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Leech礼貌原则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

2015-02-16

学周刊 2015年33期
关键词:旷课同情礼貌

(长春师范大学130031)

Leech礼貌原则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

王 琦

(长春师范大学130031)

辅导员的工作主要围绕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展开,而谈话恰恰是这项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谈话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辅导员工作的效果。为了促进辅导员工作的有效开展,本文提供一种谈话原则,即leech的礼貌原则。

礼貌原则辅导员谈话

保罗·弗莱雷:“没有了谈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如此看来,高校辅导员正从事着真正的教育。因为辅导员教师跟学生、学生家长的谈话是常规性工作。那么,辅导员如何跟学生、学生家长进行有效谈话?这要求辅导员必须掌握好谈话的技巧、提高谈话艺术。笔者认为leech的礼貌性原则对于辅导员谈话效用具有借鉴意义。

一、辅导员进行有效谈话的意义和要求

谈话是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的主要方式,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为直接的路径之一。

笔者认为,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生是否认可你,信服你。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提升自身的能力。让我们说的话学生爱听,并引起学生共鸣,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实践中,最终实现理想中的教育效果。当代教育家玻姆指出师生间对话应具备五种必要条件:共同的语言、平等的对话、交往能力、不固执己见和非强制性。为此,辅导员的谈话必须秉持真诚的态度、体贴的话语,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为了实现有效的谈话效果,我们须了解并使用英国学者Leech的礼貌原则。

二、Leech礼貌性原则概述

在系统研究了美国语言学家Grice的合作原则和美国社会学家Goffman面子理论的基础上,英国语言学家Leech在1983年出版的《语用学原则》一书中第一次较为完善地归纳了礼貌原则(王西成、曾涛),Leech说,在确定某种言语行为是命令、或请求、或劝告、或主动帮忙时,有四种因素必须考虑。第一,要看对谁有利,对谁无利。第二,要看给听话人多少选择权。第三,要看言语行为的间接程度。第四,要看客气程度(刘润清)。Leech将礼貌原则具体分为以下六个准则:

1.策略准则:尽力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力扩大对他人的益处。

2.慷慨准则:尽力减少对自己的益处;尽力扩大自己付出的代价。

3.称赞准则:尽力缩小对他人的批评;尽力夸张对他人的表扬。

4.谦逊准则:尽力缩小对自己的表扬;尽力夸张对自己的批评。

5.赞同准则:尽力缩小与他人的不同意见;尽力夸张与他人的相同意见。

6.同情准则:尽力缩小对他人的厌恶;尽力扩大对他人的同情。

其中,策略准则和慷慨准则实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针对的是如何对待他人,用于请求或命令他人做某件事情。本文将这两个原则合称为“策略慷慨准则”,称赞准则和谦逊准则同样也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表明如何看待他人和自己。本文将这两个准则合称为“称赞谦逊准则”。如此看来,本文将六条准则合并为四条。分别为:策略慷慨准则、称赞谦逊准则、赞同准则、同情准则。

三、礼貌性原则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实际运用

1.策略慷慨原则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辅导员使用策略慷慨原则时要做到尽量减小听话者(学生和家长)受损的程度,让辅导员自身利益受损。辅导员跟学生谈话时,会向学生发布一些指令和要求。辅导员的话语中尽量少用生硬的祈使句,多用委婉和疑问句。

例如,学生旷课,辅导员跟学生谈话时,如果使用“赶快上课,跟你说多少遍了,不准旷课”,或者“你这孩子能不能听点话,别旷课!”这或许会让学生觉得没面子,促使其不要跟辅导员交流。如果采用“老师想知道你为什么没去上课呢?跟我说说”,或许其沟通效果更好些。就慷慨方面来讲,辅导员可以跟学生、家长说“有事情,随时给我打电话”。这条准则主要是让对方听着舒服。

2.称赞谦逊原则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称赞原则就是多夸奖、多赞美学生。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当学生出现某些错误时,可以有意识地将批评程度最小化,避免伤害学生自尊。一方面,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表扬,比如有个学生经常不上课,但是当辅导员教师查课时,他来上课了,这时就应该对他进行表扬,以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谦逊原则就是多展现辅导员自身的不足。比如当某个学生因高考失利,感到沮丧时,辅导员通过回忆自己的求学历程,让学生看到教师的努力和坚持,给学生以鼓励。

3.赞同原则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赞同原则就是尽量减小与学生的分歧,对学生的想法给予表述的平台和条件。笔者认为赞同不是辅导员一味地妥协,而是当出现分歧时,辅导员不要以权威的姿态、强硬的态度让学生屈从,而是要认真分析出现分歧的原因,及时修正,这样才能让学生真心地配合并完成辅导员发布的指令和要求,最终实现双赢。

4.同情原则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见一些“不听话”的学生,比如,旷课、迟到、无故离校、不打扫寝室、考试作弊等情况。当遇见这样的问题,辅导员应该采用同情原则。针对辅导员工作来讲,同情,不是对学生错误行为的理解或是视为不见,而是辅导员站在学生、家长的立场冷静思考问题,查找原因。不再是不问缘由地批评。在辅导员教师思考过后再跟学生、家长沟通,学生、家长或许会深刻地感受到辅导员教师是为他们着想、是为他们好。

卢梭说:“千万不要干巴巴地同年轻人讲什么理论。如果你想使他懂得你所讲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标示它。应当使思想的语言通过他的心,才能为他所了解。”我们如何才能让学生愿意听我们讲的道理,以增强思想政治效果?通过本文分析,Leech的礼貌原则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孔倩.浅谈新时期下建立健全高校辅导员谈话机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1(6).

[2]王西成、曾涛.也谈礼貌原则——兼于顾曰国先生商榷[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3]刘润清.关于Leech的“礼貌原则”[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2).

[4]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1).

[5]玻姆.后现代科学和后现代世界,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C].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

(责编 金东)

猜你喜欢

旷课同情礼貌
对社会失望,新西兰学生频频旷课
当诚实遇上礼貌
理解即同情——以明清以来限制对外交往为例
小猴买礼貌
那些理财被骗的人,有多少真正值得同情?
大学生旷课行为及原因的调查分析
暗恋是一种礼貌
大学生旷课现象多因素分析
——以重庆理工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