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记教学:在文字的抒写中觅得生命的馨香

2015-02-13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初级中学庞丽亚

语文知识 2015年1期
关键词:老鼠老妈日记

☉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初级中学 庞丽亚

日记教学:在文字的抒写中觅得生命的馨香

☉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初级中学庞丽亚

曾有人说,经过书香浸润的心灵可以丰富人生,收获诗意。而日记,就是进入这种审美境界的奇妙方式。人皆有喜怒哀乐的情绪,要体验人生的种种丰富的情感,享受生活的情趣,就必须记日记,以美滋润心灵。当下学生的日常生活其实非常丰富,但他们笔下的日记却千篇一律、苍白呆板。批阅之余,笔者常常产生无奈无力之感。农村初中的学生阅读量少,视野相对狭窄,再加上在平日生活中很难捕捉到细微之处有价值、有意义的发现,所以在他们看来,日记便成了一项重负。那么,怎样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去发现生活中值得玩味的地方?怎样在看似枯燥的生活中寻觅到美与趣,引导学生写出有情味、有意味的日记来?以下是笔者引领学生在日记写作中提升兴趣的一点实践与思考。

一、记录:采撷生命旅程中的美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刚开始写日记,其内容往往比较单一,写的是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时间一长,学生就有畏难情绪:有的记一段流水账交差,有的抄一段短文应付,有的干脆把日期改动一下……使写的日记流于形式。笔者引导学生跳出这个怪圈,拓宽题材的来源,指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并将看到的、听到的或读到的连同自己的生活、学习,有目的有选择地写入日记;引导学生记录下生活中琐细的点点滴滴,记录下生命行进过程中的美丽“花朵”:如大自然中萌发的嫩芽、翠绿的枝叶、虬曲的枯枝等,再如校园活动中一堂生动新颖的课、一次有意义的综合实践活动、一场群舌激辩的讨论、数理化习题中一种新奇独特的解法、家庭生活中的亲情和烦恼、同伴的友谊及困惑、对当下某种社会现象的评价等,都可以纳入日记中,使日记真正成为写作材料的仓库,这样日积月累,就会有许多亲身经历的材料,写起作文来就会得心应手了。笔者鼓励学生,只要拥有一双会发现的慧眼,我们终能觅得生活中的美景。为了鼓励学生们写日记,让他们记录点滴,笔者时常分派角色给他们: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食者,在美食中感悟生活真味;做摄影师,把生活中意味深长的镜头用文字“拍摄”下来;担任体育频道解说员,解说“阳光体育日”的故事;学做幽默大师,追寻生活的快乐点滴,践行一份充实有价值的中学生活……

于是,文字像精灵一样,跳跃在学生们的笔端,显得那样鲜活有趣。比如有“上完了体育课,同学们的脸像一只只在笼里蒸熟的螃蟹”“体育课上,夹球跳的同学像一只只袋鼠轻松跃过”……这样形象的比喻,写出了学生们特有的想象与童心,读来别具情趣。

而课间的欢快时光,在学生们笔下更是不消说,一篇名为《壮士归来兮》的日记,更是以初一学生特有的笔触道出了同学之间的情趣与幽默。正文如下:

“正可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我们班有一位负伤归来的壮士。他的名字叫钱哲。为什么说他不复还呢?因为他昨天一整天未归校上课,仅以此文留念钱大哲到校第一天。(钱哲因为骑车过快摔坏了胳膊。)

今天一早他来了,我正在埋头看着英语书,突然一个影子出现在了拐角处,抬头一看,猛然中有种电影里黑帮老大出场时的情况,只见他走路两肩大摇大摆,一个外套披在身后,但是一只手吊在绷带上,刚刚那气派的形象就一下被长江后浪拍在沙滩上了。钱哲!教室沸沸扬扬,大概都在议论这位‘壮士’吧。

事后,我开玩笑:‘钱大哲同志并未倒在车祸现场,而倒在了餐桌上。’

哦,这个可怜的男生!”

这篇日记虽然文笔不够老练,但其中的趣味却盎然于纸上,读来好玩,好笑,有趣,道出了初一学生眼中手臂受伤后种种不便的同学的形象,语言真实风趣,活泼有味。

由此看来,日记就是自由作文,通过训练,学生真正做到了“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写出来的话,真是童心,没有造作的成分,学生很愿意敞开心扉,发挥出潜能,而且他们一般不大愿意说假话。

同时,日记是表情达意的工具,不应该是痛苦的事。心中不快,通过日记宣泄,达到心平气和;心中欢喜,通过日记诉说,心情恢复平静。在日记里,可以谈天说地,可以畅谈未来,可以直抒胸臆……当然要想做到这一点,必须克服畏惧日记的心理障碍,要以平常心对待日记,要把日记当作自己的伙伴,当作贴心的朋友。只有这样,才能彻底走出日记教学的怪圈,才能彻底放松学生的手脚,才能使学生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快乐日记。

二、指导:让平常事拥有“非常味”

好的文字需要学生用敏感的心意悟得。有的日记看似普通至极,但平常事写好了,也会生出普通文字之外的别有意味处。学生们笔下的生活故事,有的能写出其中兴味;但是,农村初中大部分学生由于阅读视野与生活阅历的狭窄,再加上缺少用心提炼的匠心,所以他们的笔下还是缺少动人处。所以在日记教学中,不仅需要语文老师的勤奋批改,更需要语文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的写作进行一定的指导,将中学生在写作中普遍存在的不足或写作训练目标融入日记写作中,以达到潜移默化之效。

学生们在写事过程中普遍的不足处是不会抓住章节中的耐人寻味处,不能着力渲染,写尽意味。因此我们老师有必要对学生的习作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比如可以经常性地上一些“病文诊断课”或“写作指导课”。在学生交上来的一篇题为《老妈灭鼠记》的日记中,学生是这样描写的:“老鼠一下子跑到妈妈的脚边,妈妈十分胆小,但这个时候却十分胆大,从边上拿起一把扫帚,一边打一边躲,我们也一起去帮助妈妈打老鼠,可是老鼠十分地坚持,最后妈妈一扫帚,竟然把老鼠打死了。”题材鲜活,但在五六百字的文章中,具体写捕鼠经过的只有这五十多个字。

建筑从勘察设计、实施建造、运营维护到最后拆除的过程中,产生了海量的信息。若采用传统的二维图纸和表单的存储方式,信息之间相互孤立,信息化程度很低,无法满足当前信息化运维管理的需求。

在指导课上,我把自己修改的文字与上述文字通过对比呈现如下:

“‘吱’的一声,一只老鼠跑进了房间,正在做作业的我惊叫起来:‘有老鼠!’谁知,在一旁的老妈立刻花容失色,声音发抖:‘老鼠在哪里?’正说着,一个小黑影向她冲去,随着老妈尖叫一声‘啊’,令人惊魂的一幕出现了,只见老妈脚蹬高跟鞋,以闪电之速跳到旁边一张椅子上,她用手紧紧抓着椅子的边角,一边大声疾呼:‘儿子,快来抓老鼠。’

可惜,话音未落,在我竭力追赶下,老鼠乱冲乱撞,可怜的老妈一看这阵势,脸色刷白,伴随着慌乱的尖叫又惊慌失措地跳下了椅子。眼看着老鼠就在自己脚下,老妈发出了一阵惊天地泣鬼神的尖叫,天花板险些被震塌。平日有着一头波浪卷长发的老妈,此刻头发在她的极度惊恐下已凌乱地散落在前方的脸颊上,脸部因惊恐而显得有些扭曲,整个人显得狼狈不已。我不禁疑惑起来,这还是那个平日里喊着青春不减、视美貌如生命的老妈?我看这时倒像个菜市场撒泼的悍妇吧!老妈在叫嚷过后,发现老鼠仍在乱窜时,她彻底颠覆了自己美丽温柔的形象,她毅然决然地拿起旁边的扫帚,在地上一阵乱舞乱敲。

终于在一番烟尘斗乱之后,周围慢慢安静了下来。我定睛一看,那只该死的老鼠直挺挺地躺在地上一动不动了。老妈逐渐平静下来,脸涨得通红,喘着大口的粗气。此刻,她的眼神显得有些迷离呆滞,看着眼前这一片狼藉的房间和死老鼠,她无力地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

这真是印证了人们常说的一句话:‘人在崩溃时往往会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读罢,学生们欢呼雀跃,然后笔者问学生:“想不想拥有这种写作的独门秘籍?”待到吊足学生的胃口时,笔者水到渠成地出示写作建议:“前提——故事合乎情理;关键——设波澜,巧跌宕。”

同样,当看到学生不会进行细节描写时,笔者上了一堂“慢镜头描写法”,教给学生运用细腻的描写将事件的某个过程写得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一样具有画面感。

这样,在不断的实践与指导中,学生们在写作中的细腻笔法慢慢萌发与凸显,笔下的文字渐渐变得形象与丰富。同时,他们对写作的认识开始有了变化:从一开始的完成写作任务,到后来慢慢在日记中有了自己的思考。比如有一个学生写《泥泞的食堂路》,写一次下雨之后,中午去往食堂的小路上变得泥泞。泥点溅到了裤脚与鞋子上,不小心,也溅到了同学的脸上,一擦变成了小花脸,两人相视一笑。原来郁闷的心情一扫而光。结尾是这样写的:“生活就是这样,看似悲哀的背后,又常常会潜藏着某种快乐。你发现了吗?”读着这样有发现有探索有思考的文字,笔者真是惊奇又惊喜。

而培养和激发学生写作悟性的最佳方式,也非日记莫属。一位哲人说:“人性中皆有悟,就像石头中皆有火。非敲击不已,火光始现。非功夫不断,悟性才出。”可想而知,记日记时间长了,积累的素材多了,必然会使人产生渐悟,悟出点道道,理出点头绪,对人对己对事对物,总会产生某些思考,寻出些规律性的东西。继续积累,继续求索、探讨、琢磨,很有可能产生顿悟,使人生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登临一个人生的心灵制高点。

所以说,学生在写作文时,从平日里丰厚的日记中去选取材料,利用长期养成的写作技法,就能写出一大批优秀作文,写作能力也大大提高。学生们的一篇篇日记,就像一个个台阶,能够帮助他们登上作文成功的高峰。

三、激励:在文字的抒写中生发对写作的热爱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可见,写作教学中激发兴趣,是写好文字的关键。我们语文老师不仅要让学生经常写日记,而且要鼓励他们用心去写,更要不断呵护与激励他们的写作热情。

每次批阅完日记,笔者在一个星期内,定期在班级举行隆重的“日记颁奖典礼”,评选出“金牌编剧”或“最佳导演”,这个时刻往往令学生倍感期待或激动,因为被评选出来的同学还要上台发表“获奖感言”或分享“写作金点子”;有时,笔者会让学生按小组讨论交流,并分享“最美句子”;有时,笔者会评出日记整体最好的一组——最优团队,他们会集体起立,全班给予热烈掌声;有时,笔者会赠送“美丽诗歌”给获奖者,其他同学会纷纷投来倾羡的眼光;有时,在与学生们一起参加了“阳光体育日”的活动后,笔者和学生共同写下水文章《绳采飞扬,活力四射》;有时,也会播放一部优秀电影作为对他们认真写作的犒赏……

这样,只要到了“日记课”或“颁奖课”,学生们对写作不再惶恐,绝大部分学生会不亦乐乎。笔者记得其中一位获奖者的感言是这样说的:“在短短的半年时间,我的写作水平在不断进步,这让我自己很骄傲。我现在站在这里,能取得这样辉煌的成绩,我还要感谢我的领路人——语文老师。”说话时,这位学生自豪感十足,电视模仿味很强,此感言一出,下面同学一片哄堂大笑,老师也忍俊不禁。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一个人能量的激素。”对一件事物产生浓厚兴趣的人,他的智能会得到充分的发挥。诚然,日记是一件艰苦的劳动,但它同时又能激发人莫大的愉悦。一旦学生对日记产生了兴趣,它必将成为他启迪、挖掘写作才能的一种启动力。写日记一旦成为学生的日常习惯,日记就会像“严师”一样督促孩子每天必须完成的训练;写日记一旦成为学生的日常爱好,日记就会像“诤友”一样鼓励孩子把训练做好。这样无声的督促和鼓励,对促进学生作文的进步,是学校的教育和家长的指导无法替代的。

总之,日记写作是一项漫长的写作工程,但同时,日记教学也是一个五彩斑斓的百花园。我们语文老师唯有不断实践,不断寻求,用各种方法丰盈学生的生活情趣,唤起学生对日记的热爱,形成他们对文字的敏感,在文字中感悟生活情味,品味生命馨香。那么,我们平日的生活就会是一个既有意思又有意义的世界,我们的日记人生也将是一个既有情趣又有韵味的人生。

猜你喜欢

老鼠老妈日记
爱逛街的老妈
“精明”的老妈
“快点儿”老妈
抓老鼠
成长日记
笨猫种老鼠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
做个新版老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