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检表在新生儿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中的应用效果
2015-02-20莫敏玲
莫敏玲
(浙江省金华市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浙江 金华 321000)
查检表在新生儿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中的应用效果
莫敏玲
(浙江省金华市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浙江 金华 321000)
目的 通过查检表的设计和应用,降低了新生儿血培养标本污染率。方法 将2012年7月-2013年7月681例血培养标本设为对照组,按常规程序采集血标本;2013年8月-2014年8月792例血培养标本设为实验组,执行重新修订的血培养标本采集制度和流程,应用查检表进行操作质控管理。结果 两组血培养标本污染发生率,使用查检表前为5.29%,使用查检表后为0.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不规范发生情况:使用查检表后,不规范操作的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查检表在新生儿血培养标本采集中的应用,能有效降低血培养标本污染率,显著降低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不规范情况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查检表; 新生儿; 血培养; 污染率; 护理
Check table; Neonate; Blood culture; Pullution rate; Nursing
血培养是目前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重要指标,但由于血标本的采集操作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不规范造成标本污染,血培养结果假阳性,给临床准确诊断带来困惑,给患儿的治疗造成影响[1]。为进一步规范新生儿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提高新生儿血培养结果的准确性,我科根据临床血标本采集规范[2],自行设计新生儿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查检表,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经过一年多的临床实践,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7月-2014年8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共送检血培养标本1 473例次。将2012年7月-2013年7月681例血培养标本设为对照组,按常规程序采集血标本;2013年8月-2014年8月792例血培养标本设为实验组,执行重新修订的血培养标本采集制度和流程,应用查检表进行操作质控管理。两组资料在年龄、性别、原发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查检表的设计 登记患者的基本信息、标本采集的各个步骤、操作者及协助者工号,使用 A4 纸打印,设计成表格形式,各项目以打勾或打叉的方式填写。见表 1。
表1 新生儿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查检表
床号: 姓名: 住院号: 采血时间: 操作者: 协助者:
项目是否落实项目是否落实洗手消毒范围>8cm戴口罩瓶口消毒待干1min戴手套真空采血两个部位注血后瓶口消毒部位选择上肢□下肢□腹股沟□其它□摇匀静脉血送检时间<2h2道消毒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按照血标本采集及送检常规进行操作。
1.3.2 实验组
1.3.2.1 重新修订相关制度 根据新生儿特点重新修订血培养标本采集制度和流程,从操作细节上规范临床实践,包括操作前自身准备、采血部位、采血量、皮肤消毒、血培养瓶口的消毒、采血器材使用注意事项、注入血标本后血培养瓶口的处理、血标本的送检与保存等。1.3.2.2 操作者的培训与考核 在实施查检表之前,护士长组织科内人员认真学习新修订的血培养标本采集规范,分析操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院感监控护士床边示范具体操作步骤以及查检表的规范使用;科内人员相互经验分享;最后要求人人考核过关。
1.3.2.3 科内建立血培养标本规范采集质量控制小组,小组由护士长、院感质控护士和两名责任组长组成。
1.3.2.4 每例血培养标本采集后均由操作者与协助者共同填写核查表,及时客观真实地记录各个操作要点的落实,质量控制小组成员监督和指导各个步骤的落实及核查表的准确及时填写。责任组长负责每天血培养结果的记录和分析,每周总结一次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整改措施;每月科内开一次质控分析会,科内成员对质控小组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使用 PDCA 循环后的查检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总结经验。
1.4 血培养标本污染的判断 参照相关文献[3],同一患儿两次以上或同时在不同部位采集血培养,只有一次或一个部位培养出细菌,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情况,同时根据检出细菌种类和阳性报告时间[4]综合分析判断。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血培养标本污染发生率,使用查检表前5.29%,使用查检表后0.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两组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不规范发生情况,使用查检表后,不规范操作的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2 两组血培养标本采集污染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3.1 查检表的应用提高了护理人员规范执行血培养操作流程的依从性 查检表是品管圈最常用的手法之一,可以在短时间内对重要环节进行质量检查,其最早应用于航空业,近年来被医疗质量管理者引进,如对重症患者护理质量改进措施落实中的应用[5]。本研究结合护理工作特点,护理操作人员对照查检单,每次操作后,自行对照表格检查操作规范落实情况,特别注重操作中的每个关键环节,使其不断强化规范操作流程,可以提高护理人员规范执行血培养操作流程的依从性,此方法简单、清晰、可操作性强。
3.2 提高新生儿血标本送检质量 新生儿因操作中与护理人员合作性差,血管条件相对成人差,因此采集血标本较困难。针对新生儿特点,对各个重点操作环节进行流程修订:血标本采集均为双人操作,即操作者与协助者各一名,有效保证采血的成功率;同时采集两个部位的血标本有助于排除假阳性的可能;采血部位尽量避免股静脉,因新生儿腹股沟处皮肤皱褶多,不易彻底清洁消毒,同时腹股沟处靠近生殖器,易受大小便污染;采血时采用真空装置降低污染率等。通过以上环节的明确规定,有效减少了标本污染的发生,提高了血培养标本的质量,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真实有效的参考依据。
3.3 有利于质量的持续改进 通过《新生儿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查检表》的应用,质控小组每月会对发现的问题及疑难问题进行分析,并制订整改措施或推广新方法,再对改进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评价。强化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培养护理人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工作更认真、细致、全面,护理行为更严谨、规范,使护理质量控制从传统的终末质量控制向环节质量控制转变。
查检表在新生儿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中的应用,与传统的发现问题,利用文字记录问题相比更科学、更简便,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规范执行操作的依从性,是降低血培养污染率有效保障的一种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陈杏春.血培养对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价值[J].广西医学,2010,32(8):970-972.
[2] 徐英春,倪语星.血培养操作规范[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31.
[3] 蔡云.血培养污染及判定[J].医学信息,2009,1(10):221.
[4] 王海燕,方晓眉,俞群.血培养标本采集发生污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与康复,2008,7(5):383-384.
[5] 黄磊,孙立颖,严岩.新生儿及儿童血培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阳性报警时间对血流感染与污染的鉴别诊断价值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0B):3438-3440.
黄敏玲(1978-),女,浙江金华,本科,主管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R473.72
B
1002-6975(2015)08-0748-03
2014-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