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提升效率
2015-02-14刘军
刘军
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提升效率
刘军
笔者认为,让学生能真正从自主阅读中提高效率,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巧设问题,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和认识倾向,对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具有定向、推动和激励作用。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泼的心理倾向,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可见,兴趣是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内驱力。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时,他们就会乐意去学习。
比如在教《老王》时,我舍弃了一般性的教法,让学生先找出老王做的几件事,然后归纳人物性格。课堂上,我又设计了一项紧扣文章的思考题:在文中找出主旨句,并围绕主旨句看看人物各自的活动怎样?这样的设计,使学生迅速主动地走进文本,熟悉人物、事件,深入文本,合作交流,洞察人物心理。学生很快梳理出老王的家境、身世、职业、品行等,同时了解到作者对待老王的态度,为下文的深入探究“幸者对不幸者的愧怍”,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础,激发了自主探究的兴趣。学生从文本中深刻理解到“愧怍”的内涵。不仅受到了良好的情感教育,更是接受了做人的品德教育。兴趣的培养,首先在于让学生的学习有目标、有方向,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享受到学习的成功与喜悦。长此以往,学习的兴趣养成水到渠成,学习效率自然提升。
二、营造氛围,体验乐趣
美文需要美读,读是学生进入文本的桥梁,美读是一种美好的学习氛围。美读是一种享受,可以把教材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把自己代入到美文的意境当中,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既能“了解作者说些什么”“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叶圣陶语),又能把课文中的人物、情景展现出来,跃出纸面,把自己带进课文的情境中去,毫无障碍地接受课文内容的熏陶感染。比如教授《心声》,我在学生充分熟悉课文后,让学生探究:小说主人公的心声是什么?文中哪些语句反映了这种心声?她为什么会有如此强烈的心声呢?她的心声究竟有哪些?学生反复朗读,揣摩,感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学生通过形象思维,在文本中找出依据,层层剖析,由浅入深。运用联想和想象,再现逼真的情境,真切地体验到主人公的情感,引起情感的强烈共鸣。同时,学生也走进了文本,走近了作者,接近了主人公情感世界,也体验到自主探究的乐趣。像这样美读,能带领学生走进作品博大的生活和精神世界,从中积累、沉淀阅读体验,也能饶有兴趣地读出自己的个性感悟。
三、尊重个性,促进创新
在语文学习中,要将体会、领悟、欣赏、评价的权利交给阅读的主体——学生,让他们在探讨、发现、辩论中张扬个性,发现自我,从而体验创造的乐趣。教学中可设计适合学生个体学习需要的问题:你喜欢文中的哪些语句?说说你喜欢的原因。你觉得哪句诗有言外之意?蕴含怎样的哲理?说说你对这篇文章感受最深的一点?还有谁读得更好?来展示一下。这样的问题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阅读的个性差异,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探究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都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无疑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潜在动力。
学生的阅读活动,通过与作者的对话,达到对作者与自我的双重“发现”,最终达到知识的传递与精神的升华,使自己的内在生命本质获得一种更高层次的新形式。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撞击,若因势利导巧妙的给学生搭建与自我对话的平台,就会促发他们心灵的火花,在类比联想中,会出现顿悟的境界,思想感情得到升华。如教学《送东阳马生序》,在最后一环节上紧扣教学内容,抓住中心句“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设问:宋濂读书时的勤勉和艰难表现在哪里?与之相比,我们在读书学习中还存在哪些差距,如何改进?让学生由此及彼,由作者联想到自己,联想到周围的同学;从读书联想到生活。究竟是贪恋舒适的物质生活,碌碌无为;还是勤奋读书,积极上进?让学生在文本中自觉感受到读书的艰辛,领悟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引发学生向生命的纵深探究的热情。
总之,教学过程中,我们围绕学生“学会学习”这一核心目标,以学生为本位,从学生学习的视角去改革,优化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学得积极,学得主动;教师则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指导学生策略性地学习,让学生逐步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就养成了习惯,掌握了方法,提升了语文素养,课堂效率显著提高。
刘军,教师,现居湖北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