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民族思想的历史意义及启示

2015-02-13陈光军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民族区域抗日战争民族团结

陈光军

(四川民族学院康巴发展研究中心,四川康定,626001)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民族思想的历史意义及启示

陈光军

(四川民族学院康巴发展研究中心,四川康定,626001)

抗日战争时期的毛泽东民族思想为党制定符合抗日战争需要的民族政策提供了思想保障,有效凝聚了各民族的抗日力量,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为后来党形成系统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撑。我们今天仍然必须坚持的党的领导来解决民族问题,反对两种民族主义和民族分裂势力,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坚持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高度重视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

抗日战争;毛泽东民族思想;意义;启示

一、毛泽东思想在抗日战争中走向了成熟

抗日战争时期是毛泽东民族思想的大发展时期。从民族自决原则指导下的联邦制到民族自决原则指导下的民族区域自治的转变,这是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结合中国的民族实际而创立和发展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1],可以说是毛泽东民族思想走向成熟的标志。

(一)毛泽东民族思想为党制定符合抗日战争需要的民族政策提供了思想保障

毛泽东民族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基础的,结合中国的民族实际发展而来,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民族思想的指导,为党制定符合抗战需要的民族政策提供了思想保障。首先,在理论品质上,毛泽东民族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一脉相承并有所创新。毛泽东思想在抗日战争时期走向成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光辉典范,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一方面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基本指导原则,同时十分注意研究中国的问题,并非照搬照抄苏联经验。毛泽东多次强调要反对本本主义,认真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革命实际结合起来。毛泽东民族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也基本遵循了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基本路径。其次,在实践效果上,毛泽东民族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路线,开创了毛泽东民族思想的新境界。在民族工作中,党中央和毛泽东一方面非常重视和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2],另一方面以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民族工作的出发点,积极制定和落实抗日战争时期的各项民族政策。所以,从整个抗日战争来看,毛泽东民族思想始终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的民族实际形结合[2],围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这个核心开展民族工作,故而才能够做到以毛泽东民族思想为指导,为党制定了符合抗日战争需要的民族政策提供思想保障。

(二)毛泽东民族思想有效凝聚了各民族的抗日力量

毛泽东民族思想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胜利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毛泽东民族思想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第一,坚持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首先,毛泽东对民族平等思想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一方面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的思想,另一方面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思想资源,并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发展民族平等思想。其次,毛泽东根据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思想。毛泽东认为“中国的民族团结不只是各民族无产阶级的团结,而是各民族广大劳动人民的团结[2],同时包括少数民族中的一切爱国的民族宗教上层和剥削阶级”[3]。实际上,毛泽东所指的民族团结的范围主要是指中国境内的各民族的团结,从团结的对象来看包括了剥削阶级,即团结少数民族上层、宗教上层、奴隶主、王公贵族、土司、头人等一切爱国人士和爱国力量,这就大大地拓宽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的范围,这在当时具有特别现实的意义。毛泽东这一思想和实践的成功,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落后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有益借鉴和新的理论指导。第二,维护国家统一,主张民族区域自治。早期中国共产党受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影响主张民族自决,即各民族拥有民族自决权,有权决定自己的一切事务,争取民族独立。但是,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同时利用“民族自决”作为幌子,鼓动少数民族分裂势力进行分裂国家的行为,一方面破坏了国家的统一,另一方面成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跳板。面对民族危机的加深,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及时调整民族政策,逐渐放弃民族自决的提法,更多是把民族自决与国家统一联系起来。同时根据中国统一多民族发展的历史实践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民族区域自治理论,主张民族自治和区域自治相结合。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初步实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既积累了经验,又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干部,为今后的推广作了干部储备。第三,在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础上,把帮助各少数民族共同发展也作为一项基本的民族政策。各民族共同发展是毛泽东民族思想的根本宗旨,只有实现了各民族的共同发展,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2]。抗日战争时期,党中央和毛主席要求积极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注重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的文化、语言、习惯、宗教等,帮助少数民族群众投入到抗日战争的洪流中,壮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以,纵观整个抗日战争时期,正是由于毛泽东民族思想的有效实行,不仅从理论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民族理论,而且有效团结了各少数民族,发展了人民革命力量,壮大和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提供了坚实的保障[4]。

(三)毛泽东民族思想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丰富与发展,表现在多个方面。第一,关于民族平等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只是给出了民族平等一般性的原则性规定,列宁、斯大林则是对民族平等理论有力较大的发展,提出了解决民族不平等的措施途径等。但是毛泽东则把民族平等的内涵进一步扩大,不仅是国家之间、民族之间,而且民族内部也主张一律平等。第二,民族团结的理论。毛泽东对民族团结理论的发展和丰富主要表现在是对民族团结的范围扩大,内容的扩大。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民族团结主要是指各国无产阶级的联合,即各压迫国家民族的无产阶级的联合,而毛泽东则是毛泽东把民族团结的范围从国际间拓展到一个国家内部各民族的团结,甚至是一个民族内部不同阶层的团结。抗日战争时期就是在民族团结的政策口号之下,巩固和壮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里毛泽东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观点,就是民族团结的内容和范围是随着革命任务的变化而变化。第三,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这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最大贡献之一。民族自决原则下的联邦制在实践中并不符合中国民族革命发展的实际,民族区域自治的提出是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指导下,总结和探索中国民族革命实际的结果[1]。民族区域自治的最大好处就是既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又更好地为贯彻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提供了制度保障。第四,关于各民族共同发展的理论。各民族共同发展是毛泽东民族思想的根本宗旨,发展是解决民族事实上的不平等[2],有效团结各民族的途径。毛泽东同志把各民族共同发展作为党的任务之一,在不同的革命阶段和建设时期,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内容也不一样。

(四)毛泽东民族思想为后来党形成系统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撑

毛泽东民族思想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则,坚决支持一切被压迫民族为争取本民族的自由独立而奋斗,坚决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抗日战争之前,由于中国共产党早期受活动地域限制等诸多原因的限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民族问题研究不是很深入。但是经过红军长征之后,特别是进入抗日战争时期,党加强了对少数民族的研究,更加重视少数民族工作。一方面是党自身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为了共同对付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民族危亡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怎样动员和争取一切力量投入到抗战中,成为党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在这个时期,党重新审视、总结了党过去的民族工作实践的得失,又根据时代变化的要求,及时调整和增加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新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一是承认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政策,这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在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基本原则之下,要求国民党进行必要的民主政治改革,扩大民族平等的实际内容,减轻民族压迫和剥削;二是扩大民族团结的范围,争取少数民族的上层和宗教上层人士,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积极向各少数民族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争取一切爱国力量投入到抗战中来。可以说,在经历抗日战争时期的洗礼以后,毛泽东民族思想得到了全面发展,对民族理论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对民族政策的制定更加符合中国的实际民族状况,对民族工作的把握更加到位。抗日战争时期的毛泽东民族思想经受住理论和实践的检验,不仅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还为党后来形成系统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民族思想的启示

(一)必须坚持的党的领导来解决民族问题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民族思想的发展表明,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前提。解决民族问题[5],处理民族关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首先,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其次,是由党的任务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的现实任务就是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践表明,任何时期都必须加强党的领导,任何削弱或否定党的领导一定会给党的事业带来重大损失甚至是失败,因此加强党的领导是其他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对于民族工作则显得更为重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之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各少数民族的繁荣富强,而一切的实现都必须紧紧依靠党的领导来实现。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面临的民族问题愈加复杂,承担的责任愈加重大,面对的困难和压力越大,“藏独”势力、“东突”分裂主义同境外反华势力相勾结,多次在西藏、新疆、北京等地实施多起骇人听闻的恐怖袭击事件,给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团结带来了重大威胁。所以,解决民族问题,妥善处理民族关系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坚持党的领导。

(二)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两种民族主义和民族分裂势力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民族思想发展的历程表明:在任何时期内处理民族关系和解决民族问题都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两种民族主义和民族分裂势力,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统一。首先,坚决反对两种民族主义,重点是反对大汉族主义。大汉族主义和狭隘的地方民族主义一直以来是影响中国民族问题的主要因素[2],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两种民族主义的危害性,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统一。长期以来,大汉族主义一直是影响民族团结的主要因素,这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一方面,历史发展的实践表明汉族与少数民族相比有着天然的心理优势。另一方面,历代各朝统治者实行民族剥削和民族歧视政策,认为“夷夏有别”,汉族的地位较一般少数民族要高许多。其次,主张民族平等,反对狭隘的地方民族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民族关系,多次强调不仅要重点反对大汉族主义,而且也要坚决反对狭隘的地方民族主义,对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加强教育引导,认识清楚大汉族主义和狭隘的地方民族主义的危害,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观念,这对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向性。在坚决反对两种民族主义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势力。民族分裂势力一直是影响民族关系和国家统一完整的一大威胁。新中国成立以后直到现在,国内外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始终没有放弃分裂中国的图谋,为此,全国各族人民必须深刻认识民族分裂势力的危害性,坚决同民族分裂势力做斗争。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民族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民族关系和谐融洽。但是在国内外敌对势力的作用下,近些年的“疆独”分子和“藏独”势力不断制造骇人听闻的打砸抢事件,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的独立完整。维护国家统一、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国家统一的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必须坚决反对和依法打击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大团结”[6](P756),为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和稳定团结的社会局面而不断努力。

(三)必须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

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形成了各民族统一抗战的新局面,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重大经验值得我们总结与反思,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仍然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抗日战争时期是毛泽东民族思想的形成发展时期[1],在历经解放战争和建国以来的丰富和发展后,毛泽东民族思想逐渐走向成熟。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近百年以来中华民族为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夙愿,为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注入了新的内容,为实现彻底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建立了制度基础,为最终的民族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轰轰烈烈的开展[7],民族工作也有了新的突破。首先,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提供了制度保障。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扫除了一切剥削制度的毒害,从根本上避免了民族平等的虚伪性,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其次,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提高了少数民族的生活水平,为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和制度保障。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民族思想的基本思想,指出我们的民族政策是正确的,是“真正的民族平等”[8](P362),是“真正立足于民族平等”[8](P246)。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也是邓小平民族理论的根本原则,主张把新时期民族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把民族问题的解决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联系起来,致力于真正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目标的实现。进入21世纪以来,民族工作有了新的特点和内容,在经历江泽民和胡锦涛两代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共同努力之后,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有了新的发展,提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9](P268)。

(四)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党和国家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同时也是国家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民族主义理论的一大贡献,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光辉典范。民族区域自治在抗日战争时期提出、逐步实践和完善。从实践的结果来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效凝聚了少数民族的抗日力量,调动少数民族群众的积极性,少数民族之间以及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和睦,为后来民族区域自治的推广和完善作了积极的有益的探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是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长期实践的结果,是符合中国民族实际的,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0],保障少数民族的各项基本权益。在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必须要处理好国家统一与地方自治的关系。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我们需要做的是根据时代进步和人民群众的要求,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的各项政策法规和具体制度,充分保证少数民族的各项权益,做到真正的当家作主和管理自己事务,最大限度地调动少数民族群众投入到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11]。

(五)必须坚持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民族思想的发展表明,任何时期都必须重视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只有少数民族经济得到发展才可能为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所以,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是构筑和谐新型民族关系的核心。这是因为:首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再者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当前,各民族实事上的不平等主要源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10],而非政治制度本身。因为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从制度层面上已经铲除了民族压迫和剥削,但是由于少数民族地区长期的经济政治文化相对落后,导致目前还存在的实事上的不平等。由此可见,由于民族问题的本身是具有艰巨性、普遍性等特点,需要我党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帮助少数民族全面发展,实现共同繁荣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新的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关于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民族理论。可以说,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也是为构筑新型和谐的民族关系奠定坚实基础的内在要求。

(六)必须高度重视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

在处理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党和政府历来非常重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发挥少数民族干部在落实民族政策、团结各少数民族等方面的巨大作用。所以,在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必须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历史的发展在实践过程中证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对于解决民族问题具有重大意义。第一,民族干部是民族地区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前提。第二,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是政治上平等的重要标志。当前,在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方面还需要注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各少数民族干部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综合素质,以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作复杂艰巨,意义重大,少数民族关系的处理不仅是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而且还是重大政治问题。所以,少数民族干部就应该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精湛的业务能力,同时时刻要求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以适应少数民族工作发展的要求。其次,必须花大力气教育和培养广大干部,提高思想觉悟,树立汉族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相互学习的优良作风。总之,各民族干部要互相学习,互相尊重,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结语

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和革命斗争的需要,毛泽东民族思想并没有全面地来详细论述民族理论,民族工作的出发点是为了夺取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所有工作都是围绕抗日来开展的,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民族工作的落脚点。因此在这个时期,毛泽东民族思想有了重大的调整,其主要内容还是体现在为化解民族矛盾,解决如何实现团结抗日的民族政策方面,一方面是民族工作本身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出于维护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需要。当团结一切抗日力量成为民族工作的主题时,这也就构成了抗战时期毛泽东民族思想鲜明的时代特点。通过认真总结这些特点,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毛泽东民族思想的精髓和本质。总的来看,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民族思想的正确实行,不仅挽救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而且为世界多民族国家处理民族问题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借鉴与选择,极大地增强了亚非拉地区各民族为争取民族独立反对帝国主义殖民压迫的信心,推动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1]齐新潮.略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历史贡献[J].贵州民族研究,2005,(3).

[2]唐建兵.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研究[D].安徽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5-1.

[3]杨荆楚.毛泽东民族理论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5.

[4]贺菊莲,李浩.浅议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知识分子思想[J].荆楚学刊,2005,(3).

[5]王思彩.论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05,(5).

[6]金炳镐.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7]李晓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J].中国城市金融,2005,(8).

[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9]吴仕明主编.中国民族理论新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10]束迪生.正确处理民族问题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J].实事求是,2005,(6).

[11]吕庆建.论新时期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3-20.

(责任编辑刘强)

A841

A

1671-0681(2015)05-0076-05作者简介:陈光军(1969-),男,江西南昌人,四川民族学院康巴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法学硕士。

2015-06-11

1注:“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

猜你喜欢

民族区域抗日战争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之歌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范式
理解民族区域自治法:社会主义的视角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与发展的基本逻辑
孩子们的抗日战争
孩子们的抗日战争
湖北五峰:民族区域自治30年实现『三级跳』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创民族团结和谐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