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下肺结节局部穿刺研究
2015-02-20张秀红
张秀红
(太原市中心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9)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老龄化加剧、环境持续恶化、吸烟率的升高,肺癌已经成为恶性肿瘤中的重要致死疾病,也是国家癌症防治的重点[1]。在肺部肿块的诊断和治疗中,CT引导下的肺穿刺活检术作用突出,该方法主要是通过活检枪对肺内疾病进行切割活检[2],明确组织性质,确诊为癌组织的患者,可进一步行基因检测,不仅明确病理类型,而且指导临床医师确定化疗方案,指导患者使用靶向药物,取得较好临床效果。该方法具有准确性高、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的优点,现在逐步成为肺部肿块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太原市中心医院于2011年6月~2015年4月对46例高度可疑肺癌患者采用CT下经皮肺穿刺确诊肺部结节的性质并行EGFR及KRS检测,给予靶向药物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太原市中心医院2011年6月~2015年4月的46例患者,其中男29例,女17例,年龄43~87岁,平均76岁。或体检时发现或因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痰中带血丝等原因就诊,胸部正侧位片及胸部CT均考虑肺癌,但纤维气管镜检查,多次痰检及胸腔积液中未找到癌细胞。
1.2 方法
诊疗所用CT机为东芝 Aquilion64,64排螺旋CT,穿刺针为MN1616,批号REYB2181,一般根据肿瘤大小选16 G或18 G,当肿瘤小于3 cm时,多选用18 G,肿瘤大于3 cm时,多选用16 G,因20 G取到组织太细,难于制片,不易看到理想细胞,故一般不用。
具体步骤:a)先行CT扫描,确诊患者肿块性质,是实性肿块可以考虑穿刺,如果是囊性,且张力较高,靠近体表,切不可盲目穿刺,防止囊肿破裂,或囊液沿穿刺针外渗,导致气胸或感染。b)选取穿刺结节,现螺旋CT能清晰显示肺部病灶大小、形态、密度及与体表的距离关系[3],根据肿瘤与体表距离嘱患者仰卧位或俯卧,在CT光标指引下确定肿瘤最大层面穿刺层面、穿刺角度、穿刺点、穿刺深度。常规局部消毒,铺孔巾,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麻醉针可试穿过肋间隙,换穿刺针按预定的角度和深度逐层皮肤、皮下、肋间隙进针,进针深度一定按CT光标已测量深度为准,固定至靶点后,再行靶层面CT扫描,CT光标精确测量针尖距肿块下缘距离,确定穿刺针在肿瘤范围,CT光标再次确诊针尖位于要求靶层面靶点内,再次确定针刺线路无误后,上活检枪击发取材。将取到的条形组织尽快置于10%福尔马林液内固定。可肉眼观察取到组织,如果太小,或明显是坏死组织,可重复上诉方式继续取组织,直到取到组织肉眼满意为止。术后再次胸部CT扫描,观察有无气胸等并发症,如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也无气胸等并发症,送患者回病房休息,嘱患者尽量休息,勿提拿重物。
图1
图2
上图为右肺结节穿刺图,结节小于3 cm,选用18号穿刺针,图1为确定穿刺层面,穿刺角度后,穿刺针固定于胸壁后CT机下再次校对进针路线及进针深度,图2为CT再次确诊无误后活检抢击发取材过程。
CT下经皮肺穿刺风险主要为气胸,为避免气胸发生,要与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合作,取肺结节最大的层面为穿刺层面,选准穿刺点及进针角度,根据肿瘤大小选取合适穿刺针。此外穿刺时快速,准确,动作沉稳,用力均匀,尽量减少穿刺次数。穿刺后1 h行胸部透视检查,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气紧,如出现渐加重的气紧,即刻胸部平片,明确诊断,请胸科会诊,必要时胸腔闭式引流。其次为出血,出血原因多为穿刺针损伤肺部血管,患者表现为咳血,嘱患者头偏向一侧,少量出血可以口服止血药物,如云南白药,当出血量大时,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路扩容,必要时输注新鲜血液维持生命体征。再如胸膜反隐导致疼痛,皮下气肿都无大碍,很快会自行缓解,密切观察即可。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取到病理组织。其中鳞癌21例,腺癌19例,正常肺组织及少量碳沫组织1例,结核2例,炎性假瘤3例。2例患者穿刺结束后胸部CT扫描见少量积气,患者无不适,一周后胸部平片积气吸收。6例患者出现痰中带少量血丝,未予处理,2 d后自行消失。17例穿刺病灶部位少量出血,未予处理自行痊愈。经皮肺穿刺活检技术,既往常见并发症是气胸和出血[4],现随着CT机分辨率的提高,气胸和出血已愈来愈少。以上有29例腺癌患者,11例患者进一步EGFR及KRS检测不同位点有突变,给予化放疗同时配合“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1片/d口服,疗效明显,生存期均超过2年,生活质量均较高。
患者中一例患者体检时发现左肺结节,约(1.3*2.1)cm,形态规则,无明显毛刺,纤维支气管镜不能取到组织,行CT下经皮肺穿刺,病理组织回报为正常肺组织及少量碳沫组织(见图3),结合患者为煤矿工人的实际情况,考虑为吸入煤粉聚集,未任何治疗。两年来,该患者1年复查1次CT,示该结节无明显变化,患者无不适。该病例通过穿刺取病理组织,预防以恶性肿瘤为治疗目的的盲目治疗,减少患者心理负担,经济负担,避免浪费医疗资源。
图3 病理组织回报为碳沫组织
1例患者根据影像学检查被确诊为肺癌,行CT下经皮肺穿刺,病理组织结果示患者为肺结核(见图4),患者转诊于结核病医院抗结核治疗,现身体健康,有劳动能力。
图4 病理组织证实肺结核
1例患者,女,82岁,既往慢性支气管炎病史40余年,长期咳嗽,少量白色黏痰,再次因发热入住呼吸科,胸部正位片及胸部CT显示右肺上叶不张,双侧胸腔积液,右侧明显,考虑右肺中央型肺癌。因患者年老体弱,不能耐受化疗放疗,感染控制后出院回家,但病情越来越重,患者气紧明显,不能平卧,不能活动,渐发展至腰部疼痛,生活质量极低,患者及家属极其痛苦。再次因气紧入院后,给予胸腔穿刺置管引流胸水后,建议患者CT下经皮肺穿刺,取到病理组织为腺癌细胞(见图5),EGFR检测为19位点因子突变,建议口服“吉非替尼”治疗,患者咳嗽,咳痰首先缓解,不再因咳嗽不能休息,渐气紧缓解,疼痛缓解,患者可以下地活动,可以耐受简单的家务,明显改善生活质量。
图5 病理证实为腺癌,进一步基因检测19位点因子突变
1例患者,男,67岁,无吸烟史,有长期慢性胃炎史,食欲差。患者因腰部疼痛来就诊,确诊左肺癌,双肺内转移,纵膈淋巴结转移,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骨转移,脑转移。患者因腰部疼痛重,每晚只能睡2~3 h,为缓解患者症状,暂给予腰椎病灶区放疗。放疗效果尚可,但患者消化道反应极重,每d呕吐30次左右,不能进食水,消化道反应止呕药无效,放疗1周消瘦约5 kg。遂停止放疗,改为扶正治疗。结合患者虽已明确诊断,但不能化放疗,建议患者CT下经皮肺穿刺,取到病理组织,明确了病理类型为腺癌(图6),进一步EGFR检测,19及21内因子均为突变型,开始口服“厄洛替尼”,患者3月后复查,肺部及颅内病灶均缩小约1/2,腰部疼痛明显缓解。
图6 病理证实为腺癌,进一步基因检测19、21位点因子突变
3 结论
1976年Haaga首次采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经过40年的发展改进,现已成为一项较为成熟的诊断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就诊意识日渐提高,诊断技术的提高,早期肺癌的诊断率越来越高,规范治疗肺癌,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甚至治愈肺癌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目前新型靶向治疗药物的迅猛发展,使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更有穿刺价值,取到病理组织,检测行EGFR及KRS,为该项技术注入新的活力,重新提到新的高度。本次研究显示,CT下经皮肺穿刺取到病理组织,可以明确病理类型,帮助医师确定精确化疗方案,对症治疗,且能进一步EGFR检测,进一步基因治疗,疗效明显。对不能耐受化放疗的老年、体弱患者,对一部分化疗反应极重,不愿化疗的患者,经EGFR检测,给予靶向药物基因治疗,可以提供一条治疗途径,多一次治疗机会。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明确病理类型结合EGFR及KRS,为临床医生治疗肺癌提供了治疗方向,延长了患者生存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避免了既往依靠影像学确诊肺癌而盲目治疗的情况,安全、有效。广泛推广、应用该项技术,可以更好地为病患服务。
[1] 陈万青,张思维,邹小农.中国肺癌发病死亡的估计和流行趋势研究[J].中国肺癌杂志,2010,13(5):488-493.
[2] 李 玮,任 华,张成伟,等.CT引导下肺穿刺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12):1483-1485.
[3] 王 刚,陈 莉,郑树卿.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的临床研究[J].放射学实践,2013,28(10):1076-1079.
[4] 史叶锋,程 伟,吴立伟.多层CT导向下经皮肺结节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0(2):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