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和老年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比较*

2015-02-19张馨,杨海松,毛大华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青年组阳性率受体



青年和老年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比较*

网络出版时间:2015-03-19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2.5012.R.20150319.0931.004.html

张馨, 杨海松, 毛大华**, 邓英蕾

(贵阳医学院附院 乳腺外科, 贵州 贵阳550004)

[摘要]目的: 比较青年(≤35 岁)和老年(≥65 岁)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方法: 比较青年乳腺癌患者(≤35 岁)57例及老年乳腺癌患者(≥65岁)56例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ER、PR、HER-2的表达。结果: 青年组乳腺癌肿瘤直径长,临床分期晚,淋巴结转移率及多中心性乳腺癌所占比例高于老年组, ER、PR阳性表达率低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理类型、HER-2表达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年乳腺癌较老年浸润性更强、发展更快、恶性程度更高。

[关键词]乳腺肿瘤; 癌; 青年人; 老年人; 疾病特征; 受体,雌激素; 受体,孕激素; 受体,表皮生长因子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约有130万人诊断乳腺癌,约50万死于该病。我国乳腺癌的发病年龄高峰为40~49岁,比西方国家早10年左右,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工作压力增大等因素,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有年轻化的趋势。青年和老年乳腺癌具有各自特殊的临床病理特点和生物学行为,本文通过比较青年乳腺癌与同期老年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了解这两种人群的乳腺肿瘤异质性,为青、老年乳腺癌的合理诊治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1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收集2010-2013年间乳腺外科已手术切除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标本共113例,其中≤35 岁的青年乳腺癌患者57例,22~35岁,中位年龄32岁;≥65 岁的老年乳腺癌患者56例,65~87岁,中位年龄72岁。入选标准:(1)患者均为女性,经超声、X线及骨扫描等检查排除远处转移;(2)术前未经任何形式的治疗。

1.2 ER、PR、HER-2的检测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ER、PR、HER-2的表达。所有标本经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常规石蜡包埋,连续4 μm厚切片,HE染色。ER、PR、HER-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兔抗人PR多克隆抗体、兔抗人ER多克隆抗体和兔抗人HER-2多克隆抗体均购自基因公司。ER、PR以细胞核呈清晰的棕色着色为阳性,根据2011年美国临床肿瘤协会(ASCO)阳性判断标准:阳性细胞数<1%为阴性,阳性细胞数≥1%为阳性。HER-2蛋白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质,阳性反应者显示为棕黄色颗粒,根据2011版中国HER-2检测指南:0(阴性)为无染色,1+(阴性)为<10%的细胞膜染色或者任何比例肿瘤细胞着色不完整或不一致,2+(可疑)为≤30%的肿瘤细胞着色强且完整,需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比值大于2.2为阳性,3+(阳性)为大于30%中等到强的完整的膜染色。本研究将HER-2呈0~1+视为阴性,2+~3+视为阳性。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多中心性乳腺癌比例、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理类型、ER、PR、HER-2表达情况。多中心性乳腺癌的诊断标准:同一乳腺内有1个以上各自独立、互不连续、组织学类型相同或不同的原发癌灶,两个癌灶之间有正常腺体和组织相隔,不存在乳腺导管、淋巴管、血管转移或直接侵犯的证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χ2检验、FISH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病理特征

青年组乳腺癌患者57例,占同期乳腺癌患者的9.12%(57/635),老年组乳腺癌患者56例,占同期乳腺癌患者的8.82%(56/635)。青年组肿瘤直径多为T2(64.91%)及T3(22.81%),临床分期多位于Ⅱ期(64.91%)及Ⅲ期(22.81%),而老年组肿瘤直径多为T1(28.57%)及T2(66.07%),临床分期多位于Ⅰ期(26.79%)及Ⅱ期(69.6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青年组多中心性乳腺癌的比例(15.79%)高于老年组(0.00%),青年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42.11%)高于老年组(23.2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病理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青年组与老年组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

2.2 ER、PR、HER-2阳性率

青年组乳腺癌ER阳性率为61.40%(35/57),老年组为83.93%(47/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ER阳性率高于青年组。青年组乳腺癌PR阳性率为50.88%(29/57),老年组为69.64%(39/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PR阳性率高于青年组。青年组乳腺癌HER-2阳性率为50.88%(29/57),老年组为44.64%(25/5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乳腺癌发病率以每年约2%的速度递增,且倾向于年轻化。我国乳腺癌罕见于青春期女性,25岁后发病率逐渐升高,40~50岁为发病高峰年龄。本研究示,≤35岁的青年乳腺癌占同期所有乳腺癌的9.12%,国内报道青年乳腺癌约占同期乳腺癌的10%左右[2-3],与本文报道相符。本研究中≥65岁的老年乳腺癌占同期乳腺癌的8.82%,而欧美国家50%以上乳腺癌患者为老年人。

一般认为,青年乳腺癌的临床分期较晚,更具侵袭性,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本研究显示,青年乳腺癌患者的肿瘤体积偏大,临床分期以II、III期居多,这与国内报道一致[3-4]。肿瘤大小一般由肿瘤生长速度及病程决定,生长速度取决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青年患者卵巢功能旺盛,体内雌激素水平较高,肿瘤细胞多处于S分裂期,受雌激素的刺激作用强烈,故生长速度较快;再者,青年患者腺体致密,肿块不易扪及,加上平时工作繁忙,存在侥幸心理,不及时就医。所以,青年乳腺癌患者就诊时肿瘤体积较大,分期较晚。由于老年乳腺腺体萎缩,肿块易扪及,且当代老年人的保健意识越来越强,加上钼靶检查的普及,很多老年乳腺癌能在早期发现。

腋窝淋巴结转移是评估乳腺癌复发转移风险的独立因素,转移数目越多,乳腺癌复发转移风险越大,预后越差。本研究显示,青年组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于老年组。证明青年乳腺癌更具侵袭性,较老年乳腺癌复发转移风险高,预后更差,这与国内外研究结果类似[3-6]。

多中心性乳腺癌也称多原发癌,本研究青年组患者单侧多中心性乳腺癌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老年组。国内外对多中心性乳腺癌的报告不多,认为其多见于青年患者,术后局部复发率高。但对于多中心性乳腺癌与单侧单发乳腺癌的预后却众说不一。多中心性乳腺癌是否是影响乳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还需进一步考证。

本研究显示,青年乳腺癌中ER、PR的阳性表达率低于老年患者,HER-2的阳性表达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乳腺癌表达ER、PR,说明癌细胞仍保留激素依赖性生长的特征,其阳性表达者分化程度高,恶性程度低,淋巴结转移慢,预后好,两者均阳性时,内分泌治疗有效率为70%。ER、PR缺失者生物学行为不再受雌激素控制,肿瘤中异型细胞及分化不良细胞较多,肿瘤生长速度快,侵袭性强,易转移,对内分泌治疗不敏感。老年组患者ER、PR表达高,表示老年乳腺癌较青年乳腺癌恶性程度低, 内分泌治疗效果好,预后好。青年组ER、PR表达低,不仅提示肿瘤恶性程度高,也阻碍了后续的内分泌治疗,预后差。这与国内外多数报告一致[2-3,9]。Her-2癌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7q21上,是表皮生长因子家族的成员之一,具有抑制凋亡、促进肿瘤细胞增生、增进肿瘤侵袭力的作用。Her-2是乳腺癌预后不良的指标之一,其过表达预示术后有较高的复发转移风险。Her-2也是乳腺癌在临床上使用抗Her-2单克隆抗体 Herceptin 的重要依据,是化疗药物选择的重要指标。国内外较多研究提示青年乳腺癌中HER-2阳性率高于老年乳腺癌,与本研究报告不符,可能与本次研究样本量小有关系,需进一步研究统计[2-4,9]。

目前乳腺癌的发病率在上升,但死亡率反而有所下降,这依赖于治疗技术的发展。Han的研究显示,≤35岁的患者中,年龄每下降1岁,死亡风险增加5%[10]。本次对青老年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研究发现:青年乳腺癌患者较老年患者就诊时肿瘤体积大,分期晚,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部分为多中心性乳腺癌,ER、PR阳性率低,肿瘤性质更恶劣。因此,应加强对青年女性乳腺疾病知识的宣传,增加普查力度,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患者的总体生存率。

参考文献4

[1]林文照,林英城,曾德,等.潮汕地区1920 例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09(24):1905-1908.

[2]李梅芳,何建蓉,沈坤炜,等. 不同年龄段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J].中华乳腺病杂志, 2010 ( 5) :558-565.

[3]赵二保,张华一,曲隽渊,等. 青年和老年乳腺癌临床病理对比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1(7):835-836.

[4]秦颖,张同先,张巍,等. 青年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分子分型及预后分析[J]. 中国肿瘤临床, 2014(4):231-236.

[5]Narod SA. Breast cancer in young women. Nat Rev Clin Onconl, 2012(8):460-470.

[3]沈镇宙,邵志敏.年轻乳腺癌(≤35岁)患者死亡风险规律的分析.中国癌症杂志, 2007 (2):118-120.

[7]杨丽丽,张银华,赵峰.若干生物学指标对多中心性乳腺癌的影响及意义.广东医学, 2012( 21) :3300-3302.

[8]Newman LA, Sahin AA, Cunningham JE,et al. A case-control study of unilateral and bilateral breast carcinoma patients. Cancer, 2001(10):1845-1853.

[9]汤红平,谢闺娥,黄犁,等.106例青年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的回顾性分析[J]. 中华乳腺病杂志, 2013(3):184-187.

[10]Han W,Kang SY. Relationship between age at diagnosis and out-come of premenopausal breast cancer:age less than35 years is a reasonable cut-off for defining young age-onset breast cancer. Breast Cancer Res Treat, 2010(1):193-200.

(2014-12-01收稿,2015-01-23修回)

中文编辑: 周凌; 英文编辑: 赵毅

·临床研究·

Comparative Study of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reast Cancer of Young and Senior Patients

ZHANG Xin, YANG Haisong, MAO Dahua, DENG Yinglei

(DepartmentofBreastSurgery,theAffiliatedHospitalofGuiyangMedicalCollege,Guiyang550004,Guizhou,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reast cancer between young (≤35 years old) and senior (≥65 years old) patients and expressions of ER, PR and HER-2. Methods: Th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57 young patients and 56 senior patients were compared, and the expressions of ER、PR and Her-2 were detected by means of immunohistochemical Envision. Results: The young patients group exhibited longer diameter of tumor, the rates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multicentric breast cancer were higher than senior group, and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s of ER and PR were lower than senior group,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erning pathological type of both groups and expression rate of HER-2, differences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s: Breast cancer in young patients are more invasive, faster and have higher malignant than senior patients.

[Key words]breast neoplasms; carcinoma; young people; senior; disease attributes; receptor, estrogen; receptor, progestin; receptor,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07(2015)03-0274-03

通信作者**E-mail:maodahua1@medmail.com.cn

[基金项目]*贵阳市科技局基金[筑科合同(2013103)28号]

猜你喜欢

青年组阳性率受体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不同类型标本不同时间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分析
Toll样受体在胎膜早破新生儿宫内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韩梅: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速滑女子青年组双料冠军
2,2’,4,4’-四溴联苯醚对视黄醛受体和雌激素受体的影响
肌电图在肘管综合征中的诊断阳性率与鉴别诊断
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在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1504例铁路职工心电图分析
Toll样受体:免疫治疗的新进展
欧美的猫弓形虫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