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反思

2015-02-14杨丽琴

英语教师 2015年18期
关键词:课外案例笔者

杨丽琴

教学参考

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反思

杨丽琴

现今的教育过于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道德的培养。面对这种现象,如何让学生回归道德的本真,拥有健全的心理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从利用课程资源中的情感内容和调动多方力量两方面对情感教育进行探讨,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中学生;课堂教学;情感教育

在现实社会中,由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偏失,使得现代的中学生感恩意识淡薄,具体表现为对父母没有孝顺心,逆反心理严重,对教师不尊重,与同学不能友好相处,处处以自我为中心。这种情况若不及时纠正,将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班主任更像是具有远见的“预言家”,关心和规划着学生的将来(孙浩2012)。作为一名英语教师,笔者不断尝试多种教学方法,试图将情感教育通过课堂渗透到学生的心里。这里有几个较为成功的案例供大家分享。

一、充分利用课程资源中的情感内容,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英语教材是教育教学的主要课程资源,此外还有课外的其他学习资源,这些其实不仅仅是教师进行语言教学的工具,更是进行情感教育的读本,而这恰恰是许多教师所忽视的。有些教师只强调教材和其他读物的知识性和对语言提高的帮助,而没有将其看作是一种文化来传授,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在平日的教学探索中,笔者认为抓住教材和课外教学资源中美好篇章及时进行情感教育,既能让学生快速掌握重要的知识点,又能打开学生情感之门,能够起到“一箭双雕”的效果。下面就举两个案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充分开发课堂资源

笔者在平日的教学中较为注重开发课堂资源,新目标人教版的英语教材中有很多感恩方面的课程。例如When is your birthday?Why don’t you get herascarf?这些单元都可以对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拓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认真分析教材,明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例如,在教授Whenisyourbirthday?的第二课时中,笔者就借鉴了互动式的教学原则来弥补第一课时的缺陷。

案例链接:

2011年10月底,此时笔者正在向学生讲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When is your birthday?一课。首先,笔者创设教学情境:

师:Now,I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you.When is your parent’s birthday?Who knows?Hands up.

生1:Sorry,I don’t know.

生2:Sorry,I can’t remember it clearly.

生3:My parents never tell me the dates of their birthday.

...

接着笔者开始循循善诱地进行启发式教育,询问学生不记得父母生日的原因,引导学生思考父母平时为他们做了什么,他们应该怎么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总结自己对父母关心的不足之处,进而引导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学会尊重父母、理解父母、回报父母,从而达到感恩教育的目的。

(二)用好课外学习资源

好的教师不能只把精力放在课堂,更要充分利用课外资源,这是符合新课标“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的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的要求。抓好课上和课外两个课堂,互为补充,使课堂知识更为巩固,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在欣赏丰富多彩的课外知识的同时也逐步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情感教育的渗透。笔者会在班级经常利用周会课播放一些感恩励志类的优秀英文原声电影。例如,The pursuit of happiness,i am sam,les choristes等,在观看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素养,而且随着剧情的发展,学生能融入到作品中,和其中的小主人公一起体会家人带来的浓浓的爱。由人及己,引发学生体会父母和师长对自己的爱,体会到现社会的和谐以及平日师长给予的关爱。

案例链接:

张雨辰是这三年里12班变化最大的一位学生。初一报名时,笔者感觉这名学生很早熟:穿着成熟,佩戴首饰。慢慢地接触下来,发现该学生的父母常年忙于办厂,家里经常没人监管,父母只是采取物质补偿的方式弥补自己对孩子的缺失。因此,在潜意识里,她一直认为父母亏欠于她。

张雨辰虽然学习热情不是特别强烈,但是她特别喜爱看英语原声电影。笔者抓住这个特点对其因势利导,通过和她交流电影里的感恩情节激发她的内心情感。通过笔者和她的交流,告诉她做人的道理,让她学会体谅父母的不易,并且真正地走入她的内心,帮助她解决一些思想上的问题。初三上学期的一次班会,她在全班学生面前表示将认真自觉地学习。目前,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二、调动多方力量,积极开展以感恩教育为主导的第二课堂活动

沟通学生家长,是把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的具体体现,学校要争取家庭的力量来给以支持(王永耀2011)。开展第二课堂也是建立与家长沟通的纽带,第二课堂是课前的沉淀和课后的延伸,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师需要创造性地使用各种教学资源来渗透和穿插感恩教育。例如,11月28日是西方国家的感恩节,笔者给学生布置了特别的作业:帮助父母完成一件力所能及的事。12月24日是平安夜,这一天要求学生回家后和家人一起分享平安果,祈求家人平安。并为每位教师写下三年内最想表达的话。

案例链接:

李梦洁是班里学习成绩很好的女学生,但是每次考完试之后,其他学生想借她的试卷向他讨教,每次都会碰壁。教师反映:每次上课时她都十分认真,可课下当教师与其进行交流时,她都会表现的很自满。了解了这种情况之后,笔者曾和她交流过多次,也与其父母联系过,孩子的不足在于害怕别人超过自己,同时又盲目自傲,不能听取别人的意见。

美国教育家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15%靠专业知识,85%靠人际关系和处事技巧。”类似于李梦洁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造成这种现象与他们内心的冷漠缺乏关爱他人之心有关,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的发展。为此,笔者以赞美他人发现他人优点为中心设计了一次班会,把班级分成若干小组,让每位组员轮流发言说出其他组员的优点。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都能够敞开心扉说出别人的优点和对自己的帮助,解开心灵的枷锁。在之后的日子里,李梦洁不仅变得乐观开朗,而且乐意与人交往,并懂得感谢别人对她的关心。

回顾这些典型案例,笔者开始反思现阶段的教育。如今,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有较大的升学压力,一些学校开始把教育的主要目标和着力点放在了应试上,教师也没能将精力更多地放在关注学生心理的成长,特别是感恩教育方面工作还很不到位,学生普遍缺乏情感教育。

卢梭认为:“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华宪成2014)。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感恩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通过平日的工作,让新一代的学生都能拥有感恩之心。如果每个家庭都能拥有明事理、懂感恩的好孩子;那么整个社会将都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微笑是教室内灿烂的阳光,笑脸是课堂上永不凋谢的花朵(刘秋云2011)。教师应该用心灵的微笑点亮学生心中的那一盏感恩之灯。

引用文献

华宪成.2014.感恩读本[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刘秋云.2001.爱心成就好教师[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孙浩.2010.用“心”去做成功的班主任[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永耀.2001.中学班主任工作手册[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信息:242300,安徽宁国,安徽省宁国市宁国中学初中部

猜你喜欢

课外案例笔者
小满课外班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