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基磺酸型酸液体系的研制及性能评价
2015-02-19左国磊陈大钧杜紫诚陈波
左国磊,陈大钧,杜紫诚,陈波
(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
一种氨基磺酸型酸液体系的研制及性能评价
左国磊,陈大钧,杜紫诚,陈波
(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
[摘要]针对目前氨基磺酸酸液体系抗温性差的问题,从氨基磺酸的化学特性入手,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通过复配得到一种氨基磺酸型酸液体系,即20%氨基磺酸+15%(乙酸+含氯有机酸盐A)(代号为HZ-1),并对该酸液体系的溶蚀性能、腐蚀性能以及酸化改造效果等进行了评价,最后通过利用X-衍射对反应残渣进行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HZ-1具有很好的溶蚀性能,并且具有一定缓速性能;通过深部酸化岩层,可以起到良好的岩层改造作用。此外,使用HZ-1不会生成硫酸钙沉淀,克服了氨基磺酸酸液体系在中高温条件下使用的局限性。
[关键词]氨基磺酸;酸液体系;碳酸盐
氨基磺酸是一种固体酸,俗称“固体硫酸”,常作为清洗剂,用于清洗锅炉、冷凝器、换热器、夹套及化工管道等设备[1]。氨基磺酸酸液体系也可以用于改造油田碳酸盐储层,与常规盐酸酸液体系相比,其具有如下优点[2-4]:①腐蚀性低,能减轻对井下管柱及设备的腐蚀;②酸岩反应速度较慢;③呈固体粉末状,且性质稳定,非常利于远途运输及储存,可以看出氨基磺酸是一种很好的碳酸盐酸化用酸。然而目前氨基磺酸酸液体系仅适用于浅层低温碳酸盐储层酸化改造,这主要是由于其在65℃以上的条件下会发生一定水解并产生硫酸钙沉淀,这对储层会产生二次伤害[5],因而限制了其在中高温碳酸盐酸化中的应用[5]。若能采取一定手段提高氨基磺酸酸液体系的高温适应性,必将能弥补盐酸体系的不足。为此,笔者通过复配得到一种氨基磺酸型酸液体系(代号为HZ-1)并对该体系进行了性能评价。
1试验部分
1.1试验仪器及药品
1)试验仪器电子分析天平(上海精科仪器厂);循环水式真空泵(巩义市予华仪器责任有限公司);数显恒温水浴锅(金坛市双捷实验仪器厂);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X射线衍射仪(荷兰帕纳科公司);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美国FEZ公司);N80钢片。
2)试验药品氨基磺酸(常州启迪化工有限公司),工业级;乙酸(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分析纯;有机酸盐A(淄博鲁硕经贸化工有限公司),工业级;盐酸(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分析纯。
1.2试验原理
依据“强酸制弱酸”原理,氨基磺酸可与有机酸盐A部分反应产生一种中等酸性的有机酸B,有机酸B具有一定抗温性,且与碳酸盐反应生成的产物在水中溶解度高,不会对储层造成二次伤害。另外,加入一定量的乙酸,不仅能增加酸液体系的氢离子浓度,而且也具有一定的抗温性,因而提高了整个氨基磺酸酸液体系的抗温性。具体反应式如下:
有机酸B+CaCO3→Ca盐(可溶)+CO2↑+H2O
1.3氨基磺酸酸液体系的合成
先用量筒准确称取350ml自来水,加入到500ml烧杯中,放入转子并将烧杯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再依次称取70g氨基磺酸、有机酸盐A和乙酸(共计52.5g),在保持150r/min的搅拌速度下将已称好的乙酸、有机酸盐A、氨基磺酸依次加入至烧杯,搅拌约15min,待烧杯中固体完全溶解后,取出转子,用保鲜膜包覆杯口,再将烧杯放入恒温水浴锅内,升温至90℃,并在该温度下恒温加热30min,然后再进行酸液性能评价试验。
1.4氨基磺酸酸液体系评价方法
1)溶蚀率评价选用粒径380~830μm的碳酸钙颗粒模拟地层岩屑。先准确称量适量的碳酸钙颗粒,装入塑料杯中,将其放入恒温水浴锅中,然后将配制的酸液倒入其中并用塑料薄膜封口,开始计时,待反应到达设计时间后,立刻用事先烘干、准确称量之后滤纸进行抽滤,然后将残渣及滤纸一起放入烘箱干燥,称量并计算溶蚀率。
2)腐蚀性能评价腐蚀性能评价方法主要参照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5405-1996 《酸化用缓蚀剂性能试验方法及评价指标》。将清洗干净、干燥、称重后的试样钢片,以3片一组分别悬挂于试验设计的酸液中,当腐蚀反应到预定时间后取出试样钢片,仔细观察试样表面的腐蚀状况并记录。然后立即用水冲洗试片,然后用丙酮冲洗,放入无水乙醇中浸泡、风干,再放入干燥器中干燥20min后称重(精确至0.0001g)记录质量。
3)岩心流动试验方法评价研制酸液对实际岩心(岩心由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采气工程研究院提供)渗透率提高的能力,是评价酸液性能的重要内容。岩心流动试验方法主要参照SY/T 5336-2006 《岩心分析方法》中对低渗岩心的处理方法及渗透率测定方法,处理实际岩心并测定岩心渗透率。
4)XRD试验方法先进行90℃下的溶蚀率性能评价试验,然后将试验残酸及酸化产物进行抽滤,并用蒸馏水不断冲洗,直至滤液呈中性,再将过滤后的产品放入60℃的恒温箱干燥24h,然后取出过100目筛,即得样品。该试验采用Cu靶Kα辐射,加速电压40kV,加速电流40mA,扫描角度范围为5~70°。
2结果与讨论
2.1不同温度下的溶蚀率
分别考察了15%盐酸及HZ-1在不同反应时间下的溶蚀率。试验温度为70~90℃,大气压条件下进行,不同温度下15%盐酸和HZ-1的溶蚀率曲线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15%盐酸的溶蚀率受温度的影响较小,均在30min中之内溶蚀率达到了70%以上,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其溶蚀率变化不大。在不同温度下,HZ-1对碳酸钙溶蚀率在前30min内均增加很快,达到47%以上;在30~90min内,反应程度逐渐趋缓,溶蚀率均提高了约6%;在90min以后,溶蚀率变化幅度不大,最终溶蚀率均达到了15%盐酸溶蚀率的70%以上。另外,在不同温度下,HZ-1酸液在前90min内的溶蚀率均不断升高,与15%盐酸相比,其具有一定缓速性,这有利于酸液深入地层,起到深部酸化的作用。
图1 不同温度下15%盐酸和HZ-1的溶蚀率曲线图
2.2腐蚀性能
表1 15%盐酸、HZ-1及其残酸腐蚀性能评价表
温度越高,酸液对井下管柱的腐蚀性越大,为此选择90℃作为试验温度,并分别测定了15%盐酸及HZ-1的腐蚀性能(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在90℃条件下,HZ-1新酸和其残酸的腐蚀速率均明显低于15%盐酸及其残酸,且外观光亮,没有坑蚀现象出现,这说明该酸液能大大降低对井下管柱的腐蚀。
2.3酸化效果
表2 15%盐酸和HZ-1酸液对碳酸盐储层的岩心流动试验数据表
图2 岩心端部剖面扫描电镜图
表2所示为15%盐酸和HZ-1酸液对碳酸盐储层的岩心流动试验数据表。由表2可知,HZ-1酸液的酸化改造效果略优于15% 盐酸。由于HZ-1酸液具有一定缓速性,酸液可以深入储层内部,由此沟通改造储层的渗流通道,极大地提高了储层渗透率,因而对于储层有着良好的改造效果。图2所示为岩心端部剖面扫描电镜图(岩心取自四川盆地碳酸盐储层,试验温度为90℃)。从图2可以看出,岩心经15%盐酸驱替后,端面可见明显的大溶蚀坑槽,而HZ-1酸液驱入岩心端面无明显溶蚀坑槽,说明盐酸只是在驱入端面附近反应程度较高(同地层中近井地带),使端面渗透率增大,但是酸液不能作用到岩心远端。而HZ-1酸液具有一定缓速性,使得酸液穿透距离更大,能快速穿透整个岩心,因而对岩心有更好的改造效果。
注:a为CaCO3;b为MgCa(CO3)2;c为SiO2。 图3 反应残渣的X-衍射图
2.4成分分析
将HZ-1酸液在90℃下的反应残渣进行抽滤,烘干,粉碎,过100目筛,然后进行X-衍射分析。图3所示为反应残渣的XRD图。由图3可知,反应残渣中主要成分为未反应完的CaCO3,并含有少量的MgCa(CO3)2和SiO2,这说明酸盐反应并没有生成硫酸钙,从而不会对储层造成二次伤害。产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如下:①根据强酸制弱酸原理,在酸液配制过程中一部分氨基磺酸会与有机酸盐A反应生成一种中等酸性的有机酸,产酸后期氢离子浓度主要由上述有机酸和乙酸提供;②由于氨基磺酸属于强酸,剩余的氨基磺酸会与碳酸盐发生剧烈反应,其反应速率远远高于氨基磺酸的水解速率,因而氨基磺酸会很快在酸岩反应初期消耗完毕,因此,反应残渣中没有生成硫酸钙沉淀。
3结论
1)氨基磺酸酸液体系HZ-1具有很好的溶蚀性能,在70~90℃下,其最终溶蚀率均能达到15%盐酸溶蚀率的70%以上,并且具有一定缓速性能。HZ-1酸液及其残酸对N80钢片的腐蚀速率明显低于15%盐酸,这有利于保护井下管柱。
2)酸化效果试验表明,氨基磺酸酸液体系HZ-1对储层有良好的改造效果,这是其具有一定缓速性,对储层起到深部酸化的作用。
3)利用X-衍射对反应残渣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该酸液体系不会产生硫酸钙沉淀,这就克服了氨基磺酸酸液体系在中高温条件下使用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秦国治,王顺.固体清洗剂及其应用[J].化学清洗,1998,14(4):33~40.
[2]刘友权,王琳,熊颖, 等.高温碳酸盐岩缓速酸酸液体系研究[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11(4):367~369.
[3]周迎菊,宋淑娥,刘武友.氨基磺酸-氟化氢铵酸化液用于注水井解堵[J].油田化学,1995,12(3):230~233.
[4]马宝岐.油田化学原理与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
[5]邓亚平.油水井的氨基磺酸处理[J].石油钻采工艺,1985,13(3):83~86.
[6]李子斌.中国化工产品大全[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编辑]李启栋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409(2015)13-0016-04
[中图分类号]TE3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