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专业化进程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思考

2015-02-20周建军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教育

周建军

教师专业化进程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思考

周建军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当前深化课程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课程整合能力是教师专业化的必备素养之一,但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形势不乐观,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分析了教师在“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提升教师的课程整合能力,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对策。

教师;专业化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21世纪,教育信息化已纳入了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整体战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实践者,他们的信息素养水平关系到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程度。强化教师的信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是抢占人才培养的制高点,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目前,国内教育者开展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然存在不少误区,制约了“整合”的深入发展与推广。因此,有必要对整合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及根源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思想丰富、实践灵活的概念,不同的学者基于不同的视角和目的,对“整合”进行了不同的理解和界定,但在本质上都是一致的。综合各家观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的结合,更不是混合,而是在先进理论的指导下,将信息技术充分有效地融入到各课程教学中去,成为其有机整体的一部分,并由此引发传统教学结构的根本性变革,即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1]。“整合”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全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2],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和正能量,调动学生学习与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包含了三种基本属性,即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采用新型教学与学习方式、变革传统教学结构。三种属性之间呈递进关系[3]:通过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来支持新型教学与学习方式;通过实施新型教学与学习方式,促使传统教学结构的变革;通过变革传统教学结构来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整合”中教师专业化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教师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师教育改革和教师职业发展的共同趋势,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明确指出:“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迫切要求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教育工作全局的突出位置,切实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要坚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教师专业化为导向。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发展,以及多媒体、多媒体网络教室、电子白版、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仿真技术等现代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应用,教育界引发了一场变革,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有效融合。21世纪是一个知识大爆炸、信息大爆炸、高新技术层层出不穷的世纪,每个个体都需要学会利用高新技术快速有效获得所需要的资讯与技能,提高处理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问题的效率,这是个体所必需的生存技能之一。而这个技能有赖于熟练地应用信息技术和良好的信息素养。对于处于教育第一线、肩负人才培养重任的教师来说,不可能获得一劳永逸的教育知识与技能,只有不断补充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技能和能力,才能顺应时代的进步与专业化发展的需要,也才能培养出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整合”既给教师专业化发展带来了压力与挑战,也为专业化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途径和方式,给专业化发展带来了机遇。“整合”要求教师转变教育信息化观念,挣脱传统教育教学思想与技能的羁绊,努力提高信息化水平,强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有效地促进教学,这些都给教师专业化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同时,在“整合”的过程中,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信息素养都得到了提升,这为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支持;为教师继续进修搭建了广阔的平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教师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搭建了舞台,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总之,教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最关键、最直接、最活跃的因素,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必须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努力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和专业素质,有效地实施深层次“整合”,实现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弊端剖析

在实施“整合”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弊端,阻碍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深入发展与推广。

(一)认识不到位制约了“整合”的广度和深度

对于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内涵和外延的认识不够准确,导致教师在实施“整合”的过程中,偏离了“整合”的主题,而无实质性突破与革新。

(1)视为辅助教学,“整合”简单化。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视为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认为在课堂中使用了课件或者其他多媒体,就是实现了“整合”。事实上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会使教学过程更加具体化、生动形象化和细致化,但教学结构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性很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实现学科教学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等全方位的变革。同时,“整合”还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实现从课堂内到课堂外的多方面和多层次的“整合”。信息技术不仅要融入各门学科课堂教学,还要融入包括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一切与学生有关的学习活动。信息技术的运用也不局限于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还包括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创设,以及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的培养。

(2)主体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本质淡化。有些教师在 “整合”过程中一味地追求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甚至不惜以牺牲课程目标为代价,整个教学过程完全受信息技术的支配,“整合”背后所隐藏的真正价值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4]。比如,过分追求多媒体效果,备课时绞尽脑汁制作多媒体课件和选择现代化设备等,忽略了对学科、教材的钻研,授课时不顾学科的特点和教学的需要,把一些根本不需要用“多媒体”呈现的内容全部用信息技术去实现。其实,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本质关系是形式为内容服务,“整合”应回归于课程教学的本质,否则适得其反,背离教学主题。

(3)目标定位不准确,“整合”表面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是实施课程整合的方向标,目标定位不准确就容易在操作层面上迷失方向。比如,在教学过程中,片面追求“课堂电子化”“教案电子化”和“课本电子化”,过分注重创设信息化的教学情境,结果教学演变成了“高新技术”包装下的照本宣科、填鸭式教学和死记硬背。这是对“整合”的目标缺乏实质性的把握,将“整合”的目标定位为增强教学的生动形象性,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理念引导下的“整合”处于教学的外围,并未触动教学的核心——教学结构,传统的师生关系、教学方式、师生的地位和作用没有改变。这种“整合”充其量只能说是一种浅层次的“整合”,而非深层次的“整合”,难以保证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整合”理论与技术匮乏制约了课程整合发展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的技术匮乏,导致教师在“整合”过程中心有余而力不足,虽然清楚“整合”在教育中的重大意义与优势,但仍然较少使用信息技术或者信息技术的运用效果不理想。

(1)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把握不充分,顾此失彼。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倡导的新型教学结构的核心,是“整合”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在“整合”背景下,教师角色发生了变化,但控制整个教学过程的力度并没有因此而弱化。然而,教师的“主导”地位的表现形式发生了改变,主要通过教学的设计者、教学过程中的指导者、组织者、激励者和协调者、知识的建构者、新型教学环境的创设者等角色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则体现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由于对“双主”教学结构把握不好,在实施“整合”的过程中,往往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比如,虽然运用了信息技术,但本质上仍沿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处于绝对权威的地位,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学结构并没有实质性的变革。相反,一些教师为突出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探究性,而步入了另一个极端——学生主体极端化,主导了课堂。例如,教师通过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展示学习内容后,就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学生自己提问题,自己挑选学习方式,自己寻找合作伙伴,教师没有指导、提示、检查和反馈,让学生自由发言而不围绕主题加以组织引导。甚至是一些必须由教师讲解清楚的知识,也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以充分显示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此一来,学生主体的课堂就转变成“自流式”或“放羊式”教学,这其实既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误解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内涵与意义。

(2)信息技术滥用,背离了“整合”的真正意义。信息技术是“整合”的一大特色,但信息技术的运用是有条件的,要视课程特点、教育目的等而定。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忽视了“整合”的目标,背离了“整合”的真正意义,为了“整合”而“整合”,信息技术充斥课堂,造成学生主体的缺失[5]。例如,过分强调信息技术的地位与作用,认为课堂上信息技术应用越多越好,技术越新越好,将一节课的时间全部交给媒体,就是“整合”得完美和成功。其结果是:多媒体课件设备替代了黑板,电子图片展示替代了实物展示,电脑动画演示取代了实验操作演示;信息技术成了主体,学生成了观看者,教师成了课件放映员或现代设备操作员;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精神对话无形当中被忽略了,本该是包含丰富人文精神的课堂教学,却蜕变为工业时代枯燥的流水线,突出了信息技术,忽视了课程特点。

(3)忽视其他教学资源与策略。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逐渐普及,教师逐渐依赖网络与信息技术进行教学。首先是过分依赖网络而忽视其他学习资源。把网络资源当成了唯一的资源和最好的资源,忽视了投影、录音、电视机、教学挂图、影视广播、图书馆等常规资源的使用;上课时把网络上搜索到的相关网页资源,以及大量素材性资源罗列在一起提供给学生,缺乏层次性、系统性与针对性;课后思考题也全部鼓励学生在网上搜索、查找等,造成了学生对网络的过度依赖性和懒于思考的坏习惯,阻碍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忽视了传统教学策略与方法。比如,每堂课都采用多媒体教学,无关紧要的问题都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所有教学内容以声、像、动画等形式进行展示,缺乏必要的板书,电脑播放代替了原计划中教师对课文的朗读等。其实,信息技术是把“双刃剑”,快速切换的、缤纷复杂的多媒体课件在创设课堂气氛的同时,也扰乱了学生的正常思维,给学生造成记忆疲劳和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不准确,也不利于教师临场发挥与师生同步思维。

(三)管理机制欠完善制约了“整合”的普及与推广

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归根结底是教育问题,如果教育机制不适应,就会制约“整合”的长期、深入发展。

(1)重硬件设施建设,轻软件开发投入。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和“整合”的推进,很多学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购买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加强校园网络和教学设施建设。而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共享、应用等却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对教师的课程整合能力的系统培训不足。结果是使用这些设备只是为了上公开课或者搞教研活动的少数教师,造成资源的闲置浪费。教育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有赖于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任何现代化设备都只是教师提高教育质量的载体而已。在“整合”过程中,需要教师灵活把握各种关系,只有有效处理各种状况,利用信息技术组织好教育信息资源,才能真正推动教育的发展。

(2)缺乏健全的体制保障措施,教师发展动力不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本质上是教育问题,教育保障体系能为“整合”提供发展的动力,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整合”的发展方向。教育主管部门对“整合”的大力提倡缺乏健全的体制保障,“整合”教学的评价标准相对滞后,夸大了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地位,“是否运用了信息技术或多媒体手段”成为了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最重要标准。这使得教师的教学偏离了“整合”教育的本质,忽视了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而是一味地去追求形式唯美的教学课件,以及轰轰烈烈的教学气氛。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策略探析

教无定法。“整合”没有一套适合所有课程的整合策略与方法,但任何课程要实现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都需要遵循一些共同的指导思想与实施原则。在这些思想与原则的指导之下,结合相应课程的特点,可创造出灵活实用的模式与方法,从而全面推进“整合”。

(一)科学认识是实现“整合”的先决条件

实现“整合”的必要前提与先决条件是有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只有摒弃认识上的偏差,深刻认识和把握“整合”的内涵与理念,从思想深处转变自己的观念和角色,才有可能提出有效整合乃至深层次整合的途径与方法。

(1)以“课程体系”为主。“整合”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是信息技术主动地适应于、服务于课程教学,是信息文化与个体的学习生活形成为有机整体。信息技术不但要被“整合”到学习内容中,而且要被“整合”到师生获得经验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整合”的主体是课程而不是信息技术,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 “整合”,而以牺牲课程教学目标为代价。“整合”要站在整个课程体系的层面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高度来进行,以课程目标为根本出发点,论证信息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合理有效地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教学、实验教学、学生学习、社会实践活动和教学管理中,让信息技术成为教师和学生强大的认知工具,从而实现教育质量的飞跃。

(2)以“整合”目标为导向。“整合”的终极目标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素质教育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目标。“整合”只有在服务于课程教学和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与学习效果,有助于教育目标、学习目标的实现时才有价值。如将信息技术作为意识、内容、方法和手段,融合于各课程教学中,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加强学生信息素养、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但由于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会自动促进教学,“整合”效果的凸显取决于教学系统中各种因素的整体变化,因此,应以正确的“整合”目标为导向,根据教学和学生发展的需要,紧扣教材重点难点,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越性,优化组合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3)以新型教学结构为核心。“整合”要紧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 (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开展相关工作,正确定位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在教学中,教师主导的形式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知识的传授者、发布者,演变为研究者、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等,因此要善于创设良好的教学惰境,善于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善于根据课程内容灵活选择现代或传统的教学手段,或者把各种教学手段的优势和长处都融为一体来做好教学工作;还要善于通过讲授、启发、引导、点拨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深入开发和培养其创造性,激发其主体参与性等,可见教师的主导地位的发挥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合”的效果。学生“主体”地位是进行“整合”的出发点、依据和归宿,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学生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要能以主人翁的姿态自觉参与学习过程,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冲突,而是彼此促进的。

(二)提升课程整合能力是实现“整合”的关键

教师是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实践主体和具体操作者,是“整合”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引导教师形成“整合”的习惯,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整合能力与策略,是推进“整合”的重要突破口,也是“整合”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

(1)学习与更新观念,把握正确方向。信息技术不是解决“整合”症结、攻破“整合”难关的万能工具,教育教学观念才是“整合”课程的灵魂。“整合”是把教育教学观念的变化更新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相融合,从而带动课程体系、教学系统、教学结构、教学模式、教育目标、教学评价等的根本性变革。因此,“整合”教学必须要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否则将会陷入盲目的实践,从而会事倍功半,甚至会引发负面效应。教师在“整合”过程中,首先遇到的挑战就是转变观念。观念的转变是实施“整合”的首要条件,推行“整合”必须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武装教师。教师要与时俱进,认清新形势,适应新变化,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学生观、师生观和课堂观,并以这些先进思想观念引导教育教学工作,摆脱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的束缚,创新教育培养模式。

(2)提高整合能力,加大实施力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是实现“整合”的重要支撑,没有扎实的整合能力,“整合”就是空话。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更新快,教师只有坚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技能,才能真正适应教育信息化的需要。《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强调,到2015年,85%以上的教师基本具备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的技能。一些教师受限于课程整合能力,在倡导“科学的教育观念”的同时,却采用了与“整合”不相符合甚至是相悖的教育教学方式。比如,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全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但却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就算采用多媒体教学,也只是将教学内容搬上屏幕,“电灌”代替“人灌”。因此,为了能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入课程教学,成功地实现 “整合”,必须全面系统地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信息技术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包括信息化教学设计、实施、监控、评价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研究能力等[6],从而更好地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向纵深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

(3)创建新型教学结构,实现深层次“整合”。“整合”的实质与落脚点是变革传统的教学结构。传统教学结构的变革必然要求教学系统的每一个组成要素(教师角色、学生地位、教学内容、媒体作用等)发生相应的变革,围绕各个要素进行认真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得各要素保持高度协调,只有形成高效、能动的力量,才能有效地实现深层次的“整合”,达到教与学效果的最优化。例如:采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教学,就应采取相应的“学教并重”教学设计,将“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要结合课程教学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并理出教学设计的思路,然后根据课程特点、知识的类型、学生的特点以及信息技术的优势等去建构新型的教学模式(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探究性教学模式、专题研究性教学模式等)。

(三)完善管理和推进体制是推进“整合”的保障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是教育改革,涉及到教师工作方式的变化以及学校内部管理机构职能的转变等。因此,学校需要完善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各项制度,并调整优化相关机构的职能,以确保“整合”的深入、长远发展。

(1)加强“整合”的硬软件建设。现代化设备等硬件是实施“整合”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硬件作用的发挥则有赖于各种相关的优良软件,高素质的教师则能充分利用硬件与软件的功能,推动“整合”的落地实现。因此,要继续增大硬件方面的投入,优先配备与教学密切相关的设备,如数字教室、数字化办公室、数字校园等,并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注重效益,增加产出投入比;要搭建各种相关的软件平台,为“整合”的开展提供处理教学或管理问题的工具,如资源信息平台、教学平台以及管理平台等;要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整合”工程建设,建立教育资源库,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以及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充足的教育资源;要建立示范学科,实施教学资源精品化战略[7];要组织优秀的教研力量,精心培养一批骨干教师,结合课程整合评价标准,推出一些具有创新的、高质量的整合示范课与公开课。通过示范课、共享“精品课程”带动其他课程,从而带动整个学校的课程整合深入发展。

(2)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是教师实施课程整合的指挥棒和风向标,一线教师往往朝着评价的方向努力。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模糊,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评价体系的缺失和不足。由于没有明确的微观层面的目标,“整合”往往局限于开公开课,参加竞赛或评比,而在常规教学中较少应用。所以,必须运用新的学习理论,结合信息技术和课程的特点,建立适合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关注学生个性为出发点;二是以明确师生角色的定位为基础;三是将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过程评价关注的主要内容;四是将信息技术使用的形式、效能作为评价信息技术使用的主要指标。总之,评价标准要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要求,结合时代的特点,要以课程改革中对课程评价提出的要求为依据,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3)培育良好的校园文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积极的教育改革行动,需要相应的校园文化的支撑和导向。培育、构建良好的促进“整合”的校园文化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是提高质量教育的必需。只有在积极的、有利于课程整合的校园文化氛围中,让校内外各种积极因素协调起来,群策群力,共同支持和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才能使现代化教育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之路。有利于课程整合的校园文化特征:一是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推崇,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校园氛围,包容不同的整合态度和参差不齐的整合水平;二是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三是开放、和谐、负责的校园气氛;四是更充分的合作、交流与互动[8]。在良好的“整合”校园文化中,教职员工养成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的良好习惯,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学习以及管理工作的必备工具,为学生起榜样示范作用。一旦师生都养成了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工作的良好习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能得到推广并深化。

[1]何克抗.我国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新进展[J].中国电化教育,2011(1).

[2]曾玉粉.信息技术条件下“自主一探究一协作”新型教学模式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何克抗.对国内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的比较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9(9).

[4]赵可云,何克抗.“设计研究”视角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12(1).

[5]方舟.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若干相关性问题[J].远程教育杂志,2008(4).

[6]赵书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背景下的教师教学能力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7]汪丞,周洪宇.论我国教育信息化深度推进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技术,2012(11).

[8]剡根会.培育促进课程整合的校园文化[J].现代教育技术,2007(1).

(编辑:文汝)

G642.0

A

1673-1999(2015)12-0039-05

周建军(1977-),男,硕士,闽南师范大学(福建漳州363000)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2015-10-10

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构建研究”(JA13195S)。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课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