系亦或胡适的反对甚至批评言论,都直接针对中共的反国际帝国主义口号,足见这一口号影响之大。1935年李立三在《纪念蔡和森同志》中指出:“我们还记得当和森同志等在《向导》上开始提出‘打倒帝国主义’口号的时候,胡适之忙以他的‘学者’态度讥笑这一口号为不通。然而正是这一口号推动了而且正在推动中国千百万群众起来进行革命斗争,正是这一口号团结了而且还要团结中国全体人民,争取国家的独立,争取民族的解放与自由。”[7]9蔡和森也承认,“犹忆二年前本报(指《向导》——引者注)初揭载国际帝国主义侵掠中国之理论与事实时,北京大学教授胡适之目为海外奇谈,现在这种海外奇谈竟成为普遍全中国的政治常识”。[40]实际上都说明中共反帝口号与蔡和森及其《向导》的关系,也说明蔡和森宣传打倒帝国主义口号的影响。

总之,“帝国主义”从域外输入的概念演化为中国革命的对象和目标,是与中共的反帝口号宣传分不开的。自1922年中共提出反帝国主义口号,经过《先驱》和《向导》的广泛宣传,逐渐成为国人的共识和常识,并且成为国民革命的一面政治旗帜。其中蔡和森的贡献在于率先接受共产国际提出的中国革命必须反帝的任务,在党内和团内广泛宣传反帝口号,不仅在《先驱》公开提出“打到国际帝国主义”口号,而且在《向导》进行广泛的宣传。蔡和森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阐明帝国主义侵略是中国一切祸患的根源,论证了反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最主要的任务,宣传建立国际、国内反帝统一战线的思想。蔡和森提出和宣传的反帝口号,为中国共产党提出反帝国主义的政治口号和奋斗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国民革命运动和中共民主革命思想史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蔡和森.法国最近的劳动运动[J].少年世界,1920,1(11).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3]蔡和森.马克思学说与中国共产党[J].新青年,1921,9(4).

[4]张国焘.我的回忆(上)[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

[5]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1917—1925)[Z].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

[6](苏)C·A·达林.中国回忆录(1921—1927)[M].侯均初,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7]回忆蔡和森[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8]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9]H.S..基督教、近代思想与资本主义[J].广东群报,1922,4(14—21).

[10]蔡和森.中国劳动运动应取的方针[J].先驱,1922(7).

[11]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J].先驱,1922(8).

[12]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史研究室.“一大”前后(二)[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13]王建伟.中共早期的“反帝”口号及其所引发的争论(1921—1925) [J].近代史学刊,2008(8).

[14]陈独秀.本报三年来革命政策之概观[J].向导,1925(128).

[15] 姜红.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大事记述[J].党的文献,1999 (4 ).

[16]发刊词[J].先驱,1922(1).

[17] 方志敏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8]中共二大史料编纂委员会.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Z].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

[19]马连儒.以人说史集[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

[20]蔡和森的十二篇文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21]本报宣言[J].向导,1922(1).

[22] 蔡和森.关于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党内生活向共产国际的报告[J].中央档案馆丛刊,1987(2).

[23]天声.英国帝国主义压迫中国民族之三个证据[J].向导,1924(96).

[24]本报启事[J].向导,1924(95).

[25]蔡和森.统一、借债与国民党[J].向导,1922(1).

[26]蔡和森.中国国际地位与承认苏维埃俄罗斯[J].向导,1922(3).

[27]蔡和森.中国革命运动与国际之关系[J].向导,1923(23).

[28]蔡和森.义和团与国民革命[J].向导,1924(81).

[29]蔡和森.反对“敦请一友邦”干涉中国内政[J].向导,1923(19).

[30]蔡和森.土耳其与国际帝国主义[J].向导,1922(9).

[31]蔡和森.祝土耳其国民党的胜利[J].向导,1922(3).

[32]蔡和森.英国海军工程案[J].向导,1923(25).

[33]蔡和森.外力、中流阶级与国民党[J].向导,1923(16).

[34]蔡和森.警告国民党中派诸领袖[J].向导,1924(85).

[35]刘少奇.论口号的转变[J].布尔什维克,1928,2(1).

[36]金富军.中共早期“反帝”理论与策略研究(1921—1925) [D].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37]曾琦.“内除国贼, 外抗强权”释义[J].醒狮, 1924(2).

[38]曾琦.蒋介石不敢复言打倒帝国主义矣[J].醒狮, 1926(99).

[39]胡适.国际的中国[J].努力周报,1922(22).

[40]蔡和森.孙中山逝世与国民革命[J].向导,1925(107).

责任编辑:立早

On the Anti-imperialism Slogans Proposed and Advocated by Cai Hesen

LI Yong-chun,HUANG Hai-lin

(CenterforStudiesofMaoZedongThought,XiangtanUniversity,Xiangtan,Hunan411105;

SchoolofMarxism,XiangtanUniversity,Xiangtan,Hunan411105,China)

Abstract:In the early modern China, the Communist Party was the first one who specifically raised the political slogan and aim of anti imperialism, which were applied to the National Revolution Movement. In this process, the role of Cai Hesen can not be ignored. He accepted the mission of anti-imperialism in Chinese revolution proposed by the Communist International and spread the anti-imperialism slogan withi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Communist Youth League. What’s more, Cai Hesen firstly proposed the slogan “Overthrow the international imperialism” in Pioneers. These anti-imperialism slogans became the basis of the revolutionary program, i.e. the primary program during that period, a program that was instituted by the 2nd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side from that, Cai Hesen advocated anti international imperialism in Guide.In addition,he helped to start and spread anti imperialism movement. Those anti imperialism slogans caused great repercussion and astonishment among the capitalistic intellectuals. Through wide publicity, anti international imperialism soon became the political common sense in China and a political landmark of national revolution.

Keywords:anti-imperialism; the national revolution; Cai Hesen

猜你喜欢

国民革命蔡和森
国民革命时期的冯玉祥与外蒙古
一封信发出“成立中国共产党”的先声
“蔡和森建党思想暨蔡和森诞辰126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隆重召开
蔡和森:用生命践行立下的誓言
蔡和森:“最后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
中共对“大革命”内涵的认识及其转变初探
中国革命的“普罗米修斯”蔡和森
中共在四大前对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探索
北伐前广东农民运动中国民党的身份冲突与调谐
蔡和森李立三最先提出处置夏、马叛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