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研究述评——缺陷问题与应对策略

2015-02-13田联进

宜宾学院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现代大学制度中国特色分析

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研究述评
——缺陷问题与应对策略

田联进a,b

(宜宾学院a.高等教育研究所;b.四川省新建院校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四川宜宾644007)

摘要: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研究应基于其内涵特质,这一特质既包含了现代大学制度的普适性本质内涵,又包含了中国现代大学的特殊性本质内涵,由二者交集构成。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研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但因缺乏制度的普适性本质内涵与特色境域的深入探讨而存在不足。因此,该研究应从现代大学内核制度体系与中国现代大学特色境域的双重逻辑起点出发,捕捉其内涵特质而重塑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才能有所突破。

关键词: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研究;分析

收稿日期:2015-01-15

基金项目:2011年宜宾学院博士科研启动

作者简介:田联进(1967-),男,湖南龙山人,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比较教育和教育哲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与成就,但也暴露出了大量问题,不少问题的解决最终取决于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决定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走出深水区的实践性命题,也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学术理论的前沿性命题。这道双重性质命题所具有的普适性本质内涵与特殊性本质内涵的研究突破才能更好地揭示符合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学术逻辑体系。

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中国大学改革与发展的行动指南,是优化大学内部结构与资源、提升高等教育效益与效率、实现高等教育质的飞跃的必然选择。因此,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期待和向往更好的教育的需要,也是为了满足并促进国家的长期发展、实现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近些年来,一些学者对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而对这些探讨进行比较、分析将会进一步促进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研究的深入,使其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转化为我国大学制度的实践力量,为建设我国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和提升我国现代大学治理能力创造制度生长空间点。

一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研究的主体内容

目前,学术理论界关于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概念、内涵、本质等的论述尚无定论,而相关研究点主要聚焦于内涵、要素、特征和建设四个领域,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一)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内涵。研究者从广义和狭义上分别对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进行了研究,以发现其内涵与本质。广义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观认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在宏观上需要建立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现代大学办学体制,在微观上需要形成符合提高办学水平、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增进管理效能要求的现代大学内部治理机制。[1]狭义上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观指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指中国现代大学内部权力关系的一种规范和秩序,即大学章程、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教授委员会制度以及其他大学内部管理制度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系。[2]

(二)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要素。有研究认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要素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要素由政府、社会和高校组成;微观要素包括董事会(理事会)、校长、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在宏观层面,有研究者提出了由“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构成的四要素和政府主导与社会力量参与下的由“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自主办学、学生参与”[3]构成的多要素。微观层面的基本要素包括党委会、校务会、学术委员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组织架构问题,其重心在完善治理结构,加强章程建设和权力运行机制上着力[4]。宏观要素观和微观要素观都认为:大学章程是大学办学的纲领性文件,是大学成为法人组织的必备条件,是政府与社会管理、监督大学以及大学自身依法治校的重要依据,大学权力运行机制决定着大学是学术权力自治还是行政权力自治。

(三)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特征。就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特征而论,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得出了不同论断。有代表性的观点包括:一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具有大学自身组织文化特性,现代大学制度需要协调、规范大学组织的内外部关系就在于确保大学实现文化传承创新而具有的文化组织地位;[5]二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具有克服既有大学制度弊病之特征,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由于顺应了政府管理的思维定势,长期积聚的政府集中控制、官本位、计划导向、封闭性等弊端必须予以革除;[6]三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具有更好地适应社会变革的特征,走进社会中心为社会服务并引领社会发展是大学重要的历史使命;[7]也有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具有普适性、时代性、效率性、法治性和多样性之特征。[8]

(四)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针对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存在的问题,有研究指出应从宏观层面的教育行政和微观层面的学校管理两个方面着手:政府应体现在办教育、引领发展而非办学校、控制大学方面,政府显然需要在转变管理职能、下放管理权限、注重服务效能、强化中介管理等宏观形式方面着力;大学主要在于拥有自主权,显然需要在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营造教授治学的学术文化、强化民主管理的制度建设、突出教学工作的主体地位、健全科学研究等微观管理制度方面齐头并进。[9]与此相似,有研究提出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大学自治与自主办学、实现大学制度的学术责任与社会责任和谐发展的建议”,[10]也有学者指出了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原则性纲领:科学界定大学与政府的关系规范,合理规划外部参与大学治理,明晰内部治理结构,并以规范性的章程作保证。[11]就宏观层面而言,有研究从大学、政府、社会的行动路径来建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政府需要从角色转换走向制度调适,社会需要从需求推动走向合作参与,大学需要从分权治理走向有序治理。[12]从微观层面而言,有研究提出了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整体推动策略:系统设计、重点突破、利益协调、大学精神复归、“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8]

上述研究彰显了一定程度的远见卓识,能够促进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研究的深入。就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内涵与要素而言,存在微观、宏观,以及微观与宏观结合等不同的研究视点。就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特征而论,其观点亦是五彩缤纷:大学组织文化之特征;革除政府控制、官本位、计划性、封闭性等历史弊病之特征;引领社会变革、发展之特征;普适性与特殊性之特征。就中国特色现代制度建设而言,有学者提出了政府与大学分别从宏观、微观双管齐下的设想,有学者推出相互对立矛盾的力量和谐发展的主张,有学者建议采用一系列的整体推动策略。这些不同主张本身将构成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内容,并且,这些观点对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研究的深入无疑具有建设性的意义。

二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研究的缺陷

对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而言,上述研究是有益的开始,但也有进一步深化的必要。西方大学制度为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并需要根植于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特色:受历史发展进程的制约,中国现代大学制度没能很好地继承普适性的大学精髓却残留着一些“历史糟粕”,当前中国大学制度建设必须与时俱进,强化大学的普适性元素;由于历史传统、文化背景、政治体制、现实境域的不同,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必须突出“中国特色”。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特色工程,大学制度建设具有内生性的逻辑进程,[13]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需要从大学制度演进的内在规律入手,并结合其特色,既要合理定位,也要科学谋划。

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研究在其研究内涵、要素、特征、建设方面都是基于现代大学制度的普适性思考,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缺乏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特色的论证。并且,关于现代大学制度的普适性论证不够深入,尤其是关于现代大学制度的本质内涵缺乏深层次的学术理论的探讨,这必然使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要素、特征、建设等方面所具有的普适性论证缺乏深度的理论逻辑底蕴。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除了具有现代大学制度的普适性本质内涵之外,还具有其特殊性本质内涵,二者的交集构成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特质。在宏观层面,大学基于一种什么样的办学体制,在微观层面,大学基于一种什么样的内部治理,二者的结合才能构成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内涵特质,才能称之为从现代大学制度区分出来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才具有特色。因此,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内涵、要素、特征、建设的实质都是只有基于现代大学制度的普适性本质内涵和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特殊性本质内涵才能进行架构,否则只能停滞在现代大学制度的普适性现象范畴内而失去内涵特质与制度特色。

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研究由于对现代大学制度的普适性缺乏深入研究,对现代大学制度的特殊性缺乏特色论证而存在缺陷与不足,尚需进一步拓宽和深入。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研究是基于大学制度普适性本质内涵而启动并融入其特色的研究:仅停留在表面现象的普适性所建构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只能意味着简单的模仿、粗糙的复制,而只有基于本质内涵的普适性并结合其特殊性所架构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才能高于普适性,称之为成功性移植。因此,一旦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普适性本质内涵与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特殊性本质内涵紧密结合,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中的“斯芬克斯之谜”现象将会自然得到破解。

三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研究的应对策略

针对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研究所暴露出的缺陷与问题,相关研究既要深入挖掘现代大学制度的普适性本质内涵——内涵制度体系,又要着眼于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特殊性本质内涵——历史传统、国情、时代需要,使二者聚焦而形成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特质,并从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特质出发重塑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研究。

(一)深究现代大学制度的普适性本质内涵——内核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需要深究现代大学内核制度体系,这是现代大学制度立论的普适性理论逻辑基础。现代大学内核制度体系是源于现代大学制度逻辑基础的普适性理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研究只有基于这一普适性理论启动才能发展。现代大学本质特征——独立批判精神构成现代大学制度的灵魂,学术自治制度构成现代大学根本的制度,现代大学自组织制度构成现代大学自我维系的基础。[14]因此,现代大学内核制度体系构成现代大学制度的普适性本质内涵。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需要以大学精髓、核心、本质的东西为基础,这些构成现代大学内核制度体系,因此,现代大学内核制度体系将是今后研究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所必需关注的学术性问题。大学独立批判精神是大学的精神灵魂所在,学术自治制度构成现代大学最根本的制度,大学自组织制度是大学继续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现代大学内核制度体系有待探索大学独立批判精神的内在机理;有待挖掘大学学术自治制度理论所具体关涉的历史向度、内涵向度、条件向度和责任向度;有待考察大学自组织制度中变与不变、传统与变革之间存在的组织结构关系,以及大学作为一个组织持续生存的动力机制所在。现代大学内核制度体系的深入研究不仅为现代大学制度普适性理论奠基,同时也是增加大学制度建设、变迁、创新中学术力量要素变化的活力源泉所在。

(二)洞察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特殊性本质内涵——特色制度。中国现代大学制度无论是其历史境域,或是其现实境域,还是其时代发展都彰显为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特殊性和特色性,其制度必然是中国现代大学的特色制度或者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需要关注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历史传统、现实境域和时代发展,这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研究立论的特殊性理论逻辑基础,构成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特殊性本质内涵。从历史传统而言,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特殊性本质内涵大致可以划分为新中国成立之前与成立之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表现为以学习日本、德国、美国为主的过程;后一阶段表现为学习苏联到闭关自守再到学习西方的过程。而对这两个阶段的研究需要斟酌、比较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历史传统,以吸收历史精华、剔除糟粕。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特殊性本质内涵需要挖掘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现在所面临的实践问题,即大学与政府、社会关系的不顺畅、不协调,大学内部自治权力失灵,大学批判精神缺乏,这些问题构成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现实境域。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特殊性本质内涵尚需要根据时代要求考察,融入时代特征与使命感,因而需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的政治体制与教育体制、中国特色的文化传统,以及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阶段。

(三)重塑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研究——双重逻辑基础。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普适性本质内涵与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特殊性本质内涵的结合,因此,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特质是现代大学内核制度体系与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历史传统、现实国情、时代要求结合起来的交集,而不是二者的并集。由于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历史传统、现实国情、时代特征都集中地赋予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中国现代大学最根本的制度,因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与现代大学内核制度体系有机的结合则构成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特质,并成为研究、建构、设计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双重逻辑基础。从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特质出发,研究者需要建构设计以学术自治制度为前提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具体关涉到学术自治制度与党委领导的关系,学术自治制度与校长负责制的关系,党委领导体制与校长负责制的关系。只有捕捉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特质,才能领会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要素和特征,才能针对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具体实践问题对症下药,才能有效地研究或构建设计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基于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特质,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既要把握偶然、不可预测、不可控制的外部因素,又要发挥内部因素的作用,尤其是调动内部关键因素的作用:在建构制度进程中,需要基于学术为本、学术至上的优先法则妥善处理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校长与党委、学术与行政、教学与科研、教师与管理者、教师与学生、管理者与学生等诸多矛盾;在设计利益分配制度时既要创造热情与积极性,激发学术活力,也要兼顾公平,更要预防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作为一项复杂系统工程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在设计路径和策略建设时应把握“国家战略、党委领导、校长负责、学术自治、民主管理、矛盾平衡、利益兼顾”等原则问题。

结语

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研究需要深究现代大学内核制度体系,并结合中国现代大学的特色内涵重塑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研究。现代大学内核制度体系与中国现代大学特色制度成为研究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双重逻辑起点:只有塑造具有大学独立批判精神、大学学术自治制度、大学自组织制度所组成的大学内核制度体系才能使大学成为人才培养的摇篮、科研创造的圣地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宝库;只有着眼于中国现代大学的特色制度,现代大学内核制度体系才能在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开花和结果。显然,只有把现代大学内核制度体系与中国现代大学特色制度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才能彰显大学普适性价值意义的中国特色气场:教育家办学的理念逻辑与政治家的办学逻辑就不再冲突相悖,而是趋向和谐一致。因此,完善而成熟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必然使中国现代大学有能力完成中国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自我建设,实现对世界一流大学的追赶与超越,并且必然使中国现代大学有能力肩负起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伟大梦想,也就必然能够顺其自然地完成对中国大学现代文明的新塑造。

参考文献:

[1]陈德敏,林勇.初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J].中国高教研究,2001(1):5-6.

[2]徐少华,章兢.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与要素[J].大学教育科学,2012(1):13.

[3]王祚桥.浅议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N].光明日报,2012-10-31.

[4]龚怡祖.大学治理结构: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石[J].教育研究,2009(6):22-26.

[5]张应强,高桂娟.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文化取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2(6):28-33.

[6]别敦荣.我国现代大学制度探析[J].江苏高教,2004(3):1-3.

[7]潘懋元.走向社会中心的大学需要建设现代制度[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1(2):29-30.

[8]钟秉林,赵应生,洪煜.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目标、特征、内容及推进策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8-12.

[9]杨天平.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问题与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10(2):39-43.

[10]马陆亭.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框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5):35-41.

[11]陈雁.对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思考[J].高校教育管理,2013(1):6-8.

[12]章兢,彭兰.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路径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2(10):10-12.

[13]田联进.现代高等教育内生性制度逻辑比较研究[J].江苏高教,2012(6):23-25.

[14]田联进.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反思与重构:基于权力关系的视角[D].南京:南京大学,2011.

〔责任编辑:李青〕

Analysis on the Modern University System Research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Defects and Countermeasures

TIAN Lianjina.b

(a.InstituteofHigherEducation;b.ResearchCenterofNewly-builtCollegesandUniversitiesin

SichuanProvince,YibinUniversity,Yibin644007,Sichuan,China)

Abstract:The research on the modern university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connotation qualities of the modern university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hich contains both the universal essential connotation of the modern university system and the unique essential connotation of Chinese modern university system. In other words,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two collections is its essential connotation. The scholars have obtained many useful results on the research of the modern universit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ut due to the lack of the exploration of the universal essential connotation of the modern university system and the realm of Chinese modern university system features, Chinese scholars’ studies have the defects and shortcomings. This paper reshapes the research on the modern university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double logic starting points, such as the modern university kernel system and historical tradition of China,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to catch the connotation qualities of the modern university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us it will go beyond the existing research.

Key words: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modern university system; research; analysis

猜你喜欢

现代大学制度中国特色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关于我国大学章程建设的探析
现代大学制度视角下高职院校制度建设研究
现代大学制度下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创新方向
现代大学制度下高校体育教学误区与对策研究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贾康:“中国特色”的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
“中国特色”的低速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