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风景异
——也评孙艳老师《风筝》一课
2015-02-13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高级中学庞培刚特级教师
☉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高级中学 庞培刚(特级教师)
读写结合风景异
——也评孙艳老师《风筝》一课
☉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高级中学庞培刚(特级教师)
《语文知识》刊登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孙艳的一节初二年级语文课——鲁迅先生的《风筝》课堂实录,[1]我曾有幸聆听了这节课,孙老师的教学如行云流水,诗意优美,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挖掘出文本背后的内涵,读出了画面,读出了情感,读出了意味,更读出了作者的内心,课堂显得灵动、大气,“体现出对语文之‘真’、语文之道的本然追求”[2],让听课者受益匪浅。我更从孙老师阅读教学中一贵追求的读写结合设计中,欣赏到了不一样的风景。
一、“读”中有“写”——让阅读引领写作
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不仅要阅读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情感,更要借助教材引导学生去学习、揣摩并运用语言。教材中的那些课文,都是经过专家、名师精挑细选的,蕴涵着非常丰富的情感因素和人文精神,更为重要的是那些课文语言规范、丰富、生动,文章布局谋篇独具匠心,所以,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是例子。著名特级教师丁有宽先生说:“阅读和写作是个互逆的过程。阅读是理解吸收,写作是理解表达。只有吸收得充分,表达才更加有力。”这些教育名家的话告诉我们,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该抓住读写结合的“点”,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通过迁移、模仿、创新地练,让阅读引领写作,从而走向读写结合的最佳境界。从这个角度来说,孙老师很善于抓住课文这个“例子”,进行写作训练,达到让阅读引领写作的目的。
以读促写进行读写结合训练的方法很多,比如:可以是某一手法的现学运用,也可以是总体手法的现学活用,还可以利用文本内容,积累提炼素材等。当然,一切还是要视课文的具体内容而作有针对性的安排。因为孙老师进行的是阅读教学,作为一堂公开课,“写”不是教学《风筝》一文的重点,但我们依然可以从孙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欣赏到教学《风筝》一文以读促写的特色。
第一是在“读”中积累“写”。
这或许是很多老师会做的一项工作,但孙老师自有她处理的方式,请看其中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其实,这些色彩在同学们学过的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曾经见过。(投影)
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英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师:同学们能背出来吗?我们平时一定要学会积累,一起来背一背!(生诵读)
师:这些色彩是暖色的。到九年级,你们还会在《故兰》《雪》中读到。(投影)
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色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故兰》)
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腊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雪》)
师:我们一起读一读,积累一下。记住了,碧绿、金黄、血红,这些都带有温暖的色彩。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由《风筝》一文描绘的色彩感,自然地引发学生对已学过的同是鲁迅先生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回忆,这一点,每个语文老师似乎都不难做到,但我们很多老师往往“蜻蜓点水”,点到即止,而孙老师在这儿放慢教学的节奏,让大家背一背,并指导“积累比较”这一方法,这无疑是让学生在“读”中积累“写”的有效训练。这还不算,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温暖色彩描写这一方法的理解,孙老师还补充了学生消未学习的鲁迅的《故乡》和《雪》,在对其中描写的温暖色彩句子的朗读中,不仅读出了画面,读出了色彩,读出了情感,更积累了关于温暖色彩的描写技巧,这对今后的写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或许正是“以读促写”的效用。
第二是在“读”中感悟“写”。这样的教学片段在孙老师的课堂上俯拾皆是。
片段一:
师:“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读出了色彩感,但这句话其实也是有感情的,而且能够听出声音来。
生: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师:还能从这个句子里看到什么呢?
生:能看到孩子们放着风筝,能听到孩子们的欢笑声。
师:跟春天竞逐,充满活力,“打”换成“融”就没有这个效果。
这里,通过对“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这个句子的朗读尤其是对“打”和“融”的比较,让学生感悟怎样才能写出有色彩、有感情和有声音的效果。
片段二:
师:刚才你还说了一些动作,那这些动作能表现出什么呢?
生:做风筝的这些动作表现出了弟弟的心灵手巧和聪明能干。
师: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呢?你可以再具体一点。
生:比如说:“他在后院拾枯竹”“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晴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快要完工了。”
这个片段中,通过阅读,让学生感悟人物的特点可以通过动作描写来加以表现的写作方法。
片段三:
师:他是怎么表现的呀?
生:“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晴。”“我即刻伸手折断了一只蝴蝶的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在这个片段中,通过朗读,不仅让学生明白“我”的表现,更清楚地感悟到“我”当时的错误如何通过动作描写、神态描写来表现这一写作技巧。
在类似这些教学片段中,孙老师很娴熟地驾驭着“读”中感悟“写”这个很重要的阅读教学方法。确实,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学生只要认真地读一读课文,就可以对课文的内容和情节等有一定的了解,不需要老师花费过多时间和精力去进行逐段、逐句的分析、理解,孙老师在教学中不是简单地以读到了什么为要务,而是以“怎样写”才达到了如此效果为重点,始终注意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写”的方法,虽然没有在课上直接进行当堂写作训练,但如此“读”中悟“写”,为以后的写作实践奠定了扎实而有效的基础。
二、“导读”练笔——让写作点化阅读
有人说:学生学语文,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也不知道是否因为这个缘故,竞然有人提出要把鲁迅先生的文章从课文中撒下来,这固然亳无道理可言,但也从中释放出一个信息:鲁迅文章有点难学。《风筝》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文章的起笔在风筝,重点在追叙事件,语言文字凝练而含蓄,而文字背后是作者波动的情感和起伏的思想,对于初二学生来说,要深入理解文意不是一件易事,即使对文章作了阅读欣赏,也依然还会有问题存在。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孙老师的做法是“导读”练笔,以写促读,让写作点化阅读。
可能听课老师会忽略孙老师的这个教学设计,我们回顾一下课堂最后的教学片段:
师:三毛六岁时读《风筝》,当时很感动,她说,儿时读《风筝》的感动,随着成长的感悟,愈加深刻而难忘,原以为感动是即时的、瞬间的,如若改变时间、空间,也就没有那种由心而动的感觉了,现在发现有时候感动是很持久的一种芽西,很耐人寻味的。因为懂得,所以感动。这种感动,一直到现在还记得。这就是一种“精神的遇合”。我们每个同学阅读时都会有阅读感动,可以把这种阅读初感写出来,写成“我的导读:我这样读《风筝》”——我手写我心。
先看看作家梅子涵读过《风筝》后的想法——《童年手里要牵一根升起的线》(生齐读):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令人神往着迷的‘风筝’。它是一个孩子日子的内容,是最正经的工作和孜孜不倦的努力,是内心的开花和结果……每个人的童年手里要牵一根升起的线。”
孙老师也写了一段《风筝》导读——《你听到鲁迅穿透一个世纪的呐喊了吗?》(师诵读):
“原来,早在上世纪初,鲁迅先生强调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理解孩子,平等对待。而现实中的我们却继续目睹并悦纳着‘虎妈’‘狼爸’的危险的教育实验,忽略着‘被神话的成功育儿经’下的棍棒教育所带来的人格伤害永远地潜伏在了生命中。此时此刻,我们是否听到鲁迅穿透一个世纪的呐喊了呢?”
我始终没有问过孙老师,如此“导读”是安排在教学前还是教学后,当然,从“导读”这个名词来看,似乎应该在教学前,但教学后对自己的“导读”来一次再加工以示对自己初读的一个补充和完善,那又何尝不可?所以,教学前后都可以进行这样的“导读”练笔,以写来促读,让写作来点化阅读。
我们不妨看一篇学生完整的“导读”作品:
风筝·童年·悲哀
初二(6)胡辰梁
“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这一刻,“我”踏扁的只是一只风筝么?
童年,人生最美妤的时光。我们满怀希望,匆匆这个世界。我们激扬青春,挥洒快乐,我们应在绿茵地上,漫花灿烂间,如金子般澄澈的阳光下尽情欢乐。玩具,游戏,我们的天使,我们的伙伴。“踏扁了”,这一刻,踏扁的只是一只风筝么?不,还有童年的美妤。
“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是鲁迅的童年,童年世界里,风筝是玩意儿,是没用之人所玩的。于是他不许弟弟玩,踏扁了,同无数的长兄一样,踏扁了。这一刻,绝望的不只是小弟,还有无数中国儿童,稚嫩的脸庞依旧,灿烂的笑容依旧,只是,失去了玩具,他们还是孩子吗?这一刻,踏扁的只是一只风筝么?不,还有无数的中国儿童。
“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小弟是如此热爱风筝,是如此热爱游戏,天真无邪。如同每一个儿童一样,然而,这美妤的天性却被我残忍的“踏扁了”,这一刻,踏扁的只是一只风筝么?不,还有儿童的天性。
“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不幸的真的是“我”吗?还是无数没有看过书的人?或是只“知之乎者也”的庸才?答案不言而喻。
风筝的故事是小弟的悲剧吗?不是。是我的悲剧吗?不是。是无数像我一样大哥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是民族的悲剧。
这篇不到600字的“导读”文章,字里行间透露出了小读者对《风筝》中风筝被“踏扁了”的理解,我依然不知道这篇“导读”是在阅读教学前还是教学后,我只知道,如此“导读”无疑产生了很好的以写促读的效果,我们可以从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片段来得到有效证明。
师:请男同学摹拟现场读“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女同学补白这样一句话:“你毁掉的不只是《风筝》,你摧毁了我的……”
女生1(由衷地):你摧毁了我的梦想。
女生2(动情地):你摧毁了我的信心。
女生3(由衷地):你摧毁了我的希望。
女生4(动情地):你摧毁了我的快乐。
师:大家说得真妤!在这里,兄长踩踏的不仅仅是风筝,更是有关儿童天性中一切美妤的芽西。因此,在课文中,鲁迅先生把它上升到了“精神虐杀”的高度,因为它会摧毁儿童天性中最美妤的芽西。“精神虐杀”就是将精神摧残至死,这对于儿童是一种完全毁灭性的打击啊!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孙老师没有将自己的阅读感悟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说出来,达到了教与学的最好境界——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高度融会。为什么能达到如此境界?这固然是教学的铺垫差不多达到了水到渠成的境地,又或者是“你毁掉的不只是《风筝》,你摧毁了我的……”这个造句模式的设定给学生引领了方向,但更多的正是因为有了“导读”练笔,以“写”促进了“读”。否则,“梦想”“信心”“希望”“快乐”等比较精准的字眼怎么能从初二学生的嘴里自然流淌出来呢?这就是让写作点化阅读,阅读被点化,课堂自然美丽呈现!
“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这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的,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应该提倡“读写结合”,这也是语文能力训练的必由之路。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往往较多地实施了以读促写而忽略了以写促读。依照孙老师的课例,我想,如果在阅读教学中,我们真正做到“读写结合”,那就一定要牢记著名特级教师丁有宽提倡的“从读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阅读教学观,不仅要以读促写,让阅读引领写作,更要以写促读,让写作点化阅读,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领悟能力、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
其实,“读写结合”是个老话题,但又是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值得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长期探索和实践。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崔峦先生也说:“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他们的真知灼见让我们明白:阅读犹如蜜蜂采花,作文好比蜜蜂酿蜜,阅读应该是作文的基础,阅读和写作相辅相成,一定要在语文教学中把两者智慧地结合好,让阅读引领写作,让写作点化阅读,学生的语文水平才会逐渐提高,阅读教学的风景才会“这边独好”!
注释:
[1]徐飞.以自然为品质的审美课堂[J].语文知识,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