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做好语文课前预习

2015-02-14王小龙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变色龙苏教版课前预习

王小龙

浅谈如何做好语文课前预习

王小龙

预习是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预习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讲课前学生(在课外或课内)先行自学的一个阶段,是“训练阅读最主要的阶段”。其最大的好处是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使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弄懂新课的内容和概念,获得成熟感,激发学习动机,为老师上课作好听说准备。

一、预习阅读

实际就是每次用导学案的形式提前一天让学生进入文本的初次解读,然后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再对课文从词、句、段、篇等方面由点到面的提出自己的疑问。其特点和要求大体是:明确预习任务,在读、查、思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

比如: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二十五课《治水必躬亲》我就设计了这样的预习导学案:

1、填空. 《治水必躬亲》选自《 》,作者是__________其重要作品有:《 》《》。文中“海忠介”即_______,是_________(朝代)曾骂过皇帝的清官。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杂文家___________曾写过一部关于他的历史剧《 》。

2、查阅相关资料,以便达到帮助理解课文的目的。

二、预习查阅

查阅是最基本的自读方法,也是预习的必要环节。它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借用工具书(字典、词典、资料书),翻查弄明白生字新词的音、形、义,以及与课文内容有联系的难题。一篇文章里,必定或多或少有些是学生不认识的字,不会解释的词,不好理解的语句。那么这就要及时指导学生在阅读课文的时候眼、脑、手并用,将预习时遇到的这些问题用笔划出来,书上没有注释的,就要利用工具书,查一查字典,特别是不要放过那些模糊的字词,似懂非懂的句子。告诉学生如果搞不清楚句子的意思,可以在导学案“个性质疑或补充”这一栏目中列出来,当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时候,带着这些问题去听,就会理解得更透彻些。例如在预习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第六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时,就会发现“书塾”、“缠络”、“倜傥”、“锡箔”等很多字词在课文注释中并没有注音解义,必须翻查字典才能弄清其音义。若等待老师讲解,那就被动了。

三、预习练习

预习练习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能力要求。它可以包括“质疑”“迁移”“比较”“记录”,其中“质疑”是预习的升华。古人说:“学贵有疑”。爱因斯坦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更能显示出一个人的创造才能。预习到位了就会生疑,这就要求学生在精读文本,思考揣摩课文有关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去钻研文本,发现问题,提出疑问。一般来说学生很难做到这点,老师在平时就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发疑的习惯和兴趣。针对现在的学生懒于“思”的不好习惯,我一直坚持这样的做法:给他们设计一个公式即“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的思维方式。并要求学生按照这样的方式尝试着去预习,并在导学案中加以体现。

比如在预习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第十九课《变色龙》这课时,我首先在导学案中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本文的“变色龙”实际是指谁?“变色龙”又是怎样施展他的绝技“变”的呢?“变色龙”为什么要“变”?最后结果怎么样?这些问题的提出,对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人物品质很有帮助,也有利于提高学生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预习效果。“迁移”就是将新旧知识联系的预习法,做到“温故知新”,使知识系统化。它能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和综合能力。比如在学习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三课《我的老师》时,我就在导学案——课前预习内容中设计了这样的一道题:请你联系我们所学过的课文《一面》来探寻本文的写作思路。(因为这两篇文章都有记叙的六要素)这样把学过的文章不断地复习,有利于学生对新课文的理解。“比较”即不断地把知识进行总结比较,这一项在单元学习中更为有效,它可以从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对比它们的异同点,从而正确掌握所预习课文的特点,提高学生鉴别欣赏不同文章的能力。“记录”就是在预习时做好摘录和问题反馈,它也是较好的自学方法。

做笔记对语文预习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当然,做预习笔记的形式有多种,可在书上做标记、眉批、尾批等,也可准备一本预习笔记本。那么怎么做预习笔记呢?我一直把它理解为:学生可以在书上记、划、批,把不懂的字、词、句、段以及在初学课文时遇到的有关问题统统以自学报告的形式整理在导学案——“个性质疑或补充”这个环节中,这样做既让学生节省了学习时间,又使得学生对自己的预习有了个明确的目的和方向,更增强了他们自学、先学的兴趣。

王小龙,教师,现居江苏盐城。

猜你喜欢

变色龙苏教版课前预习
神奇变色龙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新课标下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策略
神奇的变色龙
小小变色龙
苏教版与人教A版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例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精编课本题改编练习
做好课前预习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