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避初三英语课堂的导入误区,加强导入效用

2015-02-16

学周刊 2015年33期
关键词:误区英语课堂笔者

(江苏省南京育英外国语学校210003)

规避初三英语课堂的导入误区,加强导入效用

王颖婷

(江苏省南京育英外国语学校210003)

随着时代的发展,初三学生对于课堂的导入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能在一开始就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把学生逐步引入课文主题,从而使他们能兴趣盎然地学习新内容?然而现今有不少教师陷入了初三英语课堂的导入误区之中,笔者归纳总结了教师在初三课堂导入环节中五种常见的错误做法,并结合着自己在教学实际中的一些做法给出了四条建议。

开门见山精心设问与时俱进学生主体

一、导入的涵义和目的

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做好学习新课知识的心理准备、认知准备,并让学生产生学习期待。导入的目的在于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启发学生对有关话题的思考。针对目前初三英语课堂导入的状况,笔者发现许多教师呈现新知识的方法越来越流于形式,千篇一律,有的过度使用现代化教学媒介,使得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具体说来存在以下导入的误区。

二、导入的误区

(一)导入时间过长

课堂导入,时间不宜过长。为引出几个单词,绕那么大弯子,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甚至让学生抓不住问题的实质,过于繁冗的导入会本末倒置。初三时间本就比较紧张,花那么长时间在导入上不现实。另外如果只重视导入,而忽视其他环节,再精彩的课堂导入也不能达到预想的结果。

(二)导入过于花哨或浅显

英语课上有些教师习惯于将导入设计得“花枝招展”,拿意义不大的图片配上过于简单的问题进行导入就认为可以应付初三的学生了。简单而无挑战性的导入或华而不实的导入内容,根本无法激发初三学生的兴趣。

(三)导入过度运用多媒体或借用各种活动,使学生过于兴奋

许多英语教师过度使用多媒体,在导入过程中把自己变成“播放器”,大幅的图片或影片的播放把学生弄得眼花缭乱或开展许多热身活动,如小组竞赛等竞争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在瞬间热情高涨,到后面的课反而上不下去。

(四)导入太陈旧或太单一

有教师习惯于复习导入法,且几乎每节都用该方式。初三的学生已经开始有较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对与自己直观经验相冲突的现象,对“有挑战性”的任务才感兴趣。不断重复对以往的知识复习和回顾,或是仅仅以简单的“是或不是”来让学生回答是很枯燥无味的,学生提不起兴趣。

(五)导入时教师唱“独角戏”

有些初三教师害怕课时紧,导入时常是自己一个人在讲台上一个劲地讲,根本不给学生留有发挥的空间。但初三学生有着很强烈的参与意识,他们不愿被忽略,更不甘当配角,他们要成为课堂的主人翁。

三、把握导入的精髓,加强导入的效用

根据笔者的调查及实践,发现初三的学生对于以下几种导入方法非常满意,具体如下:

(一)开门见山优于拖沓繁冗

虽然这是最简洁的,但它直奔主题,清晰明了,让初三学生的心理立即就有期待值,且了解到这节课他们会掌握到什么知识。开门见山可以是图片导入,对于初三学生而言,使用图片要注意两个问题:

1.图片要新颖有内涵,与教学内容有联系,来自真实生活,最好与学生或教师的个人经历有密切联系;

2.图片呈现要与师生的对话、问答等形式结合在一起,避免教师唱“独角戏”。比如,笔者在上9B第三单元的时候,对于Asian Countries这个单元的导入,笔者选取几幅有民族特色的图片,如中国结、舞龙、筷子、京剧等来介绍Chinese things。笔者要通过精美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力,然后直接把问题抛给学生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them?让学生自己去探讨。笔者的导入只有几秒钟,可是效果却非常好,学生自己把握本课的重点,利用自己的背景知识有声有色地介绍这些东西,不时添加其他的有中国特色的东西。整堂课转变成学生为主体的模式,他们各抒己见。

(二)精心创设问题导入优于低级导入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现在初三的学生对于简单的“yes or no”的问题根本就不感兴趣。结合牛津教材某单元reading时,有一段问到学生“Who invited Linda to the school trip?”很多学生的答案脱口而出,但接着又跟进一个问题“Why did Mr Wu want to invite Linda?”多问了个“Why”,学生都很有自己的想法,一一阐述。导入时提出的问题一定要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想解决问题的欲望。笔者认为,我们英语教师必须通过精心创设的问题来吸引学生,提高导入的有效性,不要再流于形式,不要使导入变得毫无意义。

(三)英语导入也要与“时”俱进

到了初三,将时事导入到新课或复习课中,这种有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的导入方式使学生很有新奇感,乐意接受。笔者的公开课上曾多次尝试这种导入方法。

例如,在复习8A unit 3A Day Out时,用电影《非诚勿扰II》的亚龙湾作为导入的切入口,优美的景色,开启了他们对于这节复习课的期待感。复习9A unit2 Colours这个单元时,引用非诚勿扰主持人乐嘉的色彩性格学和“鲇鱼”台风警报与颜色之间的关系等来导入,用贴近他们生活的内容来提高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到亲切,而且把课本知识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避免了纸上谈兵,赋予书本以时代感,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学英语为了运用它。

(四)尝试让学生成为导入的主体

现在我们都提倡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笔者的做法就是以每个单元的题目为入口,放手让学生自己寻找最佳的导入方式。学生从题目切入,猜测话题或语段、语篇的大致内容或语段、语篇的主旨。这样的尝试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期望,从而激发出更大的参与学习的热情,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引起学习需要。

四、结语

总之,英语新课导入的设计,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好奇心理,根据新的语言材料的特点来进行。只有重视了“导入”这个开始环节,学生才可在课堂上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学习状态。

[1]刘敏.提高课堂导入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四川英语教科室,2006.

[2]中学外语教与学.2008(7).

(责编 金东)

猜你喜欢

误区英语课堂笔者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冬季洗澡的误区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让快乐回归英语课堂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