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学会宗旨之争对党的思想建设的启示
2015-02-21余敏
余 敏
(中共长沙市委党校马列理论教研部,湖南 长沙 410006)
新民学会宗旨之争对党的思想建设的启示
余敏
(中共长沙市委党校马列理论教研部,湖南 长沙 410006)
摘要:被后人誉为“建党先声”的新民学会有过一次宗旨之争,争议的根源是不同指导思想之间的交锋,深入研究这段历史可以对当前党的思想建设起到较强的启示作用。面对日趋复杂的思想建设现状,在做到理性看待多元化社会意识形态的同时,我们不但要坚持一元化的党的指导思想,还要不断探索协调性的思想建设途径,使党的思想建设更有力、更完善。
关键词:新民学会;宗旨之争;党的思想建设
新民学会是我国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后成立的一个影响较大的进步团体,后来在众多的进步团体中成为对中国的命运产生了广泛影响的一个学会。毛泽东和蔡和森等中国第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探索救国救民的思想和实践都起始于此,他们在诸如无政府主义、温和的共产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等各种五花八门的新思潮中,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探索和选择,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俄式革命的道路,并在中国共产党筹建初期接受陈独秀的委托,在长沙建立了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新民学会在成立、活动的几年时间里,参与领导和组织了湖南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也为日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进行了思想理论的探索和干部队伍的准备。新民学会的探索实践为党的各项建设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也因此被后人誉为“建党先声”。深入分析新民学会有关学会宗旨的争议以及争议双方会员日后的人生道路选择,对当前党的建设尤其是党的思想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新民学会宗旨之争及根源剖析
(一)新民学会宗旨之争始末
1918年4月14日,在新民学会成立大会上讨论通过了学会的会章,明确规定了学会的宗旨是“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学会的这一宗旨是经历了多次激烈争论,反复讨论修改而成的。《新民学会会务报告》记载:“会章系鼎丞、润之起草,条文颇详。子昇不赞成将现在不见诸行事的条文加入,颇加删削。”[1]1918年7月27日蔡和森给毛泽东的信中也有这样的内容:“兄对于会务,本有经纶天地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的意趣,弟实极其同情,且尤不讳忌嫌疑于政党社会党及诸清流所不敢为者之间。”[2]这两段史料描述的正是新民学会的一场宗旨之争。
争议的双方分别以毛泽东和萧子升为代表,新民学会成立当天毛泽东还专门报告了会章起草经过和起草中争论的问题。他阐明自己和邹鼎丞最初起草会章之时的观点:组织学会的出发点是要团结爱国青年,寻找革命出路,拯救祖国。学会的活动应侧重改造社会,改造旧环境,创造新环境;学会的发展应向政党发展;蔡和森以中国同盟会作为目标,认为学会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政党;邹彝鼎也认为学会可向政党发展。而另一方的代表人物萧子升认为:会章应该写得简单明确,现在能够做的就写,不能做到的就不写,认为现在是学术团体,限于学术研究,修养道德[3]。邹蕴真认为改良社会先应改变人心,改变人心则先从学术着手,并且将杨昌济先生“心之力”的观点作为理论支持。由于会员绝大部分是杨昌济先生的学生,因此萧子升这一方的观点征服了多数与会者,成立大会上通过了按照萧子升派的意见修改的会章。新民学会不写入“经纶天地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的内容,因此也不明确向政党发展的方向,而是强调“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性风俗为宗旨”。
(二)新民学会宗旨之争的根源
新民学会的这次宗旨之争,体现出了会员们行为选择的差异性。会员中的一方认为应该通过组建政党、改革社会制度来解决社会现实问题;而另一方却认为要改变社会现实还是要靠教化人的行为、改造国民性。但是从本质上看,争议反映出的却是思想层面的差异性,是双方采用什么样的理念思想来指导行为的差异。这种理念思想的差异在学会活动后期激化发展,1920年7月留法新民学会会员在法国蒙达尼会议上对于“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方法选择出现了巨大分歧。后来,一部分会员选择加入新成立的中国共产党,一部分会员选择了教育救国的道路,还有部分会员坚持了自己改良主义的政治选择,新民学会是由于其历史使命的交接完成而中止了学会的活动。但是根据成员们最终迥异的人生轨迹可以看出,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思想的一致性是组织生存、发展、壮大的基础,新民学会宗旨之争的根源其实就是会员思想的非一致性。
二党的思想建设现状
政党,是以执政为目标的特殊政治组织,通常有特定的政治目标和意识形态,要求组织成员也就是党员要认同这种特定的政治目标和意识形态。注重党的建设尤其是思想建设,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治党的经验总结和优良传统。近年来,党的思想建设取得了重大成绩和进步,但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如下:
(一)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对党的思想建设影响加剧
中国社会目前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型时期,社会和社会成员都经历着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各种重大转变。人们思想认识的多变性、价值观念的多变性、思维方式的多变性日趋加强,各种变化为党的思想建设输入了新鲜的理念和不懈的动力,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复杂的影响和严峻的考验。
1.社会的日渐分化和利益的多样化削弱了党的整合力与凝聚力。改革开放以来,整个社会阶层结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社会流动加快,原有单一的社会阶层结构开始出现分化与重组,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的经济、政治关系发生了各种变化,并且变化在一段时期内还将持续[4]。历史发展打破了原有的阶层稳定和利益平衡局面,未来还有可能产生较为严重的利益差异。利益差异带来诸多社会问题,产生离心倾向,间接削弱了党整合与凝聚组织成员与社会成员的能力,这是影响到人心向背的重要因素。然而,阶层重新分化并从而形成合理的新的社会阶层结构是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中国共产党不仅特别需要考虑如何主动推进社会阶层分化以顺应社会发展的进程,同时也要为社会各个阶层创造必要条件,使之能够拥有基本平等的机会和渠道,表达出各自阶层的利益与愿望,从而协调好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地缓解各种转型期矛盾。可以说,增强转型时期党的社会凝聚力和整合力,是党的思想建设面临的新问题。
2.价值取向的复杂迷惘和价值观念多元态势对主导价值体系带来冲击。经济成分的多样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局面,它将衍生出各种不同的经济利益主体。利益主体不一样,价值取向也会不一样,这就意味着社会各个阶层、各种群体对不同的文化、思想和价值的接受、认同缺乏一致性。不同社会个体的价值追求呈现出多元态势,使得各种价值观念和思想文化相互碰撞,不同价值观之间相互交锋。比如说:自由与规范、道德与功利、政治统一性与思想多样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等各个方面都会出现对抗甚至是冲突。这些矛盾存在和价值冲突会冲击到原有的主导价值体系,使党的思想建设变得更加复杂而具有挑战性。
3.意识形态一元化格局面临挑战,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冲击。对执政党而言,合法性和权威性是十分关键的两个方面,对政治意识形态的正确把握与高度重视对于合法性及政治权威的确立至关重要。建国以来,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总的来说是以一元化为特征的,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但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变革,意识形态的一元化格局正面临着挑战,社会意识形态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尤其是反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在近年有加剧传播的明显趋势。原本处于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马克思主义必须面对各种思潮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与其争夺话语权的严峻挑战。这些强劲的挑战使得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号召力、影响力和权威性都处在不断被冲击的境遇中。
(二)党员个人与政党组织的精神分离现象日趋明显
党的思想建设必须要服从、并且服务于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这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宗旨。党的思想建设服务于党的基本路线和纲领功能的体现,必须也只能通过党的成员来实现。因此,党员对党的基本路线和纲领的认同和忠诚是确保党的思想建设能够有效的基础,也是检验党的思想建设的途径。一直以来,党员的忠诚、党员精神世界的稳固是党的思想建设的着力点。但是,由于当前价值观的多元存在,一元化意识形态被挑战,部分党员的精神思想世界受到了冲击和干扰。部分党员对于党的特定政治目标和意识形态的认同程度在下降,部分党员说一套、做一套,思想和行动呈现两面性的情况开始出现,党员个人与政党组织精神分离的现象日趋明显。
(三)思想建设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党的建设系统工程
十八大以来,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下,党的各级组织通过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三严三实等各种主题活动和常规方法加大了思想建设的力度,使得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有了明显改变。但我们也看到不正之风树倒根存,压下去的作风问题、腐败现象还有卷土重来的可能性。其根源就是部分党员干部深层次的精神问题还没有完全破解,思想病原体并没有被彻底根除,这使得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可治标而未能治本。党的建设是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五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其中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础无疑就是党的思想建设。党的思想建设的最终任务就是要在当前的时代条件下将政党建设所要实现的总目标全面准确地宣传和输送到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当中去。党的思想建设上存在问题,它肯定会影响其他的各项建设,也必然会影响到党的建设系统工程作用的发挥。
三新民学会宗旨之争对党的思想建设的启示
新民学会宗旨之争本质上是思想的非一致性,思想上的差异最终导致了会员们不同的人生选择和政治选择。今天部分党员也出现了思想认同的差异,鉴古识今,我们可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一)理性看待多元化的社会意识形态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百年之前的中国处在急于摆脱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状态、艰难探索国家新未来的关键时期,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等诸多思潮作为可能改变现状的指导思想进入中国,这是由当时的社会状况决定的。回顾历史,我们能够理解宗旨之争中毛泽东和蔡和森为什么没有坚持自己的意见,他们当时都还处在对多种思潮的选择之中,还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蔡和森是到法国之后深入阅读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了解了相关理论知识,看到了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才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而毛泽东则一方面是通过蔡和森的引介以及和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交往才全面接触和理解了马克思主义,一方面也是经过学生运动、湖南人民自治运动等对各种指导思想的实践尝试失败后,最终才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可见,复杂的社会现实导致多种思想的存在是历史的必然,而坚定的理论选择必定有强大的实践尝试作为支撑。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的社会经济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复杂的社会现实又一次孕育了多元思潮存在的土壤,这也是一种必然。但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尤其是其与时俱进的时代性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今天的社会现实仍然需要这一科学理论作为指导。执政党必须理性看待当前的现实状况,正视不回避,牢牢把握好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用社会经济不断向好发展的实践来证明指导思想的科学性、时代性和先进性。
(二)必须坚持一元化的党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同志曾经总结过指导思想的作用:“主义就像是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理论是行动的指南,以什么样的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不仅决定着一个政党的性质,也是区别政党的重要标志。新民学会正是由于没有确立统一的指导思想,成立之初出现了宗旨之争,之后对于“改造中国与世界”的途径分歧颇大,最终导致78位会员选择了迥异的人生道路。所以,尽管我们要包容理性地看待不同的社会思潮、不同的意识形态,但是执政党的思想建设却必须坚持一元化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理论,始终坚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始终坚持与时代共同前进,因此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在它广博的理论体系中,既有来源于百年之前各国工人革命运动的实践成果,也有植根于现代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经典阐述。 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这样一种具有开放的品格、科学的本质、严密的体系、发展的特性等诸多特点的光辉理论,它才更应该作为我党唯一的指导思想 。
(三)不断探索协调性的思想建设途径
1.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其他各项建设的灵魂导向,是党的组织建设的基础。离开了党的思想建设这个前提和基础,党的组织建设就会失去根本,迷失方向。新民学会会员们思想的差异破坏了组织的凝聚性,最终导致了会员们迥异的人生选择,这就是最好的佐证。当年提倡让学会向政党发展的代表人物毛泽东和蔡和森最终都成为了共产党的早期党员和领导人;而另一种思想的代表人物萧子升等或者选择了完全相反的政治道路,或者就以不倾向任何一方政治力量的选择投入到纯粹的社会改革当中。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的实质要求。作风问题的根源是思想问题,党员作风是党员世界观和党性的外在表现,推进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党的思想建设。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制度建设的灵魂。党的制度建设和党的思想建设都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新时期党的建设最终目标是实现思想建设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而制度建设的方向必须遵从思想建设的要求。
2.党的其他各项建设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有力支撑。党的建设的各个组成部分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要使党的思想建设取得理想的效果,一定要从执政党的运行特点出发,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首先,党的思想建设需要组织建设来保证。当前,要把好党员入口关,让真正和党有思想认同的人加入党组织。同时,更要把好党员的出口关,从组织上将背离党的思想的党员换下来、清出去,净化党的各级组织,真正实现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其次,党的思想建设的效果要通过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来体现。最后,特别要重视将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要努力尝试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用制度建设来促进思想建设的深入开展,让制度建设来巩固思想建设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新民学会资料[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2][3]风华正茂的岁月——新民学会纪实[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4]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责任编校:余中华)
Enlightenment of the Dispute of Xinmin Institute’s Mission on
Ideology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
YU Min
(Teaching and Research Department of Marxism and Leninism,
Party School of Changsha Municipal Committee of the CPC,Changsha Hunan 410006,China)
Abstract:Xinmin Institute, regarded as “the herald of founding the Party” by later generations had a dispute on its mission, whose root was the confrontation of different guiding ideologies. This part of history has strong enlightenments on current ideology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 Faced with increasingly complicated ideology construction status, we should treat diversified social ideologies rationally, and meanwhile it is necessary to adhere to the only guiding thought of the Party and explore harmonious ideology construction path constantly, so as to make the ideology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 more powerful and perfect.
Key Words:Xinmin Institute; dispute of the mission; ideology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
作者简介:余敏(1977— ),女,湖南长沙人,中共长沙市委党校马列理论教研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政策学、党的建设理论。
收稿日期:2015-10-09
中图分类号:K25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681(2015)06-0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