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童话的阅读与创作”单元教学设计3

2015-02-14夏淑平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意图童话创作

夏淑平

“微童话的阅读与创作”单元教学设计3

夏淑平

【设计理念】

微童话是微阅读时代的必然产物,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谭旭东认为:“微童话只是比一般童话小一点,字数少一点,童话的内涵和营养并没有任何的流失。如果说一般童话是大气球的话,那么微童话就是幻想的小泡泡,是一个很轻盈的幻想小世界。”

本教学设计分为“我爱读童话”、“初识微童话”、“寻找童话眼”、“创作微童话”、“一同来赏析”等几大部分,由浅入深,带着儿童走入奇幻的微童话世界。

【教学目标】

1、尝试创作微童话

2、学习品鉴微童话

【教学难点】创作有“童话眼”的微童话

【教学准备】

1、教师需阅读大量优秀微童话,也可将部分优秀微童话作为课外阅读书籍推荐给学生和家长。推荐书目:《谭旭东微童话》谭旭东著、《水晶靴子》冰波著、《住在树上的猫》王一梅著。

2、教学课件、印发课内讲到的优秀微童话作品等

【教学时间】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可安排三至五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作微童话

1、谈话导入:读了许多篇微童话,我们也来试试创作微童话吧,记住微童话的最大特征是“篇幅短+童话眼”。

2、出示分层创作要求,学生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级别,独立完成10至20分钟的微童话创作。

一级,创作难度一颗星:可仿写推荐的微童话中的一篇,注意相同之处不能超过一半。要有一处打动人的“童话眼”,可以是鲜活的童话人物、奇特的想象、美好意境或深刻寓意等。写完要把自己的作品有感情地读出来。

二级,创作难度两颗星:自由创作一篇微童话,注意篇幅要短,要有两处打动人的“童话眼”,可以是鲜活的童话人物、奇特的想象、美好意境或深刻寓意等。写完要把自己的作品有感情地读出来。

三级,创作难度三颗星:自由创作一篇微童话,注意篇幅要短,要有三处或三处以上打动人的“童话眼”,比如鲜活的童话人物、奇特的想象、美好意境或深刻寓意等。写完要把自己的作品有感情地读出来。

【设计意图及教学指导:此环节的设置目的是根据学生不同程度指导分层创作。教师应鼓励学生认真阅读创作要求,并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创作级别。教师可建议表述能力较弱的学生通过仿写降低创作难度,可鼓励表述能力较强的学生跳起来摘桃。】

3、学生构思、创作微童话,教师巡堂

二、一同来赏析

1、小组成员互换作品交流,边看边将打动自己的“童话眼”画出来,并在自己喜欢的作品上部边角画上一颗星。

【设计意图及教学指导:此环节的设置目的是通过小组互换作品交流,形成学习伙伴的互助、取长补短,画星为下一步的活动做准备。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时间。】

2、各小组选出获得最多星的一篇作品贴在班级展板上。

3、学生自由阅读班级展板上的作品,在自己喜欢的作品上部边角画上一颗星。注意不能再给自己组的作品画星。

【设计意图及教学指导:此环节的设置目的是通过交换阅读他人的作品,形成学习伙伴的互助、取长补短,画星为下一步的活动做准备。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时间。】

4、教师选出获得最多星的三至五篇作品,请小作者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并请其余同学评议一下这些作品。

【设计意图及教学指导:此环节的设置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品鉴能力。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篇数。】

5、课外拓展:今天我们尝试了创作微童话,过了一把人人都是童话家的创作瘾。著名童话作家冰波说过,“好的微童话,要简短精悍、有智慧、大人小孩都爱看”。现在我们的作品只是在同学中传看,通过画星大家都知道自己的作品获得多少的认可。请同学们今天将自己的作品带回家去,也让家长、邻居给你的作品画星,看看自己的作品在大人中又能获得多少认可。别人的评价不一定全对,但如果能写出大人小孩都爱看的微童话不是更好吗?

【设计意图及教学指导:此环节的设置目的是将课堂活动延伸到课外,并帮助学生正视别人的点评,努力写出大人小孩都爱看的优秀作品。】

5、教师总结:中国童话大王郑渊洁曾说过:“写童话,我不如孩子。”只要我们平时注意积累生活中的创作素材,勤动笔多创作微童话,将来就能写出像《海的女儿》那样的长篇童话。老师期待中国的“安徒生”能在你们中间产生。

【设计意图及教学指导:此环节的设置目的是鼓励学生多积累、勤创作。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安徒生”,但能让更多的孩子爱上阅读童话、创作童话,就已是功德无量了。】

【板书设计】 (略)

夏淑平,教师,现居广东广州。

猜你喜欢

意图童话创作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制定法解释与立法意图的反事实检验
《一墙之隔》创作谈
童话镇
午夜童话镇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燕山秋意图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