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耆宿”郑元祐考论
2015-02-13赵治中
赵治中
(丽水学院 文学院,浙江 丽水 323000)
郑元祐,字明德,生于元代至元二十九年壬辰(1292年)闰六月六日午时,卒于元代至正二十四年甲辰(1364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未时,存年 73岁。他身患残疾,一生仅两任学官,且为时只一年余,其余时间多为流离与隐居,穷困潦倒。可他享誉学界与文坛,被誉为“一时耆宿”“吴中硕儒”,是“一代之伟人”“天地之全人”,值得今人学习和研究。
一
关于元祐的乡贯,祖籍遂昌,应是没有争议的,而出生地,则有生于杭州的说法,如谢徽在《侨吴集·序》称“其生于杭,于书无不读”[1]384。但元祐一贯自称“遂昌山人”“遂昌山樵”,文末也常署“遂昌郑某”,好友王逢《故遂昌先生郑提学挽词》亦有“处士星夜明,先生生处州(遂昌隶属处州)”[1]398的说法。看来元祐真正的出生地,还应是遂昌。其里居为航川,今属城关镇二都街。元祐在《古墙行·序》里曾忆及:“某童时,侍先人到杭,访诸故家。”由此看来,他生活在遂昌的时间极短,出生没多久就徙家钱塘(今杭州),中年流寓平江(今苏州)。
元祐的祖辈,向为遂昌高门望族,世代簪缨,并以鸿儒彰显。远祖郑絪,为晚唐德宗时的宰相;曾祖克崇,曾任宋代西川(今成都市)经略使;祖名开先,曾任朝奉郎,后赴道州永明(今属湖南)任知县;父名希远,高蹈不仕,人称“石门高士”,一直隐居避世,家道开始衰落。母亲蒋氏,育有二子,元祐为其次子。
元祐一生的经历,应该说比较简单,大体可以分为两段:一为徙家钱塘;二为流寓平江。其行踪范围不广:“生长钱塘湖上,南游止于婺,北游止于扬。”[1]196
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元祐两岁即“徙家钱塘,结屋湖上,以耕钓自乐”。“结屋湖上”,实际是家住西湖边,与岳坟为邻,与和靖祠相对。岳飞的民族气节和林和靖的恬淡孤高品性,都给幼年的元祐以深刻影响。元祐童年,保姆提携右臂,一时疏忽失手,竟致骨节脱臼,带来他终身残疾。但他手残志坚,成年以后只得以左手练字与做事。
(元祐)天资颖悟过人。垂髻(童年)入乡校,日能尽记同坐诸生所授书,乡[校]先生大异之。年十五,辄弄笔墨、作诗赋,往往出奇语惊人。[2]614
元祐自小聪敏,童年入乡学,“日能尽记同坐诸生所授书”。其记忆力过人,为师生所惊异;少年时,超然特异,弄墨舞文,赋诗作文,常常“奇语惊人”。
石门君笃意教君,树楼聚书,恣其披阅。君不出户庭者十年,于书无所不读。作为文章,滂沛豪宕,有古作者风。[2]614
更由于父亲重视对儿子的培养,曾专门造楼集书,任凭儿子口不绝吟、手不停披各种经籍;又经过10年闭门泛读博览,元祐学业大有精进,写成的文章波澜壮阔,豪放流动,颇有古代作者的风范。在郑元祐求学生涯中,受永康的胡长儒和四明的戴表元影响甚大。胡长儒学问精深,著述宏富,人品上“抗直不挠,以斯文自任”,为学者和门徒所敬仰,也曾给幼年元祐的人格以深刻影响。戴表元以文章名世,曾任建康府教授,后辗转杭州等地,以授徒卖文为生。元祐师承他,在学问和文章方面受他影响甚巨。
在徙家钱塘期间,元祐还遍访前朝遗老,请人解疑答难,考核隐微,因而学问更有长进,使得遗老都放下身段、自降身份而厚待他。江浙行中书省郎中赵天锡,为人刚正严谨,本来慎于交际。约泰定元年(1324年),他唯独延请元祐在家,对其儿子期颐进行讲学与辅导。事后,赵期颐考上进士,还当上副宰相。广交朋友后,元祐更加刻苦自学,夜以继日,兀兀穷年,终于历练成才,享誉当世。德高望重的大学士、宰相廉希贡公,以朝廷宿望退居钱塘,与元祐时相过从,竟成了忘年交。
年轻时的郑元祐,熟读儒家经典,确立雄心壮志,愿为报国而牺牲自己。他在《出塞七首效少陵》中说:“转战图报国,宁虑骨枯槁。人生无百年,一毙不待老。但愿土境富,微躯奚足道。”[1]6他为“图报国”而决心转战沙场,哪里还顾虑身死“骨枯”?为“土境富”,他甘献“微躯”。
在徙家钱塘的后期,元祐执经授业,教授生徒。“户外之履常满”,他传道授业解惑的声誉极佳,因而引起当政者的注意。浙江省廉访使斡玉伦徒、绍兴路总管泰不华曾以其德行高尚,或奉币礼请,或交章荐举。但是,元祐对从政为官似乎并不热衷。其原因应是多方面的:
安知征敛急,田祸死不休。膏腴不论值,低洼宁望酬。卖田复有献,惟恐不见收。日觉乡胥肥,吏台起高楼。坐令力本农,命轻波上沤……愿侯登廊庙,一洗苍生忧。[1]12
岁除风雪苦阴寒,民庶逋租悉系官。破荡未充虎狼欲,系累只作马牛看。[1]96
元祐不满元朝乡胥、吏台的横征暴敛与肆意盘剥,同情农民身受的田祸与疾苦,敬仰南宋忠臣的以死节昭日,因而,他不愿去元廷为官,替统治者卖力,“从之游者甚众,省台宣阃宪府(一省行政长官)交章以潜德荐,自以臂疾不愿仕”[3]卷一九。
元朝是以蒙古族入主中原而建立王朝的,科举制曾被中断数十年之久。直到延祐二年(1315年),科举才得以恢复,儒学又渐渐上升为官学。此后,曾有不少士人科举入仕,但元祐对科举入仕并不感兴趣,就借口“臂疾”而多次婉言拒绝。他宁愿像父亲一样,过隐士般的生活。
约在不惑之年,元祐父亲过世,其与长兄介甫移居姑苏。元祐移居的原因,在王逢的《故遂昌先生郑提学挽词》中有所透露:“隅览姑苏台,遂成贾胡留。”即偶然的一次姑苏游,对姑苏留有良好的印象,元祐就像做生意的胡人那样留下,与兄介甫侨居平江(今苏州)。元祐在平江继续执经授业,教授生徒,不为富贵名利所动,无意于政治上的进取。他自言:
我家东吴城,翠竹森若葆。力耕输王税,妻子亦温饱。诗成每独咏,觞至或共倒。富贵将焉如,岁晏聊自保……有官固当归,无官归亦好。[1]17
元祐因手残而不便力耕,又没有俸禄,维持生计主要靠做家庭教师,以生徒的束脩与润笔之资为生:“月得脯金,以资养亲”。移居吴中后,元祐读书撰文,吟诗醉酒,心不外役,曾悠闲自得地过着远离官场的名士生活。但由于家境破落,生活穷苦,他的生活非常艰难:“行无完履,卧无完衾。”经济拮据,加上残疾,元祐直至壮年未能娶妻。后来,在一“知爱”的帮助下,他才和吴下贫医之女而成婚。
元代社会的种族歧视十分厉害,汉族读书人更被视为末等“十丐”之前的“九儒”。到后来,元祐颇为潦倒,生活十分艰难,困苦异常:
侨吴三十载,惟余此心在。岂惟读书老无成,但觉出门俱有碍。三儿两病一凡劣,四体三完百崩败。贷粟方炊薪水艰,僦屋屡迁家具坏。文章出售有谁收,书籍纵沽无可卖。[1]66
予生六十有四年,贫病忧郁,盖无斯须之乐也。[1]247
奇穷百忧,莫之能遂,其不幸孰有甚于元祐者![1]185
元代至正十四年(1354年),盐贩出身的张士诚举旗自称诚王,建国号“大周”,改元“天祐”。次年二月,张士诚先攻陷平江,并定都平江,开始统治吴地,后又兵陷杭州。面对张士诚对士人的各种礼遇和“佑文”政策,吴中对元廷感到失望的部分士人似乎重新产生希望,或积极参与,或依违其间,或消极遁逃。元祐年高而素有德望与学识,却迟迟不肯随便依附,只是在“老无成”、儿病体败(61岁时幼子病故、63岁时长子又去世)、贷粟租屋的窘境下,元祐才接受张吴政权的儒学教授、儒学提举等职:
至正十七年,大府授将仕郎平江路儒学教授,君欣然不辞,曰:“讲学,我素志也。”居一岁,即移疾去。后七年,升江浙儒学提举,君亦不辞,曰:“文台也,儒者之职也。”[1]390
元祐仅在66岁任过平江路儒学教授,73岁任过儒学提举。虽已入花甲、古稀之年,他对讲学却欣喜接受,认为是自己长期志向所在;而提举为儒学长官,是读书人义不容辞的职责。实际上,这些都是为生活所迫的无奈之举。元祐任儒学教授仅一年时间,第二年就因病辞去教职。任儒学提举时间更短,三月上任,十一月就感微疾而卒,于任上还不足 9个月。
次年正月二月二十六日,元祐葬于平江路吴县太平乡横山之原[4]卷三四。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郑元祐被乡人入祀遂昌乡贤祠。
二
古代贤哲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此即著名古训“三不朽”。郑元祐作为元代士子,又自幼熟读儒家经典,一生都重视进德修业,在道德方面颇有建树。“太上有立德”,在“三不朽”古训中,又以“立德”为最上位。郑元祐在立身行事中,处处表现出他道德高尚,超出同辈。
儒家祖师孔子在《论语·学而篇》倡导:“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元祐仰儒家学说,积极践行儒道,故能以“孝悌”为根本,以“亲亲”为立脚点:
君既以儒业起家,仰承石门君夙志,而奉养之礼无所不至。石门君卒,君偕其兄介甫先生移居苏州。兄殁,丧之如父……晚涉世变,骨肉竟相保无虞。[2]615
元祐父亲希远,一生“高尚不仕。国初,徙家钱塘,结屋湖上,以耕钓自乐”,被人称为“石门高士”。元祐仰承父亲“夙志”,以讲经授徒为职业,“优游吴中者三四十年,富贵声利一不动其心”,被人誉为有“隐德”“潜德”“硕德”。在封建社会,“孝乃百行之原,万善之首。上足以感天,下足以感地,明足以感生人,幽足以感鬼神”[5]130,被封建统治者尊奉为“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德之本也,民之行也”。对于双亲,元祐“奉养之礼,无所不至”,可谓事亲至孝。对于兄长,儒家倡导“出则弟”。元祐平日敬爱长兄,感情至深,介甫中年早逝,他才会有“丧之如父”的深哀剧痛。对于子女,元祐舐犊情深。因为家境贫困,生活艰难,没能给儿女以必要的保障,他经常深深自责:
贫家夜有轹釜声,十年飘泊吴王城。安知节序儿女情,不眠坐数长短更。[1]56
迫于生计,元祐欲为长子谋个差事,无奈而违心去疏通关系,却又为吴中富户之子程丙所调包。为此,他曾屈身向监察御史泰不华求助,却毫无结果。
元祐晚年正处在元朝后期,当时政治极端腐败,经济陷入严重危机,加上连年水旱蝗灾,老百姓难以生存,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迅速激化,贫苦农民与汉族地主纷纷举旗起义。元祐侨居的吴中,是蒙古军镇压起义军和起义军之间激烈争夺之地。虽然身处动乱的旋涡,元祐与亲人竟相自保,终于能相安而无忧患,能安享10年之福后寿终正寝。
在交友方面,元祐对前朝遗老既尊崇又不卑屈;对同辈文人则真诚直率,平易近人;对后进生徒能积极引导,帮助成才;对生活有困难者,想方设法加以帮扶。
时咸淳诸遗老犹在,君遍游其门,质疑稽隐,充然有得,侃侃以奇气自负,诸老皆折节下之……遍交当世之士,声名籍尽,四方慕君者识与不识,皆称“明德先生”。[2]614
对于前朝遗老,元祐心存敬畏,“遍游其门,质疑稽隐”。“以奇气自负”,表明他识见不凡,在官绅面前不亢不卑,还以“奇语惊人”,使诸老放下身段,折节屈己,尊他为上宾。元祐还“遍交”当世东南沿海一带知名文人,虞集、柳贯、黄缙、危素、陈基、杨维桢、顾瑛、陶宗仪等,都是他诗文中经常出现的名字。元祐虽人微位卑,但在朋友中则“声名籍尽”,四方都有仰慕者,原因是他才秀多艺,更由于他有“硕德”高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元祐与昆山玉山草堂主人顾瑛的交谊。顾瑛家饶于赀,风流文雅,曾筑堂于玉山,匾其读书处为“玉山草堂”。一段时间,玉山草堂成为吴中文人、南来北往士子聚会吟唱的大本营。郑元祐成为玉山草堂的座上宾,为草堂及其景点赋诗作记至10余篇,这表现出他与顾瑛交谊的亲密和深厚。
性平易真率,不为矫激之行,与人交亦然。汲引后进,常如不及……吴人敬佩风裁,罔弗敬礼之者,虽小夫贱隶,亦能知君姓名。[2]615
元祐质性自然,不造作勉强。对待后进,则关心备至,积极疏导点拨,经常唯恐自己对他们有所不周。他的风度与才气,深得东吴一带文人学士的尊重与敬佩,甚至在小夫平民中也享有好名声。
人有患难,拯拔之如救水火。士友或贫,不能自存无有以相给,则遍告诸有力者赒其困阨。[2]615
元祐对于有患难者,不仅极有同情怜悯之心,而且急人之所急,想人之所想,主动伸出援手,奋力拯救。遇上士友贫困,元祐自己生活艰难窘迫而拿不出东西资助时,就把情况遍告有能力资助的朋友,让他们去接济,帮助解决困难。
三
自曹丕《典论·论文》提出“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以后,文学就被提高到与事功并立的地位。后代的文人学者,纷纷“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郑元祐虽人微位卑,对文章却也乐此不疲,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态度相当严谨:
素不喜著书,尝谓学者曰:“经则经也,史则纬也,义理渊薮在焉也。学者能尽得古人之意者鲜矣,况敢私有所论乎!”识者称其有见于道。[2]615
元祐认为经史是“义理渊源”,因而对它们十分重视和敬畏,之所以“不喜著书”,就是怕不能“尽得古人之意”,曲解古人所著的经史。
因为创作态度颇为严谨,元祐一生著述不多,仅有两种:一为《侨吴集》;一为《遂昌杂录》。此两种书均收入《四库全书》,前者在《集部·别集类》,后者在《子部·小说家类》。
《侨吴集》是元祐晚年自汇其所作之诗文而编成的集子,今有明弘治张习刻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和清抄本三大系统。取书名为《侨吴集》,其缘由是:
元祐家本遂昌,徙于钱塘,而流寓平江凡四十年,为时最久,故其集名以《侨吴》。实则杭州所作亦在其内,盖从其多者言之也。集本其晚年所定,以授谢徽。[6]385
《侨吴集》的内容,既反映元代社会赋税繁重、经济凋敝、城乡残破、富民破产、农民贫困的现实,也反映吴中一带的民风和习俗;而更多的是表现自身的生活经历与心路历程。《侨吴集》共有12卷,其中诗6卷,有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长短句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排律诗,五言绝句、六言绝句;文6卷,有铭、箴、赞、题、跋、书、疏、序、记、碑志、行状、哀辞、墓志铭。另有《侨吴集补遗》一卷附录于后。体制方面,可谓众体兼备。《侨吴集》虽出于教职、学官之手,但成就颇高,因而士人对它评价甚好。张翥在《刊侨吴集录》中称其:“用梓以传先生履历之详,德学之盛。”四库全书本《侨吴集》卷首中称:“盖元祐生于至元之末,犹及见咸淳遗老。中间又得见虞集诸人,得其绪论。末年所与游者,亦皆顾阿英、倪瓒、张与之流,互相熏染。其气韵不同,固亦有自来矣。”谢徽在《侨吴集·序》中言:“作为文章,抑扬顿挫,反复开辟,一主乎理而气以摅之。若长江大河,流衍旁沛,汩汩数千百里而终归之溟渤,绰有古作者风。”吴世涵《宜园笔记》书:“元人诗多失之文,到铁崖(杨维桢)错彩镂金,尤以浓艳尖巧荡人耳目,一时学者从风而靡。尚左生与老铁为友,联吟谈艺,而其远宗韩、杜,近学苏、黄。古体诸作,往往色正芒寒,风格遒正;近体,亦清峭拔俗。在元人中,几乎并伯生而轶曼硕,与老铁诸人雅正迥别。卷中诸作,一一可按,非乡曲私言也。”这些评述对元祐诗文的表述内容、渊源所自及其风格特点,均作了极其简明而深刻的分析。
《遂昌杂录》,一作《遂昌山人杂录》,或《遂昌山樵杂录》,有商氏《稗海》本、虞山钱遵王家影元抄本、《四库全书》本等不同的版本系统。古人对它也多有评论:
叙事较详:如末卷记青溪方腊事,于县令陈光之玩寇,提刑张苑、通判叶中之失,抚知州赵霆之弃城,皆详著之,而别本讳而不书。其他亦多类此者。[7]卷首
元祐生于有元中叶,本遂昌人,寓家平江,见闻最广,所述宋季轶闻颇足征信。[7]卷末
其录宋季元初遗闻轶事,亦因寄所托,非漫然自侪说部也。……世有如先生述其可兴可观可泣可歌以遗来者,虽载笔者失之,奚憾焉!是录可采史官者,非一二数矣。[8]
元祐原籍遂昌,因其不忘其所自,才特意取名《遂昌杂录》。《遂昌杂录》所记多为宋代、元初的逸闻轶事,体裁当属叙事性杂记文。因直言无隐,不为贤者讳饰,更“因有所托”,融入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感受,所以价值更高,可以起到补史、证史的作用。
2010年5月,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徐永明点校的《郑元祐集》,收录了《侨吴集》和《遂昌杂录》两书,前者加补遗,共13卷;后者仅1卷。另附有序、跋、提要、传记资料、友朋赠和之作、郑元祐年表,可供读者阅读与学者研究之用。
元祐还擅长书法,并精于书画鉴赏:
左手写楷书,规矩备尽,世称一绝。又自名为“尚左生”……君之书严谨而端丽……[2]615
“规矩备尽”,表明元祐楷书功夫到家;“世称一绝”反映士人对他楷书的推崇,以及影响的深远;“严谨而端丽”,指明元祐楷书的鲜明特点。也正因为元祐的楷书誉满书坛,当时东南一带著名的书画家与文友,经常请他题诗、作跋、写帖;一些书法爱好者向他索要墨宝,并加以珍藏。
四
韩愈在《进学解》中,曾告诫国子生:“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明确提出精进学业、德行的目标和方法。后代的文人学士都以此为标准,在学、文、言、行方面对自己提出严格要求,并且努力加以实践。郑元祐在各个方面也严格要求自己,并且做得相当出色:行业素无愧于造物,而造物报君亦厚矣。
君天地之全人也。生长承平,晚涉世变,骨肉竟相保无虞……君之学淹贯而博洽,君之行纯诚而笃实,君之见高明而正大,君之文雄深而雅健,君之诗清峻而苍古,君之书严劲而端丽。其见其绪余,如清淡雅韵,依稀晋人。如君者,盖一代不数人也……铭曰:世之人全于人者,未必全于天,全于天斯可谓之归全。君雄文奥学,硕德高年,著名当世,追踪昔贤,生荣死哀,有德有言,谓之全归,孰曰不然?[2]616
铭文不仅对郑元祐的学、行、见、言作了精辟的评论,而且对其文、诗、书的特点进行精辟概括,还赞誉元祐是“一代不数人”的伟人,不仅“行业素无愧于造物,而造物报君亦厚”,即“全于人”而且“全于天”的“天地之全人”。
《遂昌先生郑君墓志铭》,是应元祐次子郑起的恳请,由翰林兼国史编修苏大年写成。苏大年(1296―1364年),字昌龄,真定(今属河北)人,晚年因避兵乱而移居扬州,能诗,善行书,擅长画竹石、松木,是著名书画家。张士诚镇苏州,用为参谋,对他特别礼敬,恭称之“苏学士”。苏大年写的墓志铭,对郑元祐褒扬颂赞,评价虽高却是客观的,不属于“谀墓”之作的“谀词”。这是基于苏大年国史编修的身份,有着史家“实录”存真的精神与严谨客观的态度;相同的流寓经历,诗书画的共同爱好与特长,使他对元祐有深刻的认知与充分的理解。
元代后期,平江为路治所在,吴中学者文人云集,南来北往的骚人墨客也多在此驻足滞留。在东吴学界与文坛,郑元祐声望极高:
吴中硕儒,致声前元。[9]
书无不读,肆意诗文,前不让古,虽在隐德,与馆阁虞(集)、马(祖常)并称于时。[10]卷三
时玉山主人草堂文酒之会,名辈毕集,记序之作,多推属焉。东吴碑碣有不贵馆阁而贵其所著者……当张士诚据平江,东南文士多依之者,明德最为一时耆宿云。[11]1832
“吴中硕儒”,表明元祐在吴中在学界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甚至是吴中学人的杰出代表。“与馆阁虞、马并称于时”,则反映元祐在文坛的崇高地位。虞集是元代古文两大家之一,元诗四大家之一。马祖常是元代前期以才富健而享誉诗坛的著名诗人。元祐与虞、马“并称于时”,反映其在诗坛声望的崇高。元祐的文章更是颇负盛名,记序之作为文士所推选瞩目,其中碑碣“不贵馆阁而贵其所著”,更是擅名于世,为东南文士所推崇。在元代中、后期文坛上,郑元祐堪称东吴士人的领袖。
[1]郑元祐集[M].徐永明,校点.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2]苏大年.遂昌先生郑君墓志铭[M]//侨吴集·附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卢熊.儒林传//处州府志.清光绪藏本.
[4]王鏊.姑苏志[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曹端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3.
[6]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侨吴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郑元祐.遂昌山人杂录[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刘耀东.栝苍丛书:第二集之六[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
[9]张翥.刊侨吴集录[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顾瑛.草堂雅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顾嗣立.元诗选:初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