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乡村聚落分布与人口规模的环境要素分析
——以乾隆44年(1779)陵川县为例
2015-02-16郝文军
郝文军
(1.陕西师范大学 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陕西 西安 710062;2.渤海大学 旅游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环境科学·
清代乡村聚落分布与人口规模的环境要素分析
——以乾隆44年(1779)陵川县为例
郝文军1,2
(1.陕西师范大学 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陕西 西安 710062;2.渤海大学 旅游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分析陵川县村落等级和分布特征,探讨其与环境关系,验证历史时期村落规模、分布的环境影响力。采用文献考证、统计学分析和Excel制图的方法进行探讨。乾隆时期陵川县的村落大小悬殊,主体是中小聚落,广泛分布于县境;超过百户的大村、超大村比重不大,分布上集中于县城西部狭窄地区;只占村落总数13%的大村、超大村在人口规模上占村落总人口的44%;县城西部狭窄地区是全县乡村聚落和人口集中分布区;陵川县户均人口在10人以上,以复合型家庭为主。陵川县乡村聚落空间分布、户口规模与地貌类型密切相关。
乡村聚落;聚落分布;户口规模;地貌类型
历史上人口统计是以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为单位上报编册的,历史文献很少记载县以下乡村聚落户口信息,因此,历史时期乡村聚落人口研究举步维艰。中国古代最接近现代意义的户口调查和统计只有两次,分别是明洪武初年编订“黄册”和清乾隆四十年(1775)十月诏令全国清查保甲户口[1],这两个时段的人口数据对历史人口研究具有较高价值,而且因为调查深入到乡村聚落,少数保留下来的乡村户口资料成为今天研究历史乡村聚落人口问题的第一手资料。
1 研究资料检索
乾隆《陵川县志》[2]卷十《户籍》完整记录了当时陵川县376个村落的户口规模和人口结构,这在现存宋元以来的方志文献中十分少见。该资料产生的历史背景就是乾隆四十年(1776)十月诏令全国清查保甲户口之后,学界视其为中国古代第二次接近现代意义上的全国人口普查,所以资料比较可信。
实际有关人口清查的命令早在乾隆六年就已经下发了。摊丁入亩赋役制度改革后,清政府停止丁的编审工作。为了及时了解全国人口状况、加强地方治安管理,乾隆初年就强化了保甲制度。要求“其所载人户,不仅包括一般庶民百姓,而且乡绅举贡生员、庵观寺院乃至畸零人户等尽在其中;其每户所载,一如保甲门牌,户无遗漏,丁口尽载。”[3]但是地方官在户口统计方面并未认真执行,这引起乾隆皇帝的强烈不满,所以在乾隆四十年十月下诏,严令地方官员认真清查地方实际人口上报中央,并以此作为衡量官员政绩的标准。第二年,全国范围的人口普查在各地陆续展开,乾隆《陵川县志》刻本为乾隆四十四年,则该县志中的户口资料反映的应该是乾隆四十一年至四十四年之间的情况。从同期及其以后方志中户口记载看,这次人口普查,地方官是认真执行了朝廷诏令的。如《(乾隆)大同府志》[4]卷十一《赋役》记载了所属各县户数和男女大小口数;但像程版《陵川县志》这样详细记载各村户数、大小口数、归属、方位、距城距离的情况极其少见,因此这一资料对于研究清中期晋东南乡村聚落地理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研究清代中期中国乡村聚落地理也大有助益。
程版《陵川县志》的乡村聚落资料是以文字形式记录的,文章运用统计学方法,将这些文字资料按照村名、方位、距城距离、户数、口数等要素进行初级的表格化处理,以利于运用现代人口学和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
2 聚落、人口和环境要素分析
根据村庄规模和户口情况,可以对当时陵川县乡村聚落的户口规模、空间分布、家庭人口规模、家庭人口结构等进行分析,并探求其中的环境因素。
2.1 聚落户口规模特点
王庆成在研究晚清华北乡村聚落时将村落按户口多少分成6~8个级别[5],本文基于陵川县聚落规模特点和研究目的,将陵川县376个村庄按照户口规模划分为5个等级:户口规模大于等于200户的定为超大村,户口规模在100~199户区间的定为大村,户口规模在50~99户区间的定为中村,户口规模在10~49户区间的定为小村,户口规模不足10户的定为超小村,然后统计每级聚落数量及所占比例(如表1),分析陵川县乡村规模特点。
由表1并结合文献可以得出以下认识:第一,当时陵川县乡村聚落户口规模大小悬殊,最小的聚落勤泉村只有6户,最大的聚落平城镇达到560户。第二,陵川县的聚落以中小村为主体,共计325个,占聚落总数的86%;大村、特大村比例不大,共计48个,占聚落总数的13%;特小村最少,只有3个,不足聚落总数1%。图1较直观地反映了这种聚落分布情况。
表1 陵川县各级乡村聚落户口规模统计表Tab.1 Scale of household population of villages in Lingchuan county
图1 陵川县各级乡村聚落数量和占总聚落比例示意图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quantity and propor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at different levels in Lingchuan county
2.2 聚落空间分布特点
乾陵《陵川县志》的乡村聚落记载是以县城为中心,按照正东、东北、正北、西北、正西、西南、正南、东南等8个方位为顺序的。根据这一特点分别统计出每个方位乡村聚落数量,从而得出当时陵川县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图中每组数据,前者表示该方位聚落数量占聚落总数的百分比,后者表示这一方位聚落数量)
图2 乾隆44年陵川县村落空间分布图Fig.2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quantity and propor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Lingchuan county in 1779
从图2可以看出,单从村庄数量看,陵川县村庄分布数量最多的是西南,共计81个, 占村庄总数的21%;往下依次是正南;正东;西北和正西;正北;东北最少;东南所占比重依次下降。从村落数量看,陵川县村落分布最多的是西南和正南方向,分布最少的是东南和东北。
2.3 户口空间分布特点
如果将陵川县每个方向村落户数总量加以统计并对照村落数量会发现,陵川县的聚落分布规模和人口分布规模大体一致,西南、西北、正西、正南、正东等方向聚落数量和户口总量都大,其他正北、东南、东北等方向聚落数量和户口总量都小。但是,从所占比例上看,各方向的聚落数量比例与户口数量比例还是有所差异,如表2,这种差异更能说明陵川县区域人口分布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与聚落比例相比较,陵川县县城西部的西北、正西、西南3个方向的户数比例有所扩大,而位于县城东部的东北、正东、东南3个方向的户数比例减小,位于县城正南的户数比例也大幅下降。这反映了县城西部的聚落户口规模相对大,县城东部和南部的聚落户口规模相对小的特点。考虑到陵川县县城位置位于境内偏西北这一事实,很容易得出陵川县人口主要集中于境内西部狭长的结论。
这一结论还可以从当时陵川县户数过百的大村、超大村的空间分布得到印证。根据县志记载,当时陵川县乡村聚落中户数过百的大村有31个,过两百的超大村有17个,两者合计为48个,占聚落总数的13%。但是,就这些仅占聚落总量13%的48个大村和超大村,户数总量却占乡村聚落总户数的44%。这说明当时陵川县的乡村户口分布呈现出两个截然相反的特点。一个是近一半的人口集中居住在48个大村、超大村中集聚度较高;另一个是超过一半的人口广泛分散在328个中小村庄内,分散性明显。分析这些大型和特大型村落的空间分布和户数比例发现,其表现出的规律与表2 基本一致(如表3)。
通过表3可以看出,陵川县的大村和超大村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南、正西、正东、西北等4个方向。从方位看,有32个大村、超大村分布在县城西部,数量占大村、超大村总数的67%;户数规模上,这32个村的户数达7 300多户,占大村、特大村户数总量近71%,可见县城西部是陵川县大村、超大村的密集区,也是陵川县的主要人口分布区。
2.4 家庭规模与人口结构特点
根据方志资料记载,陵川县376个乡村聚落共计有23 692户,239 473人,户均人口10人以上。户均成年男女4至5人;户均未成年男女5至6人。从户均10人以上的户口规模看,乾隆时期陵川县的家庭以复合家庭为主,即父子同住,兄弟合居的家庭类型。从每户成年人和未成年人比例看,未成年人稍大于成年人。
2.5 环境因素分析
学界已经有学者关注到传统乡村聚落选址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研究得出区域聚落与环境的相关认识[6-8]。乾隆后期陵川县乡村聚落的规模、数量、分布、人口结构等特点是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县境东部和南部峰岭环列,山高坡广,森林密布,石厚土薄,属石质山区,占总面积的43.6%。中部、北部和西南部,岗陵起伏,坡缓谷浅,植被颇密,土层较厚,属土石丘陵区,占总面积的47.4%。西部和西南部的局部地区,地势开阔、平缓,土质肥沃,属较平川区,仅占总面积的9%。”[4]将乾隆《陵川县志》的乡村聚落名称与《陵川县地名录》对照,发现陵川县乡村聚落的名称绝大多数没有发生变化,个别名称发生变化的也能找到今天对应的乡村。将这些聚落信息与陵川县地形图联系起来会发现以下特点。
表2 陵川县各方位聚落数量、户口分布比例表Tab.2 Villages′ quantity and Household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directions in Lingchuan county
表3 陵川县大村、超大村分布比例统计表Tab.3 Statistical table of large and super-large villages of different directions in Lingchuan county
第一,不同地形条件影响陵川县乡村聚落空间集聚和大村的空间分布。在县境东部和南部山地区,地形陡峭、坡度大,乡村聚落最为稀少,而且以50户以下小村为主,好多聚落只有十几户,户口超过50户的中村没有几个,没有户口超过100户的大村、超大村分布。在县境中部、北部和西南部是坡缓谷浅的山地丘陵地带,是陵川县乡村聚落的主要分布区,多数大村和部分超大村分布在这个区域。仅占陵川县总面积的9%的平川区,分布在县境西部和西南部,是陵川县人口密度最大、大村、超大村分布最集中的区域,45个大村、超大村中有17分布在平川区或其临近地区。这生动说明聚落分布与地形的密切关系。
第二,农业资源优劣与多少影响陵川县乡村聚落分布。乾隆时期,陵川县的乡村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耕地的多少和优劣直接影响到乡村聚落的密度和规模。县境东部、南部主要是石质山地,能够开垦成耕地的范围有限;土壤薄而贫瘠,作物产量低;在当时生产力条件下,这些地区很难养活很多人,所以该区域乡村聚落少而且小的分布特点。县境中部、西部、北部地区主要是坡缓谷浅、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的丘陵区,开垦历史悠久,拥有大片耕地,作物产量较高,所以这里分布着陵川县的大部分乡村聚落,包括许多户口超过百户的大村、超大村。县境西部、西南部局部平川区,海拔低,地势平缓开阔,土壤肥沃,是陵川县大村、超大村的集中区,很少有小村存在。
第三,农业开发进程影响乡村聚落分布。同样是平川区,陵川县的大村、超大村主要分布于偏北区域,而在南部区域几乎没有分布,丘陵区也表现出这种特点。这就与陵川县内农业开发进程有关了。县境北部、西部靠近县城地区是传统的农业耕作区,开发时间早,分布聚落多,而县境东部、南部地区在清乾隆时期还处于早期开发阶段。
3 结 语
乾隆时期陵川县乡村聚落以中小乡村为主,大村、特大村为次的特点是与陵川县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川低地为辅的地貌环境密切相关的。不占聚落数量主体的大村、特大村集中了当时陵川县近一半户口,从方位上看,这些大村、特大村集中分布于县境西部狭长地带,从地貌条件看,这一区域属于土质肥沃、耕地集中的平川区和地势平缓的丘陵区。而在县城东部和南部的石质山区,则分布着规模较小的村落。
[1] 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M].北京:三联出版社,2000:3-4.
[2] 程德炯.陵川县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南京:凤凰出版集团,2005:245-257.
[3] 陈瑞.明清时期徽州境内的保甲制度推行与保甲组织编制[J].安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97-105.
[4] 吴辅宏.大同府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南京:凤凰出版集团,2005:259.
[5] 王庆成.晚清华北乡村:历史与规模 [J].历史研究,2007(2):78-87.
[6] 韩茂莉.全新世以来西辽河流域聚落环境选择与人地关系[J].地理研究,2008(15):1118-1129.
[7] 鲁西奇.散村与集材:传统中国的乡村聚落形态及其演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13-130.
[8] 陵川县地名委员会办公室.陵川县地名录[R].陵川县地名委员会,1985:91-205.
(编 辑徐象平)
Study on rural settlement distribution and account scale from environmental perspective
HAO Wen-jun1,2
(1.Northwest Institution of Historical Environment,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 China; 2.Institute of Tourism, Bohai University, Jinzhou, 121000, China)
Lingchuan was dotted with villages which the scale ranged from the massive to the small during Qianlong period in Qing Dynasty. The main parts of them were small villages which we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county. Over 100 household village is not likely to be scattered all over the county but in the west of Lingchuan .13 percent of large villages accounts for 44 percent population in Lingchuan .In addition, most of the villages and population was spread concentrately in the west of the it. It seems that tle population is more than 10 in every family evenly, consequently, the composite family is the main type in Lingchuan. The villages′distribution and account scal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opography.
rural settlements; settlements distribution; account scale; topography
2014-03-11
教育部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07B11)
郝文军,男,黑龙江明水人,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从事区域历史地理学研究。
F129.9
:ADOI:10.16152/j.cnki.xdxbzr.2015-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