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亲不如远邻:网络时代人际关系新范式*

2015-02-20陈世华黄盛泉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个体群体社交

■ 陈世华 黄盛泉

近亲不如远邻:网络时代人际关系新范式*

■ 陈世华黄盛泉

强关系和弱关系各有利弊,“强关系”中关系稳固、彼此信任、互动深入,但是规模较小、信息窄化、群体同质、抑制个体发展;而“弱关系”中信息来源多元、内容异质,可以吸纳群体智慧,但是信任感不强、凝聚感不强。网络时代,出现了“近亲不如远邻”的人际关系新范式。互联网时代强、弱关系各有代表性的新媒体应用,二者的融合代表了网络时代人际关系的发展方向。

人际关系;弱关系;强关系;网络社会

2014年,中国已融入国际互联网二十周年,互联网已经深深改变了人们的传播观念和传播行为,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目前学术界关于新媒体、自媒体和各类社交媒体的研究俯拾即是,但是大多数研究都是根据拉斯韦尔的5W模式,研究网络时代的新媒体从业人员、UGC(用户生产内容)、多元传播渠道、新受众、传播效果以及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兴媒体竞争等方面,而关于网络时代人际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从强关系和弱关系的概念入手,探讨网络时代人际关系的新范式,提炼出“近亲不如远邻”的主题,并展望强、弱关系的发展趋势以期引发关注和思考。

一、“强关系”与“弱关系”概念

1973年,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发表了《弱连接的力量》(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从社会关系测量学(Sociometry)角度,将人际关系分为三种:强连接关系(strong tie)、弱连接关系(weak tie)和无连接关系(absent)。关系强度是四个元素的结合,即时间量、情感强度、亲密度(互相倾诉)和互惠服务,这些元素彼此独立又互相关联,构成关系的基本特征①。强关系网络中,人们有更多时间在一起,有更多的相似性,认知平衡,同质性比较强,关系紧密,依赖很强的情感因素加以维系。弱关系网络中人们异质性较强,人际关系少而不紧密,也没有太多的情感维系,但是弱连接可以穿越更大的社会距离。格兰诺维特批评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忽视了社会经济调查,限制了公众选择的机会,没有衡量弱连接的重要性。在他看来,两个不同的人和不同世界的人,可以通过桥梁建立弱关系。通过这个桥梁,观点、信息、影响跨越社会距离,能够更容易地扩散出去。对个人来说,弱关系是创造可能的移动机会(比如换工作)的重要资源。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来说,弱关系在产生社会凝聚力上扮演重要角色。

从强弱关系的概念和指标来看,强关系最有可能产生于家庭、亲戚、同事和同学等之间,血缘(亲戚)、地缘(老乡),都是强关系的典型代表。而弱关系的关系链并不如前者坚固,也许只是茫茫世界中一个素未谋面的“陌生好友”。互联网诞生后,人们借助互联网进行沟通和交往更加便捷,弱关系的价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扬。网络社会中任何两人之间都可以建立弱关系,比如微博中陌生的关注对象或粉丝,弱关系分布范围广泛、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每一个人都可以利用弱关系达到自己的目的。

早期的弱关系研究主要针对的是现实社会的人际交往与互动,这与芝加哥学派一脉相承,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库利(Charles Cooley)就用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概念来分析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但是网络社会的来临再一次验证了弱关系超越时空的理论价值,强、弱关系理论同样可以用来解释网络世界中的人际交往与互动。从这一点来说,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理论是承上启下的创见。

二、“强关系”优劣势分析

强关系通常是由于先天的出生背景和后天自然的人际交往形成的,其运转依靠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而中国的传统社会恰如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所说的那样,是一个“熟人社会”“人情社会”。所以强关系一直在中国的人际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人们通过强关系联系起来,建构成一张张强大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关系网络。

首先,强关系网络中的关系较为稳固。目前强关系主要包括血缘型、地缘型、友谊型和业缘型四种类型。虽然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加速了人口流动,割裂了共同空间,但是人们仍可以借助互联网串联在一起。即使远隔千万里,也不能阻隔强关系中个体之间的关系。

其次,强关系网络中的个体相互信任度更高。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中国传统社会以血缘性社区为基础,建立在私人关系和家族或准家族关系之上②。而强关系网络中恰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基础,所以人们更加信任和自己属于强关系的个体,而不信任其他人。目前人们在网络世界都是以各种“马甲”匿名出现,网众之间的信任感并不强;而强关系的成员真实而又彼此熟悉,能够在成员之间传递信任感、情感支持和影响力等社会资本。在网络虚拟空间,强关系的出现使网众之间的信任感更强。

再次,强关系网络中的个体互动更深入。强关系中的人们联系紧密,心理距离和地理位置比较接近,所以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更多,人们之间的互动性更强。借助直接的交往与合作,强关系群体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整个群体更加稳固。

在网络时代,虽然强关系群体的面对面互动频率降低,但是借助各类社交网站,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进行互动,人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村”。借助微信、QQ和来往等即时通讯工具,“强关系”群体之间得以超越时间和空间进行互动。

虽然,“强关系”拥有诸多优势,但仍然存在着较大的缺陷:

第一,强关系网络中的群体规模较小,导致信息“窄化”。根据“邓巴数字”理论可知,人类的社交人数上限为150人,精确交往和深入跟踪交往的人数为20人左右。可见强关系的规模较小,人们交往的空间较窄。从而导致人们的信息来源较少,最终导致人们所接收到的信息窄化。例如一个人的交际圈仅停留在父母、邻居、同事和伙伴,那么他获得的信息主要来源于这些人,信息来源单一,信息量小,信息涵盖范围窄。

第二,强关系网络中重复关系人较多,导致群体同质。由于强关系群体中的个体工作和生活联系紧密,重复关系人较多,导致人们互相之间提供的信息同质化严重。例如同一个公司的同事,大家经常在一起工作,大家每天所经历的事情差不多,导致大家每天了解的新资讯都差不多。长此以往,将使“强关系”之中的个体同质化严重,大家犹如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统一化产品,缺乏个性和多元意见。正是由于群体的同质化导致了群体认识、观点和态度上的同质化,出现了群体极化的现象,从众现象明显。

第三,强关系过分发展可能抑制个人的发展。群体成员之间的亲密感情,以及群体对其成员需求的过分满足可能造成个人对强关系的过分依赖。同时,由于强关系群体对个体的全方位关照,抑制了个体的个性发挥和思维发散,在个体发展上往往适得其反。

三、“弱关系”优劣势分析

格兰诺维特的后续研究发现,其研究对象的56%是通过个人关系找到工作,而且这些个人大多数属于弱关系,通过强关系(亲朋好友)找到工作只有31.4%,通过职场上培养的关系而找到工作的高达68.6%③。在强关系群体中,个体拥有的信息总是存在冗余重复。想要了解一些新的信息和概念,弱连接关系比强连接关系更有价值,弱关系可以创造社会流动机会和工作变动。

在“强关系”群体中,个体成员所拥有的信息大致差不多;而弱关系群体的成员由于生活圈子不一样,可以获得一些不曾有过的信息。弱关系往往成为不同圈子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从中得到的信息往往是难以从自己的圈子里获取的④。正如格兰诺维特在他最初的论文中所说的,任何东西,无论是传播给大众,还是跨越大的社会距离,都要通过弱关系而不是强关系来进行。如果没有弱关系就像失去了桥梁,将比强关系的消失更加严重。如果弱关系的桥梁不存在了,新的想法就会被禁锢或传播得非常缓慢,科学将会被束缚,而社会分化将会永存⑤。

首先,弱关系网络中的信息来源多元化。强关系网络中的信息来源主要依赖于亲友、邻居和好友等首属群体,而弱关系网络中的信息来源主要是依赖于一些“泛泛之交”。虽然与这些“泛泛之交”没有多少交情,但是在网络世界,他们数量庞大,个体可以借助他们更加便捷地获得更多资讯。美国学者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在其著作《长尾理论》中指出:过去人们主要关注重要的人或事,即二八定律中的20%。若用正态分布曲线来描绘,人们主要关注曲线的“头部”,而忽略曲线的“尾部”;而在互联网时代,由于关注人和物的成本大幅下降,人们能用非常低廉的成本关注曲线“尾部”,关注“尾部”而产生的总体效益甚至会超过“头部”。而弱关系恰似网络人际关系中的“长尾”,帮助人们开拓了更多的信息来源,从而获得多元化信息。

其次,弱关系网络中的信息内容异质化。由于“弱关系”群体中的个体来源于不同的地域和族群,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和社会阅历,所拥有的信息也是多样化的。借助弱关系群体的帮助,人们都拥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使人们得以看见那原本遥不可及的图景,听到千里之外的声音。借助微博,我们可以第一时间了解突发新闻,看到不同的人群对该事件的评论,从而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新闻事件。

再次,借助弱关系可以吸纳群体智慧。认知图式理论认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有着不同的认知视角。借助众多的弱关系群体,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和分析同一个问题,从而将这些不同的观点聚合在一起,吸纳群体智慧为我所用。如今随着网络世界的不断成熟,凝聚世界各个角落和各个领域的弱关系日益成为可能,从而实现群体智慧。弱关系也存在着自身一些与生俱来的不足:

第一,弱关系群体信任感不强。由于弱关系群体中,大部分个体都是萍水相逢,彼此缺乏了解。受陷阱效应的影响,人们对不熟悉的个体总是怀有戒备心理,所以个体之间的信任度不高。特别是由于网络进入门槛越来越低,网络世界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导致人们对弱关系群体的信任度更低,对弱关系中的信息持怀疑观望的态度,影响了人们的判断力。

第二,弱关系群体凝聚力不足。由于弱关系群体缺乏深入交往,而且人员冗杂,导致群体缺乏共同价值,凝聚力不足,容易出现群体破裂。弱关系群体在网络世界中大多只是路人的关系,不太稳定。由于缺乏强关系那种感情维系纽带,弱关系很容易就会因为观点分歧而迅速瓦解。

四、近亲不如远邻

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一书中说到,“互联网特别适于发展多重的弱纽带,弱纽带以低成本供应信息和开启机会上相当有用。弱纽带促使具有不同社会特征的人群相互连接,因而扩张了社会交往,超出自我认知的社会界定之边界。”⑥互联网的发展,让这些弱纽带聚合起来成为可能,扩大了个人生活的空间,促进了社会的有机联系。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为我们聚合这些“弱关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获取和利用更多的社会资源。正如新媒体研究学者胡泳所说,“我们常常会发现,偶然间获得的信息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与我们不甚熟悉或刚刚认识的人联络,有可能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幸福,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而充实。”⑦互联网技术正在冲击和重构现有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网络人际关系开始出现“近亲不如远邻”的新范式。传统的强关系日趋式微,弱关系不断崛起。

在网络时代,各类社交媒体层出不穷,弱关系在网众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影响力已经超越了强关系。网络因为个性化而繁荣,因为创新者不断创造和发展新的网络。网络凝聚彼此各异的人,汇集来自不同世界的好想法。“当更多的参与者加入在线网络时,他们在我们生活中的价值和重要性就会与日俱增。”⑧。

我们正处在一个有机而个性化的网络社会,存在网络个体化、个体网络化的特征。身处其中的我们,未来的生活将越来越依靠弱关系而非传统的强关系,身处世界各个角落的网众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结成小众化的虚拟社区,大家互相促进互相提高,从而步入弱关系为主、强关系为辅的新时代。

五、强、弱关系的未来展望

在网络时代,强关系和弱关系交织在一起,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强、弱关系都各自有代表性的新媒体应用,以Twitter为代表的微型博客和以Facebook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分别是弱关系、强关系的典型代表。近年来,在准确细分受众和定位的基础上,这些新媒体应用不断完善自身功能,融合强弱关系,发挥优势,弥补缺陷,满足网络用户多样的需求,带来别样的使用体验。社交媒体也因此不断分化出一些面向不同受众、具有不同功能、代表新的关系类型的应用。博客和微博之间的轻博客,就是以弱关系为主、强关系为辅的全媒体应用。Tumblr(汤博乐)是最早也是最流行的轻博客应用,既注重弱关系的信息发布和观点表达,又注重强关系的社会交往;以LinkedIn(领英)为代表的职业性社交网络是实名制的社交网络,由于其身份和信息的真实性,弥补了弱关系的匿名性,增强了社交网络的真实性,又由于其平台的开放性,弥补了强关系的封闭性,提升了弱关系的开放性,成为全球职场人士的沟通平台,备受职场和准职场人士欢迎。视频共享网站如YouTube,就通过网站自由上传、展示、共享视频和短片,体现了弱关系的开放性和多元性,同时,通过对内容进行分类、分栏、分级,形成新的兴趣关注圈子,增强了强关系的封闭性和针对性。基于搜索的社交网站Google+就是强弱关系结合的典范,它结合弱关系的开放多元,又结合了强关系的私密性,用户可以通过Google账户登录,和不同兴趣的好友分享信息。Google+既有类似于强关系的朋友和熟人的“圈子(Circles)”,用户可以形成小圈子,如亲人、同学、朋友等,并在小圈子内分享文字、图片、视频,也具有弱关系的完全开放的特性,可以在互联网上获取和发布人人可见的信息。视觉社交网站,如Pinterest、Snapchat、Instagram是以弱关系为主、强关系为辅的代表,用户通过把感兴趣的东西(图片)标注出来,让其他用户不断发现新图片,同时根据共同的兴趣,又形成强关系的小圈子。近年来,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匿名化社交媒体也正在兴起,这类则是以强关系为主、弱关系为辅的应用,要求用户用手机注册,并可以设置电话簿和微信朋友圈访问权限,基于熟人关系发布秘密和吐槽。而私密圈则是以弱关系为主、强关系为辅的匿名社交网络,如国外Whisper(意为“私语”),用户可以在互联网和朋友圈里匿名分享自己的秘密,也可以看到平台上热门内容和附近用户的分享,其价值在于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可以释放压力的场所,正好满足了人们发泄心理压力的需求⑨。

在中国的互联网市场,目前网民们所使用的社交媒介中,新浪微博是弱关系的典型代表,而微信则是强关系的典型代表。微博用户的粉丝和关注对象大多是弱关系群体,虽然不熟悉,但只要感兴趣,便可关注。微博是自由开放的信息获取和发布平台,微博用户可以不需要征得博主的同意而关注任何人,阅读其微博页面上的信息;博主也没有义务与粉丝相互关注,而是自愿选择关注对象,形成一种单向的“背对脸”式社交网络关系。微博用户发布的博文,整个微博平台的所有用户均可以看到;而且用户可以自由地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搜索。虽然彼此远隔万里,关系疏远,但是微博用户可以对一个“泛泛之交”进行关注,查看其动态,从而获得其想要的信息。而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则是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空间,用户想要关注任何人都要征得其同意,同意后就形成了互相关注的“面对面”关系。微信朋友圈的好友以强关系为主,大多是亲戚、朋友、同学和同事等熟悉的人。若A在朋友圈发表了内容,其好友B进行了评论;若A的好友C和B不是好友,那么C则只能看到好友A发布的内容,而看不到B的评论内容,体现了较强的私密性,但信息较为同质和封闭。为了克服强关系与弱关系自身存在的不足,微博与微信均进行了积极的尝试。针对自身强关系为主,弱关系欠佳,微信推出了“摇一摇”和“公众号”的功能,引入一些弱关系,从而扩大了用户的生活空间,获取更多的信息。微博也积极引入强关系,推出了实名认证功能,让实名用户加“V”;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用户特征,向用户主动推送其同学、亲人和朋友的账号,将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联系到一起。目前微信已经发展成了强关系为主、弱关系为辅的社交平台;而微博则发展成了弱关系为主、强关系为辅的社交平台。二者均有自身明确的定位,各自占领着自己的细分市场。未来二者将在保持自身USP(自身独特卖点)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和平衡强关系群体和弱关系群体的比例,让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有机结合在一起。

随着网络世界的不断成熟,弱关系的地位不断提高,传统强关系有所式微。弱关系让人们更加便捷地获取更多的信息,并且实现群体智慧;而强关系让人们之间的关系更加稳定,相互更加信任。二者共同变革与重构着网络人际关系的新格局,出现了“近亲不如远邻”的新范式。在网络时代,我们必须坚持以弱关系为主、强关系为辅的策略建构网络人际关系,让线上和线下进行对接,充分利用网络社会的价值,让网络世界更加和谐美好。

注释:

① Mark Granovetter.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6),pp.1360-1380.

② 程书强:《社会信任及其对我国家族企业的影响》,《人文杂志》,2003年第6期。

③ [美]马克·格兰诺维特:《找工作:关系人和职业生涯的研究》,张文宏等译,格致出版社2008年版,第31页。

④ 陈昌凤、仇筠茜:《微博传播:“弱关系”与群体智慧的力量》,《新闻爱好者》,2013年第3期。

⑤ 薇言:《弱联系的强力量》,《中华读书报》,2013年1月16日。

⑥ [西班牙]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444-445页。

⑦ 胡泳:《网络个体化,个体网络化》,《IT经理世界》,2012年第11期。

⑧ [英]理查德·科克、格雷格·洛克伍德:《超级人脉:从泛泛之交到人脉王》,周为、张俊芳译,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第110页。

⑨ 李光斗:《微信之后的社交媒体会是什么样》,《走向世界》,2014年总第39期。

⑩ 韦勇娇:《认知盈余时代,网络问答社区的知识传播模式探析——以“知乎”为例》,《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作者陈世华系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黄盛泉系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潘可武】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公共治理视域下的微博参与社会治理研究”(项目编号:12YJC860005)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个体群体社交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社交距离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