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专业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价值与办学模式——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
2015-02-20甘霖
艺术专业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价值与办学模式
——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
甘霖
(西南交通大学 人文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31)
关键词:艺术专业;高校文化建设;复合型艺术人才;艺术素质教育;办学模式
收稿日期:2015-05-17
基金项目: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度文化建设研究专项基金重点项目“艺术专业教育在理工科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价值与办学模式研究: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XNJDWH-X-2013002)
作者简介:甘霖(1971-),男,四川邻水人。副教授,主要从事音乐教育研究。 E-mail: ganlin1994@home.swjtu.edu.cn。
中图分类号:G64; J02
文章编号:文献标志码:A1009-4474(2015)05-0082-08
摘要:艺术专业在理工科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在于为校园文化奠定一个持续、稳定的专业化艺术“能量源”。但在“工具理性”过分膨胀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多囿于“工具人”的培养,忽视艺术审美与多样性学术生态对人的深刻影响,从而造成理工类专业与人文艺术类专业之间缺乏应有的融合。为更好地发挥公共艺术教学价值,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与精神内涵,理工科高校应通过艺术学科的专业教学、专业创作和艺术活动,构建“多维度的艺术素质教育”,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艺术人才”,形成艺术专业教育、艺术素质教育与理工科高校大学文化建设共同繁荣的良好局面。
Value and School-running Model of Arts Major in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A Case Study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GAN Lin
(SchoolofHumanities,SouthwestJiaotongUniversity,Chengdu610031,China)
Key words: arts major;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interdisciplinary arts talents; arts quality education; school-running model
Abstract:The value of arts major is to provide a sustainable and stable “energy source” of professional arts in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ies. But in the background of excessive expansion of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universities focus on skill training and meanwhile ignore the profound influence of artistic appreciation and the diversity of academic disciplines on students. This phenomenon is attributable to the lack of proper fusion between science majors and humanities ones. 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value of the public arts education, improve the grade of the campus culture and spirit connot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ies may build a “multi-dimensional artistic quality education” and cultivate “interdisciplinary arts talents with many skills and proficient in one” through professional teaching in arts, professional creation and artistic activities. Therefore, universities enjoy prosperity in the artistic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rtistic quality education and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ies at the same time.
在理工科高校创办艺术专业是一项很艰难的事业。这种艰难是一种伴随着长期被质疑、被边缘的坚忍与跋涉,这种坚忍与跋涉不仅需要一种铁杵磨针的精神,还需要一种舍我其谁的自觉与自信,因为艺术教育在人类文化发展史和教育史中从来都不是可有可无的鸡肋。从中国古代的乐教、诗教传统到近代蔡元培先生的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理念,从西方古希腊时代的艺术与和谐到现代的审美文化都折射出了艺术教育的恒久光芒。
理工科高校创办艺术专业为何步履艰难?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工具理性”过分膨胀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多囿于“工具人”的培养,忽视了艺术审美与多样性学术生态对人的深刻影响。尤其在理工科高校中,理工学科与人文艺术学科之间往往缺乏应有的交流与融合,甚至长期画地为牢、老死不相往来。理工学科的师生大多把艺术教育等同于课外文艺活动,认为那是可有可无的娱乐消遣,艺术学科的师生也不愿意主动接触自然科学,认为自然科学过于枯燥和缺乏诗意。长此以往便产生了学术的隔阂与彼此的误读。其实,艺术与科学在真理面前是相通的,只是艺术的真理喜欢蕴藏在形象、情感等感性表达之中,而科学的真理是通过概念、推理等理性方式展现。可以这样说——追求人类真善美的艺术与探索宇宙自然秩序的科学始终都是人之双足、凤之双翼。
一、艺术专业在理工科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价值
艺术专业的价值是通过艺术价值得以实现的,而艺术价值的实现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支点,正所谓“文化为龙,艺术点睛”。艺术价值为何如此重要?这是因为艺术和审美的智慧是有情感的介入,是与知觉形象永远一体的整体思维模式,而不是纯逻辑或纯分析的思维模式。正如席勒所说,这种智慧是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对话后形成的一种游戏冲动,这种冲动代表着一种超越的理性,不同于一般的科学的认识。艺术和审美表现为一种创造和创生原则,而不是一种被动接受的消费原则,它代表着人类精神的一种不断探索,就像火箭发射到月球代表人类在物理世界的探索一样。它要探索和发现的,是人类经验的新的向度和深度,它最终要展现的是人类一个个全新的精神境界〔1〕。因此,艺术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独创性,而非标准化。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为大众开启的独特的审美洞察,是一种精神的探险与美感的激荡,是人类摆脱生存束缚与托举美好梦想的载体。要而言之,艺术不只是精美的装饰、娱乐的消遣,而是超越世俗的火炬,温暖生命、照耀人性,引领人类走向至真、至善、至美的高尚境界,这种境界也正是高校文化建设的终极追求。
然而,由于当前思维模式和教育理念的局限,理工科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往往低估了艺术的价值,轻视艺术和审美的智慧,致使校园文化建设中最富有魅力和影响力的艺术教育活动在师资、设施和资金方面长期投入不足,专业化的艺术指导与训练尤为缺乏,这也造成了校园艺术活动“营养不良”,甚至浅层化和庸俗化,很难实现艺术教育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真正价值。
那么,艺术的价值如何实现呢?笔者认为需要三个条件:其一,要有优秀的艺术作品;其二,要有创造艺术作品的人群;其三,要有热爱和懂得艺术的受众。怎样才能使大学具备这三个条件呢?不言而喻,非艺术教育莫属。艺术教育包含了艺术专业教育与艺术素质教育,艺术专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创造艺术作品的艺术工作者,艺术素质教育是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艺术实践活动,培养受众群体的艺术修养。由此可见,只有艺术专业教育与艺术素质教育两者具备,才可能达到以上三个条件。
有部分学者认为,理工科高校只需要开展艺术素质教育就足矣,没有必要办艺术专业,办艺术专业纯粹是浪费资源。殊不知,缺少艺术专业的支撑,很难有高质量的艺术素质教育。目前,国内理工科高校在艺术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一般采用“输血”与“造血”两种基本模式。所谓“输血模式”就是校内缺乏艺术专业师资,需要外聘师资才能开展高水平的艺术素质教育,否则,艺术素质教育只能根据学校有限的师资情况因人设课,开展较低水平的艺术素质教育;所谓“造血模式”就是本校设有艺术专业,可以开展体系化的艺术素质教育。虽然“输血模式”容易操作,但外聘教师不仅需要不菲的经费投入,而且教学质量很难进入本校的教学评估体系加以控制。相比“输血模式”,“造血模式”的艺术素质教育就具有了诸多优势,比如师资队伍稳定、课程体系完备、教学质量有保证等。从某种意义而言,创办艺术专业就是组建艺术素质教育的“正规军”与大学文化建设的“人才库”,所以,理工科高校不应该质疑艺术专业的存在价值,只要条件具备,就应该创办符合本校特色的艺术专业,使其成为拉动大学文化建设的强大“引擎”。
从西南交通大学(以下简称西南交大)二十年的艺术教育履历中,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一所曾经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在推进艺术教育的过程中逐步走向综合性发展的轨迹。虽然西南交大在1995年被教育部列为全国首批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试点高校,但学校当时文科相对薄弱,没有艺术专业,缺乏艺术师资,艺术素质教育严重不足。尽管也常举办一些文艺活动,但总体而言水平较低。在1996年百年校庆时,学校还需要从校外“输血”,聘请四川省艺术专业院团的演员参加校庆演出。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西南交大在1996年成立了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并陆续创办了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美术学和音乐表演专业。在艺术专业的带动下,逐步形成了美术类、音乐类、舞蹈类、文学类和综合艺术类的艺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1998年底又正式组建大学生艺术团。从此,校园文化呈现出蓬勃的生机。艺术专业师生定期举办艺术作品展、音乐会,艺术团在迎新、毕业、校庆、元旦等重大节庆期间举办文艺演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西南交大大学生艺术团在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节中荣获一等奖,并获得全国学校优秀组织奖。从2001年开始,艺术团代表西南交大连续多年参加由教育部主办的“五月的鲜花”高校展演活动。正是由于西南交大艺术素质教育所取得的骄人成绩,2003年3月,教育部为西南交大“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正式授牌。
为了艺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2003年西南交大开始招收音乐表演专业,爱乐艺术教育中心正式成立。2004年6月,西南交大将艺术专业从人文社科学院分离出来,成立了“艺术与传播学院”,学院下设美术系、音乐系、艺术设计系、工业设计系、中文系、传播学系,这些专业在推进人文艺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同时,也在促进艺术学科与理工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将人文艺术的种子播撒到校园的每个角落,助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2006年5月,在西南交大110年校庆期间,诞生了一个标志性艺术成果——大型原创音乐舞蹈史诗《竢实扬华》。这部音乐舞蹈史诗是西南交大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艺术作品,用艺术的形式成功地诠释了西南交大的精神与文化,是西南交大艺术教育整体水平的一次飞跃。
综上所述,艺术专业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专业范畴,而是关乎艺术素质教育、大学文化建设、大学精神传承等更加广阔的领域。艺术专业在理工科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就在于为校园文化奠定一个持续、稳定的专业化艺术“能量源”。这个“能量源”在追求自身进步与完善的过程中会不断地涌现出充满创造力的艺术作品,为学校高水平的艺术团队输送专业化的艺术指导与艺术骨干、提供丰富多彩的艺术素质课程以及培养更加广泛而出色的艺术受众,从而不断提升理工科高校的文化品位与精神内涵。
二、理工科高校文化建设中的艺术专业办学模式
在理工科高校办艺术专业,需要在高校文化建设中既要有所作为,又不能陷入孤芳自赏、曲高和寡的尴尬境地。所以,艺术专业的办学模式不应脱离理工科高校的办学实际与学术环境。如前所述,艺术专业要大力服务于艺术素质教育,这是艺术专业在理工科高校的办学价值所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艺术专业既然要扎根于理工科大学,就需要将艺术的根须深入到理工科大学的学术土壤之中,为艺术专业的发展汲取各种营养,形成与其他专业艺术院校不同的办学模式与培养特色。如果把理工科高校比喻成一汪碧波荡漾、深不可测的湖,那艺术专业就是五彩斑斓、灵动自由的鱼。湖水因鱼而生动,鱼因湖水而自在。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艺术专业教育、艺术素质教育与理工科高校文化建设共同提高与繁荣的良好局面,可谓一举三得。
为了促成这一举三得,理工科大学的艺术专业就应该一方面借理工科之力,打造一专多能复合型艺术人才的办学模式;另一方面,构建多维度的艺术素质教育,将艺术专业教育与艺术素质教育凝成合力,共同推动理工科高校的文化建设。
(一)借力理工科,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艺术人才
在理工科高校办艺术专业要做到恰当地借力发挥,即借助理工科的学科特色发展艺术学科。通过艺术与科技的交融、艺术专业师生与理工科专业师生的互动以及不同专业课程与实践环节之间的互渗,逐渐打通学科壁垒,让艺术专业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艺术人才,让艺术设计理念与艺术作品受到来自于科学思想的影响以及工业成果的启发。这种理工科大学所具有的学术环境优势是纯粹的专业艺术院校所难拥有的。
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艺术人才”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1.专业设置
在理工科高校设置艺术专业,除了纯艺术的绘画、音乐与舞蹈等专业,应多考虑设置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学科。这样有利于艺术学科借助其他学科的已有学术成果与学科优势快速形成专业特色,并在较短时期内提升办学实力。例如将平面设计与计算机专业结合,设置视觉传达设计或动漫设计等专业;将艺术设计与建筑工程专业结合,设置环境艺术设计、园林艺术设计等专业;将造型设计与机械工程专业结合,设置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等专业。这样设置的艺术专业,本身就是艺术与现代科技的结晶,所培养的艺术人才必然是通晓科技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艺术人才。
西南交大工业设计专业就是在这样的艺术专业设置思路下创办的。该专业虽然办学时间不长,但由于充分依托了西南交大的理工科背景,利用学校多学科的优势与先进的科研设备,将艺术与科技有机地结合,凭借西南交大国家轨道交通实验室和机械工程学院的资源,创立了工业设计与工程二级博士点,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培养体系,各个培养阶段自成一体,又贯穿融合,所培养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都体现了“一专多能”的特点。近几年,该专业的学生在国内、国际的设计大赛中屡获佳绩,如世界三大设计奖——德国的RED DOT设计奖、IF概念设计奖,美国的IDEA设计奖。2009年,该专业被评为“四川省特色专业”、“西南交通大学重点专业”。这样的专业设置在理工科高校形成了“理工搭台,艺术唱戏”的良好互动。
2.课程设置
在艺术专业的培养计划中适当嵌入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通识课程是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艺术人才”的有效举措。西南交大在通识教育方面可谓用功甚勤,建立了“交通天下”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由“历史、文化与人文精神”、“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艺术体验与审美修养”、“社会科学与责任伦理”、“自然科学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交通、工程与创新世界”七个模块构成,并且在本科生培养计划中通识教育类课程要求学生修读16学分。以此为借鉴,在艺术专业的学生中开设一些如“魅力物理”、“化学与人类生活”、“生命科学导论”、“信息检索”、“知识经济与创新”等理工类的通识课程,有助于艺术专业学生培养自己的科学精神、科学意识与科学态度,使其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艺术,拓宽其解决艺术问题的思路与办法。
3.第二专业的设置
对于学业优秀、学有余力的艺术专业学生,可以鼓励其跨学科修习第二专业或双学位课程。西南交大实行全日制本科生双学位教育,在校本科生经自愿申请、学校考核同意后,修读跨学科门类的另一专业课程,达到授予学位条件者,可同时获得另一个学科门类的学士学位。艺术专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方向或职业规划选择修习不同的第二专业,比如选修经济学、法学等专业,未来或许成为“艺术经纪人”;学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专业,也许可以成为未来的艺术管理者;音乐专业学生辅修应用心理学专业,可以发展成为“音乐治疗师”等。通过第二专业的设置,更加有利于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艺术人才,在未来的创业过程中,这些学生或许成为某一个新兴艺术领域中的“领军者”。
多学科领域之间的交叉融合是当今学科发展的主流,但交叉融合并不意味着广而泛式的学科专业知识的简单叠加,而是在“一专”之上的“多能”所形成的个性化知识、能力的有机复合。由于理工学科与艺术学科的学术血缘甚远,在理工科高校创办艺术专业就具有了一种先天的“学科基因”互补优势,为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艺术人才提供了宽厚的学科土壤。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多元的文化思想相互碰撞、形成兼容并包的学术气象,艺术的浪漫与科学的严谨将孕育出无限的可能性。这也使理工科高校的艺术学科具有了与一流专业艺术院校进行艺术切磋的学科实力与展开学术对话的专业特色。
(二)依托艺术学科,构建多维度的艺术素质教育
艺术专业是理工科大学艺术素质教育的核心力量,高校通过艺术学科的专业教学、专业创作、艺术活动等环节,形成了艺术专业教育向艺术素质教育的持续辐射,从而构建多维度的艺术素质教育。艺术专业能够为理工科大学提供如下五个维度的艺术素质教育。
1.长度——艺术作品展示
艺术作品是检验艺术专业教学质量的一个核心指标,无论是音乐、美术、设计,还是戏剧、电影等艺术专业都格外重视艺术作品创作,艺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就常常围绕艺术创作展开教学。艺术技能课有课程作业展,艺术竞赛有获奖作品展,艺术类研究课题有结题艺术作品展,毕业生有毕业作品展,总之,艺术作品展示不仅贯穿于艺术专业教学的始终,而且成为了大学校园中连绵不断的艺术风景线,构成了艺术素质教育的长度。
西南交大艺术专业每年都会为全校师生奉献近百场的艺术作品展,主要包括画展、雕塑展、艺术设计作品展、音乐会、舞蹈专场、微电影展等。其中,画展有国画、油画、版画、壁画等展览;艺术设计作品展包含平面设计、广告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设计等展览;音乐会就更加丰富了,有声乐类(中国民族声乐、美声、通俗、重唱、合唱等)、器乐类(中国民族器乐、管弦乐、独奏、合奏、交响乐等),此外,还有舞蹈、话剧表演和微电影展等。这些琳琅满目、色彩纷呈的艺术作品展成为西南交大师生直接体验各类艺术的最佳平台,通过这些艺术作品展,艺术专业的创作成果转化为最生动的艺术素质教育。当大学生们置身于艺术现场,去触摸、去感受那些鲜活的艺术作品,去感动、去感叹那些奇幻的音乐、炫目的舞蹈,学生们便获得了审美的满足、智慧的启迪、情操的陶冶、精神的升华……于是,美术馆、音乐厅、电影放映室等艺术场地便成为了艺术专业教育向艺术素质教育直接延伸的场域。
2.宽度——艺术实践活动
艺术实践是艺术专业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艺术实践形式多样,既有艺术专业学生创作、排练的艺术实践,也有艺术专业学生在课余时间到各个学院、社团、班级活动中进行艺术指导的实践。艺术实践活动能够充分体现艺术素质教育的宽度。
西南交大的艺术专业在艺术实践过程中都是向全校学生开放的。学校的非艺术类专业学生可以近距离地观摩艺术专业学生的绘画、雕塑、陶艺、扎染等创作过程,去观看音乐、舞蹈、话剧等节目的排练。对于非艺术类专业学生来说,艺术实践现场的近距离感受是非常有意义的,这种感受过程正是认识艺术创作规律和提高艺术审美能力的过程。而对于艺术专业学生来说,广泛参与学校各种文艺活动的策划、指导、表演等实践活动,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学校整体的文艺活动质量,体现艺术专业学生的专业价值;另一方面,有助于检验和提高艺术专业学生的艺术水准。
3.厚度——艺术类通识课程
艺术类通识课以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工艺、诗歌、戏剧、曲艺、电影等多种艺术门类知识的学习为主要内容,贯穿各类艺术作品的赏析,深入探讨艺术的起源与发展、艺术的创作与交流、艺术的风格与流派、艺术的欣赏与批评等,旨在引领大学生认识艺术本质、理解艺术精神、培养艺术思维、提升艺术修养,将艺术之道升华为洞穿世事的人生智慧与境界。因此,艺术类通识课程的开设不仅体现了艺术素质教育的厚度,也体现了一所大学文化的厚度,对大学生的精神成人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西南交大第一门艺术类通识核心课程《音乐与人生》每学期开三个班,每个班限报120名学生,由十名音乐专业教师组成教学团队,两名优秀的音乐专业研究生担任助教并进行课外艺术实践辅导。这门课在2014~2015年第二学期的学生评教得分为4.790972(满分为5分),颇受学生欢迎。该课程将音乐与人生相互观照、相互印证,用音乐的规律启迪人生的智慧,用音乐的思维激荡人生的创造,用音乐的审美提升人生的境界,从而帮助学生进入内在自觉、非功利性的审美状态,使学生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熏陶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打通音乐与人生的经络,激发学生潜在的能量。一位选修此课程的学生在结课论文中写道:“音乐与人生课使我这个学机械的工科男获益匪浅,让我明白了音色与人生角色、旋律与人生沉浮、和声与人际关系、复调与团队合作、曲式与人生规划、配器与组织管理的奇妙联系,让我这个音盲喜欢上了中国民歌与戏曲,更让我懂得了真情与和谐、浪漫与命运。我还从各位多才多艺的老师身上学到了诗意的生活与创造的人生态度,这门课结束了,恰是我真正热爱音乐与人生的开始。”
4.深度——艺术类第二专业
理工科高校面向非艺术专业学生开设音乐、舞蹈、美术、艺术设计等艺术类的第二专业或双学位课程是一种更具有深度的艺术素质教育。非艺术专业学生在完成主专业的同时,辅修自己喜爱的艺术专业,可以更深入地研究艺术的创造规律,并将艺术思维与自己的第一专业进行深层次的融合,而且在与艺术专业学生共同研习艺术的过程中,相互切磋、取长补短,整合各类学科信息,将会激荡起层出不穷的艺术与不同学科的创新,体现了艺术素质教育的“深度”。
西南交大以音乐专业为试点,从2014年开始增设音乐二专业。在辅修音乐专业的学生中既有理工科的学生,也有文科的学生。这些非音乐专业的学生与音乐专业的学生一起练声、弹琴、赏乐、谱曲,共同探索音乐艺术的奥妙。学校通过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深化了多学科的交流,也为全校各学院培养了艺术骨干,这些骨干将起到积极的艺术示范作用。通过艺术类第二专业的培养,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许多会演唱歌剧咏叹调的工程师,会作曲的科学家,会弹钢琴的企业家。
5.高度——高水平艺术团队
艺术专业作为学校艺术素质教育的培养基地,要为代表学校最高艺术水准的艺术团队(大学生艺术团)输送艺术骨干,提供不同艺术类别的艺术指导。只有在高水平的艺术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带动下,艺术团才能长期保持较高的艺术水平、持续地释放出艺术能量、传播高品位的文化艺术,才能让全校师生在视觉艺术中激发想象、在听觉艺术中净化心灵,在视听艺术中丰富情感、提高修养,从而推动校园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
西南交通大学大学生艺术团(以下简称艺术团)的主要成员由西南交大音乐表演专业学生、艺术特长生以及一部分有文艺专长的在校学生组成。艺术团把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教师和干部的文化素养、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作为首要任务,下设合唱团、乐团(包括管弦乐队、民乐队、电声乐队)、舞蹈团、话剧团、舞美队,经过十几位音乐专业教师多年的悉心指导和专业训练,艺术团承担了学校各项重大演出任务,创作排演了大量反映校园生活的优秀节目,代表学校参加国内外的艺术交流和比赛。
当然,艺术素质教育除了以上五个维度外,艺术专业的图书阅览室、举办的艺术讲座、艺术论坛、艺术沙龙、编印的艺术刊物以及艺术教师创作的作品展等这些艺术专业的资源都能成为艺术素质教育的支脉,不断汇入高校文化建设的汪洋之中。
总而言之,理工科高校文化建设中艺术专业教育应发挥其育人的双重功能,即借力理工科的学科优势和文化背景,形成有别于其他专业艺术院校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和特色。更重要的是理工科大学要以艺术学科为基石,为大学文化构建起多维度的艺术素质教育,从而丰富和创新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和完善校园文化品质,形成富有特色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三、艺术教育与理工科高校文化的共鸣
虽然艺术教育在理工科高校文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但艺术教育在理工科高校的发展境况却依然堪忧。艺术教育在部分理工科高校中存在口头上被重视,实际上却被忽视的现象,尤其在资源配置方面严重不足、政策导向方面长期滞后。由于教育竞争的压力,部分理工科高校大都关注学校的学科排名、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等各种显性成果,而轻视并不影响学校排名、科研实力的艺术教育。于是,部分理工科高校在艺术教育的硬件设施、场馆建设以及经费落实等方面长期停滞,对艺术教师的职业发展与评价也缺乏合理的规划。这些现象不仅挫伤了艺术教师的积极性,损伤了艺术教育,也对理工科高校文化建设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为了能让艺术教育在理工科高校文化建设中产生更大的能量,理工科高校就必须要有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气度,给予艺术教育更大的空间与更多的投入;同样,艺术教育也要走出狭隘的学科小圈子,充分融入到理工科高校文化建设之中,为校园文化的发展推波助澜。正如两个频率相同的琴弦,拨动一根,另一根也会发出同样美妙的乐音,形成悦耳的共鸣。那么,如何让理工科高校文化与艺术教育产生相同的“频率”呢?笔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以期达到两者共鸣的目的:
(一)完善艺术场馆建设,拓展艺术展示空间
“艺术有形式的结构,如数量的比例(建筑)、色彩的和谐(绘画)、音律的节奏(音乐),使平凡的现实超入美境。但这形式里面也同时深深地启示了精神的意义、生命的境界、心灵的幽韵。”〔2〕也就是说,艺术是运用各种“形式”来表达精神、生命与心灵的律动,而这种“形式”需要适当的空间去展示才能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如果理工科高校缺少音乐厅、大礼堂、展览馆、演播厅等基本的艺术场馆,没有舞台、没有展厅,那么,音乐舞蹈、戏曲话剧、绘画雕塑、艺术设计、微电影、动漫等作品将如何呈现?如果长期只能在条件很差、不正规的,甚至设备老化、不能遮风挡雨的场地中表现艺术作品,其艺术效果将会大打折扣,也会影响艺术创作者的创作热情。所以,再穷也不要穷艺术!理工科高校应克服困难,尽量完善艺术场馆的建设,为优秀的艺术作品提供恰当的展示空间,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艺术展示空间,才能使艺术作品形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能量。当理工科大学的师生置身于充满艺术气息的艺术场馆中,徜徉在美好的听觉、视觉和视听艺术所渲染的和谐与诗意的氛围中,必然会产生心灵的震撼与精神的升华,这也正是大学文化所追求的境界。
(二)提供艺术实践场地,满足艺术实践要求
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康德认为:“艺术实践活动根源于创作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艺术是主体心意诸能力的和谐统一在对象上的投影,是一种不同于自然、科学、手工艺的一种愉快的、自由的游戏。”〔3〕也就是说,艺术实践是一种愉快而自由的游戏,能够激发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故而,艺术实践既是艺术专业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艺术素质教育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理工科高校大都缺少专业化的艺术实践场地,常利用公用教室或公共场馆进行艺术实践,容易影响其他专业学生的上课或自习。为此,理工科高校应因地制宜,提供更多的艺术实践场地。如果条件允许,最好修建一个“艺术实践中心”。有了专有的艺术实践场地,既有利于集中各种艺术门类的实践活动,又有利于不同的艺术实践团队相互观摩学习,共同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如果条件有限,也可将一些闲置的场地进行简单改造装修,或将功能单一的场地改造成可以进行艺术实践的多功能场地,并配置一些基本的艺术实践设备以满足艺术实践的需要。
正如体育场馆和体育活动设施是专门为学生开展体育运动而提供的必要硬件一样,建设艺术实践场地和配备艺术活动设施也是提供给学生开展美育活动的必要条件。体育与美育是针对“身”与“心”健康的教育,两者构成了学生和谐发展的两极。因此,艺术与体育的场馆建设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它们共同构筑了大学文化的“气场”!
(三)打造艺术教学团队,提升通识教育水平
由于历史的原因,大部分理工科高校对于通识教育缺乏应有的认识与重视,尤其对艺术类通识教育的内涵、意义与教学方法理解不到位,加之部分理工科高校的学科发展不均衡,往往重理工、轻人文,造成艺术类通识教育的师资比较缺乏,甚至一些基本的艺术类通识课程也没有相对稳定的师资。为了提升艺术类通识教育的水平,必须打造一支高水平的艺术教学团队,而要形成一定规模的艺术师资队伍,最佳的途径是在理工科高校创办艺术专业。有了艺术专业才能形成稳定的艺术教学团队,才能开设体系化的艺术类通识课程,才能为大学文化注入更大体量的“艺术之泉”。
(四)利用艺术专业资源,开展艺术双学位教育
对于已创办了艺术专业的理工科高校,可要求艺术专业为全校学生开设艺术类的第二专业或双学位课程。这样不仅充分利用了艺术专业的教育资源,也体现了艺术专业在理工科高校中的办学特色,有助于艺术专业在理工科高校中的健康发展。为此,理工科高校应提供必要的条件,积极推动艺术类第二专业的开展。同时,艺术专业教师也应转变观念,敞开胸怀,在关注艺术专业学生的同时,还应对非艺术类专业学生开展专业的艺术教育,让理工科大学生也能插上艺术的翅膀,在科技与艺术创新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五)推动艺术团队的进步,关心艺术教师的发展
在理工科高校打造一支高水平的艺术团队非一朝一夕之功,要保持艺术团队的艺术水平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每年都会有艺术团的骨干成员毕业离校,需要重新培养新生力量,这需要艺术指导教师具有极大的耐心与热情。同时,为了避开学生的上课时间,艺术指导教师大都选择晚上或周末的时间开展艺术训练,经常还会有一些紧急的艺术活动需要增加排练时间,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这其中的甘苦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人们只看到了艺术团的学生们在舞台上精彩的表演,却常常忽略了艺术教师在幕后辛勤的耕耘。所以,必须要依靠一支真正热爱艺术、有奉献精神的艺术专业教师十年如一日、殚精竭虑、挥汗如雨地投入到艺术创作与训练中,才能让艺术团队绽放出艺术的光彩。
然而,在一些理工科高校中,艺术团指导教师却没能得到应有的尊重与关心。指导教师没有艺术工作室、缺少活动经费、很少有外出观摩提高的机会,甚至艺术指导工作都无法计算成工作量。这些情况会直接影响艺术指导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不利于高水平艺术团队的可持续发展。为此,理工科高校应以人为本,真正去关心艺术指导教师的发展,为其排忧解难,让这些艺术教师更加愉快而积极地投入到高水平艺术团队的建设中去,让艺术团队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艺术作品,成为引领大学文化的最生动、最先锋的力量!
以上五点建议的目的就是让艺术教育与理工科高校文化产生相同的“频率”,这种“频率”就是和谐、创新与先锋性。优秀的大学文化会关心并培育校园里的每一个人,让置身其中的每位师生都能获得和谐的发展、创新的活力和引领时代的勇气。而理工科高校的文化,则更应该突出这三点要求。
所以,在大学校园进行艺术教育活动就是将大学文化引向和谐、创新、先锋的轨道。找到了这个共同的“频率”,就会消弭艺术教育与理工科高校文化的隔膜,让艺术教育与理工科大学文化成为“知音”。只有成为了“知音”才能产生“共鸣”,才能在两者相互倾听、相互尊重、相互推动的“共鸣”声中激荡起理工科大学文化的宏大交响!
四、结语
理工科高校的大学文化充满了科技的阳刚之气,它是用工具理性与科学理性构筑起的钢铁大厦。这座大厦里的人们求真务实,探索自然,追求着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然而,由于数理逻辑思维的局限和“工具人格”的桎梏,让纯粹的理工科大学文化缺少了人性的思考、情感的表达和审美的激情。
古语有云:过刚者易折,善柔者不败。中国古法锻造的龙泉宝剑之所以锋利无比、削铁如泥,就是因为它运用了“夹钢”的技术,经千锤百炼后,“百炼钢”与“绕指柔”双剑合一,既有剑刃的硬度,又有剑身的柔韧。同理,理工科高校文化建设也要刚柔并济、双剑合璧。高校的管理者不应再狭隘地认为艺术教育就是教人吹拉弹唱、吟诗作画,把艺术仅仅等同于游离于人本之外的一种单纯的附加技艺,而应该认识到,艺术将为坚硬的理工教育渗入柔性,给予人们心灵震撼与审美唤醒;更应把艺术教育融入进刚健有为的理工科大学文化之中,在多元思维和不同文化的交融中,为莘莘学子们建造一座高扬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的理想主义家园。
参考文献:
〔1〕聂振斌,滕守尧,章建刚.艺术化生存——中西审美文化比较〔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528.
〔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231.
〔3〕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小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45-152.
(责任编辑:陈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