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中国原创”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2015-02-17陈彼岸

歌剧 2015年12期
关键词:歌剧旋律戏剧

陈彼岸

国家大剧院每年都排演原创歌剧,笔者偶尔也去看看,此次机缘巧合拿到票,说实话一看到剧名就纳闷了:国产的反法西斯主题歌剧为何是俄罗斯题材?中国没有合适的题材?本人猜想也许是因为外交上的原因,比如近期需与俄罗斯有亲善活动,或是有某部委的俄国主题创作立项拨款,否则我只能理解为作曲家和编剧可能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中苏友好的时代,所以艺术审美中充满浓郁的俄罗斯情怀。

启幕的合唱部分与乐队都太响,听不清歌词,大概作曲家对舞台音响效果的想象有些偏差,配器需作调整。巴扬的出现多少能找到一些俄罗斯风情,但歌唱家一开口落差就出来了,歌曲旋律的可听性差,没有什么优美段落,且宣叙调搞笑,仍然按中国作曲家的“老套路”,照搬意大利宣叙调模式,音符高低走向毫无逻辑,也无美感。在没弄明白文化内涵的情况下“生搬硬套”外国歌剧写作模式,也许作曲家对歌剧艺术的理解尚浅,学到了西方音乐的作曲、配器手法但却没有深度研究过这门有趣的戏剧艺术。个人认为。作曲家还需加强音乐以外的综合修养,比如要明白意大利文化中语言和音乐之间的关系,多与这个领域的意大利专家学习交流,否则戏剧和音乐很难做到统一而有效的表达。没有延续性的艺术作品对参演的年轻音乐家的帮助微乎其微,毫无愉悦性和刻板的表现方式对这个“基石级”的古典戏剧艺术门类也没有多少建设性的帮助。

该剧重唱部分也侧重于采用近现代无调性手法,几乎没有能让观众记得住的旋律,这种偏学院派的音乐写作方式似乎是当下歌剧的创作主流。放弃音乐的愉悦度,单方面追求作曲上的“思想深度”。歌词是演员死记硬背之下唱出的,虽不太难听也绝对不够好听。让观众在一种尴尬的听觉美学感受中持续,实在令人无法理解,在审美上挺“反人类”的。

一路听下来,纯论音乐创作技巧和戏剧性方面,创作者在创作和编排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大方向的结构布局上虽无明显硬伤,但一细看就能发现太多问题:戏剧连贯性差,主题推进拖沓。编剧想把所有剧情都展开,把所有事情都说干净,却直接导致太多无关紧要的赘述。许多只有一句两句单独唱段的配角也完全没有出场的必要。段落之间的连接关联性差,很难看到真正有意义的戏剧冲突和深度刻画,只是用乐队的音量和往台上堆人来推动剧情前进。据说导演嫌首演时间太长,“砍”掉了八个段落。歌唱家们在不太好听的旋律中反复吟唱纠结,排练的时候想必也吃了不少苦吧。俄罗斯音乐的风格基本没有在剧里得到充分体现,少有的几段熟悉的苏联歌曲旋律切入得也很生硬。

这部剧跟近年来不少中国原创歌剧一样,绝大部分音乐都显得形式感太强,作曲理论上说得通,但听觉感受上只能拿差评。剧中奇怪的无逻辑旋律配上无关紧要的词,导致人物形象模糊及故事推进拖沓,而且观众不看字幕就完全听不清剧情的内容,真是可惜了花这么多功夫去考虑和完善和声调性配器之类的问题。歌剧制作花费不小,服装舞美化妆灯光多个团队配合协调,演唱和乐队的艺术家们排演也不容易,不要让大剧院舞美库房里徒增一堆很难重复利用的道具布景了。

歌剧是在特定时代诞生的古典西方艺术,根据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有自己的一套创作原则和表现规律。东方人把握不好可以理解,多花时间学习欧洲的经典作品就是捷径。“原创”偶尔试试也无伤大雅,非要搞“大制作大原创”就要虚心按这门古老艺术的基本规律来。国家强大不表现为所有领域都要打败欧美,这样的作品充其量只是个试验性剧目,承载不了那么多的“民族综合实力”或“大国崛起”这类多余的激昂情绪。多尝试西方经典作品的益处远大于热火朝天地搞所谓的“原创中国”。正如世界是在一直变化发展的,我赞赏一切形式的创新尝试,但也需要理智看待问题,并不是所有传统西方艺术都经得起“中国式创新”,我们完全可以在自己的文化背景下有能力把握和掌握的艺术表现形式上多尝试创新。比如我们很难想象如果以后中国GDP世界第一的时候,美国(或意大利)要创作一部具有美国(或意大利)特色的英文(或意大利文)原创京剧或相声,那只能徒添一笑罢了。

花真金白银来看“主旋律”戏剧的观众应该不会是绝大多数,不少演员和艺术家还要自己掏刚挣到的不多的演出费来买票请亲朋观剧,所以应该珍惜每一个进到剧院里来欣赏古典艺术的观众。真不希望那些第一次来听歌剧的观众们在鼓完掌后心里偷偷说一句:“这就是歌剧啊,高雅艺术理解起来真困难,以后不来了。”

中国自1901年庚子赔款之后,大规模派遣留学生全面向西方国家学习,现在的金融、教育、工业、科技等诸多领域均建立在当时学习西方先进的体系基础上。萧友梅、赵元任、黄自等前辈赴欧美学习西方音乐至今已百余年,一个世纪的沉淀转化,我们应该可以创作出以音乐为主体的戏剧作品。美国建国不过两百余年,在复杂的民族文化融合之下,音乐剧在美国生根开花结果并登堂入室,相比之下我们有更为优越的文化沉淀,是完全可以做这样的探索的。不急功近利,莫以获得国际认可为前提来做事,无需奢望用某种“国际化”的艺术形式去“够”尚有一些距离的“文化大国”地位。有多少能耐就做多少事说多少话,多尝试绝对是好事,但“文化”这个东西是积淀出来的、是孕育出来的,不是人力物力短时间“推动”出来的。科技、商业需要创新,文化领域也是一样。国家大剧院多年来一直在做自己的艺术创新尝试,这是了不起的坚持,我个人就看过不少有新意的努力。本人对这部戏虽有些牢骚,但对这种坚持是必须喝彩和鼓励的,创新之路艰辛,前进路上除了要勇敢,还需要更多的智慧。

作为花过很多时间了解和研究过西方文化艺术的“歌剧界局外人”,按照伟大哲学家卢梭的观点,我想说:“我反对你说的话,但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咱“斗起一颗狗胆”。还是把这些“反主旋律艺术逻辑”的“难听的话”说出来吧。

猜你喜欢

歌剧旋律戏剧
春天的旋律
有趣的戏剧课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走进歌剧厅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北京的沉浸式歌剧
戏剧类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歌剧在路上
7月,盛夏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