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歌:新媒体时代重放的艺术花朵

2015-02-14王鑫

艺术广角 2015年3期
关键词:余秀华媒介诗歌

王鑫

诗歌:新媒体时代重放的艺术花朵

王鑫

王鑫:文学博士,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美学基础理论、审美文化研究和媒介文化研究。

我曾应邀就“新媒体时代的艺术创新”这一话题发言,主要讲了“艺术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保存”谈了新媒体时代艺术的“守”与“变”的问题,其中,就涉及到,在新媒体时代,诗歌这种艺术形式复兴的可能。我是从技术媒介变迁史对艺术形态的影响找到了依据,比如古登堡的机械印刷术对于西方小说的普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且基于小说的阅读形成了一个“想象的共同体”,甚至影响了民族国家的形成。中国传统的四大名著也借助于印刷术的不断进步实现了最大程度的普及,成为流传至今的经典。实际上,最适宜小说生长和繁荣的时代正是印刷媒介时代。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将会有传统的艺术形式重新焕发魅力,也会有新的艺术形式随之诞生,比如,在印刷技术和造纸技术并不发达的时期,中国传统的诗词歌赋都成为文学的主流表现形式,到了新媒体时代,碎片化的阅读方式,诸如微博140字的技术阈限,使微小、简短、精到、言约意丰的表达方式重回到观众的阅读中,并且成为碎片化生活里最有意义的打发时间的方式。

2015年初,一个湖北籍的女诗人余秀华瞬间“火遍”微博和微信,一时间刷爆朋友圈。如果悬置其与生俱来的身体和身份的符号性呈现,使之不必成为“吸睛”不可忽略的内容,直接面对她的诗歌本身,她的诗仍旧为具备一定文学素养和审美辨识力的人喜欢和欣赏,并且在这个群体中被讨论、转发,一时间,诗歌仿佛再次以她固有的优雅和漫不经心的姿态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诗评家、诗人、读者以及媒体构成的话语场充斥着多元的声音,赞赏的、质疑的、理性分析的、感性表达的以及各路媒体对这一事件发酵式的报道,出版社以最快的速度抢滩出版其诗集,使余秀华诗歌“井喷式”地被熟知,这些与其说是一场文学事件,不如说是一场媒介事件。“虽然沈睿、刘年等文学圈专业人士的大力推介‘功不可没’,但余秀华及其作品的爆红却更离不开网络与互动社区的‘魔力’”(陈泽然:《众声喧哗中的余秀华与〈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http://www.kcis.cn/8282)媒介进入了所有的事件之中,影响了对事件本身的呈现、判断和理解,余秀华诗歌超越了文学圈、批评圈。且不论余秀华是否会在多年之后位列当代诗人群像之中,也不管余秀华的诗歌是否能够成为经典收入诗歌史,但是余秀华及其诗歌像一个探头,探清了新媒体时代诗歌的生存状态。乐观地说,这是一个日趋丰饶和值得期待的环境。余秀华诗歌事件,还是一个引子,引出的是关于诗歌的讨论、写诗的意义、诗歌对于生命个体的价值。为什么今天还有那么多人喜欢读诗和写诗,是因为诗歌还能够温暖我们的灵魂,还能够唤醒沉睡的初心,还能够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伴我们安静地入眠,最重要的是能够在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实现对自我的保全。以微信公众号“为你读诗”为例,每天阅读人数都在十万左右,也就是说,每天有大概十万人在晚上十点以后,聆听“读诗”。因此,无论是写诗还是读诗在新媒体土壤上都遇到了一个比较好的空气、湿度和温度,所以才能欣欣然成长。为什么新媒体时代,我们恍然间发现诗歌并没有死去,反而不动声色成长起来,或许,有这样的几个因素是值得思考的:

第一,技术框架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技术不能触及灵魂,人们会因为技术改变自己的物质生活形态,但是人的内心是很难被技术塑型的。人们向着未来越走越远的时候,反而会想到为什么出发和在哪里出发,当人们在一瞬间有这样的想法的时候,仿佛有一股适宜的风吹来,会穿越障壁叫醒沉睡已久的心。因为人是有情感的、有形而上追求的,人们只是暂时遗忘了初心的善良、柔软和美好以及对自由世界的向往,才会显得板结、僵硬和冷漠。诗歌就是吹来的那一股风,如果微博和微信上能有更多诗人的作品,有更多热爱诗歌的人的作品,让疲于前行的人们找到停靠的理由,也许会稀释公共空间的很多戾气。

第二,诗歌以最合适的形状进入到新媒体时代人们的阅读标尺中。所谓新媒体时代人们的阅读标尺,我以为应该是简约不乏深刻、简单不乏丰富、简明不乏洞彻。人们在碎片化的时间里难以实现阅读的整体性、宏大性和系统性,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种现实。因此,我们需要借助于一种形式,能够言近旨远、文约意丰,从有限走向无限,从近前走向远方,从单纯走向繁复,从美感走向哲思。诗歌恰好以最为切近的形式成为了选择。诗歌以形式的简短、语言的美感和陌生化的效果撞击着人们的灵魂,总有那么一首让你内心妥帖、找到安慰、获得力量,人们会在语言修辞中发现文字表达的多种可能,以及经由这些文字创构一个意象世界。当人们透过春天午后盛开的桃树去仰望天空,也许会写下这样的诗句:“从你淡粉色的梦中走过/寻找蔚蓝的透彻/在摇曳的云的裙角/看到风的婀娜/就这样走过/静悄悄的/害怕惊醒你/错失了春天的婉约”(来自微信号:云端看朵)。

人们并不介意一个人的身份是否属于诗人,也不会特别从诗歌的技术层面对其要求太多,只要诗歌能唤起对日常生活的惊异,使人在某个瞬间不再被生活琐事羁绊,与世界相融相通,并在观照对象的时候见出自身的存在,这就是诗性的显现,是审美的活动。人们在刷微博、微信的同时,在各种链接转发中,或许清新的、自然的、素朴的、沉静的、婉约的、宏阔的、纤秾的、浑厚的多种风格小诗会成为新媒体空间的另一道风景,让眼前豁然开朗。

第三,新媒体所建构的互动型网际关系,以及互联网思维的分享指向,使微博广场和微信朋友圈成为个人表演和群体互动的场所。人们对自己所喜爱和追求的内容,不再是狭窄日记本中的个人絮语,而是广场和朋友圈中的声音,一个人日常生活的刻板印象会因为这种表达而刷新,重新雕塑一个人的模样。尽管有很多声音批评人们在晒美食、晒美景、晒美颜、晒幸福来完成新媒体舞台上的个人展演,并获得广场人群和朋友圈的点赞、热评和转发,以此来刷“存在感”,但是,从一个人的微博和微信的“足迹”中,还是能辨识出他丰富的精神纹理,也会在彼此的互动中表达情感、碰撞思想并且生成意义。你会发现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可以用“闲情”抵御生活忙碌、用诗性对抗生活的单调,用诗意进入到生活的肌理,发现生活并且实现自我的完整。余秀华是经典的一个,新媒体上还有千万个。他们或者分享自己的创作,或者推荐阅读过的经典诗句,用这样的一种文学形式,为自己找到家园,为他人讲述风景。在分享中给他人力量,在互动中整理内心。

我曾在微博和微信上写过一些短诗,写诗的时候我会考虑节奏、韵脚和诗歌的意象以及隐喻的修辞,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从事媒介批评的年轻学人,我以经验的方式在新媒体世界里呈现我的诗歌姿态,我也想以理性的态度预言:新媒体平台上的诗歌量的汇集会在某个时间发生质的变化,不只是创作,也不只是表达,还让我们的公共空间有了精神的向度、情感的流动、人文的关怀以及审美的欣欣向荣。

猜你喜欢

余秀华媒介诗歌
诗歌不除外
The Poet on Earth
无耻当有种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书,最优雅的媒介
余秀华的慢写作
诗歌岛·八面来风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雪 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