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易水送别”探寻荆轲命运的悲剧内涵
——关于“易水送剔”的微课教学小探
2015-02-13四川省成都石室佳兴外国语学校
☉四川省成都石室佳兴外国语学校 陈 慧
由“易水送别”探寻荆轲命运的悲剧内涵
——关于“易水送剔”的微课教学小探
☉四川省成都石室佳兴外国语学校陈慧
微课教学是当下盛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其突出要求是时间短、主题集中、针对性强。高中语文课文大多篇幅较长,而微课程的时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这看似不适合微课教学,其实不然。俗语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只要老师精选教学内容,找准突破口,确保教学过程精简有效,是可以实现毕其功于一役之目的的。
比如,在讲解《荆轲刺秦王》一课时,我们可以尝试利用微课程对“易水送别”这一情节进行重点分析,以此为突破口,来深入解读人物形象与人物关系。
荆轲刺秦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而易水送别这一情节尤其著名,也最为人所熟知。首先,可让学生找出这一段落中的名句——很明显,就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此言一出,让荆轲这一原本略带冰冷的刺客形象大放异彩。以致几个世纪后,徘徊于南山下的陶渊明还在慨叹“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唐代孤独诗人骆宾王行至易水边也不禁心绪难平,吟道“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经历亡国之痛的汪元量在《易水》一诗中更是满腔的古今同悲,“当年击筑悲歌处,一片寒光凝不流”(提醒学生注意后人对荆轲刺秦的态度)。
斯人已逝,余情永远。易水边这场著名的送别不时在后世文人心中激荡。荆轲,何以享此殊荣呢?我们来看这段文字展示了一位怎样的刺客形象?
率先出场的是太子及宾客,“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白色象征高洁,祭祀显得庄重,短短十余字为整个送别场面营造出一种非常肃穆的气氛。接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众人则是“垂泪涕泣”,琴歌相和,何其悲凉凄哀,但紧随着荆轲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众人的情绪马上逆转,“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表情之夸张,心情之激愤,气氛由之前的悲凉凄哀很快转入悲壮激昂,可见荆轲在此慷慨高歌引起的强烈冲击力和感染力。
然而,就在气氛达到高潮时,荆轲突然“就车而去,终已不顾”,他始终不曾回头看一眼,留给众人的只有他决绝的背影和飞逝的车轮。一切戛然而止,荆轲以这份悲壮和决绝,将自己的形象永远凝固在易水边。
在此,我们可带领学生追问一句:“荆轲何以如此决绝,为何要抱着一种必死的决心赴秦呢?”
回溯前文,我们来看在“易水送别”之前发生了什么?
第7段写道:“荆轲有所待……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荆轲本来不急着出发,因为他的朋友未到(《史记·刺客列传》也有“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和本文记载一致,但都未明确这位朋友究竞是谁,据后人推测可能是剑客盖聂)。
而太子丹对此的反应是:“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提醒学生注意这两个动词“迟”“疑”),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太子的意思非常明显,今天都快过去了,你难道没打算出发吗?要是你不想去,那我就先派秦武阳去了!文中用了一个“请”字,应翻译成“请允许我怎样”,好像太子丹还是很客气的,但实则这番话有着丰富的潜台词:“本太子好吃好喝养了你这么久,难道你认为这一切都是白给你的吗?”在《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太子对待荆轲是“尊为上卿,居上舍,日至其门,供奉太牢,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那是倾其所有待荆轲啊,但是我们要注意,太子丹所做的这一切只有一个目的——让荆轲去刺杀秦王,他如同一个疯狂的赌徒,企图倾全国之力完成此疯狂之举。我们试想,荆轲听完这话该是什么反应,文中并未详述荆轲此时的心情,只是写道:“荆轲怒,叱太子曰(提醒学生再注意这两个动词“怒”“叱”):‘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在荆轲看来,刺杀秦王的行动就是“拿着一把刀去往难以预料的凶险境地”,所以要等着朋友一起。他对太子丹的计划是有着清醒认识的,秦王是什么人?是正在驱使着庞大的国家机器征服六国的霸主,是在多次刺杀行动中练就的反刺杀的绝顶高手,而此时荆轲准备拿来对付秦王的仅仅是一把淬了毒药的匕首和一个刚杀了人的少年犯,当然,还有他自己。有且仅有这些。
分析到此,学生只要稍微调动一点理性思考就可看出,荆轲刺秦这一计划失败的必然性——且不讨论这一计划是否违背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性。可是太子已经把话说到这份儿上了,荆轲能不去吗?他还在燕国呆得下去吗?所以他说:“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既然您认为我太迟了,那我就走吧——“遂发”。由此可见,太子丹作为荆轲刺秦这一行动的策划者和幕后推手,是他逼迫荆轲在准备非常不充分的情况下离开燕国的。所以,荆轲对自己赴秦的前途命运是悲观、绝望的,才会在易水咏叹“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本来,荆轲对太子的知遇之恩是充满感激的,所以才会甘愿供其驱驰,而荆轲此时的“愤”“叱”是对太子不信任自己的强烈抗议,太子的怀疑,严重灼伤了他“言必信、行必果”的人格操守,也让他与太子之间产生了明显的信义裂痕。“君子死知己”,这本是一种高贵的牺牲,但在荆轲身上,则多了几分被迫、几分无奈、几分不甘。因此,易水送别时,面对众人的激情慷慨,他毅然决然登车而去,亳不留恋。
无论刺秦成功与否,荆轲的命运都已注定。易水之寒,怎比荆轲一颗壮士心之寒?以致唐代诗人胡曾忍不住要说“行人欲识无穷恨,听取东流易水声”。
作为一名具有强烈主观意识的侠士,荆轲视太子为知己,而太子丹仅仅把他当作一把投向自己敌人的利器,一个杀人工具而已。荆轲刺秦之悲壮,荆轲命运之悲剧,正在于此。
至此,我们通过对“易水送别”这一小段的深入剖析,便了解了两个主要人物荆轲和太子丹的性格特点及其彼此关系,微课时间有限,但对文本的了解和探讨则可以继续深入下去。类似这样的微课程还可以运用在很多文章上,本单元《鸿门宴》一课中对“项庄舞剑”“樊哙闯帐”等片段的分析,《烛之武退秦师》一课中对烛之武语言风采的激赏,高一下册《荷塘月色》中对第3段“月下荷塘”的描写赏析等,都可以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