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变迁背景下新闻媒体的坚守与突围
——2015年中传中国记者节交流活动观点评析

2015-02-20赵如涵郎劲松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传媒大学传统媒体专业

■ 赵如涵 郎劲松

媒介变迁背景下新闻媒体的坚守与突围
——2015年中传中国记者节交流活动观点评析

■ 赵如涵郎劲松

2015年11月8日是第十六个中国记者节。今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部(新闻学院)主办了记者节交流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业界人士、首都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者、近两千名新闻传播学学子共同参加活动。此次活动包括“传媒的今天与明天”、新闻学界与业界对话、学界与业界专家发起的六场“思想午餐会”、“风动心不动”大型公益论坛(与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合办)、首都高校新闻学子交流、传媒人系列讲座等活动。

在信息与传播新技术(NICTS)迅速发展的当下,中国新闻记者面对政治逻辑、商业逻辑及新兴媒体技术逻辑的矛盾,正试图在“专业主义”与“生存之困”中寻求出路。此次活动旨在联结学界理论研究与业界新闻实践,聚焦新兴媒体崛起给传统媒体带来的冲击与新闻从业者面对的挑战,并试图寻求可行之路。

一、竞争与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博弈

在“传媒的今天与明天”分论坛上,中国传媒大学方毅华教授开宗明义地提出,媒介的发展已经进入不可逆转的融媒时代;网络媒介和移动数字终端改变了已有的传播格局,传统媒体影响力、盈利性与危险性同时增加;特别是新技术的应用给新闻媒体带来全新视野的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对此,中国传媒大学脑科学与智能媒体研究院曹立宏教授表示赞同,他认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内容与技术都是相辅相成,不能泾渭分明脱离彼此。欧盟1990年开始脑科学研究,我国却是近年才刚刚起步。我们应注意技术只是工具,而先进的技术要符合人性的发展。《现代教育报》常务副总编廖厚才认为时下出现的“传统媒体即将灭亡”的论断是新兴媒体拥护者之间的“共谋”;他们有计划、有组织、有策略地使用传统媒体,并将其打造成为新兴媒体服务的“牺牲品”;而事实并非如此,传统媒体具有更好的发展机会,我们需要做的是建设更专业、更高素质的新闻从业者队伍。

多位与会人员强调“内容为王”仍是媒体发展的根本。新华社国内部副总编辑徐兆荣认为,面对技术环境的不断变迁,传统媒体采取的策略还应是“内容为王”。尽管媒介技术的发展为传播内容提供了更多发布渠道,但此时坚守新闻的客观、真实、权威与渠道创新才是传统媒体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对此,《人民日报》社会版主任李智勇强调了主流媒体报道的权威性。他认为,从甲骨文时代到数字传播时代,传播介质的进化改变了阅听众对传播内容的接受习惯。新闻组织内部架构需要结合新兴媒体的新闻发布进行重新规划以提高数字发布渠道的创新与探索能力。中国传媒大学庞亮研究员强调,传统媒体应创造专业化内容,即由多点报道向全媒体报道推进;新闻媒体在保持党性的同时,也要具有产业属性,在发展中寻求内容平台、技术渠道和体制管理的全媒体产业链生态系统。

针对传统媒体的竞争与融合,《中国青年报》首席评论员曹林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对立作了详细分析。首先是两者利益分配不平衡,其次是两者言论之间不平衡,再次是两者身份不平等,还有就是两者话语权不平等,最后是两者心态不平衡。同时强调,回归传统媒体思维帮助我们在数字时代更为谨慎。对此,中国传媒大学詹新惠教授有不同观点。她认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对立并不绝对,两者之间具有可操作的合作空间。传统媒体应采取的主要策略首先是“坚守本身建立的权威性”,同时在渠道发展和融合中寻求创新。

二、反思与坚守:新媒体环境中新闻记者的专业追求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认为,媒体永远在变,记者、评论员等都受到冲击和挑战。对此,作为新闻从业者应在“以不变应万变”,这里的不变是理想和坚守,“内容”始终是新闻传播的内核。

针对当下新闻行业出现的各种问题,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袁军教授分析到,近年来,社会被媒介影响、推动和裹挟,新闻媒体人承受着职业压力和生存危机,因此新闻从业者都应进行反思。新闻从业者不同于普通的传播者,他们更应秉持职业、专业和敬业的精神推动社会进步。“传媒引领世界,教育引领传播。”如何做媒体,如何做记者是一个长期议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周勇教授认为,新闻工作者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反思:第一,增加对媒体的认识。所有新媒体终究会成为传统媒体。新闻从业者应在传播介质、新的传播形态中发挥更大作用,用“坚守”代替“悲壮的呐喊”。第二,新闻记者应以公民权利为核心。第三,新闻从业者的核心价值是忠诚、责任、热爱社会和国家,同时具备逻辑、洞察、知行合一的能力。第四,建立学界与业界的命运共同体,共同为媒体的前景作出贡献。中央电视台前主持人敬一丹认为,“记者节”的设立本身就代表新闻从业者被社会和公众认可的程度,保持理想和坚守是指导新闻从业者的重要理念。

北京大学中文系张颐武教授提出,在社交媒体繁荣的时代,专业操守、分析能力、深度观察能力、对事件的整合能力都是新闻从业者在实践中需要不断的平衡和完善的。对新闻从业者、对媒体环境的反思,可以推动我们的思考,并在思考中发现其中的挑战和机遇。中央电视台总编室吴克宇认为,以中央电视台制作的数据新闻报道为例,高质量的新闻报道需要专业的新闻机构、专业的新闻从业者用庞大的资源和力量去支撑,更需要国家的媒体系统和制度去保障。因此,新闻从业者应该坚守创新,并以此来实现他们的新闻理想。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俞虹教授总结到,学界对传统媒体的讨论和争议实质上都是对传播内容和传播渠道的选择问题。在新旧媒体的市场竞争中,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发展会达到一种平稳的状态。例如,电视媒体所拥有的新闻资质、媒介资历、传媒资源,以及电视本身的专业化、系统化是网络媒体难以取代的。如今极具影响的网络媒体,包括腾讯、爱奇艺、优酷、搜狐,其媒介产品影响力依然有限,难以独立承载大众传媒的功能和责任。因此,真正具有可信度、权威度、时效度的信息终究来源于传统媒体。电视的发展不是生存和死亡的问题,它是一种向死而生的过程。

三、困境与突围:互联网 +时代的业态创新与顺势而为

针对目前中国新闻从业者面临的两大困境,中国传媒大学唐远清教授认为,目前的困境是工作权利得不到保障与社会认可度较低。旁观整个新闻行业,其受到的挑战可归结为三大因素:首先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带来新的传播模式。事实上,专业记者在其中仍扮演者“把关人”的角色;其次是行业商业化的挑战。面对物质利益的诱惑,更需要新闻从业者专业精神的坚守;再次是政治因素及意识形态对新闻实践的影响和限制,在有限的空间内寻求发展空间和创新机遇也是新闻从业者当下的困惑。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张苹以目前广播为例,探讨了传统媒体的发展路径。她提出当下广播的特点体现在“四在”:在播、在场、在商、在线决定了广播未来的光明之路。尽管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正在发生改变,只要坚持创新,传统媒体就不会消亡。在此环境中的新闻从业者也具有新的特点。中国传媒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弗朗索瓦·韩德雷克斯教授认为,新闻记者在新兴媒体中的“把关”受到三个维度因素的影响:意识形态、商业利益以及新型媒体点击率。中国青年网总裁郝向宏认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人们从大脑记忆进入了“硅记忆”,整个业态进入了不断创新的阶段。因此,当下成为出色记者的一个必要条件即是更专业地使用网络。网络记者正式入列新闻队伍,标志着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从业者之间的身份差距逐步削减。

《光明日报》驻欧洲资深记者何农认为,新闻实践要求新闻从业者具有梦想和专业精神。新闻从业者脱离热爱与坚持,无论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都无法取得成就。在新闻业的实践中,新闻记者要时刻明确自己的职责,勤奋工作的同时也需参照行业的发展趋势。简而言之,“只有小媒体,没有小记者”。中国政法大学陆小华教授也认为,当下应鼓励受传媒教育的学生在校园媒体积累更多经验,在传统大媒体中眼观世界,熟悉媒介运营的完整流程;处在历史转折点的新闻专业学生、学者应该多读书,同时观历史大事、用审视的眼光看待历史、明白法律,并为世界发展指引方向。

针对学界与业界的合作,中国传媒大学“长江学者”胡智锋教授认为,无论风尚如何变化,传媒界与传媒教育界都应该在两个层面共同沉淀与坚守。首先是“求真”的信仰,即揭示真实、真相与真理。其次是探索“智慧”的传播艺术,即在媒介技术、叙事、传播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

对于传统媒体面临的困境与未来发展的道路,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刘昶教授持乐观态度。他认为新兴媒体进入大发展时代,传统媒体的生存日益依赖于信息与传播新技术,而新兴媒体的发展则以传统媒体发展为前提;诸多现实说明了“传统媒体尚未日薄西山,新兴媒体未必如日中天”,只有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的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新闻学院)

【责任编辑:张国涛】

猜你喜欢

传媒大学传统媒体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A look at Britain教学设计
专业降噪很简单!
孙翌飞作品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Le rôle de la lecture dans la formation desétudiants de langues vivantes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