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湘歌剧宣叙调《琴弦断了,鼓皮松软了》结构的开放性特征

2015-02-20

中国民族博览 2015年6期
关键词:宣叙调开放性

马 琳

(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金湘歌剧宣叙调《琴弦断了,鼓皮松软了》结构的开放性特征

马琳

(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广东 广州510006)

【摘要】金湘歌剧宣叙调《琴弦断了,鼓皮松软了》是一个并列三部曲式的结构,宣叙调中的每个乐段用不同的材料写成,属于并置型三段式,各乐段通过开放性扩张、开放性减缩和开放性移调体现这首宣叙调结构的开放性特征。

【关键词】金湘;宣叙调;开放性

金湘歌剧《热瓦普恋歌》中第六场第九首歌曲《琴弦断了,鼓皮松软了》是男主角塔西瓦依和女主角阿娜尔古丽的宣叙调和混声合唱的唱段。“金湘是中国当代严肃音乐创作领域的代表性作曲家之一,其作品时代特色鲜明,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1]这首宣叙调是一个并列三部曲式,由引子、第一乐段、连接、第二乐段和第三乐段构成。这首宣叙调讲述的是老爷于素甫为塔西瓦依和已经去世的阿娜尔古丽补办婚礼后,塔西瓦依拿出当年的热瓦普为小阿娜尔古丽弹奏,在松软的热瓦普弹奏中塔西瓦依也渐渐离世。

表1 宣叙调《琴弦断了,鼓皮松软了》的开放性结构

一、全曲结构的开放性特征

这首宣叙调是一个并列三部曲式的结构,由引子、第一乐段、第二乐段和第三乐段构成。宣叙调的每个乐段都是用不同的材料写成,属于并置型三段式,具有开放性特征。“所谓结构的开放性,是指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音乐结构,它没有形成一种自我封闭的特点,而是处于一种活泼的、灵活多变的、富有伸缩性的结构模式之中。”[2]

第一乐段是两个平行句法的乐句和连接部分,开放性特征体现在乐句结束的两个音由上行小三度小跳变为上行大三度小跳,是一种开放性的扩张。第二乐段是三个平行句法的乐句,开放性特征体现在每个乐句结束时同音反复的减少,并且第一乐句与第二乐句的开头是一个上行小六度的大跳到第三乐句变为上行纯四度的大跳,这是一种开放性的减缩推动。第三乐段由五个乐句组成,第一、第二乐句是平行句法,通过重复、发展体现开放性特征,第三、第四乐句是平行句法,通过换调、发展体现开放性特征,最后一个乐句是对比句法,运用了前面部分的材料将剧情推向高潮。

二、第一乐段的开放性扩张

这首宣叙调的引子有两个小节,4/4拍的拍号,用十六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在小字一组、小字二组和小字三组演奏。第一乐段由两个变化重复的乐段和连接组成,第一乐段的开放性扩张体现在乐句结束时从向上小跳的小三度音程变成了向上小跳的大三度音程(见下例1-a),伴奏部分也由减三和弦变成了增三和弦。

例1 宣叙调《琴弦断了,鼓皮松软了》结构的开放性特征谱例

第一乐句是四声部合唱的形式,四个声部在不同的音高上演唱同一句唱词,这一乐句共有四个小节,钢琴用柱式和弦伴奏。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也是四个声部在不同的音高上演唱同一句唱词,第二乐句也是四个小节,在第二乐句结束后有两小节的连接,连接部分没有旋律,钢琴部分在A音上同音反复演奏8次结束连接部分。第一乐句结束的两个音是e2音向上小跳到g2音,构成一个小三度音程(见例1-a第一个方框),伴奏部分的和弦用的是减三和弦,第二乐句结束的两个音是e2音向上小跳到#g2音,构成一个大三度音程(见例1-a第二个方框),伴奏部分的和弦用的是增三和弦,这两个乐句形成了一种开放性的扩张,这是第一乐段开放性特征的体现。

三、第二乐段的开放性减缩

第二乐段从第十三小节开始,由三个变化重复的乐句组成,每一乐句都是由塔西瓦依的独唱和两个女声声部的合唱构成。第二乐段的开放性减缩体现在同音反复次数的减少,由第一乐句同音反复的四次变为第二乐句同音反复的两次,第三乐句变为最后只有一个音与后一乐句的第一个音形成两次的同音反复(见上例1-b)。

第一乐句开始塔西瓦依由c音用小附点的节奏型同音反复演唱两次后向上大跳到c1音,演唱一拍半后休止一拍向下小跳到a音再向上小跳回到c1音后向下连续级进四次到f音再向下小跳到d音,之后向上级进到e音同音反复演唱四次,休止两拍后用一个四分音符,两个八分音符和一个四分音符的节奏演唱出了四个字的唱词结束第一乐句。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开头和第一乐句在同样的音高上演唱,到第十八小节处第二拍演唱了半拍后有个十六分音符的休止,之后再d音上演唱了十六分音符后向上级进到e音同音反复演唱两次后结束。第三乐句还是从e音开始用小附点的节奏型同音反复演唱两次后向上大跳到a音,演唱半拍后有个八分休止符之后a音重复演唱一拍半在向上级进两次到c1音后向下连续级进三次到#g音,之后连续上行级进五次到e1音结束第二乐段。第一乐句结束时的同音反复有四个音(见例1-b第一个方框),第二乐句的同音反复变成两个音(见例1-b第二个方框),第三乐句结束的e1音和后一乐段开始的e1音形成两个音的同音反复(见例1-b第三个方框),这两个音是顶针的形式。第一乐句开始是向上小六度的大跳,第二乐句的开始也是向上小六度的大跳,到第三乐句的开头变为向上纯四度的大跳,这种大跳度数的减少和同音反复的减少都是一种开放性的减缩推动,这是第二乐段开放性特征的体现。

四、第三乐段的开放性移调

第三乐段从第二十三小节开始,由五个乐句组成,第一、第二乐句是平行句法,第三、第四乐句是平行句法,第五乐句是对比句法,这一乐段都是塔西瓦依和阿娜尔古丽的重唱。第一乐句由塔西瓦依在e1音演唱开始,阿娜尔古丽从第二拍开始演唱,由f2音向下大跳到bb1音,休止十六分音符后向下级进到a1音之后向上级进两次到c2音再向下级进两次回到a1音,之后向下小跳到f1音后向下级进到e1音再向上大跳到a1音后向下大跳到d1音后上行级进到e1音同音反复演唱两次,塔西瓦依在第二十四小节的最后一拍接上阿娜尔古丽的演唱。第二乐句是阿娜尔古丽一个人演唱,开始演唱的音高和第一乐句的一样,这一乐句没有塔西瓦依的演唱。第三乐句用了前两句的材料换调演唱,开始演唱的音高比第二乐句低了大二度,由塔西瓦依独自演唱,之后这一乐句变化重复演唱一次。第五乐句运用了第四乐句开头同音反复的材料在c音上演唱,随后是一个向上八度的大跳,并用小三度的柱式和弦伴奏结束这一乐段也结束整首宣叙调。这一乐段的开放性特征体现在前两乐句是用变化重复的演唱形式推动剧情的发展,第三乐句运用的是前两乐句的材料但是换了一个新调演唱来推动剧情。

五、结语

金湘歌剧《热瓦普恋歌》中第六场第九首歌曲《琴弦断了,鼓皮松软了》是男主角塔西瓦依和女主角阿娜尔古丽的宣叙调和混声合唱的唱段。“民族音乐创作作品优劣的关键还是在于作曲家的艺术品格、实践经验和创造才能,理论研究只能为初学者提供指引,为疲怠者开拓思路。”[3]这首宣叙调是一个并列三部曲式,三个乐段都是由不同的材料写成,属于并置型三段式。“‘有机综合’已成为当代音乐创作的一大特色,例如音乐结构上的‘有机综合’。”[4]这首宣叙调具有开放性特征,第一乐段是开放性的扩张推动剧情,结束音向上小三度的小跳变成向上大三度小跳,伴奏和弦由减三和弦变成增三和弦来体现开放性的扩张。第二乐段是开放性的减缩推动剧情,从同音反复次数的减少来体现,第三乐段是运用移调的手法推动剧情来体现结构的开放性特征。

参考文献:

[1]魏扬.金湘创作中的“纯五度复合和声体系”探究[J].音乐研究,2013(3):68.

[2]孙志鸿.试论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原则及思维特点[J].齐鲁艺苑,2000(1):44.

[3]魏扬.单音程与其复音程的协和度差异及纯五度复合和声排列[J].音乐研究,2015(2):92.

[4]魏扬.五正声纯五度复合和声的和弦体系[J].音乐研究,2014(1):99.

作者简介:马琳(1993-),女,河南南阳人,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作曲理论。

【中图分类号】J617.2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宣叙调开放性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它山之“匙”,可以攻“乐”
如何在初中化学开放性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论歌剧《茶花女》中宣叙调的重要性
试论中国京剧念白与西方歌剧宣叙调审美之异
浅谈西方歌剧宣叙调与中国戏曲念白的异同
100例开放性手外伤的早期处理效果分析
寻求开放性道路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