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融合通信的发展建议分析
2015-02-14肖清华
肖清华
(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14)
1 融合趋势
先回顾一组数据:2014年春节,全国移动通信的拜年短信量首次下滑,其幅度甚至达到42%,而在2015年同时期再次下滑25%以上[1],其“罪魁祸首”就是以微信为代表的OTT(Over The Top,过顶)产品。而随着微信电话本3.0的推出,以及前不久国务院李克强总理提出“提网速降资费”的要求,网络速度与价格形成左右互搏的局面更加明显,运营商对融合通信的需求也更为迫切。
所谓RCS(Rich Communication Services,融合通信),是指将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相结合的一种系统架构,通过终端、APP等形式进行融合,为用户提供一个使用简单、功能多样的通信环境[2],其价值在于降低通信成本、加强用户粘性。融合通信实际上早在1990年前后就以终端实现语音和邮件的方式宣告面世,但国内近期在MWC2014(Mobile World Congress,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才由中国移动提出“新通话、新消息、新联系”的准则来取代现有的话音、短信和通信录,以实现文字、图片、视频,甚至是位置等信息的传送功能。在今年的CES(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上,中国移动则展出了包括中兴、三星和HTC等厂家的多款融合通信终端,旨在通过定制机型来尽快捆绑需要同时使用文字、声音和图像的用户。定制机型属于深度融合,而为了加快融合通信的应用普及,预计中国移动还将采取基于APP下载的平滑过渡的轻模式来推动融合通信的发展。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通信网技术的进步,融合通信也将朝着以下4个方面发展[3]:
(1)在沟通方式上能够更加贴近微信提供朋友圈等类型的功能,保证用户之间在保障隐私的前提下能够充分沟通。沟通方式也更加多样化,诸如文字、声音、静态和动态图片分享、社交邀请等;
(2)在对象方式上,融合通信能够实现从业务到用户的转移,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无缝服务,比如多元化和透明的话音通话和数据业务;
(3)在捆绑方式上,实现以“新联系”为中心,结合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生活、商务等多群组的跨界渠道,提供涉及金融、娱乐、办工、旅游等多维度业务;
(4)在安全方式上,能够依托于目前的云计算、云服务,提供电信级的数据处理、存储和备份功能。
2 业务策略
要分析融合通信的业务策略,首先得分析融合通信的“新”核心[4],即“新通话、新消息和新联系”。新通话就是以VoLTE为基础,提供电信级基于音频和视频的通话功能,包括切换等健全的移动性管理机制。新消息则参考OTT产品,提供群发、群聊、位置消息和公众帐号等社交功能。新联系区别于现有的通信录,通过标识“个我”,实施实名制,构建融合通信的全新入口。而要实现融合通信的三大核心,所承载的业务必须具备以下特征[5]:
(1)无缝衔接:为了提升感知,融合通信业务必须能够在不同的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和PC之间任意切换,能够在不同系统中平滑切换;
(2)功能集成:能够实现单点入口,实现统一的鉴权、计费和认证;
(3)全天候存在:用户能够全天候地感受对方的存在,包括个体与群体、个体与个体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包括中国移动在内的运营商须在业务市场上进行细分,采取合适的目标定位和品牌策略。
移动互联网时代OTT的推出严重影响了运营商的营业收入,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盈利模式。OTT通过直接面向用户的模式,使运营商管道化;通过营造生态圈,来稳定存量用户和发展增量用户。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用户更多的只是个人用户,而运营商的用户则包括个人用户、家庭用户和集团用户。对于后两者,目前OTT涉及不多,而运营商则可以发挥在通信领域内的优势[6],通过融合通信针对家庭用户提供娱乐、教育、生活等服务,而为集团用户提供办公、营销和管理等内外部服务。实际上在2014年,全球的主流运营商就已经推出了这种分层分级的服务,如沃达丰通过One Net快速拓展中小企业市场,法国电信为全球企业用户提供UCaaS(Unified Communications as a Service,统一通信即服务)业务。因此,国内运营商如果要想在融合通信上运营成功,可以在发展初期将目标市场定位于与微信等OTT产品不重叠的范畴。
在品牌策略上,欧美主流运营商存在3种情形。其一,单品牌策略,以英国电信、沃达丰和法国电信为代表;其二,多品牌策略,以AT&T为代表,如包括UC、UC Central和Voice DNA等3个子品牌;其三,附属服务策略,即没有为融合通信设置特定的品牌,类似于增值服务。3种情况中,附属服务策略最为弱势,发展力度最小,一般不太适合国内的运营商,多品牌策略在国内盛行过一段时间,但目前逐渐归一单品牌,如中国移动的“和”,中国联通的“沃”和中国电信的“翼”,比较而言,单品牌策略更适合国内市场。
此外,在市场目标和品牌之外,还需要重视合作伙伴和服务支撑的选择,竭力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统一入口服务。
3 问题建议
目前包括中国移动在内的运营商对融合通信发展志在必得,言必谈融合通信,但是仔细分析起来,融合通信的发展壮大仍然会遭遇诸多障碍[7],毕竟它是一个运营商用来反击甚至取代OTT的产品,是否能够成功还取决于多方面的瓶颈是否能突破:
(1)生态系统的制肘
在互联网时代,任何一款产品都讲究“生态圈”,其实就是对用户的捆绑和约束,比如iOS相对Android的封闭,微信借助QQ号实现对手机号的捆绑,这些方式使得用户迁移成本极高。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就曾经说过:能够取代微信的一定不是另外一款微信。其意义在于,移动互联网强调“快者为王、先入为主”,包括诸如易信、来旺等类似产品实际上很难对微信构成实质性的威胁,而如果融合通信也是一款类微信,或者基于类微信的基因实现机型定制,其所面临的竞争将会更激烈。
(2)资源整合的缺失
移动互联网的经营与通信行业的运营模式完全不同,此之谓“皮革马利翁”效应。包括微信、来旺之类的OTT产品习惯以免费的方式拉动客户[8-9],采取“免费—推广—规模获利”的阶段式渐近发展模式。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培养用户使用习惯的过程,而实质上则是一个线上线下资源整合的过程,比如以文字、图片、语音和视频整合成即时通信、社交服务和O2O大统一的管理平台。运营商发展业务则基于传统的营业厅,立足于现有的在网用户,思维比较单一。
(3)管理机制的禁锢
目前来看,国内融合通信的发展主要由中国移动主导,但融合通信是行业内需要面对的发展难题,一方面由于它需要面对业已成熟的体量巨大的OTT产品,另一方面在行业内部还需要运营商之间的相互策应。但传统的行业布局使得运营商之间壁垒严重,结构僵化,缺失企业活力。
但是否融合通信在国内就毫无出路呢?也未尽然。最重要的一点,相比较腾讯等互联网公司而言,运营商拥有的底层入口和电信基础网络是其最大的优势[10]。即使是微信等平台级产品,最终也得借壳上市。躬耕于此,运营商可以以此为立足点,结合自身优势发展融合通信:
(1)打造平台,整合产业链
运营商在通信产业链上居首,与终端厂家合作,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上进行深度整合是可行的。无论是采取APP的轻模式,还是机型定制的深模式,可以根据市场的发展状况因地因时制宜。此外,基于现有规模用户,可以通过已有的业务和套餐资源进行捆绑,构建属于自己的生态圈,并积极拓展与银行、电商、交通等跨行业之间的应用,打造一个大一统的平台。
(2)统筹资源,泛市场布局
经历了20余年的蓬勃式发展,移动运营商已经拥有一些现成的优质资源,如中国电信的三大研究所,中国移动的九大互联网业务基地等。但目前的问题是这些基地间各自为政,难以整合。因此,融合通信的推出,可以使各研究所或基地之间链接,围绕融合通信,有针对性地让每个基地共同地为融合通信服务,借助于云服务,实施共享互补。
(3)转变观念,服务差异化
中国电信曾经提出过“一去两化新三者”,最主要的便是去电信化,主要目的就是推动企业文化向互联网思维转变。融合通信的核心功能是“新通话、新信息、新联系”,在立意上与微信相差无几,但在推广过程中需要差异化地挖掘产品潜力,比如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缩短话音的延迟,提升视频的清晰度等,或利用集团客户的基础建立差异化的市场等,这样才能与微信并存发展,最终实现弯道超车,典型例子就是阿里的“钉钉”。
4 结束语
文章分析了融合通信近几年的发展模式,结合融合通信的特征,提出了相应的业务策略,并针对目前融合通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当然,融合通信的发展是一个端到端的过程,需要产业链的健全与支撑完善。要发展好融合通信,运营商必须以差异化的思维,立足于拥有的基础网络优势,努力打造属于自己的生态系统,虽然费力但是是一个必经的过程。
[1]左岸. MWC2015融合通信篇:商用大幕即将开启 望扭转竞争态势[J]. 通信世界, 2015(6): 22-22.
[2]张政,徐兆吉. 运营商在融合通信市场的定位与策略[J].中国电信业, 2015(5): 69-71.
[3]孙亮,朱鸿文,郑桂玲. 关系视角下的电信运营商融合通信模式研究[J]. 现代营销, 2014(11): 28-29.
[4]杨林,于富东,李宝岩. 融合通信应用方案的研究[J].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4(10): 73-76.
[5]徐兆吉,刘晓宇,张政. 电信运营商关于企业级融合通信技术创新的策略要素分析[J]. 电信科学, 2014(3): 120-126.
[6]吴斌,黄嘉,王丽秋. 融合通信时代业务网发展策略研究[J].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5(1): 15-18.
[7]毛沛祖. 运营商融合通信策略初探[J]. 现代电信科技,2014(12): 67-70.
[8]胡晶.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融合通信发展研究[J]. 通信世界, 2014(6): 19-20.
[9]王凡,沈蕾,张林. 融合通信业务与OTT业务互通的研究与实践[J]. 电子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5(1): 6-9.
[10]梁既白. 融合通信的机遇与挑战[J]. 通信世界, 2014(32): 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