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事教学:体验“有”,更体验“没有”

2015-02-13江苏省海门市树勋初级中学张寄华

语文知识 2015年10期
关键词:人品桃花源克拉

☉江苏省海门市树勋初级中学 张寄华

故事教学:体验“有”,更体验“没有”

☉江苏省海门市树勋初级中学张寄华

故事情境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偏重于“亲历”文本的“有”,而忽视“亲历”文本的“没有”,使得体验常常“浮”于文字层面。其实,在故事教学过程中,和学生一同积极地还原、假设、改造,以呈现或再现故事情境,使学生在体验故事的“有”与“没有”中达成深度认知与深厚情感,教学的意义才更加深刻。

一、探索新路径,体验“无官府”

《桃花源记》是新奇的故事文本,许多教师在教学时重视在文字理解基础上再深度体验一下,希望在文本阅读上学生能再深入一步,再深思一些,以深刻领会作者精神。——这种追求没有错。只是这种深度体验向什么方向“进一步”?一位教师教学《桃花源记》讨论的主要问题有——

1.渔人入山后,桃花源有怎样的图景?

2.渔人进入桃花源产生了怎样感受?

3.桃花源人生活得好,有哪些依据?

4.文中桃花源人性格怎样?社会风俗怎样?

这位教师从“渔人”发现、进入、寻找“桃花源”读起,希望带领学生共同研究——“桃花源”里有什么、“桃花源”人有什么性格、“桃花源”里有怎样的社会现实。一番讨论之后,得出“桃花源”里有平静生活、民风淳朴,人们安居乐业、和睦友好、悠情好客,没有战争、没有剥削,是“厌恶官场”的陶渊明所向往的。应该说,这个环节为深度体验奠定了“文字层面”的理解基础。但在接下的深度体验环节中,教师呈现了一段诙谐的“桃花源后记”,要求学生“续写”,以深化对课文的学习——

得一山,山有黑漆大门,上有金铜扣环,门上一匾,上书“桃花娱乐园”五个金字。吾甚异之:此乃桃花源乎?忽闻一声“哈喽!”大惊,回头视之,原是一桃花源人。西装革履,油头粉面,手提黑提包,执大荼杯。见渔人,大喜:“哇噻!是你耶!好久不见了耶!”……

深度体验主张引导学生从感受、体验文字层面里面已有的东西,走向感受、追问文字层面没有涉及的东西,从而深度理解文本精神,成为作者真正“知音”。上述课堂,对文字层面的东西仅仅是“蜻蜓点水”,便进行所谓《桃花源后记》的深化拓宽——“续写”。且不说破坏了刚刚从文字层面得来的“东西”,这种“续写”除了搞笑外,还能产生什么深度体验的效果?

理解《桃花源记》“文字层面”后,如果教师能够换一种路径深入,像江苏省特级教师仇定荣先生那样,追问一下“桃花源”里“没有”什么,体验教学一定能够进入另一片“桃花源”。

仇老师带领学生读《桃花源记》先后发现了“桃花源”里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和淳朴敦厚,也发现桃花源里的人悠情好客——“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这时,仇老师问:

大家从桃花源里发现许多东西,这很好。你们意识到“桃花源”里“没有什么”吗?你想补充些什么机构呢?

仇老师这一问,引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真正将学生的体验引向了深入。“桃花源”里没有什么呢?我们看学生的发言——

生1:没有商店,也没有学校。我补充两个:商店和学校。

生2:没有酒家。我补充酒家,陶渊明爱喝酒。

生3:没有战争与租税,也没有黑社会。我补充……(学生没有补充出来)

生4:没有官府和官员。“渔人”没看到官府,作者也没写官员“延至其府”。我补充个官府。

师:谁来当官员呢?

生5:陶渊明。

师:你发现了“桃花源”里最大的“没有”!可是陶渊明“厌恶”官场的,他说过,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大家畅想一下,“桃花源”没有官府有哪些好处呢?

“桃花源”里有“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渔人一进入便顿觉“豁然开朗”。这里有人民自给自足、自管自治、友善互信。若说“桃花源”里没有什么,仇老师认为,最大的“没有”是没有社会管理机构,没有所谓的官场、官员!这个“没有”,真让人意外。

陶渊明展示给我们的“桃花源”,是有着特殊内容的社会形态。那里没有官府压迫、官场欺诈,没有官税催征,没有官们挑起的战争祸患……试想,没有政权之争、没有战争杀伐、没有官府重赋、没有民间徭役……这是多么伟大的梦想啊!关键是没有官场、没有官员,而“桃花源”中一切却那么自由和谐。这可是陶渊明给历朝历代统治者提出的最大难题。

“‘桃花源’里没有什么呢?”——这真是深度体验的绝妙设问!

“桃花源”是个不小的生活空间,也是个独特的社会形态。许多教师在介绍陶渊明时,每每强调他是“厌恶官场”而“辞官归隐”,为什么不在“桃花源”里找个“没有官场”的例证?“桃花源”里没有“官场”,也没有“官员”。这样没有“官”出现的村落,没有“官场”逢迎的生活,才是陶渊明心中最绚烂的“桃花源”。而心中有了“桃花源”,深受“官场”之害的陶渊明,怎能不“厌恶”官场的“明争暗斗”或者官员的“颐指气使”?陶渊明的辞官理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也就真正找到了合理的注脚。

可是,许多老师偏偏没有看到这“没有”!没有看到这“没有”在深度体验上的意义。

为什么会发现不了这个“没有“呢?我想,是因为教师们被“桃花源”里人民相处和谐、自食其力、生活丰足、民风纯朴等现象吸引了、迷惑了。深度体验时,教师如果能像仇老师这样轻轻一点,学生对陶氏“田园生活”情结的体验,便“豁然开朗”。

二、变换新视角,体验“正常人”

故事教学强调采用新的视角审视、新的层面解读,这样才能发现促进阅读的“新鲜空气”。对于“老掉牙”的课文来说,尤其要变换新视角,让学生读出与众不同的滋味来。

课文《我的叔叔于勒》,对于菲利普夫妇,特别是克拉丽丝的认知,学生通过预习、通过参考资料,对他们人性的“有”打上了“印记”——冷酷、自私、贪婪、虚荣、势利、精明、刻薄、泼辣,是个十足的势利鬼、小市民、自私婆……甚至连教学参考书也这样写:“菲利普虚荣、势利、贪婪、自私”“克拉丽丝除和丈夫一样势利外,还多了些刻薄、狡猾、冷酷与吝啬”“本篇中心是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这么多单一化的“有”,就意味着学生阅读体验上存在着许多“没有”——学生们没有看到菲利普夫妇的生活现状和社会环境、没有看到克拉丽丝人性的丰富性……如何让学生从“有”的层面,深入到“没有”的层面?一位老师是这样体验“没有”的——

师:你们都认为克拉丽丝自私自利,爱慕虚荣,崇拜金钱,是个势利鬼!她还是个什么角色?

生:女人、母亲、妻子、于勒的嫂子。

师:你们觉得,女人、母亲、妻子、于勒的嫂子,哪些方面她称职?

生1:作为女人,她是称职的,她一直保持着女人的体面,她非常精明。她家庭经济拮据,靠每天的精打细算才勉强维持一家人的最低生活!比如“买日用品也是常常买减价的,买拍卖的底货”。

生2:作为母亲,她也是称职的。她关爱自己的孩子,一直为两个大龄女儿的婚姻发愁,希望女儿有个美好的归宿。

生3:作为妻子她不够称职。她不尊重丈夫,好发脾气。比如“用隐晦恶毒的词语来责备她的丈夫”“突然很暴怒起来”。

师:不尊重丈夫、好发脾气,在你们家里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吗?他概括的是“不够称职”,比较好。克拉丽丝在哪个方面做得最不称职?

生齐:于勒的嫂子。

师:克拉丽丝身上不是只有缺陷,还有许多人性中共同的东西,比如她对整个家庭付出了亲情。但她的冷酷、自私、贪婪、虚荣、势利等也非常突出。我们来研究一下……

阅读教学中,有时“体验”到“没有”,才能更加深刻地体验到“有”。这位老师在学生“看到”克拉丽丝“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她还是个什么角色”,让学生体会克拉丽丝作为那个社会“正常人”身上复杂的人性,然后才聚焦这个“正常人”身上的“冷酷、自私、贪婪、虚荣、势利”,思考其产生的社会生活背景。而正是学生体验到这不曾想到的“没有”,才让克拉丽丝这个人物显得真实、可爱。

试想,“大姐那时28岁,二姐26岁,她们老找不到对象,这是全家都十分发愁的事”,一个“老”、一个“十分”便写出了全家困窘到何种地步。克拉丽丝的可爱、可笑在于,如果不把“福音书”拿给别人看,儿女的终身大事就难以完成。在这样“金钱神圣”的社会环境中,克拉丽丝除了疯狂炫耀“福音书”,又何力量与社会抗争?可见,克拉丽丝扭曲的人性也充满了底层人物的无奈与辛酸。这和中国当下一些“房奴”父母的处境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发现了不曾发现的,体验到“没有”的体验,教学才能走向深度。克拉丽丝的冷酷、自私、贪婪、虚荣、势利,多多少少是对生活无奈的选择。这位老师把克拉丽丝放在“正常人”层面,让学生变换新视角审视,审视克拉丽丝“正常”而复杂的人性,审视那个“正常”而特殊的社会文化心理。这样,学生便体验到克拉丽丝复杂人性存在的合理性,便能“亲历”克拉丽丝负面人性在不同社会、不同国度中的普遍存在。最后,老师让学生意识到,故事是克拉丽丝的,也是整个法国社会的。克拉丽丝就是那个“正常”社会中非常“正常”的人。

在《美的历程》中,李泽厚先生强调,艺术作品永恒性的秘密在于它蕴藏了也提供了人类心理共同结构的秘密。而人性是“感性中有理性,个体中有社会,知觉情感中有想象和理解,也就是说,它是积淀了理性的感性,积淀了想象、感情和知觉。”支撑家人幸福还是改善于勒处境是个很残酷的选择,在那样的生活困境下,克拉丽丝“理性”天平只能向家庭倾斜。可以说,克拉丽丝的思想行为是受到社会风气与现实生活“绑架”的。

《我的叔叔于勒》的深刻性在于揭示了负面人性与正面人性的“融合共生”,教学的深刻性也在于揭示了这一点。这样,学生才能明白,克拉丽丝并非只披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外衣,中国当下也有不少“克拉丽丝”,现代人也很难处理好这种二难选择。

综上所述,体验教学切近了“神在上课,我很自由”的“课堂梦”。但要让体验教学走向“神在上课,我很深厚”,就需要教师在亲历“没有”或者体验“没有”上寻找智慧,以促进深度体验的开展。品。但正因为如此,才可以拉开差距,让那些阅读广泛、视野开阔的考生脱颖而出。没有在审题上设置障碍,旨在考查学生能不能有理有据地证明自己的观点,考查学生实实在在的积累和表达能力。

文体选择上,结合材料后的要求“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亳无疑问,需要写议论性文体。写得深刻,写得辩证,才是拿高分的关键。

【考题详析】

材料分两段,侧重点都在最后一句。第一段是说“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第二段是说“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两段观点,几乎是对立的。

材料中反复提到的关键词是“作品”和“人品”。人品决定文品,文品体现人品,文品来源于人品,而又高于人品,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人品的理想状态。二者有时辩证统一,有时貌合神离。考生可以选择“统一”或“背离”行文,也可以选择中间路线入笔。毕竞要求当中并没有说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行文。因此应该把握好二者的关系。

行文时,可从文品谈起,再落到人品,亦可从人品入笔,再说到文品。不主张延伸到内与外、真与假、字品、球品等其他职品上。毕竞抓住关键词行文是保险的。但只谈“人品”或者只谈“文品”都是不合适的,泛泛而谈人品和文品,是没有说服力的,必须有材料,会思考,能亮出自己的人生观。

紧扣关键词“作品与人品”,可以有如下思考方向:

1.功名之士,必不能为泉石淡泊之音;轻浮之子,必不能为敦厚大雅之响

什么样的人作什么样的文。自古以来,刚直之人多吐刚直之语多作刚直之文,奸佞之人多说奸佞之言多成奸佞之文。宽厚仁慈的人品多演绎悲悯博爱的文品,绵密细致的文品多出自严谨小心的人品。“其言之格调,则往往流露本相;猖急之作风,不能尽变为澄澹;豪迈人之笔性,不能尽变为谨严。”因此,文品总可以窥见人品,人品必反映于文品。从人品说文品,或从文品说人品,只要彼此对应,都是正确的行文思路。需要注意的是,论述说理时不要太绝对。

2.巨奸能作忧国语,悠衷人作冰雪文

自人类告别童年的天真素朴,懂得利用文艺载体进行标榜包装后,便有了“贪者往往赋廉诗,仕者常赋隐逸文”的背离。清官可以写下“两袖清风”的牌匾,贪官也可以。一些人好话说尽、坏事做绝,人格表里冰火两重天,但其文也许温暖如春,悠情似火。正如孔子所言:巧言令色,鲜矣仁。文是心非或心是文非,心文不一就是第二段材料的准确立意。

3.理性看待文品与人品

列夫·托尔斯泰曾在《复活》中说:“人正像河流一样,时而清,时而浊,时而冰凉,时而温暖。有时表现这一种人性,有时表现那一种人性,人常常变得面目全非,但其实还是他本人。”而当人性在时间这条河流中流动迁徙时,或移步换形,或脱胎换骨,蓦然回首之际,往往是“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乖离。人是发展变化的,有时也许是大侠,有时可能是强盗,而其文品则可能跟着变化。故以文品观人品,或以人品看文品,需要理性,不可一棍子打死,不可以点代面,以偏概全。歪人也曾作正诗,正人也曾写怨文。正如孔子所说:“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素材航标

无论选择哪种观点,对人品、文品的概念及其关系必须清晰,而找到合适论据是文章有没有力度的重要基础。以下是从三个方向立意的参考素材。

1.文品与人品合二为一的素材

苏轼在《答张文潜书》一文中评价张文潜说:“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不第后赋菊》)、“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赵匡胤《咏初日》)、“夜里不敢伸足睡,唯恐蹬倒太行山”(朱元璋《口占》)等诗句,分明流露出一种雄视万方的王霸之气。可谓一滴水中见世界,一句诗中尽显龙性虎气。写下《忏悔录》的卢梭、写下《随想录》的巴金、写下《野草》的鲁迅、写下《再别康桥》的徐志摩、写下《满江红》的岳飞……

2.文品与人品背道而驰的素材

辛亥革命时的悠血青年汪精卫,奋然刺杀清摄政王失败,以“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果敢决绝、悲情壮烈在历史上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但在日寇大举侵华的危急关头,却觍颜事敌,卖国求荣。准备粉墨登场做汉奸时,还自比文天祥,赋诗哀叹“良友渐随干劫尽,神州重现百年沉,凄然不作零丁叹,检点平生未尽心”。

材料中元好问诗句后面提到的创作了很高雅的《闲居赋》的西晋大文学家潘岳,在生活中却是一个谄

猜你喜欢

人品桃花源克拉
再造“桃花源”
一克拉便利店
《四季桃花源》独幅版
诗品出于人品
《桃花源记》
吃饭见人品
《克拉恋人》夏日里的欢乐之恋
克拉立功
测你的人品还剩多少?
分手最见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