氛围·遐想·比照印证
——情境阅读的三种智慧策略
2015-02-14湖北省浠水县高考复读中心杨小兵
☉湖北省浠水县高考复读中心杨小兵
氛围·遐想·比照印证
——情境阅读的三种智慧策略
☉湖北省浠水县高考复读中心杨小兵
近来,笔者听了50节语文课,非常遗憾,这些语文课上学生昏昏欲睡,读书的情境与滋味完全感受不到。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使命是让学生回到“想读”的初始追求上,热爱读书。我想,什么时候学生们能“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读?“想读”才能“读好”,“读好”才能“读会”。因此,深化语文课程改革的根本使命是让教学回到“想读”的追求上。
一、营造氛围,为“想读”奠基
情境是阅读的基础。中学语文教学借助情境营造阅读氛围,是开展高效教学的法宝。从历史的层面看,有些文章的阅读,是需要建构阅读情境与氛围的,像“游览之思”“家园之思”“修养之思”类文章,丰富的同题材作品,特别是学生阅读过的同题材作品,就是学生开启新阅读的情境基础。或者说,学生阅读史为新的阅读作了情境氛围的奠基。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与文本具有相似情绪色彩的氛围,用名家之作唤起学生相似的阅读经验,从而为“想读”新文本、理解新文本奠基。
教学《想北平》,我以名家之“作”营造“家园之思”的阅读氛围,为即将的阅读作情感与经验上的奠基。请看——
师:这节课开始,我们来探讨“家园之思”这个话题。什么是“家园之思”?
生1:就是对家、故乡、对亲人的想念。
师:我们读过哪些“家园之思”的作品?
生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的两个“异”字,说明王维是游子、异客。他漂泊在外,才“忆山东兄弟”。
师:还学过哪些“家园之思”作品?
生3:《背影》算吧,内容写思念父亲,要掉泪,也是“家园之思”。
生4:《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有《泊船瓜洲》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生5:《天净沙·秋思》中的“断肠人在天涯”也是。
生6:还有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梁实秋的《清华八年》……
师:名家们在什么时候会生发“家园之思”?
生1:范仲淹在远离故乡、北雁南飞时“想家”。他在《渔家傲·秋思》中说“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然后,才“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
生2:苏轼也是远离故乡,但他是在中秋,在“月有阴晴圆缺”时“想家”。
生3:古代游子看到“柳树”、听到“思乡曲”时会想念故乡。
师:如果是你,你想念故乡什么呢?
生1:我想念家人、家中食物,自己曾经住过的房子、见到的小店、走过的小路……
当学生围绕“家园之思”对自己的阅读经验进行“检讨”时,“家园之思”的课堂氛围便是一个金钟罩,会将学生的眼球拉入,不知不觉中生成了一粒粒“家园之思”的铁离子,顺其自然地被吸纳,从而生成浓郁的“家园之思”的情怀。因此,教学《想北平》时,我围绕“家园之思”营造阅读氛围,让学生“想”“家园之思”的内涵、名家“想家”的背景和名家的“想家”作品。这样,学生阅读《想北平》之前,课堂上就汇聚了名家们的“家园之思”的理趣与作品样式,“家园之思”也就悄然进入学生的阅读视野中。
情境阅读中,“想读”才能读好。心理学表明,阅读教学中名家之作的特定情境,可以唤醒、调动人的原有阅读认知经验的某些表象,对将要阅读的文本会起到唤醒或启迪的作用。事实上,处于“家园之思”氛围中的学生,也会因为名家之作的讨论、提醒和启发,自觉地产生《想北平》的阅读期待。这样,阅读《想北平》时,教师便可智慧地将这种特定阅读情境顺利地引向文本情境中,以实现“家园之思”在阅读经验上的“条件反射”。
二、纵情遐想,为“想读”蓄势
情境阅读中,“想读”是一件美妙的心理活动。阅读课文之前,让学生围绕课文题目尽情地遐想,也是一次美妙的阅读准备。
阅读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的《获得教养的途径》,许多设计是让学生阅读课本并完成预习作业。我们以为,这在某种程度上会给文本与学生带来“委屈”和“不公平”。
文本的“委屈”在于学生不是为了获得阅读愉悦而开展阅读,学生的“委屈”在于阅读文本之前从未思考过“获得教养的途径”这个话题。也就是说,在学生还没有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便硬生生地被输入了赫尔曼·黑塞的观点。
“想读”,经典文本才能读得更好。如果在文本阅读之前,能让学生围绕“获得教养的途径”这个课文题目作一番写作上的“想”、阅读上的“想”,学生在未阅读文本前便有了自己基于课文题目的“另一文本”。具体阅读时,学生便可以携带自己“创作”的文本走向课文。这才作到了阅读起点上的“公平思考”,才能发现彼此的思想差异,从而发现经典的卓越,才能感受到经典的力量。
因此,文本阅读之前,不妨让学生合上手中的课本,对着课文的题目进行“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式的遐想,让学生“异想天开”“我行我素”。
教学《获得教养的途径》时,可以先让学生们说说自己“获得教养”的主要方式与途径,说说“获得教养”是容易的事还是痛苦的事。然后,让学生“想”赫尔曼·黑塞会怎样写这篇文章或者自己将怎样写这篇文章。在课堂上,三位学生在黑板上写了自己的写作思路:
思路一:一段有关教养的故事,引出什么是教养的话题,然后分点论述获得教养的途径,接着分析获得教养途径不同的原因,最后结合自身获得教养的途径,说明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途径”。
思路二:先列举获得教养的各种途径,再分析伟人获得教养的途径,最后强调青年人要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途径。
思路三:先列举有教养的各种表现,再分析教养是如何获得的,最后强调青年人要尽快形成良好的教养。
“思路一”紧扣题目展开,中心突出,可以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思路二”紧扣题目,由一般到特殊,再到“青年人”,这样写有高度,有说服力。而“思路三”前面两部分紧扣题目,是“破题”所必需的,第三部分“强调青年人要尽快形成良好的教养”,则远离了“获得教养的途径”。尽管学生的思路有可商讨之处,但毕竟这是学生基于题目“获得教养的途径”生成的新思路。
事实上,汇生之“想”,可为阅读印证铺路。基于课文题目“获得教养的途径”,学生在思路、内容上的各种各样智慧的“想”,不仅丰富了将要阅读的课文的内容,也打开了学生阅读文本的思路、课题写作的思路。当课堂教学汇集了“众生之想”,具体阅读就可以变成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印证之旅。这样开始印证式阅读,学生心中便会产生那种盼望、希望、期望的滋味,这样的阅读会更加美妙更加自主,还要老师逼迫吗?
叶圣陶先生当年说:“国文本是读的学科。”这“读”,应该是读得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的那样“放开喉咙”“大声朗读着”,要像寿镜吾先生那样投入——“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但时下阅读文本前,教师们每每强调“一定要完成预习作业”“明天上课前,我要检查”……岂不知,这样的阅读,已经演变成为“完成预习作业”而进行的一项“苦差事”。优美的语言、经典的样式,在学生眼里就是一项项单调乏味的作业了。因此,汇生之“想”,让学生领略阅读趣味,才是正道。
三、比照印证,为深化“想读”
情境阅读中,“想读”之后再细读,读才能较好地深入下去。我常常采用的方法是比照、印证“想”之异。
比照,即比较,对照。对于阅读来说,比照就是把学生基于课题生成的内容、思路、写法等,在阅读中和作者进行比较,以发现自己构思上的差异,深入探究作者行文的理趣,从而收获经典的经验与力量。《想北平》是“家园之思”的经典之作。老舍会怎样写?在营造了“家园之思”氛围之后,课堂上,我对学生说——
“我们将阅读老舍的《想北平》。现在大家不要翻开课本,来想一想:《想北平》老舍会怎样写?重点会写些什么呢?还有老舍开头会怎样写,结尾会怎样写?如果你来写,你会写些什么,按照什么思路去写?请同学们打开‘读写本’,猜想老舍怎样写《想北平》。”
老舍会怎样写《想北平》?学生们沉浸在智慧思考中,之后便打开读写本思考“《想北平》老舍将怎样写”。从老舍的作品看,北平在老舍心中地位非常高。老舍的一系列文学作品均以北平为背景,特别是平民百姓的生活背景。老舍写作《想北平》时,是1936年6月。当时他离开北平已经整整14年。老舍之“想”北平,实是游子的家园之思。
之后,让学生们交换阅读刚刚写的“《想北平》老舍将怎样写”。一位学生认为:老舍的第一段会描写北京的胡同及其中的吆喝声,文章的主要部分会叙述胡同的吆喝声、带孩子的女人、淳朴的北京底层人、白天喧闹和夜晚静谧的胡同,后面还会写北京的风景、古建筑、特产等,最后抒发对北平的怀念。另一位学生认为,老舍会主要围绕着母亲来写。文章开头一段会将北平之美景与儿时回忆相结合,由此引出思念母亲的一些事来,主体部分则会写拿着糖葫芦的孩子和母亲的生活情境,写自己与母亲小手拉着大手的过去。然后回归现实,对比山东和北平,表达思念母亲、思念北平之情。第三位学生认为,作者会写北平大雪纷飞的场面,中间则是回忆童年时候在大雪中玩耍,看着其他人在茶馆里喝茶取暖的事;继而会回忆大雪中北平的前清大街小巷、胡同儿、四合院、北平的美食;最后则是在大雪中直接抒发对北平的思念……
显然,学生们想的丰富多彩。而学生所想的,也是“想北平”能够涉及的。那么,老舍会这样写吗?老舍会怎么写?课堂上,教师一点拨,学生阅读的好奇心产生了,阅读的渴望产生了。
可以想象,当学生打开课本阅读《想北平》,看看“老舍会怎样写?重点会写些什么呢?”这是怎样的一种急切的阅读?这种阅读状态,其实是学生“想北平”的思路与老舍的思路相互对照、相互比较的阅读过程。
事实上,正是由于老舍与学生在“想北平”的内容、结构上存在的差异,才促进了学生对课文《想北平》的“爱不释手”。课堂上,我看到学生们沉浸在课文的阅读中,执着于阅读差异的比较与反思中。
在《想北平》中,老舍认为北平是与自己“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是无法分割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能表达心情。老舍说,这种爱是用言语表达不出来的。“若真的表达,那么将哭到嘶哑。”所以,《想北平》所想的北平内容,并不是学生们想象的故宫、天坛、颐和园、长城等。
课文中,老舍将伦敦、巴黎、罗马和堪司坦丁堡作对比,让他的爱有质感而合道理。对比之后,才写北平的“复杂又有边际”“动中有静”“温和”“布置匀调”“花多菜多果子多”“接近自然”的特点。老舍“想”的“北平”是平民的生活圈子,是心灵最深处的故园花草。因此,老舍一句“真想念北平呀!”,道出了离开北平十四年后沉寂的爱。
课堂上,学生们对这样的构思非常困惑:“老舍为什么要这样写想北平?”“为什么不写北平的大建筑、大文化、大历史?”“为什么不写‘北京腊肉’‘锅烧鸡’‘拌鸭掌’‘北平烤鸭’?”这时,如果将阅读教学的重心放在“老舍为什么这样‘想’”上,课堂一定非常出彩。其实,老舍出身于贫困的旗人家庭,他的《想北平》是以“一个贫寒的人”的身份来审视北平的,感谢北平对于“一个贫寒的人”的滋养。这样一介绍,学生们便会认识到,老舍是以一个“贫寒的人”的心来“想”的,课文中那句“像我这样一个贫寒的人”非常重要,它是理解我们与老舍“想”北平差异的关键。
情境阅读中,学生想阅读,渴望阅读,阅读的意义是“寻找自我差距”、向“作者看齐”,从经典之“水”中汲取语文的力量、生活的力量。因此,智慧地开展比照老舍与学生“想”的差异,还是为了发挥经典文本在写作智慧上的“启迪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