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特色高校协同创新能力提升机制研究——基于教师职业能力的视角
2015-02-20王长林
王长林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电子商务与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450002)
我国行业特色高校在行业特色学科、师资力量、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与行业领域产学研合作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其正逐步成为行业发展的智囊、战略研究基地和创新文化中心[1]。2011 年4 月,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我国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要在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同时,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高校教师是大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核心力量,高校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对大学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2]。行业特色高校在我国高校中所占比例较大,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培育行业特色高校教师“三位一体”的职业能力,使教师突破纵向的行政管理体系的束缚和打破学校横向联系的障碍,最终实现行业特色高校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无论对高校、教师还是行业企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国内外现有研究文献来看,国内关于教师职业能力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高校教师职业能力模型及其评价[3];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教师职业能力的构建[4]; 高校教师职业能力与高校教育发展的关系[5];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协同创新的相关研究[6,7]。国外关于教师能力的研究主要体现在教师职业能力构建和评价[8]、能力培养[9,10]、能力对教学的影响[11]三个方面。即便是一些文献涉及协同创新能力与教师职业能力的关系时,也大多数是从宏观层面展开的。如何从教师职业能力的视角来提升行业特色高校协同创新能力至今还不清楚,也较少有文献进行专门的研究。
从现实来看,行业特色高校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最终需要借助教师来执行和实现。也就是说,提升教师职业能力是构建和提升高校协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为此,本文试图从教师职业能力的角度探索行业特色高校协同创新能力提升的微观机制,为行业特色高校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参考。
为了避免概念的混淆,本文中的行业特色高校( 以下简称高校) 是指在计划经济时代隶属中央某一业务部门,而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由原来的国家行业主管部门管理调整至由国家教育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管理的,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行业与区域服务等方面具有显著特色的一类高校。协同创新能力是指行业特色高校围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三位一体”的核心目标,通过多主体、多因素共同协助、相互配合来构建面向行业的学科前沿、文化传承创新,以及满足行业产业和区域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的能力。教师职业能力是指行业特色高校的教师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三位一体”的综合能力。
一、教师职业能力与协同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关于高校职能的表述有多种形式,但核心职能可以概括为三种: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因此,教师职业能力可以概括为人才培养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从整体上看,目前高校的协同创新能力不强,在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还存在诸多障碍,其根本原因是缺乏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缺乏高层次领军人才,难以形成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可以说,提升高校教师的职业能力,即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大力提高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是提升高校协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 一) 人才培养能力
人才培养是高校最为基本的职能,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及如何培养人才是当今高校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与综合性大学相比,行业特色高校的教师在专业背景方面具有较强的学科针对性,并且他们与相关行业的产学研结合非常密切。行业特色高校教师的专业背景和积累无疑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想“课堂”,这对于提高行业特色高校的整体人才培养能力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而高校人才培养能力的提升,有利于高校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更多与企业紧密结合的专业性人才,为地方经济和发展做出贡献。反过来也有利于加强企业与高校之间的紧密合作关系,为高校协同创新能力提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二) 科学研究能力
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相辅相成,二者相互促进。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新常态,科学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这些都需要科研工作者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国家正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研创新不仅有利于推动高校自身改革和发展,提高高校综合实力,而且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和教师职业能力。行业特色高校在行业技术积累和创新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其产学研互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践性、集成性。这些教师的科学研究在提高学校基础研究能力和学科建设能力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行业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从而推动了高校的协同创新能力。
( 三) 社会服务能力
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发展是新常态下行业特色高校的重要使命。与综合性大学相比,行业特色高校在知识的沉淀、潜能的挖掘和创新思想的培育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其在把握前瞻性社会问题、科研转化机制和服务地方经济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行业特色高校的教师在服务地方经济的过程中,能够及时了解社会的需求,并将其应用于学科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中,这对于提高学校的科研创新能力,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长效机制,并最终提高高校的协同创新能力都具有积极意义。
提升行业特色高校的教师职业能力,有利于提升高校的人才培养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进而提升高校整体的协同创新能力。基于以上论述,本研究构建了行业特色高校的教师职业能力与协同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见图1) 。
图1 教师职业能力与协同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模型
二、行业特色高校协同创新能力的构建机制
弄清了行业特色高校教师职业能力与其协同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并不能直接提升高校的协同创新能力,只有构建了高校协同创新能力提升的长效机制,才能真正解决目前高校协同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基于图1 的模型,高校协同创新能力的构建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教师职业能力对协同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以及确保该作用机制成功发挥作用的保障机制。为此,我们构建了行业特色高校协同创新能力提升机制模型,如图2 所示,即通过“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的模式”来提升高校的人才培养能力,通过“基础和应用研究互动”来提升高校的科学研究能力,通过“需求导向的项目制”来提升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为说明图2 中的相关作用机制和保障机制,本文将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在建设现代服务业协同创新中心的相关做法为例。
图2 行业特色高校协同创新能力提升机制模型
( 一) 作用机制
行业特色高校协同创新能力提升机制模型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构建“政、产、学、研、用”之间的价值联系,定期梳理和发布具有“共性、关键、重大”特征的价值需求,并以项目制加以具体化,使之固化为协同研究创新活动的载体。项目实施采用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人才、学科和资源的协同创新优势,使教师产出高质量、高水平和高效益的研究成果,并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方面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构建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行业特色高校要形成以项目为载体、以协同创新主体不同职能的专家联合指导的形式,注重研究生及其他创新人才的多维度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成为在理论研究、经济社会实践等方面具有优势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例如,现代服务业协同创新中心与河南省旅游局合作,借助旅游学院的相关教师和本科生,连续多年开展对河南省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游客满意度的调查,相关系列成果在全省上下引起较大反响;现代服务业协同创新中心与河南省知识产权局合作,派学生到知识产权园区实习,并在郑州国家知识产权创意产业试点园区成立了协同创新平台,促进了产学研稳定合作,丰富了人才培养的内容、方式和实践效果,有力地推动了知识产权、学科特色方向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2.构建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研究的互动机制
行业特色高校要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学科建设原则,以自身优势学科群为重点,以合作院校、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为支撑,进行资源整合,形成基于“共性、关键、重大”的实际需求“凝练科学问题→创新性理论研究成果→面向实际需求的政策建议→研究成果推广应用”的学科建设机制。依托协同创新平台开展项目研究取得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其实际应用绩效,既是学科特色形成和学科优势积累的成绩,也是支撑学科不断走特色发展的优势条件。近年来,现代服务业协同创新中心与河南省知识产权局、河南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等协同单位一起,在知识产权理论研究与政策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被河南省知识产权局认定为“河南知识产权服务业政策研究基地”。现代服务业协同创新中心聚焦河南省政府确定的9 个加速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以及3 个改造提升的传统支柱服务业,成立相关学科集群,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产业政策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基础和政策指导。
3.构建需求导向的项目制研究模式
行业特色高校要以地方经济急需为出发点,提炼科学问题,基于学术研究的创新性成果进行转化和应用,基于研究成果应用的实际贡献进行绩效评价。研究人员采取项目立项聘任制,聘期与项目研究周期一致,责任与项目预期目标一致,待遇与预期成果的创新质量及其应用价值一致。建立人事动态管理和随项目进退的机制,通过相对较高的年薪和面向实际需求的项目研究,吸引优秀人才及其创新团队进入各协同创新研究平台。例如,为满足河南省建设高成长性服务业大省的需求,现代服务业协同创新中心在学校的支持下,聚焦河南省重点发展的9 个高成长产业和3 个亟须改造提升的传统支柱服务业设立招标课题,面向全校教师公开招标,根据完成效果匹配相应经费,此举在全校引起较大反响。目前第一批招标项目已基本结题,正在积极开展第二批招标项目。
( 二) 保障机制
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搭建创新平台,构建引领持续创新的管理体系,作为高校协同创新能力的保障机制。
1.设立人才培养特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任务。如何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当前大学必须面对的问题。然而,现有培养模式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严重,难以有效地支撑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特别是难以满足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为此,需要针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设立创新人才培养特区,努力培养创新、创业方面的人才,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依托“现代服务业协同创新中心”设立的“现代服务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特区”,培养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的“创新、创业、创意”人才,努力打造我国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特区和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培训基地”。
2.招聘非全职学术骨干,构建创新人才汇聚模式
在现有体制下,院系之间,不同专业的教师间存在条块分割,无法形成支撑协同创新能力提升的有效机制。为了提升协同创新能力,采用双重评价体系。一是按照“流动不调动”的人才汇聚模式,选拔协同创新人才,入选者的人事关系将保留在原工作单位,专任教师应按照学校规定承担原工作单位的相关教学工作,并在原工作单位接受教学岗位考核,享有相应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二是对招聘的非全职学术骨干,实施以目标责任制为核心、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业绩评价机制,按照不同的等级确定岗位绩效薪酬,增加额外报酬。例如,在学校支持下,现代服务业协同创新中心面向全校教师公开招聘非全职学术骨干,目前第一批8 名学术骨干和1名学术骨干导师已经上岗,他们在承担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承担现代服务业协同创新中心的相关工作,此举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在全校上下引起较大反响。
3.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努力打造高端智库
当前,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压力较大,产业、产品和企业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高校教师在立足产学研结合的同时,要积极增强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以实际行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高校通过甄别和遴选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设立创新项目,通过招投标的形式配套一定的经费,吸引教师参与这些课题的研究,为各级政府以及行业和企业提供以调研为基础的高水平的产业发展政策建议,以此提高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为学校打造高端智库奠定基础。例如,现代服务业协同创新中心成员积极承担政府和企业委托的规划研究项目,通过智力援疆,积极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参与郑州国家知识产权创意产业试点园区的建设工作,以及河南省相关服务业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等。
三、结语
如何提升高校的协同创新能力是当前高校亟须面对的问题,以往研究多从宏观角度展开。为破解高校创新能力不足的难题,本文从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角度,提出了一个高校协同创新能力提升的微观机制: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项目制来提升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构建以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的互动机制来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构建以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的模式来提升教师的人才培养能力。为有效保障上述目标的实现,需要在成立协同创新平台的基础上,从成立人才培养特区,创新人才汇聚模式和打造高端智库三个方面建立保障机制。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把培养教师“三位一体”的职业能力作为突破口,从微观层面为提升高校协同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可操作化的途径,为今后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了一些参考。
[1] 宁 滨. 行业特色型高校产学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1) :6-10.
[2] 王子镐. 加强行业特色大学协同创新能力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1,(24) :13-15.
[3] 宁 虹.教师能力标准理论模型[J].教育研究,2010,(11) :77-82.
[4] 王丽珍,林 海,马存根,等.近三十年我国教师能力的研究状况与趋势分析[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0) :38-42.
[5] 王焰新. 构建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一流本科教育体系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研究,2012,(10) :99-103.
[6] 陈冬梅. 基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探析[J].高教探索,2013,(2) :43-46.
[7] 汪 霞. 关于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30(2) :44-47.
[8] SADLER P M,SONNERT G,COYLE H P. The Influence of Teachers'Knowledge on Student Learning in Middle School Physical Science Classrooms( Advance Publish) [J].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2013,50 (3) : 1-30.
[9] ORLEANS A V. Enhancing Teacher Competence through Online Training[J]. The Asia-Pacific Education Researcher,2010,9(3) :371-386.
[10] CONINX N,KREIJNS K,JOCHEMS W. The Use of Keywords for Delivering Immediate Performance Feedback on Teacher Competence Development[J]. Europea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2013,36(2) :164-182.
[11] JENNINGS P A,GREENBERG M T. The Prosocial Classroom: Teacher Social and Emotional Competence in Relation to Student and Classroom Outcomes[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09,79(1) :49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