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突发事件新闻发布的“资源整合”*
2015-02-20■王婷
■ 王 婷
政府突发事件新闻发布的“资源整合”*
■ 王 婷
如果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看,政府新闻发布中的资源整合首先体现为一种思维观念,即在多媒体时代下如何正确看待政府资源优势,如何在突发事件中快速整合各部门信息资源,提升政府对外有效发布,增强公众对政府工作的认知度和共识度,进而使政府资源得以有效利用实现增值的过程。
一、正视政府资源调整发布角色
从信息资源的新闻价值和公众需求看,由于掌握着大量第一手关乎国计民生和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材料,政府往往拥有相对权威可靠的信息资源,尤其当面对突发事件时,政府对外新闻发布既是政府资源的新闻共享,是公众媒体最为迫切关注及最具新闻价值的“信源”,也是实现政府资源使用最优化的体现。
从全国性的媒体调查发现,由于政府新闻发布的权威性,加之人物事件相对集中,时效性强,新闻采集成本低而利用价值高,大多数媒体都会将政府新闻发布会列为“获取”新闻的重要途径。这一点在突发危机和重大事件发生时更为突出。
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公众媒体对政府权威“信源”十分渴求,但先后六次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不仅未能及时“给予”公众“信息获知满足”。面对舆论焦点,权威涉事方缺席或搪塞推诿,甚至暂停直播,由此造成的政府信息资源“供求错位”,不仅错失舆论引导和突发议程主动设置良机,更导致舆情危机不断升级。纵观整个新闻发布过程,其处置僵硬,回应不一,也同时暴露出相关部门面对突发事件缺乏政府资源“聚合力”,难以形成有效统筹的应急预案。
老子在《道德经》中有“欲取先予”的思想,即:先给予对方想得的,然后获取自身需要的。这恰是政府新闻发布中资源整合的核心理念。如果从塑造政府社会形象的角度看,新闻发布效果更多体现了政府对外传播能力,体现了政府与媒体公众打交道的能力,其关键是,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政府信息资源的“取”和“予”。
如果从媒体报道角度看党委政府的信息资源,媒体在“获取”时效新闻的同时,也追求新闻“客观性”,侧重为各方观点提供平等的话语表达权,因此,政府的对外新闻发布其实只代表了媒体报道中的一方观点。随着信息传播渠道不断拓宽,新兴社交媒体的便捷迅速更大程度满足了现代公众的公共话语权,政府不再,也不可能成为公众和媒体唯一的信息“告知者”。
但一些部门仍习惯抱守权威资源的单方“给予者”身份,面对公众和媒体,主观臆断,无法采取平等视角,由此带来的角色定位偏差,不仅造成政府公信力形象折损,更动摇公众对政府原有“资源优势”的信任和依赖,使其对政府日常政策信息发布容易产生抵触,干扰政府正面议题的设置传播。
面对突发事件,各级党委政府从“被动”变“主动”,首先要能变信息“给予者”为资源的积极“付出者”:充分利用对外发布平台,协助媒体做好新闻的全面权威解读;不只被动接受质疑和询问,更要将其视为借助媒体及时释疑解惑,亮明立场态度的良机;坦然面对舆论中的不同声音,不失时机澄清事实,适时传播施政方略和执政理念。
二、整合内部资源创建发布预案
尽管所有的应急预案都无法全面涉及突发问题,但通过预先跟踪舆情、搜集反馈梳理受众媒体的关注点,快速整合相应的政府信息资源,往往会为应急之下的政府新闻发布找寻到较为有效的预案准备。
所谓发布预案,是指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政府各部门在应急管理、协调指挥及救援保障之外,针对政府对外发布信息的提前控制和对社会沟通的预先管理,是政府危机应急预案中的一部分。作为突发情境下“有章可循”的信息发布指南,其核心内容主要涉及两方面:说什么和对谁说。
从受众的信息诉求看,面对突发事件的关注往往侧重于:利益问题,其中损失补偿是公众关注焦点,以及感情问题,公众往往会在意对方是否关注自已的感受;从媒体报道的信息诉求看,公众关注的“利益”“情感”问题又可细化为五个方面的信息诉求,即:安全健康、环境保护、经济损失、危机控制、起因问题。这也是创建政府新闻发布预案的重要资源整合方向。
比如,针对中国南部经常遇到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台风,通过跟踪以上五个方面信息,政府便能预先协调相关部门沟通,开发整合并集中优势资源,及早开启有效的应急发布预案。
涉及安全健康的信息,如:台风中伤亡情况、具体数字和损失程度、公众安全健康保障和医疗善后措施等;涉及环境保护,如:台风对周边环境及居民生活的影响、对土地水质空气等带来的影响、相关的控制措施及阻止环境恶化和灾害蔓延策略等;涉及经济损失,如:最新的官方评估报告和数字、相关的补偿措施、将经济损失降到最低的考虑和政策等;涉及危机控制的信息,如:目前控制灾害程度、后续隐患及相关防范措施;最后是涉及灾害起因,如:通俗易懂的告知形式、带来的联带灾害,等等。
除了紧紧围绕“说什么”的话题方向,有效的政府新闻发布预案还要能预先设定“对谁说”:既要明确突发事件涉及的不同受众群体,即谁是突发事件中的直接牵连者?受影响的程度怎样?更要顾及信息发布中的传播主体:媒体通过政府新闻会希望获知什么?他们能得到什么?
当各种社交新媒体在代表民意、反映社会冲突、设置社会议程方面的传播影响力越发增强时,体现在各级政府新闻发布预案中的资源整合,不仅要给突发事件以动态地及时准确发布,满足受众对于“发生了什么”的知情权;更要做好信息权威解读,为媒体公众及早提供“为什么”和“怎样发生”的全面立体、多角度多形式信息。要知道,一个有公信力的媒体之所以能吸引受众,源于对事实真相的探寻和挖掘,而这也恰恰是一个权威可靠的政府对外新闻发布应有的职责和态度。
三、针对资源诉求,提升发布价值
由于政府与媒体所担负的社会角色各异,其运行机制、目标预期和内在动力存在很大差异。特别是在市场化运行中,媒体既是具有部分公权力的舆论部门,又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产业单位,于是,针对突发事件的新闻资源诉求必定呈现出不同趋向。
比如:媒体关注的是快速,即要抢在第一时间发布,强调独家报道、内幕新闻和“轰动效应”,追求事件公开报道和深度开掘;而对于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则更注重法定程序,强调符合国家“保密”规定,讲求事实证据。尤其当面对突发事件时,一个要快,一个求稳;一个强调纵深,一个逐步披露,于是,在媒体报道和政府新闻发布之间,便不可避免地出现矛盾双方的信息资源诉求。
2013年发生在深圳的“5·26飙车案”,深圳警方在最初应急反应和处理公众质疑时,同样面临着新闻发布的“两难境地”:既要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又要时刻注意保护涉事公民的隐私权。由于涉及“百万跑车”“深夜醉驾”“美女相陪”“逃逸自首”等多个敏感字眼,这起交通事故从第一次政府新闻发布会后即刻引起舆论反弹,网络谣言随之四起。尽管最初的应急处理仍显迟缓也未尽如人意,但深圳警方并未放弃“转化舆情危机”的努力,充分利用新闻发布平台,在随后三天内连续召开三次新闻发布会,紧扣公众质疑的“顶包”“现场视频”“DNA检测”等关键细节,不断调动各方资源,如:搜集整理包括交警局、医院、酒吧等地视频资料上万个小时,逐一调查取证;借助微博开展微访谈,切实了解网民诉求,直接给予合理解释;借助新闻发布会积极给予正面回应,分批提供完整的证据链。由于契合公众诉求和舆情热点,在“追问—释疑—再追问—再解释”的信息发布过程中,不仅使政府逐步变被动为主动,不断引导媒体公众靠近事实真相,更由此提供了“舆论和公权互动的良好范本”。
由此看来,即使看似矛盾的“双向诉求”,倘若政府在新闻发布中能紧扣舆情焦点主动满足公众获知,针对危机质疑迅速整合资源发布,积极沟通,多渠道互动,不仅能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实现新闻发布效益最大化,更能推进政府新闻发布与媒体信息传播的内容对称,效果统一。
(作者系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教授,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责任编辑:张毓强】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科“十二五”规划项目“微博时代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及新闻发布对策研究”(项目编号:GD11YXW02)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