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全科医生骨干师资培训方案设计与效果研究
2015-02-21方才妹沈堂彪曹启峰潘长旺徐天士
方才妹,张 平,沈堂彪,曹启峰,潘长旺,吕 帆,徐天士
·全科医学教育研究·
浙江省全科医生骨干师资培训方案设计与效果研究
方才妹,张 平,沈堂彪,曹启峰,潘长旺,吕 帆,徐天士
目的 总结浙江省全科医生骨干师资培训的培训方案设计方法,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总结培训经验,为继续完善全科医生骨干师资培训项目及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在建立健全全科医生培养制度迫切需要骨干师资人才和解决全科医生培养中存在的师资问题的背景下,进行以目标为导向的培训政策设计、以综合能力为导向的培训内容设计及以效果为导向的培训管理设计。以218名完成全科医生骨干师资培训并有效回收调查问卷的学员为调查对象,了解学员对培训的满意度和能力提升情况。结果 在培训过程中,学员对师资的满意率为95.4%(208/218),对组织管理的满意率为93.5%(204/218),对轮转安排的满意率为93.1%(203/218),对教材的满意率为69.3%(151/218),对整体效果的满意率为94.0%(205/218)。培训后,全科医学基本理念、临床能力、带教能力有提升的学员分别占95.4%(208/218)、94.9%(207/218)、93.5%(204/218)。结论 大部分学员认为经过培训达到了预期效果,培训提升了自身的带教能力及业务水平。培训教材有待完善,工学矛盾紧张、待遇保障落实不够是学员在培训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
全科医生;培训;浙江
方才妹,张平,沈堂彪,等.浙江省全科医生骨干师资培训方案设计与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7):807-810.[www.chinagp.net]
Fang CM,Zhang P,Shen TB,et al.Approach and effect of the general practice teacher training in Zhejiang Province[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5,18(7):807-810.
近年来,随着新医改的深入实施,浙江省基层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硬件设施不断健全,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也不断加强。但基层全科人才特别是全科业务骨干及师资骨干还存在少而弱的情况,尤其缺乏一批在全科医学建设方面能起引领示范作用的人才。浙江省自2010年开展全科医生骨干师资培训工作,经历了调研、试点和完善阶段,紧紧围绕浙江省“全科医生骨干人才少、师资力量弱”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完善了浙江省全科医生骨干师资培训方案及教学大纲。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临床和社区实践与带教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全科医生骨干人才的整体服务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综合带教能力,为浙江省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全科医生业务骨干,为全面开展全科方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培育师资队伍,为切实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全面促进基层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本研究总结了浙江省全科医生骨干师资培训方案的设计,并对培训效果进行了评价。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研究以224名完成全科医生骨干师资培训的学员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18份。这218名学员分别为浙江省第一期、第二期和第三期全科医生骨干师资培训的学员,来自浙江省温州、丽水、台州、衢州四地市各层级医疗机构,参加培训的时间均为10个月,其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218名学员的基本情况
1.2 浙江省全科医生骨干师资培训方案设计方法
1.2.1 背景分析
1.2.1.1 从战略高度,建立健全全科医生培养制度迫切需要骨干师资人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以及国家五部委出台的《关于印发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的通知》明确提出,建立全科医生制度,逐步建立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将全科医生培养逐步规范为“5+3”模式,到2020年,通过多种途径培养30万名全科医生,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浙江省自2000年开展全科医生培养,至今已有10余年的历史,通过转岗培训和规范化培训已培养了2万余名全科医生,但培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为改变这种局面,进一步建立健全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实现全科医生培养由重理论向实践与理论并重、由多种培养模式向规范化培养模式的转变,浙江省积极开展探索,致力构建一支业务能力强、带教水平高的全科医生骨干队伍,以支撑全科医生培养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全科医学医、教、研的协调发展。
1.2.1.2 从现实角度,解决全科医生培养中存在的师资问题 经过10余年的全科医生培养,浙江省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师资方面。第一是全科理论师资缺乏全科的实践经验,课堂教学抽象枯燥,基本上是从理论到理论、教条式灌输教育。第二是临床培训基地极其缺乏具备全科医学理念、掌握全科服务模式的带教师资。尽管在原来的转岗培训、规范化培训均设置了培训基地的实践时间与内容,但在相关科室轮转中普遍存在专科医生带教全科学员的现象,致使全科医学带教成为各专科带教的简单拼合。为切实培养合格的全科医生,需不断地探索与完善一套符合医学教育规律、具有全科特点的带教方式、方法,建立一支真正全科医学专业的师资队伍,以引领和带动全科医学发展。因此,浙江省开展了全科医生“骨干+师资”的培训模式探索。
1.2.2 以目标为导向的培训政策设计
1.2.2.1 培养运行机制 构建了卫生行政部门、高等医学院校、卫生学(协)会及医疗卫生机构等多方协作的运行机制。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培训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和相应的政策措施,指导、监督培训项目的落实以及教学质量的监管和绩效评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区域培训规划制定、培训人员选派和资格审查;省医学学术交流管理中心负责培训的规划、组织、实施等教学管理工作;高等医学院校负责实施具体教学工作;培训基地负责临床和社区实践培训。
1.2.2.2 培训经费支撑政策 以省财政投入为主,相关培训单位为辅。省财政安排专项经费给予每人1万元的补助,负担培训学费;学员单位负责学员培训期间的交通住宿费、工资、福利等。各市卫生行政部门将培训工作列入各市区域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且予以培训专项经费配套。
1.2.2.3 培训激励措施 培训合格证书作为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带教师资资格的重要条件,并作为晋升职称和岗位聘用的优先条件。优秀学员将根据浙江省卫生人才国际交流计划优先推荐赴国外交流学习。培训合格者当年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记为合格。
1.2.3 以综合能力为导向的培训内容设计
1.2.3.1 全科与教学理论 内容主要为全科医学概论、基层及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及政策、医患关系与医学伦理学、全科教学的现状与对策、全科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及全科医学科规范化培训细则等。
1.2.3.2 专业能力 专业理论内容主要包括:社区康复医学、社区肿瘤学、社区精神卫生、实用卫生统计和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临床轮转内容主要包括:内科、急诊科(含院前急救)、妇产科、儿科、传染科等全科相关主要学科;社区实践内容主要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及规范、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健康管理及慢性病管理等。
1.2.3.3 教学能力 内容主要包括常用教学方法、教案的设计与撰写、全科医学教学管理、全科医学教育评价方法、全科基本医疗带教、轮转出科考核组织与实施、示范性全科医学临床教学活动观摩、临床教学查房规范与技巧、临床病例带教规范与技巧、临床基本操作技能带教规范与技巧、常用急救操作带教规范与技巧、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教学规范与技巧等。
1.2.4 以效果为导向的培训管理设计
1.2.4.1 培训入口关管理 全科医生骨干师资培训对象为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主治医生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在乡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并已取得浙江省全科医生岗位培训合格证或在县及县以上医院工作并掌握较全面的全科医学知识、具有相关临床带教工作经历的执业(助理)医师[1]。同时要求每个市、县(市、区)至少有1名市、县级综合医院的人员参加培训,目的是为综合医院设置全科医疗科筹备全科骨干人才。
1.2.4.2 培训过程关管理 高等医学院校作为培训实施单位,注重过程管理,制定了培训管理办法、考勤管理规定、综合考评管理办法以及各种培训过程质量管理制度,并要求记录培训的内容。师资对学员培训过程的职业道德、临床技能、教学训练态度、社区实践能力及病例报告演讲能力给予评价。学员对带教老师给予带教能力、态度等评价。
1.2.4.3 培训出口关管理 培训结束必须经过结业考核。每个学员需提交一份教学教案和培训心得;自选题制作一份PPT课件;进行至少一次现场培训成果汇报演讲。PPT现场演讲汇报创新性采用多维度的“十字评价法”,即围绕“全科理念与教学能力”两大方面,巧妙地用“题(选题)、纲(教学大纲)、例(病例选择)、展(PPT课件制作)、态(姿态与语态)”和“述(表述与讲述)、动(课堂互动)、应(课堂应答)、时(讲课守时)、结(课堂小结)”“十字”现场评价培训学员。
1.3 效果评价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对全科医生骨干师资培训学员进行培训效果的评价。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学员的基本信息、满意度评价、能力提升情况,其中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工作所在机构等,满意度评价包括对培训的组织管理、轮转安排、师资、教材及整体效果的评价,能力提升情况包括全科医学基本理念、临床能力及教学能力的提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 3.1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校对,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培训设计安排合理,学员整体满意度较高 在培训过程中,学员对师资的满意率为95.4%(208/218),对组织管理的满意率为93.5%(204/218),对轮转安排的满意率为93.1%(203/218),对教材的满意率为69.3%(151/218),对整体效果的满意率为94.0%(205/218)。见表2。
2.2 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明显提高了培训学员带教能力和技巧 参加全科医生骨干师资的培训学员大多来自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166名学员(占76.1%)在培训前未从事过带教工作,缺乏带教经验和教学技巧。培训期间,通过举行PPT制作、演讲比赛、带教经验分享等课程和活动培养带教能力,温州医科大学还让学员直接参与实习生的各种技能带教工作,丰富其带教经验,提高带教水平。培训后,有204人(占93.5%)表示带教能力提升。见表3。
2.3 现代微格教学方式,强化了全科诊疗思维和理念 为了规范学员的临床诊疗行为,培养科学的临床诊疗思维,进一步提高学员的应对能力,温州医科大学自行开发了一套全科医师诊疗思维与技能训练系统,将传统的基地培训中理论培训、示教、实践等教学方式有机整合,突出教学反思的特点。浙江大学、温州医科大学的社区实践基地建立了微格教学诊室。带教老师可以同步分析培训学员的接诊过程,讲解相关知识要点,指导其他学员注意事项;训练过程录像可供学员反复观看、反思。通过微格教学提升了培训学员对社区常见问题的实际处理能力,增强全科诊疗理念和服务意识。培训后,全科医学基本理念、临床能力有提升的学员分别占95.4%(208/218)和94.9%(207/218)。见表3。
表2 218名学员对教学过程的满意度〔n(%)〕
表3 218名学员培训后能力提升情况〔n(%)〕
2.4 “垂直”带教模式,促进了基层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业务与带教能力双提升 全科骨干师资培训采取临床培训基地和社区实践基地联合培养的模式,充分发挥临床培训基地拥有优质教学资源的优势,创新性开展了临床培训基地和社区实践基地的“垂直”带教帮扶模式。即根据培训内容需求,临床培训基地师资带领培训学员一起到社区实践基地,与社区师资共同开展带教工作。“垂直”带教模式充分发挥了“教学相长”的效应,既提升了学员的临床与社区的业务能力和带教能力,也营造了社区实践基地良好的学习氛围,更有力地促进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服务与带教水平的提升。
3 讨论
浙江省探索全科医生骨干师资培训3年余,为全科医学引领示范性的骨干师资培训做了有益的先行探索。探索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值得思考并有待解决。
3.1 存在的问题
3.1.1 带教师资专科色彩仍较浓 浙江省全科医生骨干师资培训项目的带教老师中,理论教学师资主要是高等医学院校的公共卫生和卫生事业管理的老师;临床轮转基地和社区实践基地的师资均为临床医师。目前培训中有少部分理论教学师资缺乏全科实践工作的经历,理论教学可能会脱离全科工作实际。另外临床轮转的带教老师大部分为专科背景,仍缺乏全科医学理念以及对全科服务模式的理解。
3.1.2 培训教材有待完善 全科医生骨干师资培训项目是一项探索创新性工作,凸显业务骨干和师资骨干的培训,培训教材根据需求自编,但缺乏系统性。另外培训生源差异较大,有来自乡镇卫生院的,也有来自省市县级医疗机构的,需求不一、接受度不同,培训教材的实用性及难易度难以满足全部学员的需求。本研究显示,有30.7%的学员对培训教材不满意。
3.1.3 工学矛盾紧张,待遇保障落实不够 每一期的浙江省全科医生骨干师资培训都有3~4名学员因“单位工作忙,没有人”“培训期间,单位在工资、奖金及报销方面不能保障自身利益”等原因,不能参加培训或中途退出培训。
3.2 思考及建议
3.2.1 进一步提升师资的全科理念及带教技巧 鉴于该项目全科医学师资紧缺的现状,让部分专科师资担任全科医生骨干师资培训的老师不失为一种解决办法。我国引进全科医生制度较晚,医学院毕业生进到医院直接就是专科医师,缺少了全科医师这一重要环节,所以在现阶段才出现了这种从专科向全科的“逆培养”[2]。通过集体备课会、培训班等形式,加强师资队伍中专科背景的带教老师的全科医学知识培训,强化全科理念。同时,让该批师资下沉至社区基地进行全科诊疗和带教,强化、提升社区基地师资的带教能力。还可通过加强国际间交流,提升师资全科带教能力,浙江省已在实施全科师资国际间培训项目。
3.2.2 组织编写一套实用性和针对性突出的教材 教材是贯彻落实培训大纲的实施工具,对全科医生骨干师资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全科医生培训内容和课程的设计应遵循科学化的程序,通过培训需求调查,了解基层医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不足,明确学员的培训意愿、学习能力等信息,以加强课程整合,安排合理而实用的培训内容[3]。如条件允许,建议遴选国内外全科医学方面的优秀专家,借鉴国外的全科教材,结合我国的实际,编写一套全科理念先进、实用性强的教材。
3.2.3 提高重视程度,保障政策落实 加强对全科医生骨干师资培训项目的宣传力度,明确培训意义,提升基层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单位及卫技人员对该项目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学员派出单位要支持学员的培训。同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对各派出单位保障措施落实到位的监督,解决好学员培训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交通住宿补贴等问题,免除学员的后顾之忧,提高学员的学习动力。
[1]王碧浪,刘颖,张勤,等.全科医生骨干师资培训工作的实践与体会[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2,10(1):39-40.
[2]Guo F,Wang YX,Chen SH,et al.Clinical training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transferred from physicians[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3,16(12):4120-4121.(in Chinese) 郭芳,王以新,陈顺华,等.在临床上带教由专科医师转岗的全科医师的体会[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2):4120-4121.
[3]Wang B,Chen R,Wu T,et al.A survey of status and needs of training urban general practitioners by using focus group interviews[J].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2014,12(2):290-292.(in Chinese) 王波,陈锐,吴涛,等.城市社区全科医生培训现状及需求调查:专题小组访谈[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2):290-292.
(本文编辑:闫行敏)
Approach and Effect of the General Practice Teacher Training in Zhejiang Province
FANGCai-mei,ZHANGPing,SHENTang-biao,etal.
HealthandFamilyPlanningCommissionofZhejiangProvince,Hangzhou310000,China
Objective This study reviewed the approach of general practice teacher training in Zhejiang Province,evaluated the training effect and summarized training experience.It aimed to put forward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training and teaching staff improvement.Methods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increase excellent teaching staff of general practice,in order to promote the training system of general practitioner.And a training approach is designed to improve trainees′ comprehensive ability.We recruited 218 trainees who received the whole training and assigned them to complete questionnaires.Their satisfaction degree about the training and ability improvement after the training were investigated.Results Among 218 subjects,95.4%(208/218) were satisfied with the training teachers;93.5%(204/218)were satisfied with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93.1%(203/218)were satisfied with the rotation arrangement;69.3%(151/218)were satisfied with the textbook;and 94.0%(205/218)were satisfied with the overall effect.The trainees who had improvement in fundamental understanding of general practice,clinical competence and teaching ability accounted for 95.4%(208/218),94.9%(207/218)and 93.5%(204/218) respectively.Conclusion Most trainees thought the expected effect of the training was achieved,and their teaching and professional ability were improved after the training.Problems still exist,including deficiencies in the textbook,the lack of time of receiving training due to busy work,and the lack of benefit and allowance during the training.
General practitioners;Training;Zhejiang
浙江省医药卫生一般研究计划(2013KYA122)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卫生计生委(方才妹,张平,沈堂彪,曹启峰);温州医科大学(潘长旺,吕帆,徐天士)
徐天士,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温州医科大学;
E-mail:81865575@163.com
R 197
A
10.3969/j.issn.1007-9572.2015.07.018
2014-12-10;
2015-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