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与长沙中共早期组织的建立
2022-06-18朱静
[摘要]五四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极大助力,推进了中国迈入现代社会步伐。以毛泽东、蔡和森为代表的长沙先进知识分子在建立先进社团传播新思潮、发展党团基层组织、领导爱国运动的实践中,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最终在新民学会内部秘密建立起长沙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五四运动大潮下,湖南地区社团高度繁荣,自主开展丰富的革命斗争,为长沙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和人才基础。
[关键词]五四运动;长沙中共早期组织;新民学会;马克思主义
[作者简介]朱静,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四川成都 610100。
[中图分类号] D4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22)05-0009-03
20世纪初的中国,国家四分五裂,军阀连年混战,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需要一种政治力量来整合社会力量,挽救国家命运。五四运动这场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革命风暴,催生了国内外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长沙中共早期组织具有显著的特点,它以新民学会为依托在湖南乃至全国广泛地开展党团活动,在思辨和指导湖南革命运动实践中逐步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以文化书社、俄罗斯研究会、社会主义青年团等组织形式发展基层组织,培养锻炼了一批信仰坚定的党的干部,最终在新民学会内部秘密建立起长沙中共早期组织并赴会中共一大。
一、五四时期湖南学生运动的现实斗争与反思前进
(一)五四运动影响下湖南学生运动的现实斗争
五四运动爆发后,北京学生联合会派邓中夏回湖南,向毛泽东、何叔衡等介绍北京的爱国学生运动情况,商量改组湖南学生联合会。1919年5月下旬,为响应五四运动,通过湖南新民学会会员的联络与发动,湖南省学生联合会成立。6月3日,在湖南学生联合会的组织下,长沙20所学校同时罢课,向北京政府提出拒绝巴黎和约、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的要求。在五四大潮的冲击下,湖南学联创办的《湘江评论》颇具影响力,毛泽东担任主编,“浩浩荡荡的新思潮业已奔腾澎湃于湘江两岸了!顺他的生,逆他的死”。长沙学生的爱国运动迅速得到各界响应,1919年7月湖南各界联合会成立,并发展了各种基层组织。湖南督军张敬尧于8月中旬强迫解散湖南学生联合会,并查封《湘江评论》,学联公开发表驱张宣言,一场声势浩大的“驱张”运动展开了。长沙各中等以上学校一致举行罢课,被激怒了的湖南人民与张敬尧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期间,长沙的“驱张代表团”,分赴北京、上海、广州、常德等地请愿联络。1920年4月,由旅沪湖湘人士组成了“湖南改造促成会”,毛泽东到上海商讨下一步的行动计划,期间,拜访了陈独秀,毛泽东后来回忆说:“他对我的影响也许超过其他任何人。”毛泽东的思想开始由民主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
1920年6月26日,张敬尧的部队被迫全部撤出湖南省。“驱张”运动胜利后,进入湖南的军阀谭延闿,为了巩固其在湖南的统治,打出“湖南自治”的旗号,企图用湖南籍的官僚政客包办湖南的政治。毛泽东利用这个口号,组织各界发起请愿活动,希望把“湖南自治”搞成自下而上的政治运动。11月下旬,湘军总司令赵恒惕取谭延闿而代之,湖南自治运动迅速流产。现实的残酷打击使毛泽东的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湖南的改造不是“几篇文章所能弄得好的”,要“另想办法,另造环境,长期的预备,精密的计划”。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湖南早期先进分子终于摆脱了对社会改良道路的最后一点幻想,由主张社会改良到坚持社会革命,成为了严格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者。
(二)新民學会从学术团体走向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革命团体
五四运动的剧烈社会震荡下,组党建社成为一种趋势。在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创建史中,“党团不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党、团、研究会常是一套班子类似的功能。在五四运动前,社团大多政治形态模糊,波及范围有限,五四运动后,社团内部和社团之间的交流和辩争中,建党的重要性已被充分认识。在思辨和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在众多的社会主义流派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建党思想。
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就读期间,受新文化运动思潮影响,毛泽东与蔡和森、萧子升等以“集合同志,创造新环境,为共同的活动”为目的于1918年4月组建新民学会。建立初期,学会重点强调“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政治性还比较含糊。但是,面对国内外风云突变的政治形势,会员们逐渐开始探求中国的出路问题,“成为我国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后成立的影响最大的革命社团之一”。在新民学会的组织下,湖南赴法青年达50多人,蔡和森便在其中。新民学会后期曾召开过两次重要会议,一次是1920年7月巴黎蒙塔尔纪会议,出现了以蔡和森为代表的革命派和以萧子升为首的温和派的分歧;另一次是1921年元月在长沙召开的新年大会,毛泽东对旅法会友提出的五种方法进行了精辟分析,认为社会民主主义、无政府主义、温和方法的共产主义等是“永世做不到的”,因此“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即所谓劳农主义,用阶级专政的方法,是可以预计效果的,故最宜采用”。“同一学会,则以奉同一主义为宜”,表决时18位与会者中赞成布尔什维克主义者达12人。在毛泽东和蔡和森领导下,新民学会发展为以马克思主义为主要信仰,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宗旨的革命团体。“影响最大,与建团建党工作关系最密切的则莫过于创办‘文化书社’这件事”。文化书社先后在湖南设立多个分社或代销处,有组织地促进马克思主义和新文化在全省各地的传播。毛泽东同方维夏、彭璜、何叔衡等还在文化书社的基础上建立湖南俄罗斯研究会,发起留俄勤工俭学运动。“书社不仅是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阵地,而且是我们留法会员与国内会员,湖南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与国内其他省区县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的联络站。”
新民学会成为革命团体后,把“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作为“着手方法”之一。1920年10月,在收到北京、上海寄来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后,在毛泽东直接领导下,湖南社会主义青年团于1921年1月13日正式成立,有团员16人,毛泽东任书记。毛泽东认为,“青年团此时宜注重找真同志,只宜从缓,不可急进”。到7月份发展到团员39人,到1923年发展到700多人,成为全国团员人数最多的省份之一。以新民学会为引领和依托,湖南先后成立了多种社团组织,在建党和革命道路上作出了有益探索。
二、长沙中共早期组织的形成及特点
(一)长沙中共早期组织的形成
在五四运动的影响和共产国际的指导下,一大召开前,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六地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旅日、旅法建立了海外共产党早期组织。长沙中共早期组织的创建过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创建新民学会,以新民学会为依托开展广泛的爱国主义运动,从一个爱国救亡的五四进步社团逐步向一个具有政党性质的革命团体发展,体现出五四时期政党性质的社团组织的共性;第二个阶段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并以理论指导湖南的现实斗争的尝试,期间缺乏共产国际的直接指导,接受上海中共发起组间接指导,主要为湘籍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独立探索;第三个阶段新民学会内部出现分裂,“温和派”与“革命派”决裂,1920年初冬,在长沙新民学会中信仰共产主义的先进分子秘密创建长沙中共早期组织并秘密开展工作。
(二)长沙中共早期组织创建的主要特点
1.以新民学会为依托,党团活动融合创建。被誉为“建党先声”的新民学会是五四前后“一个有相当社会影响的进步团体”,在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新民学会在湖南地区的革命运动中起着核心领导作用。新民学会成立之初,只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要求向上、互助的学术团体。五四运动后,大多数会员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和劳工运动,新民学会由学术团体向革命团体转变。对于新民学会与湖南建党的关系,毛泽东在延安时期曾对萧三说:“新民学会实际上起了联共小组的作用。”新民学会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长沙中共早期组织的前身。此后建立的湖南地区有影响力的社团和学会,多以新民学会为依托,其中长沙学生联合会成为湖南五四运动的直接领导团体。
2.将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与现实斗争相结合,由湖南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独立创建。对于新文化,毛泽东认为“不但湖南,全中国一样尚没有新文化。全世界一样尚没有新文化。一枝新文化小花,发现在北冰洋岸的俄罗斯”。宽泛的“新思潮”向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经验聚焦。五四运动引领下,湖南“驱张运动”胜利后,全国各地的湖南籍马克思主义者返乡进行现实斗争。值得一提的是,长沙中共早期组织建立与其他中共早期组织受共产国际指导不同,主要渠道是通过留法勤工俭学中的先进分子与国内的新民学会先进分子以通信的方式酝酿推进的。毛泽东在党的七大准备会上说过:“这次大会发给我一张表,其中一项要填写何人介绍入党。我说我没有介绍人,我们那时候就是自己搞的。”在中央档案馆保存的一份毛泽东亲自填写的中共八大代表登记表中,毛泽东填写的入党时间是1920年。
3.毛泽东亲自领导创建了长沙中共早期组织。湖南地区在反动军阀的残暴统治下,长沙中共早期组织的建立和活动十分隐蔽。萧子升回忆说:“一九二○年,学会出现了分裂。在毛泽东领导下那些热衷共产主义的人,形成了一个单独的秘密组织。”1920年11月,受上海共产党发起组的正式委托,新民学会中坚定的革命派毛泽东、何叔衡、彭璜等6人在建党文件上签了名,创建了长沙中共早期组织。由于是秘密组织,长沙中共早期组织创建的具体时间、地点、名称、组成人员等都没有保存文字资料。留法的蔡和森提出要“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毛泽东复信对蔡和森的建党主张“表示深切的赞同”,并告诉蔡和森:“党一层,陈仲甫先生等已在进行组织。”毛泽东和蔡和森的多封书信印证了长沙中共早期组织创建。此外,陈潭秋、董必武、包惠僧、李达、张国焘、周佛海等人的回忆材料,均提到长沙“共产主义小组”。
三、五四运动在长沙中共早期组织的创建中发挥了奠基作用
(一)五四运动为长沙中共早期组织的创建奠定思想基础
五四时期是中国社会变革最为剧烈的时代,也是中国思想领域最为活跃的时期。“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在五四运动前后,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非常模糊,蔡和森和毛泽东关于建党问题的通信,内容涉及党的性质、指导思想、组织原则等许多有关党的建设的重大问题。毛泽东在“南陈北李”的影响下,投身湖南的革命运动,逐渐建立起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坚信“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在不同派别思想的论战中,早期的共产党人在经历改良性质的运动无果的基础上总结了革命斗争的经验,“政治改良一途,可谓绝无希望。吾人惟有不理一切,另辟道路,另造环境一法”。蔡和森用世界眼光强调成立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性,更坚定了国内新民学会会员成立共产党组织的决心和信心,在新民学会内部以布尔什维克主义为达到目的的方法达成了共识。
(二)五四运动为长沙中共早期组织的创建奠定组织基础
五四时期,在湖南地区的运动中,新民学会发挥出巨大的能量,以一个地方性的社团产生了全国性的影响。五四运动后,新民学会除了开展自身的活動外,还非常注重“向外发展”,以此为依托组建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文化书社、俄罗斯研究会、社会主义青年团等一系列团体。湖南乃至中国的建党建团的进程几乎是同时展开的,活动也往往是联合进行的。陈独秀是党员也是团员,毛泽东在陈独秀的指导下将长沙建团作为新民学会活动的重要抓手和建党的基础,不少党员都是从团员转过来的或者同时为党员和团员。新民学会和以新民学会会员为核心的众多进步团体的成立,为湖南地区早期党团组织的建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三)五四运动为长沙中共早期组织的创建奠定人才基础
五四时期,爱国青年“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体现了伟大的抱负和强烈的使命担当。长沙中共早期组织的创建人中,毛泽东便是一个典型。他曾接受过社会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新村主义等多种思想,但后来受五四运动洗礼和“南陈北李”的影响,迅速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蔡和森赴法勤工俭学期间刻苦钻研马克思主义著作,与毛泽东通信讨论建党问题,二者的世界观互为促进,加速并定型。长沙中共早期组织的党员彭璜、何叔衡、易礼容、陈子博等均是湖南青年运动的领袖。诚然,在那个大动荡大分化大组合的年代,孕育了长沙中共早期组织的新民学会内部不可避免地发生分裂,但它的主体通过艰辛的比较鉴别,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另外,还有多人长期从事教育和科学事业,并同情革命,极少数人后来叛变了革命。
结束语
历经五四运动洗礼的长沙中共早期组织以积极的社团活动、严密的组织网络、秘密的党建行动,在革命斗争中显示出坚强的战斗力。湖南地区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做了大量开拓性的实际工作,将长沙中共早期组织发展成为一个思想先进、组织严明、人才辈出的中国共产党早期基层党组织,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21年6月毛泽东接到上海发起组通知,于月底同何叔衡作为代表赴上海参加中共一大,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早期文稿[M].湖南出版社,1990:294,548,554,730.
[2][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三联书店,1979:130.
[3]长沙人民革命史[M].中共党史出版社,2001:8.
[4]新民学会资料[M].人民出版社,1980:169,455,470.
[5]毛泽东文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3:2-4.
[6]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M].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78.
[7]肖甡.中共党史百人百事[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1.
[8]共产主义小组(下)[M].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575.
[9]毛泽东书信选集[M].人民出版社,1983:11.
[10]于化庭.毛泽东与长沙中共早期组织的创建[J].党史纵横,2011(02):4-7.
人民军队紧紧扭住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扭住能打仗、打胜仗这个根本指向,壮大战略力量和新域新质作战力量,加强联合作战指挥体系和能力建设,大力纠治“和平积弊”,大抓实战化军事训练,建设强大稳固的现代边海空防,坚定灵活开展军事斗争,有效应对外部军事挑衅,震慑“台独”分裂行径,遂行边防斗争、海上维权、反恐维稳、抢险救灾、抗击疫情、维和护航、人道主义救援和国际军事合作等重大任务。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1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