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沿海开放城市新移民的城市认同与多元传播视野中的认同建构——基于惠州新移民现状的传播社会学研究

2015-12-30樊昌志,李卫平

沿海开放城市新移民的城市认同与多元传播视野中的认同建构——基于惠州新移民现状的传播社会学研究*

樊昌志,李卫平

(惠州学院中文系、电子科学系,广东惠州516007)

摘 要:在社会流动加快的时代,开放地区对新移民通常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然而,传播调查显示,进入开放城市的新移民的城市认同感并不如人们直观感受的那么高。提升新移民的城市认同,需要超越习惯思维,建立城市认同系统,以多元传播视野整合传播机制,从而对新移民进行多元的“在地化涵化”。

关键词:新移民;城市认同;CIS;多元传播

中图分类号:D6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06-25

作者简介:樊昌志(1966-),男,湖南益阳人,惠州学院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新闻理论、新闻业务与传播社会学研究。

基金项目:2013年度惠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课题“促进新移民认同惠州的传播机制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流动的加快,新移民逐渐在沿海开放地区聚集,渐次成为沿海开放城市市民的主体。“城市新移民是指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正式或非正式途径实现自我或家庭的区域性迁移,已在移居城市中获得相当稳定的工作和住所并具有定居意愿的群体。他们主要包括三类:一是拥有农村户籍的原农村居民,即农民工,他们是城市新移民的主要构成部分;二是拥有城市户籍但来自其他城市的居民;三是来自外地的大学毕业生,近年来他们加入‘流动’大军的日益增多”。[1]78其中,原农村居民既有来自本地城区以外的,也有来自外地的。赴沿海“淘金”的热潮使得这三类人群中来自外地的居多数,其中来自外省的也不在少数。本文所称的沿海开放城市新移民,为上述三类人群中来自沿海开放地区以外的移入沿海开放地区城市定居和生活的居民。然而,这些新移民是否已经真正融入他们来到的新城市以及其城市认同状况是否如人们直观感受到的那样值得乐观?如何提升这些新移民的城市认同以发挥其在城市发展中的积极影响?以下,将主要以外省新移民为观测点,通过惠州个案并兼及相关城市的研究,从传播视野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传播视野中的沿海开放城市新移民城市认同现状

(一)惠州新移民城市认同

根据国务院2014年发布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小城市(Ⅰ型、Ⅱ型),中等城市,大城市(Ⅰ型、Ⅱ型),特大城市,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 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2]惠州市当今全市常住人口470万人,户籍人口343.37万人。[3]惠州市的城区为惠城区,惠城区全区常住人口112.56万人,其中户籍人口85.42万人。[4]据此,可以认定,惠州市为Ⅱ型大城市。

作为沿海开放地区珠三角的主要城市之一,十多年前,惠州的移民已经呈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从全国范围来看,惠州有正式户籍的居民迁入人数在全国地市级城市中排位比较高,排在第18位;迁出人数则排在第114位(见表1)。

表1 广东省部分地州市人口迁入、迁出量与全国人口迁入、迁出量对照表

(数据来源: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1‰数据光盘整理)

表1显示,惠州的净迁移人数为正数(561-165=396人)。其迁入数占全国的1.06%,而迁出数只占0.31%。表1的数据还显示,在广东省各地州市中,惠州的迁入人口和净迁入人口都位居第6位。

表1的这些数据因显示的仅仅是正式的户籍变更情况,不能完整地说明一个城市的居民整体(常住人口)的全部变化。而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珠三角经济的发展使得其常住人口中非户籍人口(暂居人口)呈爆炸式增长势头。这些暂居人口是新移民的主力军。依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5]《7-3全国按现住地、职业和性别分的户口登记地在外省人口》,全国户口登记地在外省人口共6022697人,其中广东省有1767767人,占全国总数的29.35%;按照其《7-6全国按现住地、户口登记地类型、受教育程度分的户口登记地在外省人口》,全国户口登记地在外省人口共7599316人,其中广东省有2020912人,占全国总数的26.59%。由此可以看出广东省来自于外省的暂居人口增长的大致情况,而广东省暂居人口增长势头最快的是位于珠三角的城市。惠州的相关情况也由此可见一斑。到2010年,“相比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3216343人,10年时间里,惠州常住人口增加1380659人,达到4597002人,增长了42.93%,年平均增长率为3.64%”。[6]惠州常住人口增加部分多为非户籍的暂居人口(外地居民,含外省居民),他们都属于新移民。近年来,建设惠民惠州、幸福惠州的举措更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含外省)居民移入惠州。

2010年以来,惠州连续登上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发布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2010年,排第九位;2011年,排第八位;2012年,排第三位;2013年,排第三位;2014年,排第三位。这样的数据,使得惠州官方甚至一些民间人士都乐观地认为,惠州新移民对惠州具有高度认同感。

惠州新移民对惠州认同的真实情况又如何呢?如果不再单纯凭直观感受,而是转换观察角度,从传播研究的视野,我们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高度认同”是一种假象。

天涯是大量网民联系与交流的平台。对《天涯论坛》就某一主题发帖、回帖和评论情况的统计分析,可以求证某一主题在网民心中的重要性程度。以《天涯论坛—惠州》的发帖情况为研究样本,探寻“惠州”在惠州网民心中的重要性程度,进而推及惠州人和惠州新移民的城市认同现状。限于篇幅,主要分析研究来自于外省的惠州新移民的城市认同现状。

从2007年6月25日至2014年12月2日,《天涯论坛-惠州》中可以直接反映惠州人“惠州认同”的帖子有3个,即《惠州人报到》、《找找离你更近的惠州天涯沦落人》、《惠州的朋友请进》。其中,《找找离你更近的惠州天涯沦落人》的点击次数(14580次)、回复次数(659次)最多,点击次数平均每天达到6.6次左右,但回复次数平均每天不到0.3次。而另两个帖子更不引人关注,平均每天的点击次数和回复次数都非常有限。这三个帖子,总点击次数20313次,总回复次数1064次。另据统计,自2013年12月13日至2014年12月2日,近一年的时间内,这三个帖子,总点击次数仅增加了673次,总回复次数仅增加了15次。

而自2009年7月2日到2014年12月2日,《天涯论坛-惠州》中可以直接反映身在惠州的外省人对其省份认同的帖子,却与直接反映惠州人“惠州认同”的帖子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据初步统计,反映身在惠州的外省人对其省份认同的帖子主要有8条——《在惠州的湖南人都进来》、《江西人在惠州大集合》、《江西人在惠州》、《找在惠州的广西人》、《有河南老乡在惠州,请进留下你足迹,谢谢》、《湖北人在惠州,有木有》、《在惠州的海南人》、《寻找在惠州的黑龙江人》,分别涉及湖南人、江西人(2条)、广西人、河南人、湖北人、海南人、黑龙江人。

这8个帖子,总点击次数18206次,总回复次数638次。虽然与直接反映惠州人“惠州认同”的三个帖子相比,其总点击次数少了2107次,总回复次数少了426次,但其时间跨度更短,少了739天。所以,其日均点击次数、日均回复次数均高于反映惠州人“惠州认同”的帖子。

表2 反映惠州人“惠州认同”的帖子与身在惠州的外省人对其省份认同的帖子比较

从表2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来自于异乡的身在惠州的外省人对惠州的认同感不如对其故乡的认同感强。

对此结论,一些深度访谈的案例也可以佐证:身在惠州的外省人,尽管他们在惠州已经生活满3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谈及惠州文化、族群、地域时,往往不会说“我们惠州”,而总是说“他们惠州”。虽然他们认为惠州具有包容性,并且因惠州流行普通话而与其他居民并不存在语言上的障碍,但他们印象中的惠州依然是个客家人(老客家)的城市,他们自己客居此地,被称做新客家人,却并不是在血缘、地域、风俗习惯上具有完整意义的客家人。

当然,身在惠州的外省人,来自不同省份的人对惠州的认同情况并不完全相同。这反映在其对故乡的不同依恋程度上:对故乡的依恋程度越高,对惠州的认同可能越低;反之亦然。其中,湖南人对故乡的依恋程度最强,然后依次是江西人、湖北人、河南人、广西人、黑龙江人、海南人。身在惠州的外省人中不同省份的人对故乡的依恋程度,可见于表3。表3中,河南人的日均回复次数与湖北人的日均回复次数相比多了0.014次。但前者与后者的日均点击次数相比有较大差距,少了0.32次。所以,湖北人整体上比河南人对故乡的依恋程度高。

表3 《天涯论坛-惠州》帖子中显示的外省人故乡依恋强度情况表

(二)其他沿海开放城市新移民城市认同

不仅在惠州,在沿海开放地区其他城市,新移民城市认同的现状也不容想象中的乐观。尽管本研究没有从传播研究材料直接统计沿海开放地区其他城市新移民城市认同的相关数据,但一些涉及这些城市外省新移民的相关研究的成果也给我们昭示了大体相似的结论。

新移民与移入城市居民在文化(语言)、族群(群体)、地域等方面都存在差别,进入该城市后会产生社会疏离感。新移民中,拥有农村户籍的原农村居民,即农民工群体,还会由于农民的身份与市民身份的隔膜,会在城市中产生认同不适应和相应的社会距离感;而来自外地的大学毕业生,既可能来自城市也可能来自乡村,并且因为来自外地,他们对移入城市的认同与其是否能在该城市尽快实现其个人价值有直接关联。移民来到新的城市,要对新城市形成认同,需要对原有地域、文化、族群认同进行消解,还需要对新城市在地域、文化、族群层面进行同构。如果新移民对原有地域、文化、族群认同十分强烈,这种建构会是一个相当长期和艰难的过程。而移民中的外省新移民的城市认同的不适应状况更甚。如从文化层面来分析,以湖南人为例,湖南人对特有的、丰富的、甚至在近代以来的社会中具有优势的湖湘文化十分依恋,并由此产生一种强烈的文化优越感,若沿海开放城市的文化对其不够具有吸引力和魅力,其对湖湘文化的认同是无法消解的,这在文化层面上会导致湖南人无法认同所移入的沿海开放城市。因此,如前所述,身在异乡的湖南人才具有强烈的湖南情结。当然,按照文化适应理论新的解释,文化适应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8]32移民在文化层面上的适应并不是简单地认同移入地的主流文化,而是与它产生同构或相互适应。事实上,湖湘文化也与湖南人移入地——沿海开放城市的文化总是产生同构。从生活形态学考察,至少在饮食文化上,湖湘文化在这种同构中可见一斑,如在沿海开放城市,我们总是能看到湘菜馆几乎遍地开花,且生意不错。概言之,新移民特别是外省新移民虽然由于工作来到沿海开放城市,却无法直接融入到这些新的城市当中。

有研究显示:“自1990年以来,四川、河南等内陆省份都是移民输出省份”。[7]80湖南、湖北、江西等省也是移民输出的主要省份。而“广州、东莞、杭州等沿海城市的新移民也主要来自内地的这些移民输出省份”。[7]80以广州为例,表1显示:广州的移民迁入数在全国城市中居于第3位,迁出数居于第63位。这似乎可以说明广州对新移民具有十分强大的吸引力。而从城市认同的角度考察,这其实是表面现象。社会学中居住状况是考察地域认同的主要维度,外省新移民在广州的居住状况,直接反映了其与所在省份割不断的血脉联系。有学者研究“广州新移民的居住空间分异特征”时发现:“广州新移民主要分布在中心区的外围区域,呈圈状分布式,中心区的新移民人数较少”。“比较户口登记为省内其他县市的新移民(以下简称为‘省内新移民’)与户口登记为省外的新移民(以下简称为‘省外新移民’) 的分布,省内新移民人口多集中在城市近郊,而省外新移民空间分布多在远郊,且较为分散。总体上,新移民在郊区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一种‘差序格局’:由近郊到远郊,‘省内新移民’减少而‘省外新移民’增加”。[9]2059由此可以看出,外省新移民对沿海开放城市的融入,从居住维度来看,存在一种被城市边缘化的状况。有学者还发现:身在广州的“湖北人既非在原居住地逐步转变为市民,即‘就地城市化’;也非仅把聚居区作为进入城市的‘跳板’,通过社会流动(social mobility)和居所变动(residential mobility)的同步实现,离开聚居区并融入城市社会,即‘普遍意义的异地城市化’;湖北人所遵循的是一条‘基于乡缘社区的异地城市化’模式,借助于聚居区经济和族群关系,在聚居区内实现自身经济地位和社会身份的转变”。[10]1918可见,湖北人在广州的市民化路径中,“外省”因素总是若隐若现。

(三)深圳新移民城市认同

再以深圳为例。表1显示:深圳的移民迁入数在全国城市中居于第1位,迁出数居于第188位。作为当今中国一个最典型的移民城市,深圳对移民的吸引力肯定稳居各城市第一。然而,深圳的新移民特别是外省新移民是否就不存在认同不适应了呢?相关研究同样显示:大约在2000年,“80年代以后从广东省外来深圳移民中, 大约2/3 的人是以主人的心态在这里生活,他们已经将自己当成了深圳的主人, 同时也将深圳当成了自己的城市, 这种心态对形成移民文化、形成城市精神等方面都是非常有利的。但是也必须正视, 每三个深圳常住人口中就有一个人是以‘客居’的心态在这里生活, 在他们眼里, 深圳是别人的城市。”[11]46而从深圳人口统计变化趋势来看,目前“深圳的人口增长已不再如改革开放初期时迅速增长,虽然深圳户籍人口长期保持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长势头,但户籍人口毕竟占比较小,非户籍人口增长率已于2011年开始由正转负,所以总人口的增速已明显减慢”。“2012年深圳市常住人口约1054.74万人,其中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分别为287.62万和767.13万,二者所占比例分别为27.3%和72.7%”。“2011年和2012年深圳户籍人口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但非户籍人口已出现负增长,两年的增长量分别为-7.32万和-11.72万,增长率分别为-0.93%和-1.50%。深圳非户籍人口负增长的趋势已初步显现”。[12]76-77由此也可以看出,深圳对非户籍移民的吸引力正在减弱。而深圳房价不断上涨等原因,更是导致了新移民对深圳的隔膜。

总而言之,在沿海开放城市,新移民特别是外省新移民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其城市认同状况并非乐观。而在当今,开放地区城市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新移民的贡献,新移民是城市发展的生力军,是城市的活力所在,对新移民进行城市认同的建构已经显得尤为重要。

二、超越习惯思维以多元传播视野建构城市认同

从社会学意义上说,城市认同即地域认同,是对于城市这个地域的认同。“地域认同(region identification), 即地域身份认同, 是为‘我将归属在哪里’的问题提供答案, 指群体与固定地区之间关系的自我认同。在某种程度上, 地域认同是对地域成为制度化过程的一种解释,是一个各种领域边界、象征和制度形成的过程。同时, 这一过程引起并受到谈论、习惯、仪式的限制, 从而形成边界、象征和制度习惯。在地理学中, 地域认同经常被表述为人们对某个地方的感觉和归属。拉尔夫(E .Relph)认为,当前对地域(地方)认同的观点可解释为社会建构和过程。”[13]65

而从文化认同的角度来看,移民对移入地的认同过程是一种濡化的过程。按照国际移民研究的文化认同理论,这种濡化是一种文化适应,即新移民融入和适应当地主流文化。帕克认为,移民对移入地的文化认同存在三个阶段:交往、适应与同化(contact, accommodation and assimilation)。[8]29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文化适应过程就是涵化过程,不管是交往、适应还是同化,都离不开对信息的接触,而传媒通过传达信息能够形成对受众的涵化。涵化理论的中心内容是:(1)电视观众有关社会现实的观念更接近于电视所表述的符号现实,而并非客观现实。电视反映了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和社会价值观念。(2)这种倾向在收看电视时间多的人中间要比在收看电视时间较少的人中间更为明显。[14]172-179但涵化并不是电视能独享的传播效果。其他大众传播媒介如报纸、广播、杂志、网络媒体、书籍等,都具有涵化的能量。媒介化社会时代,媒介即环境,媒介构成的社会环境会形成拟态环境、信息环境,这种环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空间。身处其中的社会人的观念、态度甚至行为方式会逐渐与这个环境进行同构,新移民也会在这个环境中逐渐获得本地大众传播媒介推崇的本地文化的涵化,进而获得城市认同。

如今的文化虽然已经大众化,或者说大众化的媒介文化似乎逐渐成为了一种主流的文化,但文化绝不是只有媒介文化类型。文化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内涵十分丰富,一个城市的文化与其历史脉络无法割断。城市的历史以及生长于斯的族群,在城市的历史空间中创造着独特的城市文化。这种文化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甚至按照文化研究学派的观点,还可以是当地百姓的生活方式。所以,移民对移入地的文化适应并不会单纯依靠大众媒介的独自涵化。

传播形态是多元的,大众传播仅仅是传播形态的一种。所以,移民进入移入地的涵化过程是一种多元媒介进行多元传播、共同作用中的涵化过程,它包括大众传播的涵化、人际传播的涵化、城市构成体展示的涵化、城市文化场所(如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的涵化等。人际传播的涵化中,意见领袖的观念传播尤为重要;城市构成体展示的涵化中,城市形象、城市精神及城市魅力的宣示尤为重要;城市文化场所的涵化中,城市历史积淀、文化积淀的展示尤为重要。

“外来移民可能并不是盲目认同城市, 而是指向某一特定城市地域的。因此, 地域认同应反映移民对特定城市地域的认同状况”。[13]65移民进入移入地通过多元传播渠道获得信息而展开的涵化过程,就是城市认同的建构过程。这种涵化,应该是与该城市特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亦即涵化需要“落地”,本文称为“在地化涵化”。“在地化涵化”需要对该城市所有的涵化路径进行整合。这种整合,是一种对城市认同进行的传播机制整合,指的是一个城市在当下通过运用本城市的经济、社会、自然、历史与人文资源,构建独具特色的先进的城市文化与社会发展理念,并充分运用多元媒介立体式、全方位地传播给市民,对移民建构城市认同。

“在地化涵化”可以在认同建构的层面看成是“在地化建构”。那么,一个城市对市民的认同尤其是对新移民的城市认同如何实现“在地化建构”?

CIS是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的缩写,可以译为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它由MI(理念识别,Mind Identity)、BI(行为识别,Behavior Identity)、VI(视觉识别,Visual Identity)三个方面组成。其实,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也可以翻译为企业认同系统。企业在市场获得认同可以通过MI、BI、VI三方面实现,城市获得市民认同同样可以在这三方面实现。这就形成了一种全新意义上的CIS(City Identity System),即城市认同系统。

确立City Identity System,首先要确定城市的主要发展理念,然后要确定城市的主流视觉,最后要确定城市的标准行为。城市主要发展理念需要通过城市的主流视觉和标准行为作为载体进行传播,还要运用多元传播方式进行传播,使其成为市民的共同目标,并在理念层面建构市民的认同。城市的主流视觉是城市主要发展理念的视觉化,不仅是在城市街道的符号中显示出来,而且在城市规划中也要体现出来(然后具体化为城市的实体)。城市的标准行为是城市主要发展理念的行为化,主要体现在市民的日常言行之中。

以下,再以惠州为例来展示如何运用多元传播视野“在地化”地建构新移民的城市认同——对于惠州而言,应称作“惠州认同”。

早在2007年,惠州市就开展过“惠州精神”大讨论。一些单位和个人曾经对惠州精神进行过总结。如惠州市委办:“和谐、博大、创新、融合”;惠州市人大办:“兼容并蓄、明德正行、和谐共进、追求卓越”;惠州市政府办:“以人文本、豁达包容、务实创新、奋进赶超”;市政法委:“开放包容、拼搏自强、创新发展、和谐文明”;市经贸局:“兼容、开放、和谐、进取”;市公安局:“文明、发展、进取、和谐”;市农业局:“包容、和谐、求真、务实”;市社科联:“包容、诚信、务实、创新”。[15]“惠州精神”应该是惠州的发展理念。依据惠州的历史积淀与现实努力,惠州的主要发展理念可以概括为:生态、文明、开放、进取、幸福。

如今,中国的城市建设虽然也有规划,但给人的印象总是千城一面,都是钢筋混凝土的丛林。而欧洲的城市给我们的印象(映象)却是厚重的文化与良好的生态。如今,在国内,不仅政府主导的基础建设工程缺乏统一的视觉设计,而且房地产也是各领风骚设计自己的景观。所以,除个别旅游城市以外,几乎所有的城市往往缺乏统一全城的主流视觉。惠州的主流视觉也要以惠州发展理念为依据,强调生态概念、文明概念、开放概念、进取概念,最终营造出一个幸福的城市空间。而这种视觉的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限于篇幅无法面面俱到。目前急需的是在城市设计与建设中进行视觉整合,整合出一个在视觉上有特点、有感觉、有文化气息、有生态气息的,能让市民认为具有幸福感的视觉惠州。

惠州是全国文明城市,在文明建设中确实在全国的地级市中独领风骚,甚至超出了很多省会城市。宜居惠州、文明惠州成为了惠州人的骄傲。但身处惠州,我们知道,由于人口的流动导致市民的文明程度不一致,城市中往往出现各种不文明行为,如电动车、摩托车穿行,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对交通产生严重影响,以及噪音、垃圾等对环境的影响等。这或多或少会影响市民尤其是新移民对惠州的良好印象。所以,不管是从惠州的发展角度,还是从建构对新移民的惠州认同角度,都有必要形成一套标准的惠州市民行为模式。建议以惠州发展理念为依据,形成惠州市民行为规范,并就市民的主要行为模式(包括身体行为、语言行为)提供数条标准化行为建议。

惠州城市认同系统建立并施行,本身就是一种对新移民“惠州认同”的“在地化建构”。而惠州城市认同系统建立以后,为了扩大其影响和效果,还需要“在地化”传播,既充分发挥惠州各类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力,也协同性地发挥人际传播、城市构成体展示、城市文化场所(如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的传播效能,来将惠州理念、惠州视觉、惠州行为进行多元、全方位的“在地化”传播,进而形成对新移民“惠州认同”的全方位的“在地化建构”。

超越习惯思维以多元传播视野建构新移民的城市认同,对提高沿海开放地区城市新移民城市认同而言是一种新的结构化的举措,对城市增强发展后劲善莫大焉,也有利于新移民顺利融入新城市,且快乐、幸福地生活。

参考文献:

[1]童星,马西恒.“敦睦他者”与“化整为零”——城市新移民的社区融入[J].社会科学研究,2008(1).

[2] 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EB/OL].http://news.xinhuanet.com/2014-11/20/c_1113330964.html.

[3]中国 惠州. 人口概况[EB/OL].http://www1.huizhou.gov.cn/pages/cms/huizhou/html/hzgk/bba17c651b48de24011b6788c57c06ba.htm.

[4]中国 惠州. 惠城区概况[EB/OL].http://www1.huizhou.gov.cn/pages/cms/huizhou/html/xqgl/bba17c651b254848011b466b608a0501.htm.

[5]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pcsj/rkpc/6rp/indexch.htm.

[6] 张昕. 惠州公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男比女多241514人[EB/OL]. http://www.huizhou.cn/news/newc_hznews/201108/t20110830_561611.htm.

[7]周博.沿海城市与内陆城市新移民空间同化模式比较[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

[8]雷开春.城市新移民的社会认同——感性依恋与理性策略[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

[9]李志刚,吴缚龙,肖扬. 基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广州新移民居住分异研究[J]. 地理研究,2014(11).

[10]李志刚,刘晔,陈宏胜. 中国城市新移民的“乡缘社区”:特征、机制与空间性——以广州“湖北村”为例[J]. 地理研究,2011(10).

[11]王晓华. 影响深圳移民“主人心态”形成的因素分析[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1(1).

[12]麦永冠. 深圳人口统计变化趋势与产出增长研究[J].南方论刊,2015(7).

[13]张文宏,雷开春.城市新移民社会认同的结构模型[J].社会学研究,2009(4).

[14]Gerbner, G. , & Gross, L. Living with television: The violence profile[J].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976, 26.

[15]胡服,严泽良.“我认同惠州是包容的城市”:“惠州精神”大讨论举行首场座谈会,“包容”成为代表共识[EB/OL].http://nd.oeeee.com/B/html/2007-10/16/content_280220.htm.

责任编辑:立早

On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ity Identity of New Citizen in Those Cities Open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on Their Identity Construction in Multiple Communication Perspective——A Study of Communication Sociology Taking Huizhou New Citizen Current Situation as an Example

FAN Chang-zhi,LI Wei-ping

(DepartmentofChineseandLiterature,ElectronicEngineering,HuizhouUniversity,Huizhou,Guangdong516007,China)

Abstract:In the rapid flowing society, communication survey shows that their senses of city identity of new citizen in those cities open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are not as higher as our intuitions, though they are attracted by new cities. To promote their sense of city identity of new citizen,we should compose city identity system, integrate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through multiple communication perspective, carry on multiple and local cultivation to new citizen beyond the habit of thinking.

Keywords:new citizen;city identity; CIS; multiple commun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