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气”与“势”在海报设计中的运用

2015-02-20朱婕

中国民族博览 2015年6期
关键词:气势章法广告

朱婕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四川 成都 611756)

浅析“气”与“势”在海报设计中的运用

朱婕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四川 成都 611756)

【摘要】“气势”的雏形是根植于传统文化之中的。所谓“气”,由天地万物的基本元素组合而成,称之为万物的本源,造物的规律。所谓“势”,则可以理解为置陈布势,走势,即画面的布局。在现如今这个信息高速发达的时代,广告设计作为一种媒介隐形存在着,将烦琐的信息用最简易的表现方式传递给观者——海报设计。但是如何在海报设计中灵活地表达信息内容,是一门重要的学问;如何将“气势”这种抽象概念体现在广告设计中则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气势;广告;布局;设计;章法

盘古开天辟地之时,“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万里。后乃有三皇”。该段话讲述的是事物的一种生长历程,气脉的延伸。不同的事物都有一个延伸过程。气势中的起,承,转,合便是气势从开始到发展再到结束的全过程。这也是广告设计的表现过程。气势在此表现出的是画面结构,章法布局所遵循的发展规律。这里所说的画面布局,是与南齐谢赫“六法”中的“经营位置”有直接关联的。根据画面结构的需求运用阴阳关系进行置陈布势,可以从设计者的想法出发巧妙地利用空白,处理好图形与图形,图形与文字之间的关系,既增加了画面的艺术感染力,也充分地表达了作品内容的章法布局和气势趋向。

何谓“气”?中国古代无论是在哲学、医学还是艺术领域对“气”的概念和作用都有不同的表述。在国画、书法等领域,意指山川云气,气韵风骨。气是世间万物形成的根本。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宇宙万物皆有生命,所有的变化结果都是气的运行。气的运行也是中国古典哲学理念运动的体现,以不同的表现手法最终形成不同的画面效果统一回环在各种形式的作品之中。气,或虚或无,是个体图像与整体的统一体,也反映着现象与本质的统一性。气是理和道的结合,是形而上,又是形而下,形成了独到的美学定位——寓静于动,动静结合。这是一种黑白关系,空白是其中一种表现方式,空白可以表现海报设计中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对于气势的传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让观者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作品内部的运行规律,拓宽了观者的想象力,将空白在章法布局中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何谓“势”?老子在《道德经》中曾提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势”有取势,写势,布势之分。即画面的章法布局。在广告设计中,一幅优秀的海报作品必定会体现“势”的“不可移不可易”。这是一种严谨的表现手法,对经营位置要表现得恰到好处,要将设计者的精神想法传递给观者,故不可移;易,即改变画面中物象的方向大小,移尚且不可,易自然是不能了。在进行广告设计创作时,要做到画面的流动,大气磅礴,在势的表达上必是得多下一番功夫的。只有势的存在,才能在广告设计中体现物象的精神状态并增加其雄浑之气,使之具有音乐般的韵律和节奏变化。

在广告设计作品中,气势是可以根据设计者的立意通过远近、大小、高低、刚柔、繁简、疏密、主次、黑白、虚实等对立统一的阴阳关系来体现的。得气势者方可得新意,别开生面,将需要传达的信息以具体的题材形象迁想妙得表现出来,这样的作品自然气势十足,不失大家风范。如图1所示,这是设计大师靳埭强的海报设计作品,乍眼看去极为简单朴素,其实为了营造意境作者苦心经营了多处细节,整幅作品旋转乾坤,动静结合得浑然天成,有一种极强的流动感却又静气十足,势未到气已吞。这幅作品很巧妙地体现了气势感、节奏感以及形式感。

想要进一步在广告设计上体现作品的气势感,就应做到:“取其势,近取其质。”必要气足势旺,不仅要近看,更要远观。因此更要把布置取势放其首位。中国画讲求“布置意象”,运笔前必先对物象题材进行周密安排,以取势为首做到笔到意生。由此可见,气势在安排物象上的作用是很大的,也就是潘天寿老先生所说的“强其骨”,即整幅作品的经络。再来看图2,该作品以花瓣落水为主展示,强调了一种时间和空间的灵动性,水波荡漾开的涟漪以墨的形式出现,温雅不输气质。文字以竖排版为主增加了天与地上与下空气的流

动性。形成一种颇具韵律的意象趣味和动态气脉,仿佛让人置身其中感觉到风的存在,如同有一种天籁之声的音韵美回荡耳畔,让人体会到设计者的思路。这种表现手法在设计者和观者之间构建起了一座无形的桥梁,产生一种亲和感,进一步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和互动性,缩短了观者与设计者之间的距离。确然,气势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整幅作品的气势从始至末都是动静相宜并归于道法圆通之中,所呈现的内容形式是开合、起收回环之势。

图1 

图2 

在优秀的广告设计作品中,气势的收、放则犹如下棋一般,有“明争暗渡”、“斜走飞出”、“迁回辗转”便可自然做到“金井栏局”。潘天寿老先生曾言:“一幅作品的成功与否在于起收两段。”这句话是用来比喻国画的,但同时也适用于广告设计之中。从某种角度上而言,绘画与设计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的,亦可相通。广告设计作品除了追求动静相结合的表现形式外,时空感和画面感所产生的特殊意蕴也是必不可少的。根据画面结构的需求,巧妙地运用阴阳关系中的正奇险、动静等理法进行置陈布势,处理好象外之意。

特定的形象会阻碍更具普遍意义的精神实质的表达。当一幅作品中包含有“气”与“势”,它才能更加直接和深刻地表达作者的精神世界,做到作者与作品之间无障碍的精神转移。传达作者的精神和情感是艺术作品的功能,而这个功能必须具备一个载体,这就是具有生命能量的形式。而“气”和“势”正是能构成直接的精神传达方式。艺术创作是生命的诞生过程,必须以“气与势的生命样式”作为艺术生命形式的指导,在“气”与“势”的运化中创造人类精神的生命载体。在广告设计海报作品中,画面的气势表现至关重要,它能够加强物象的精神状态和画面的雄浑之气,使其具有音乐般的节奏变化,增强广告设计的艺术表达魅力,这也是当今平面设计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并不断地赋予时代性与人文精神,为广告设计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构建作用。

参考文献:

[1]潘公凯,潘天寿.谈艺录[M].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2]韩林德.境生象外[M].三联书店,1996.

[3]宗白华.艺境[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4][美]阿历克斯·伍·怀特,黄文丽,文学武译.平面设计原理[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1).

[5]林家阳.图形创意[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3(5).

[6]杨敏,杨奕.版式设计[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7]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8]李巍.广告设计[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0).

[9]章利国.设计艺术美学[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9).

[10]宗白华.艺境[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9).

[11]刘墨.中国画论与中国美学[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1).

作者简介:朱婕: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硕士在读。

【中图分类号】J524.3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气势章法广告
詞作章法的藝術辯證法講究
宏伟大气,气势与细腻兼备 Vivid Audio Giya G3 S2
质地
例证段的基本章法
咏鸡
谷松章:章法的主线
让句子有气势
省级党报广告品位提升与影响力拓展
媒介自建:湖南媒介型广告公司发展新路径探究
广告语对广告效果的影响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