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防治体系的特点及其启示

2015-02-20汪睿

关键词:不端诚信学术

汪睿

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防治体系的特点及其启示

汪睿

美国高校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体系主要包含两条线:一是注重“防”,即诚信氛围的营造;二是加强“治”,即有较完善的事后处理措施。两条线的相互结合,体现了该防治体系中无形因素和有形因素、内因和外因、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的特点,具有重视无形因素的作用、加强校园隐性文化建设、注重后期教育和补救工作的启示意义。

美国高校;大学生;学术不端;防治体系

一、美国高校防治大学生学术不端行为体系的特点

(一)无形因素和有形因素相结合

无形是指某事物的存在不能被人的眼、耳等感觉器官感知,而有形则是指某事物的存在有一定的形体或形式。无形因素是指看不见、摸不着的因素,是相对“虚”的因素。有形因素相对来说可看见或可触摸,是实实在在的因素。一般情况下,有形因素相对较容易、较快被人发现并熟知,而无形因素则相对隐蔽,容易被忽视。但实际上无形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它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有时甚至会超过有形因素的影响。而且,无形因素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且不易被察觉,在不知不觉中人们就会将其忽视、忘却,但无形因素对事物的意义就如同空气对人类的意义一样,如果人类一旦失去空气,就几乎无法生存下去。美国高校在捍卫学术诚信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体现无形因素和有形因素的结合:

(1)宏观方面。整个学术不端防治体系采取“防”与“治”两条线相结合的方式。美国高校在构建学术不端防治体系时,尽管有校际差异,但都可清晰地梳理出两条线:一条是注重加强事前的预防措施,即诚信氛围的营造和保持;另一条是注重完善事后的处理措施,即有较规范的治理学术不端的法律法规和较完善的事后处理程序。这两条线前者是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防”,后者是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治”。

事前预防措施主要是汇集多方面的力量,形成正确的学术诚信氛围,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术诚信的重要性,时时刻刻感受到学术诚信的必要,潜移默化地增强学术不端的“免疫”能力。诚信氛围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是无形因素,但其影响是广泛的和深远的,既像“润物细无声”,又像“此地无声胜有声”。

事后处理措施主要是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和处罚,以及后期的教育和补救工作。这些措施配套有较规范的法律法规,有较完善的事后处理程序,有固定的机构和人员,这些都是容易看到和听到的有形因素,被人们所熟知。

这两条线体现了无形因素和有形因素的结合,甚至前者更受重视,处于优先的地位。用无形的氛围来影响和引导,用有形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和治理,两者相辅相成,形成合力,共同保障学术诚信。

(2)微观方面。学术不端事后处理的终点回归到学术不端的事前预防上。当大学生的学术不端行为被发现后,美国高校除了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按照规定程序处理外,其特别之处在于强调要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学生进行分类分析、区别对待,并有针对性地改进相应的预防措施。也就是说,有形的处罚并不是终点,而是根据学生的类型,采用不同的预防策略,最终回归到无形的氛围营造上来。

将文献阅读引入本科概率论教学,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学生读懂文献的过程是学生在对教材知识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查找资料、自主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充分体会作者的创新出发点、思路以及行文逻辑的过程;阅读笔记的撰写和文献的讲解则显著提高了学生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小组的共同努力既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也加强了师生的联系与互动。

美国拉格斯大学教授提出的学术不端行为的学生分类法比较流行[1]。该分类主要根据学生是否有前科,分为从无学术不端行为的学生、偶尔有学术不端行为的学生和习惯性学术不端行为的学生。据统计,在有学术不端行为的总人数中,第一类和第三类学生人数相对较少,第二类学生人数相对较多,整体呈纺锤形分布。要减少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就要针对这三种不同类别的学生采用不同的策略。对于第一类学生,Donald McCabe教授认为对他们的学术不端行为给予相应的处罚即可,不需刻意监管他们,更重要的是加强校园学术诚信氛围建设。因为这类学生总体来说本质是好的,只是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动摇。如果他们发现周围有学术不端的行为没有受到惩罚或惩罚力度不够,他们的学术诚信信念就会动摇,立场就不那么坚定了。如果统计数据表明这类学生人数增多,那么学校就要采取措施大力加强诚信教育,增强这类学生的“免疫”功能。针对这类学生,有的美国高校还专门开设了诚信讨论课,讲解学术不端行为的种类、风险、处罚等等,让学生思考和交流,讨论论文写作的注意事项,有的讨论还要成文上交。第二类偶尔有学术不端行为的学生往往是运用互联网等现代化手段进行抄袭、剽窃,他们多半受到过学业上的挫折,看到运用便捷资源的好处,意志不够坚定又存有侥幸心理,在外界因素刺激下容易一时冲动,做出错误的选择,类似于“激情犯罪”。这类学生人数相对较多,如何应对这一群体是保持学术诚信的关键,也是需要重点研究和监控教育的一类。因此,除了给他们营造更浓厚的诚信氛围外,还要有适当的监督,防患于未然。第三类习惯性学术不端行为学生只是少数,由于是经常性的行为,他们往往有些所谓的“技巧”,还有反检查的意识和手段,甚至很少感到内疚或自责。这类学生的学术不端行为会涉及到较宽的面,除了互联网,他们也会寻求其他方式运作,也就是说任何电子的或是纸质的资源都有可能被他们利用。针对这类学生,最好的方法就是加大监管力度、密度和强度,如对他们的作业进行有规律的检查,定期不定期的抽查,或是运用反学术不端软件进行过滤等。

(二)内因和外因相结合

内因是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内在原因,即内部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外部原因,即外部条件,是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关联和互相作用。内因决定事物变化的方向,外因是变化的条件。美国高校认为,预防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要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着手,即内外兼修,双管齐下。

(1)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的内因,是个体不良内驱力和自控力冲突的结果。自控力大于不良内驱力时,学术不端行为就不会发生。因此,培养大学生的自控力,端正个体动机,“正本清源”是美国高校持之以恒的工作。

首先,高校自身以身作则,树立自我控制的榜样。一个组织整体诚信氛围的营造首先看这个组织是否尊重诚信这一价值标准。因此,高校自身的诚信就是整个氛围的标杆,起着榜样的作用,更是营造诚信氛围的保证。美国高校将学校的诚信放在很高的位置,正如美国西北区学校联合会所声明的:“在面对赞助者和大众时,在教学、研究和服务的过程中,在对待教师、学生和职员时,在与相关政府部门和评估部门的关系中,机构都要坚持最高的道德标准。”[2]具体来说,大到与学校相关的公共声明、商业事务、通知公告、出版发行等,小到文本的措辞用句,张贴通知的位置和时间等都会严格执行相应的法律法规或学校的相关规定,均受到政府、社会机构和学生的监督,并保证监督渠道的方便和畅通。

其次,教师通过授课过程言传身教和亲自示范学术诚信。一门课程的学习,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教师还对学生的学术诚信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教师的教案或电子文本上没有相应引文的注释,或参考文献的不规范撰写,都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心理暗示,甚至是误导。相反,教师在课上充分示范如何使用和注释原始资料,对实验报告和论文的写作技巧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新手焦虑心理,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无形中为学生树立了榜样,正确引导着学生的行为。另外,高校的各类政策也相应导向和鼓励教师的正面行为。

再次,学术团体推波助澜,强调学术诚信的重要性。美国的诸多学术团体,不分级别和层次,都对学术诚信有严格要求,制定相应道德规范的现象非常普遍。如设在Clemson大学的全国性学术诚信保障机构——学术诚信研究中心,就致力于大学校园学术诚信问题的界定、评估和指导等工作。该中心通过发起会议、印刷出版、网站公布等方式,让其成员分享交流对学术诚信含义的认识,了解最新的信息动态[3]。该中心的学术诚信评估指导主要评估美国200多所高校的学术诚信氛围,主要包括:评价当前的学术诚信项目和政策;评价教室、图书馆和考试教室的环境;需要加强的鉴别领域,如从制裁到进行相应教育的项目;发展特殊计划,改进对学术诚信标准的遵守程度;强调校园中关于学术诚信的对话;提高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对学术诚信项目的了解程度等等[3]。其他一些专业学术团体,如美国物理学会、美国化学学会、美国微生物学会和美国医学联盟等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学术诚信规范。

(2)在外因方面,即外部条件上,美国高校主要聚焦在学校的教育定位和提供各种鉴定网站两方面。

首先,美国高校的教育定位为知识习得,即以知识习得为目的,以学生的智力发展作为评估成功与否的标准。也就是说,高校关注的是学生是否获得增进个人发展所需的知识、信息、思想等等,是否取得智力和能力的上升,进步和上升的幅度大小,而成绩和分数则位居其次,只是一个记号。因此,老师给出成绩的依据不是一次或几次考试的分数,而是综合的印象。老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水平起点,看到个体的进步,并评估其进步幅度的大小,根据进步幅度大小和总体印象给出成绩。由于知识习得型教育通常是小班教学,老师可以关注到每个学生的课内课外活动,通过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在互相交融中完成一门课程学习并得到成绩。学生若试图通过一次或几次考试舞弊得到较高的课程成绩,不仅成功几率低,而且还要冒很大的风险,一般不会轻易尝试。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对考试舞弊等学术不端行为起到了很大的防范作用。

其次,美国高校的研究机构努力用技术手段来防范学术不端行为。一方面针对利用互联网进行剽窃行为的多发,研究机构开发出专门的学术不端鉴定网站并对大众开放。这些网站均提供免费或价格便宜的服务,不仅能帮助找到学术不端的证据,还能起到很好的威慑作用。这些网站对学生也很有帮助,学生在提交论文前,可以先到网上进行鉴定,避免自己引用和注释方面的疏忽导致无意的学术不端,更正后还可以将论文和鉴定结果一同上交,减少后续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很多研究机构还专门研究学术不端者的心理因素和影响因素,为高校提供相应的建议和预防改进措施。例如,学校某项制度的模棱两可或表述不清,可能成为真空地带或被打擦边球,那么研究机构会建议校方尽快进行修订,消除这些不利因素。

(三)自律和他律相结合

律,通俗讲是指约束和限制。自律是自我约束和限制,强调由自己出发,目标也是对自己。他律是除自己以外的,其他的约束和限制。一般来说,实现自律多半依靠教育,调动主观能动性,而实现他律则多是强制性的,依靠相应的法律、法规或制度。

(1)美国高校非常重视学生的自律,重视个体的内心塑造和修炼,他们自律教育的典型方法是荣誉准则(Honor Code)在高校各个角落的渗透。可以说,荣誉准则不仅告诉学生自律的重要性,更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并通过必修的道德课程来培养学生自律的能力,真正实现自治。

美国荣誉准则的设立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虽然每所高校的荣誉准则的内容不尽相同,但无一例外都将荣誉准则作为学术诚信的标准,视其为学术诚信的最明确声明,并清楚地传达到每个学生。荣誉准则通常包含荣誉誓言、无人监考考试、举报制度和荣誉委员会制度。它的存在一方面凸显学生的自尊,即学生自觉地维护学术诚信,这是个体的一种自由选择,体现了人的自由意志;另一方面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不把学生当贼提防,从一开始就信任学生,相信他们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荣誉准则的具体实施有很多种方式,渗透到学校的方方面面。例如:荣誉誓言从入学到毕业,从课程考试到论文写作都会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出现,时时提醒,处处提醒;各种规模和形式的诚信大会、诚信海报和宣传单、宿舍讨论会、诚信宣传周、演讲和辩论、诚信讨论会在学校随处可见;荣誉委员会的主要成员均为学生,任何规则的变更都要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经过学生的同意;若有调查、听证、惩戒等行为的发生,学生则为主体,联合教师和管理人员共同参与。

在荣誉准则明确告诉学生对与错之后,还要培养学生形成思考的习惯和作出正确的判断,这项任务主要依靠相关的道德课程学习和实践,因此美国高校普遍将道德课程作为学生的核心课程和通识课程,强制规定所有学生必须学习。有的高校还规定除了一门道德课程外,其他所有课程的教学内容都要包含与该课程相关的道德伦理的讨论,即每一门主修课程,都要从历史、社会和伦理学的角度进行学习研究,要求学生对任何一门专业课程的学习都要回答三个问题:一是这个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二是它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是什么?三是要面对哪些伦理和道德问题?[4]还有的高校针对不同学院开设不同职业道德课程,并作为学生毕业的硬性规定。例如:在行政管理学院设置行政伦理学,讨论政界的丑闻及其涉及的道德价值观;在商学院设置商业伦理学,讨论商业活动中的欺诈问题等;在医学院设置医学伦理学,讨论诸如安乐死、堕胎、克隆人等道德问题;在新闻学院设置新闻伦理学,讨论有偿新闻、虚假新闻等新闻道德问题。

(2)他律主要是美国政府、高校、学术团体等制定的法律、法规和制度等。美国高校在调查和处罚学术不端行为时,严格遵守联邦政府及州政府的法律法规,还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程序办事,并强调过程的公开和透明。所有的调查程序、各方的权利和职责、参与的机构和人员、时间和地点的要求、可能的处罚、相关记录和通告等等在每个学校的学生手册中都有非常详细的说明,入学时人手一册,学校的网站和学生事务办公室也可随时查阅。若某个院系有额外或特别的规定,院系的学生事务办公室和网站会有详细的说明。另外,在整个调查和处罚过程中,学校教师、职员、学生、校外人士都可以参与,但要通过相应的身份考察,尽可能保证公平和公正[5]。美国高校非常注意保护当事人的个人信息和隐私,维护其正当权利。若个人的权利受到侵犯,学生可以直接投诉到华盛顿美国教育部的家庭教育权利和隐私办公室[6]。

美国高校学术不端调查的程序和处罚大致相同,下面以宾夕法尼亚大学学生手册 (2009年修订版)上的内容作为样本进行简要介绍:

调查的程序:向学生事务办公室投诉;调解投诉;调查投诉;起诉;通过协商实现处罚;听证;上诉;处罚。

可能的处罚由轻到重依次为:警告;训斥;罚金;赔偿;纪律察看;特权收回或剥夺部分权利;暂时停学;无限期停学;驱逐。

二、对我国高校防治大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启示

(1)重视无形因素的作用,改变“重处罚,轻预防”的思想观念。美国高校自身的以身作则,教师的亲身示范,学术团体的诚信守则,荣誉准则的设立,道德课程的开设,不仅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的自律能力和自控能力,更是为美国高校营造了学术诚信的浓厚氛围。虽然氛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因素,但其影响力和引导力却不可忽视,甚至有事半功倍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学术诚信问题大多是报道如何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惩罚,以及相应惩罚措施出台后的效果如何等等。高校相应的预防措施还不够完善,或显单一,或带有较浓的说教色彩。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改善,要调动高校、教师、学生及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大力加强学术不端的预防工作,完整地构建我国高校的学术不端防治体系。

(2)加强校园隐性文化建设。诚信的学术氛围属于校园隐性文化的范畴,涉及范围广,潜在性强,具有校园隐性文化“不露声色”进行教育的特点。通过学生自己的感受、思考和回味,学校可以将自己的知识、愿望和价值观传授给个体,间接地达到教育的目的。隐性文化的发展是内涵性的发展,还可优化外延性的显性文化。因此,加强校园隐性文化建设是很有必要的。美国高校将诚信问题渗透到各门课程中,不管什么课程都从历史、社会和伦理学的角度来思考,让学生明白学习专业知识的前提是考虑 “这个行为是对还是错”,并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甚至可影响其一生。可以猜想,告诉不法奶农用三聚氰胺做假的人,多半是有化学专业知识的人,如果他们有上述考虑“对与错”的习惯,也许就不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了。

(3)注重后期教育和补救工作。美国高校认为后期教育和补救工作是整个学术不端防治体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后期教育主要是提供学生反省和反思的机会,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规范,并认识到学术不端行为的严重性。另外,不排除有学生在处罚后存在不服、抱怨、逆反、仇视、自暴自弃或“破罐破摔”的负面情绪,后期教育可以跟踪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进行心理辅导,消除负面心理,提供帮助建议,让他们尽快回到正道上来,走出低谷,还可预防其他意外的发生。尤其是美国近年来校园枪击案的发生,使后期教育备受重视,以避免无辜者成为发泄情绪的受害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学生后期教育的形式和规模因校而异,主要有道德规范辅导课、心理诊断治疗课、诚信研究班、社区服务计划等等;有一对一的,有以班级为单位的,还有网上进行辅导的;有老师的讲解,有其他学生的现身说法,还有志愿者的参与。学术不端行为的补救工作主要是尽量减少学术不端行为的不良影响。例如:网上及时屏蔽、拦截剽窃论文,尽可能缩小影响范围;追回相关电子和纸质文本,进行必要的处理等等。

[1]McCabe D.Cheating Among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A North American Perspective[J].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A-cademic Integrity.Volume,2005(1).

[2]Introduction to the Accreditation and the Standards[EB/OL].(2015-03-20).http://www.nwccu.org/Standards%20and%20 Policies/Guide%20for%20Self-Study/Standards%20and%20 Guide.htm.

[3]Mission Statement[EB/OL].(2013-03-10).http://www.academicintegrity.org/icai/about-1.php.

[4]McCabe D.New Honor Codes for a New Generation[J].The Mortar Board,2005(35).

[5]Handling Misconduct[EB/OL].(2013-03-15).http://ori.dhhs. gov/misconduct/cases.

[6]Family Educational Rights and Privacy Act[EB/OL].(2015-03-01).http://www.ed.gov/policy/gen/guid/fpco/ferpa/index.html.

(编辑:文汝)

G642.0

A

1673-1999(2015)12-0057-04

汪睿(1979-),女,博士,武汉科技大学(湖北武汉430065)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学和跨文化交际。

2015-08-15

2014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当代中国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研究”(14Q019)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不端诚信学术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论文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类型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教育部首次以部门规章明确6种学术不端情形
《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9月1日起正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