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线民族志:中国教育人类学的新方向

2015-02-14胡迪雅

关键词:民族志人类学研究者

*[作者简介]胡迪雅,女,满族,吉林辽源人,中央民族大学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人类学。

[摘 要] 在线民族志是借助网络技术,对“民族志”这一人类学传统研究方法的发展。它将田野工作的场所由原来的实体空间向基于计算机沟通的虚拟空间扩展。随着移动终端和在线教育的发展和普及,在线教育民族志研究势在必行。本文总结了运用在线民族志开展教育研究的适用性与优势,以及围绕在线民族志开展的方法论争论与学术伦理思考。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110(2015)04-0104-07

[基金项目]2013年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项目“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师资培训行动研究”(YETP1305)。

一、引 言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迅速普及,人类生活方式发生重大改变。在中国,互联网虚拟空间中的社会性互动已实实在在地成为大多数青年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与技术相关生活方式的同质性在提高;同时,随着社会流动与迁徙的加速,实体社会中的人员构成、文化形态、认同的方式等多元性问题更加突出。这些为包括人类学在内的多学科研究者提出了更多的研究可能性与挑战。

在教育领域,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普及对人的社会化和学习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线教育的迅猛发展,教师培训、学生学习、学校管理、师生互动、家校互动也越来越依靠移动互联技术。这些普及与发展意味着线上和线下生活与表达的重叠、融合,意味着教育时空的拓展,同时也意味着更新教育人类学研究方法、拓展人类学田野研究的必要性。在线民族志(online ethnography)由此成为人类学研究方法的新突破与未来发展方向。

二、在线民族志

民族志是一种研究策略,基于该策略,研究者主要通过收集观察的和访谈的数据对一个处于自然情境中的完整的文化群体进行长期研究。 ①作为一种典型的质性研究策略或计划,民族志属于方法论层面的概念,其研究过程具有灵活性,以对研究对象日常生活形态的描述与理论阐释为必要的组成要件。对新兴领域、新兴问题的归纳性理解与文化阐释是民族志、扎根理论等质性研究方法论体系的优势所在。

在线民族志又称虚拟民族志(virtual ethnography)、赛博民族志(cyber ethnography)、网络民族志(webenography)、网络志(netnography)或数字民族志(digital ethnography),“基于互联网的民族志研究”的多种英文名称体现了海外学者对民族志这一传统研究方法在计算机媒介沟通(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领域应用不约而同的研究兴趣;同时也说明这依然是一个新兴领域,还不够聚焦,缺少共识、梳理与规范。综合近十几年的文献来看,在线民族志(online ethnography)或虚拟民族志(virtual ethnography)是被最为频繁使用的术语。文后将会谈到,互联网世界中的社会性互动已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全面的、实质性的影响,具有“实在性”;且“在线”一词明确地指出研究的发生场所——互联网空间。因此,从准确表意的角度,本文统一使用“在线民族志”一词。在线民族志是借助网络技术,对“民族志”这一人类学传统研究方法的发展。它将田野工作的场所由原来的实体空间(physical space)向基于计算机沟通的虚拟空间(virtual space)扩展。

不同的学者对在线民族志的理解会稍有不同,有的较倾向于将互联网虚拟空间中的社会互动作为研究对象。比如,卜玉梅综合分析多个定义后认为,在线民族志是以网络虚拟环境作为主要的研究背景和环境,利用互联网的表达平台和互动工具来收集资料,以探究和阐释互联网及相关社会文化现象的一种方法。 ①此类理解更倾向于运用在线民族志研究互联网的意涵、在线的社会行动模式和规律等。有的学者更倾向于将在线民族志看做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数据收集进而研究文化与社会现象的方法。比如瑞典学者Skgeby认为,在线民族志是在虚拟社区进行数据收集的一种质性研究方法,目的通常是用于超越数据和数量分布,发掘形成行为和情绪的深层次原因。 ②此类理解倾向于将在线社区作为一个研究平台,研究视野既可以包含线上也可以包含线下的社会互动和思维模式。

笔者认为完整的在线民族志定义应包括上述两个方面,因为目前在线民族志的研究现实是以上两种理解倾向的综合,且对在线民族志做较宽泛的定义,有助于我们灵活地开展研究。在线教育民族志(online educational ethnography)应该是指,为适应以计算机为媒介的教育方式与社会互动模式而发展出的若干相关在线教育民族志研究方法论体系。

三、在线民族志教育研究的适用性

20世纪末、21世纪初,学界对互联网的关注重点不再局限于技术层面,开始将互联网作为一种文化产品(aproduct of culture)和文化情境(cultural context),从文化与社会的角度开展研究, ③由此开始民族志研究的方法创新,将互联网作为质性研究的工具与场所, ④并认识到了互联网作为“他者”的文化样态。 ⑤网络互动的这种“异文化”、“多元性”、“社会性”特点,决定了人类学民族志研究与网络空间社会互动的合理联系。此时,在教育领域,有学者看到了数字媒体与全球化时代给教育所带来的影响。 ⑥

随后,关于在线民族志的方法论探讨进入全面深入阶段,趋于成熟, ⑦在线民族志已在管理学、营销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传播学等多学科领域中得以运用,往往带有鲜明的建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色彩。但是,目前针对教育领域的在线民族志研究主要还停留在方法论探讨阶段, ①虽然有研究将线上和线下民族志相结合,通过对网络游戏、在线社区互动与身份认同、互联网抵制文化等主题反映青少年亚文化及其社会化过程, ②也有质性研究从商业、传媒、教育技术等角度探讨基于网络互动的教师专业发展和在线学习等问题, ③但是针对学校教育的有影响力的在线民族志研究成果不足。仅有的在线教育民族志研究以近年提交的博士论文为主, ④主要探究高校教师通过在线社会性互动谋求专业发展的方式和结果;通过检验英语教师与学习者在跨国英语培训网站上的互动来总结基于技术平台的话语模式、逻辑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教师基于在线教学经验对在线课程教学的模式与特点的总结等。中国国内仅有少量针对虚拟社区的社会学和传媒学角度的民族志研究,涉及教育相关议题的在线民族志研究尚付阙如。即便如此,我们必须看到,该方法对于在线教育、性别议题、社会化、文化认同、青少年亚文化等网络互动和讨论较频繁的教育相关议题的研究具有独特的优势,尤其适用于全球化背景下的信息社会和流动社会。

随着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MOOC)的出现,以及在线教育(online education)的迅猛发展,有人预言教育将成为移动互联网技术所颠覆的下一个领域。根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数据,在2007~2008年度,约430万本科生,约占本科生总数的20%,上至少一门远程课程(不包括函授)。约80万本科生,占本科生总数的4%,所有课程都通过远程教育完成。而有9%的研究生所有课程都通过远程教育完成。 ⑤除正规在线学历教育外,还有大量的在线培训平台、教师专业化发展社区,以及师生、生生、教师家长互动群组等,基于其上的教学和互动与传统面对面的方式有很大差异。在线教育平台可谓是自然的、优质的在线教育民族志研究田野——新的数字化授课与学习模式,知识建构过程中教师、学生、技术分别扮演的角色以及互动关系,学生的社会化过程等都是亟待研究的课题。而目前国内主要的关注与研究都来自技术和商业领域,针对在线教育的社会文化角度的质性研究缺少突破,理论研究明显落后于技术实践,有必要对线上空间的教育形态与人类行为重新做文化解读,该方法的应用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尤其是国内的在线教育民族志尚未被纳入教育研究方法的教学与实践,应引起重视。

在线民族志可以是具有高度适应性的研究方法,研究者针对具体研究情境可以有弹性地运用具体方法开展在线民族志研究。根据网络互动的特点,在线民族志以对在线社会互动的参与观察、文本和话语分析、在线访谈、在线数据收集和分析为主,可以与线下民族志配合进行,也可单独开展。相对于传统民族志,在线民族志兼具技术性、社会性与文化性,具有经济、便捷、数据丰富及时、便于长期追踪等优点。因为在线研究对于研究者的存在地点没有特定要求,不再以远距离出行为构成要件;而且在全球互联时代,可以同时观察多个网络社区,开展“多点民族志”(multi-sited ethnography)以及跨文化比较研究,这是传统民族志不可想象的。互联网资料一般都可以自动长期记录和保存,便于数据收集和追溯。在线访谈由于不是以“面对面”的方式开展,被试的表达往往更加充分、自由;在虚拟空间开展观察或参与观察,更加自然、不易觉察。而且,在线访谈和观察往往都以文本方式开展,省去了后期将录音转为文本(transcription)的程序。网络环境下,被调查者对所采集的数据的反馈与确认(member check)会更为便利快捷。

上述的各种便捷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新的研究方法对人类学者的思维方式与工作方式带来了挑战与改变。首先,传统的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把握互联网技术,要对新的技术和社会现象保持敏感,视野不能再局限于“书斋”和“田野”之间。甚至要对生活方式做出调整,要开展在线研究,就要保持频繁上网的习惯,长期关注并参与特定的在线互动。其次,虽然在线民族志的基本概念与方法都源于传统民族志,但是线上、线下工作方式差别很大。比如,对材料的理解、解读会有不同;与被试的方式交流有重大改变;必须说明在线收集的数据的背景和语境;要面对更多的学术伦理质疑等。总之,方法上的一步创新必然伴随着方法论和学术伦理上的长期争论和完善。

四、方法论争论与学术伦理思考

民族志研究的对象与场所的扩张过程,基本是从遥远的异文化社区到主流、都市社区,再到互联网虚拟社区。在20世纪80~90年代,伴随着人员流动和信息流动方式的改变,人类学者工作的历史和社会条件都在发生变化。海因(Hine)对此期间民族志作品的综述体现了民族志“表述的危机”(crisis of representation)。 ①民族志的表述危机包括“空间的危机”(crisis of space)——全球化进程对传统的“地点”(place)概念的挑战;和“阐释的危机”(crisis of interpretation)——作为优势文化代言人的民族志作者对研究对象文化居高临下的解读方式遭到批判,并且,随着交通畅通与信息革命,民族志作者对于研究对象的“事实”准确捕捉的权威遭到怀疑。 ②海因运用马库斯(Marcus)的“多点民族志”理念和卡斯泰尔(Castells)的“信息流”(information flows)概念对此作出回应。 ③在线民族志对于化解上述危机的独特优势预示着其出现与发展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但即便如此,在线民族志本身也无法完全摆脱上述危机的挑战。

相对于传统民族志,在线民族志的实施不仅仅是将研究空间扩展到网络虚拟社区那么简单,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方法,围绕在线民族志的方法论争论与伦理困惑始终不断。网络社会互动的复杂性给在线民族志研究者带来了一系列技术上的思索。总的来说,主要有如下几个问题:在以计算机为媒介的社会情境中如何开展民族志研究?在线观察应该在多大程度上是“参与的”?“虚拟田野的边界在哪里”?在线民族志如何认识自己的解释局限?

首先,在以计算机为媒介的社会情境中如何开展民族志研究?研究者应该多大程度上“参与”网络互动?上述问题主要是基于传统与在线民族志的差异提出的,或者说是针对在线民族志的“虚拟”性提出的。网络介质互动与传统社会互动确实有很大不同。但是,有研究发现,视觉方式并不一定总是有助于关系的建立, ①且只要参与者有意图,计算机媒介和面对面情境中的交流具有的效果相同。 ②整体来说,在线互动和面对面交流并没有重大差别。 ③而且,对于民族志研究来说,在线情境甚至更有优势。以“访谈”为例,传统人类学面对的是实际的场景,是面对面的交谈,这种交流的最大障碍在于人的差异性,即社会地位的悬殊、生活方式的不同、文化层次的高低等,往往成为阻碍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因素。而在虚拟世界里,“访谈”只是在屏幕前的文本交流,社会信息化消除了人们交往的时空障碍,清除了人们交流的人际障碍,成为一种“身体缺场”的交流,在这种交流中一切都被符号化,包括表情。由于人们消除了身体受到伤害顾虑和日常交往具有的某种先赋的不平等性,这使人们能够以一种更为开放,更为大胆的姿态介入到网络社区中去。因此,网络社区的互动,就显得更加的原始、直率和更少的道德规范。 ④因此,笔者认为对在线民族志研究的虚拟性和计算机媒介沟通的特点确实应有审慎的考虑,但是这些考虑应成为在线民族志研究的前提与基础,而不是阻碍。

从最初开始,在线文化与社区的民族志研究以非参与观察性的为主,在网络社区,很多研究者都是是典型的“潜水者”(即只观察不留言)。由此引发的质疑是,作为人类学看家本领之一的“参与观察”的“参与”从何体现?很多研究者回避了这个概念性的方法论问题,还有很多学者依据民族志研究传统,对非参与式的观察提出质疑与反对, ⑤这些质疑并不仅仅是从技术角度提出,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保密、知情同意等伦理考虑。虽然研究者非参与性的匿名观察可以保持一个不被打扰的自然网络情境,但不应以学术伦理为代价。虽然目前基于互联网的数据收集形式可以越来越多样,图片、视频、音频等不同格式的多媒体数据使在线民族志研究的内容更为新颖、立体,但大多数既有的研究成果还是以文本收集和分析为主,可以说在线民族志是以文本为中心的(discourse-centered)、对在线行为的系统观察。而传统意义上的参与观察是通过与研究对象的面对面直接接触与互动开展全方位的观察。较晚近的在线民族志成果用具体的研究实践部分地回答了这个问题,随着在线民族志研究成果的增加,参与式在线观察越来越多。有的研究者本人就是在线课程的教师; ⑥更多的研究者是通过对特定在线社区的长期积极参与而萌发了研究兴趣,进而开展民族志研究;还有的研究者将在线与线下民族志研究相结合,确定某虚拟社区为研究对象后,亮明身份,通过阅读邮件、网页和在线聊天的方式,在参与的同时开展观察。因为,作为成员,能够获得网站内公开的一对多的交流,但是看不到一对一、以及成员与管理员之间的交流,那么知情同意和参与就成为必然的步骤了。 ⑦

针对在线民族志合乎伦理的合适程序,至今未有清晰的共识。拉菲利(Rafaeli)总结了若干学者关于公共与私人空间问题讨论的共识,认为将信息张贴到公共空间的行为就蕴含着知情同意。如果为信息提供人采取了匿名措施,那么这些学者认可不对网络帖子采取知情同意的伦理原则。 ①但另一方面,也有学者认为,网络社区的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的界限依然是模糊的,获得额外的知情同意是研究者的责任。 ②

在线民族志是基于传统民族志和新的社会与技术现象发展起来的,而且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并不是清晰分开的两个世界,线上线下的生活内容日趋交融,因此在线民族志与传统民族志是相互补充的关系。很多研究者也正是将二者不同程度地结合起来开展研究,或者开展并行的民族志研究,或者邀请虚拟社区中的典型、重要人物接受线下的访谈与观察。实践中的摸索是对方法论与伦理问题的最好思考,应从认识论角度扩展并更新对于传统研究方法的认识,而不是囿于传统概念限制新的方法论探索。

另一个主要问题是,在虚拟社区中实施的民族志研究的“田野”是否是“真实的”存在?如果是,它的边界在哪里?现在已经达成共识的是,线上线下的学习空间之间的界限已经日益模糊,再将虚拟社区排除在合法的“田野”概念之外,是落后于社会现实的,是不符合21世纪时空观的,也不利于人类学的学科发展。科济涅茨(Kozinets)指出,这些(网络)社群对它们的参与者来说,是“真实”的存在,因此在行为的很多方面会产生相应的重要影响。他将这些网络社群称为“在线社区”或“网络共同体”(online communities)。 ③既然所有的共同体(community)都是“想象的”, ④那么从某种角度来讲,任何共同体都具有虚拟性;既然民族等共同体是“真实的”,那么网络共同体当然也具有真实性。随着人们对互联网的依存度不断增强,线上与线下民族志趋于交叠,“田野”没有必要一定是全球背景下的一个固定地方,而更多的是关于该地的动态的、流动的状态。再将“田野”与“家”进行界限分明的二元分割,认为前者是田野工作的场所而后者是民族志撰写的案头工作场所的想法已落后于时代。 ⑤在中国的教育学研究方法思考与实践中,这也应该是一个亟待更新与强调的重要观念。

上面的论述有助于证明在线民族志的解释力,但是对在线民族志的解释局限还有一层疑虑,即对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双方来说,互联网技术的可获得性因阶层、民族和性别而层化。相对于传统民族志来说,在线民族志研究的一个难点在于,各种虚拟社区或网络平台往往具有极大的差异性,不同性质的网络社区具有非常不同的互动方式。有的类似于传统社会的小型社区,互动密切、等级分明;对比鲜明的是,有的网络社区成员流动性大,从思想意识到互动方式都比较松散、个性化、多元化,呈现出某种后现代的特征。因此,作为在线收集的数据的背景和语境,作为研究对象的网络社区的特点和类型必须得到详细的交代和描述。传统民族志的“深描”概念在此依然适用。而且凡事都有两面,实体的与数字的民族志的结合不仅给研究者提供了更多更令人兴奋的研究方法组合,还有助于研究对象话语的去边缘化,使更多的人获得更多的表达机会,而不是加剧层化。

上述的多元性是对研究者最大的挑战。相对于一套方法的集合来说,民族志更多的是一种态度、一种方法论和研究策略。 ①民族志是有弹性的、具有开放性的研究策略,具体研究设计应由民族志作者在对虚拟社区互动方式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实施。必须承认,在线民族志无法保证能够描述并解释社会的全貌,只能针对因某种共性而出现在特定虚拟社区中的特定群体开展研究。即便是实体社会中的传统民族志研究也不能拜托解释局限的质疑。而且要尽量深入客观地反映社会整体现实,线上、线下研究都已经是缺一不可的了。

五、结 语

总之,互联网的重要性已经到了教育人类学工作者无法回避的程度,在线民族志研究势在必行。本文重点总结、探讨了有关在线民族志的部分基本的、概念性的问题,事实上,还有更多细节有待于我们在研究实践中进一步关注和摸索。

面对中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相对缓慢,对整个教育研究领域的影响有待提高的现实, ②要应对知识结构的挑战,跳出固定的学科架构和理论教条,从实际生活出发,走进不同的“田野”,理论联系实际地建立多重视角、应用多样的研究方法, ③在线民族志不失为新的有效路径。笔者对在线民族志这一研究方法的开放性与适应性及其在中国教育人类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持乐观态度。

Online ethnography:New orientation of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in China

HU Di-ya

(School of Education,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100081,China)

Abstract: Online ethnography is the development of“ethnography”as a traditional research method of anthropology via the Internet technology.It expands the scope of fieldwork from the physical space to the virtual space based on CMC(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opularization of mobile terminal and online education,the online researches of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are surely gaining momentum.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feasibility and advantages of online ethnography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es,and the methodological controversies and concerns over the relevant academic ethics.

Key words: online ethnography;educational anthropology;new orientation

[责任编辑: 黄龙光]

Creswell,John W.Research Design:Qualitative,Quantitative,and Mixed Methods Approaches(3rd ed.)(“The Selection of a Research Design”)[M].Thousand Oaks:Sage Publications,2009:13.

卜玉梅.虚拟民族志:方法、田野与伦理[J].社会学研究,2012,(6).

Skgeby,Jrgen.“Online Ethnographic Methods:Towards a Qualitative Understanding of Virtual Community Practices”[A].In Ben Kei Daniel(ed.).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ethods and Techniques for Studying Virtual Communities:Paradigms and Phenomena[C].IGI Global,2010:411.

Hine,Christine Virtual Ethnography[M].London/Thousand Oaks/New Delhi:Sage,2000.

Mann,Chris &Stewart,Fiona.Internet Communication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A Handbook for Researching Online.London:Sage,2000;Kozinets,Robert.2002.The Field behind the Screen:Using Netnography for Marketing Research in Online Communities[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2002,(1).

杨立雄.赛博人类学:关于学科的争论、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4);朱凌飞、孙信茹.走进“虚拟田野”——互联网与民族志调查[J].社会,2004,(9).

Shumar,Wesley.Global Pressures,Local Reactions:Higher Education and Neo-Liberal Economic Polici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ative Studies in Education,2004,(6);Gee,James P.What Video Games Have to Teach Us About Learning and Literacy[M].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3.;Gee,James P.2005.Semiotic Social Spaces and Affinity Spaces.In Beyond Communities of Practice:Language,Power and Social Context[A].edited by David Barton and Karin Tusting[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214~232.

卜玉梅.虚拟民族志:方法、田野与伦理[J].社会学研究,2012(6);Skgeby,Jrgen.Online Ethnographic Methods:Towards a Qualitative Understanding of Virtual Community Practices[A].In Ben Kei Daniel(ed.).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ethods and Techniques for Studying Virtual Communities:Paradigms and Phenomena[C].IGI Global;Sam,Cecile.Activity Theory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Digital Domains,Theory Into Practice,51:2,83~90,DOI:10.1080/00405841.2012.662856

Shumar,Wesley &Madison,Nora.Ethnography in a virtual world[J].Ethnography and Education,2013,(2);Walther,J.B.,Loh,T.,&Grank,L.Let me count the ways:The interchange of verbal and nonverbal cues in computer-mediated and face-to-face affinity[J].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5,(24).

Wilson,Brian.Ethnography,the Internet,and Youth Culture:Strategies for Examining Social Resistance and “Online-Offline”Relationships[J].Canadian Journal of Education,2006,(1);CHIU,Shu Ju Ann.Chinese Overseas and the Internet-A Study of Old and New Immigrants in NewYork's Manhattan Chinatown[M].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Ziegler,M.F.,Paulus,T.,&Woodside,M..Understanding Informal Group Learning in Online Communities Through Discourse Analysis[J].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2014(1);Zainuddin,S.A.,Azween,A.,&Alan,G.D.Social Networking Sites for Learning:A Review From Vygotskian Perspective[A].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Proceedings of CSIT,2011;Veletsianos,G.,&Kimmons,R.Scholars and faculty members'lived experiences in online social networks[J].The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2013,(16).

Richmond,Nancy.Digital Ethnography:Understanding Faculty Use of an Online Community of Practice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D].A doctoral thesis presented to The School of Education,Northeastern University,2014.;Hart,Tabitha Blanche.(Re)negotiating Speech Codesinan Online Language Learning Community[D].University of Washington,2012;Williams,Terra.Student Discussion of Assigned Reading in Online First-year Writing Courses.The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2006.

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2011[EB/OL].http://v.ifeng.com/news/world/201503/01b53105-737f-4e55-821a-607fa3737f18.

Hine,Christine Virtual Ethnography[M].London/Thousand Oaks/New Delhi:Sage,2000.

Shumar,Wesley &Madison,Nora.Ethnography in a virtual world[J].Ethnography and Education,2013,(2).

Marcus,George.Ethnography in/of the World System:The Emergence of Multi-Sited Ethnography.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1995.(1).Hine,Christine Virtual Ethnography[M].London/Thousand Oaks/New Delhi:Sage;Shumar,Wesley &Madison,Nora.2013.Ethnography in a virtual world[J].Ethnography and Education,2013,(2);Castells,Manuel.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M].Cambridge,MA:Blackwell,2010.

Walther,J.B.,Slovacek,C.L.,&Tidwell,L.C.Is a Picture Worth a Thousand Words?Photographic Images in Long Term and Short Term Virtual Teams[J].Communication Research,2001,(28).

Walther,J.B.,Loh,T.,and Grank,L.Let Me Count the Ways:The Interchange of Verbal and Nonverbal Cues in Computer-mediated and Face-to-face Affinity[J].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5,(24).

Tam,Andrew.Extraction and Analysis of Ethnographic Data from an Online Disability Community[D].York U-niversity,Toronto,Canada,2010.

杨立雄.赛博人类学:关于学科的争论、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4).

卜玉梅.虚拟民族志:方法、田野与伦理[J].社会学研究,2012,(6).

Williams,Terra.Student Discussion of Assigned Reading in Online First-year Writing Courses[M].The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2006.

Sari,Pamela Kristina.Offer,Wanted,Taken:Laramie Freecycle and the Redefinition of Everyday Meanings of Citizenship[M].University of Wyoming,2010.

Kozinets,Robert.The Field behind the Screen:Using Netnography for Marketing Research in Online Communities[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2002,(1).

King,Storm A.Researching Internet Communities:Proposed Ethical Guidelines for the Reporting of Results[J].Information Society,1996,(2);Sharf,Barbara F.Beyond Netiquette:The Ethics of Doing Naturalistic Discourse Research on the Internet[A].in Jones,Steve,ed.Doing Internet Research:Critical Issues and Methods for Examining the Net[C].Thousand Oaks,CA:Sage1999:243~256

Kozinets,Robert.The Field behind the Screen:Using Netnography for Marketing Research in Online Communities[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2002,(1).

安德森,本尼迪克特.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Shumar,Wesley &Madison,Nora.Ethnography in a virtual world[J].Ethnography and Education,2013,(2).

Shumar,Wesley &Madison,Nora.Ethnography in a virtual world[J].Ethnography and Education,2013,(2);Creswell,John W.Research Design:Qualitative,Quantitative,and Mixed Methods Approaches(3rd ed.)(The Selection of a Research Design)[M].Thousand Oaks:Sage Publications,2009:13

滕星.回顾与展望:中国教育人类学发展历程.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

吴晓蓉.中国教育人类学研究述评[J].民族研究,2010,(2).

猜你喜欢

民族志人类学研究者
VR人类学影像:“在场”的实现与叙事的新变
走向理解的音乐民族志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关于戏曲民族志的思考
民族志、边地志与生活志——尹向东小说创作论
伊莎白及其中国人类学、社会学考察
民族志与非正式文化的命运——再读《学做工》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人类学:在行走中发现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