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专业学生技能培养之途径
2015-02-13叶宗宝
叶宗宝
(信阳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教育部要求历史学本科专业学生必须具备六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一是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对有关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一定了解;二是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研究与分析方法;三是具有从事历史研究的初步能力和较强的口头表达与文字表达能力;四是熟悉古文字学、史料学、历史地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及教育法规,能够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与历史学基本理论;五是了解国内外历史学研究与教学的理论前沿发展动态;六是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历史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毕业生具有历史学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国家机关、新闻出版、文化教育等企事业单位(或领域)从事研究、教学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1]123。然而,能力有专业能力和发展能力之分,学生的研究、教学和管理能力不仅取决于读多少书、学多少理论知识,更主要的是能否在实践中根据工作需要有效地提高专业技能。笔者认为,历史学专业学生技能的培养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一、在课程设置上突出实践性
目前我国高校历史学专业一般要求学生修满160左右学分,若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学分比例为7:3,则两者学分分别为112和48。其中,必修课包括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总计仅有 50学分左右;选修课包括跨专业修读课、全校公选课和专业选修课,专业选修课通常不足30学分。由此可见,历史学专业课的学分尚不到总学分的一半。而在专业课程体系中,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简称“两通”)课程所占的比例过大,特色鲜明的选修课门类太少[2],加之理论课程设置比较单一(如史学概论多介绍唯物史观和一般史学方法,中、西史学史多以史家为主线讲授史学流派及其沿革,文献学侧重于介绍中国史料及考证方法等),使得学生所受专业训练非常有限,更遑论了解学科前沿以及新兴学科和边缘交叉学科的最新发展了。因此,适当压缩“两通”课程和非专业必修课的学时(学分)以增设实践性课程,势在必行。
随着“慕课”时代的来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已经与国际慕课教育机构签约,另有一些高校还开展了慕课合作建设工作。这将会给很多地方高校带来严峻挑战。“二三流学校受各方面的制约,将处于不利的地位,面临生存危机。如果处理不好,容易沦为一流大学的慕课教学实验室和辅导教室。”[3]就历史学专业而言,目前许多著名大学和研究单位的知名专家学者借助网络平台,不仅开发了精品资源共享课,还通过超星学术视频网站建设了涵盖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等视频公开课。这些视频资源包括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和大师讲堂若干系列,讲题和授课人均经专业学术委员会精心挑选,有力保障了授课的权威性、学术性和前沿性。这些视频讲座大都配以插图、提纲并提供字幕检索与下载,对学习者有较强的吸引力。在慕课和这些精品视频资源的冲击下,高校历史学专业若不通过增加实践性课程来强化专业必修课的地位,“课堂上的学习”很快就会让位于“屏幕前的学习”,导致必修课反而被边缘化。
历史学实践性课程必须体现学科特点并与高校属地历史资源紧密结合。学生学习历史不仅要总结前人的经验与教训,继承前人的光荣传统,而且要通过了解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历程以及历史名人所进行的各种努力,不断培养和提高思考、质疑、反省和理解的能力,从而为解决现实社会问题提供借鉴。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历史的“过去性”,挖掘、搜集、整理历史资料,探究其中的奥秘,并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对历史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提出合理的建议,都是历史学专业培养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在专业必修课上,教师必须留足时间组织课堂讨论。教师应将教学内容分成若干主题,在经过课堂讲授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知识地图”之后,再按图索骥组织学生观看与课程有关的教学视频,然后开展课堂讨论。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应注意将学生的观点和想法分类整理并加以点评,使其回归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内容体系。另外,对于课程内容体系,要通过结构性调整增加一些诸如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专业考察、教育实习、读书报告、学术前沿讲座、大学生科研项目等实践环节或实践课程,以此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二、在课堂教学上突出专题性
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而不是按部就班地因循教材内容组织课堂教学,是强化历史学专业学生技能培养的必然选择。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问题意识,是历史学专业的重要培养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没有很强的问题意识,如果不能示范引领学生运用既有研究成果及有关史料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就不可能使学生养成探求历史知识的习惯,掌握在最基本的领域中获取知识的途径,更遑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提高了。
这一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深有体会。在讲授专业限制性选修课“中国近代史专题”时,笔者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路径,通过吸收借鉴既有研究成果并结合有关史料凝练选题,组织讲座内容。这样的专题,如“寻求秩序:现代化进程中的辛亥革命”“从‘科学’到‘科学主义’:五四时期的科学救国思潮”等,相对于教材或教学大纲的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笔者在讲授“中国近代社会思潮”课程时,除了在“导论”中阐明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表征、产生原因、产生途径等问题外,又将社会思潮分成“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等专题分别讲授,同时推荐相关学术视频和阅读材料以便学生课外延伸学习。
作为课外实践环节,笔者还尝试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解读和梳理原始资料。学生提交的工作体会表明了这种课外实践的效果:有的认为提高了文言文水平;有的认为自己与历史有了“亲密接触”;有的说体会到了《古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的重要作用;有的认为真正体会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还有同学借题发表了对汉字简化的看法,认为虽然简体字易写、易学、易认,但由于许多繁体字的基础是象形文字,有的汉字简化后其象形意味大减。这些收获显然不是简单的课堂讲解所能达到的,只有经过技能实战训练,学生才会有此深切体会。
对于围绕一些专题将课堂讲授与课外资料梳理相结合的技能训练方式,学生会有一个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并逐渐体会到其意义。比如在笔者组织的本科生历史学论文研习营活动中,不少学生道出了自己的感受:“老师要求我们自己动手找材料,然后分组讲课,使自己在备课、讲课中得到了历练”;“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对历史学习有了一个全新认识,就是学习历史不仅要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还要学会自己动手去处理史料,只有这样才能激发我们主动去思考问题”。目前,经过这种技能训练的学生,有的已发表学术论文,有的正在读研究生,他们研究的问题或领域大都与历经的技能训练有直接联系。
三、在专业实践中突出灵活性
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就历史学专业而言,前者指可以运用语言、文字或符号表达的历史建构或历史阐释,后者指不易发现却影响至深的严谨、扎实的学风和宁静致远的慎独精神。“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历史学研究不仅要与故纸堆打交道,还要在走向田野、走进历史现场去“触摸历史”的同时,向历史的亲历者、目击者和研究者探问究竟,而这一切都要以掌握基本的专业实践技能为前提。
在专业实践中突出灵活性,有利于快速、全面地提高历史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笔者所在的信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在历史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信阳师范学院的历史学专业为师范类本科专业,其实践教学的形式主要有专业综合考察、课程实践考察、论文研习、教育实习等。其中,为期1~2周的专业综合考察在第五学期进行;在课程实践考察方面,除理论指导外,每生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社会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论文研习主要借助由专门老师负责的论文研习营,每年举行一次论文研习会,并以此为抓手将课堂教学、实践环节,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老师辅导学习有机结合起来[4];在教育实习的教师教育技能训练环节,除了分别在大学四年级进行初步实习和反思实习外,还结合历史学学科特点举行祭孔敬师、名师讲堂、“课前十分钟”和主题教研进课堂等活动。祭孔敬师典礼于每年9月28日举行,通过恭读《祭孔敬师文》,领诵《礼记·大学》《论语·学而》《礼记·学记》,行祭孔礼、敬师礼等,弘扬尊师重教精神。在名师讲堂活动中,不仅请中学教学名师做技术指导或教学示范,请知名师范院校专家做专题报告,还通过“人文视野”系列讲座,让学生了解如何做学问、如何开展有效教学等。“课前十分钟”即让学生利用每天第一节课前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过主题鲜明、内容充实的自由演讲得到锻炼和提高。教研活动进课堂,即每学期每门课程举行2次由任课教师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直面学生的主题教研活动,通常由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做主题发言并对师生的自由评议做出回应。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历史学专业实践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教学研究技能。
四、在社团活动中突出专业性
专业技能培养不只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和锻炼,还需要学生自主地开展创新创意性专业实践,而在学生主导的社团活动中融入历史元素、体现历史学学科特点也是其中的关键一环。例如,信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学生社团创办的《声音》《修远》等内部交流刊物,不仅是学生研习历史的实践平台,而且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主编辑、设计、组稿、审稿等,能够初步掌握编辑出版方面的一些基本技能。
信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的“我来讲历史”“对话星期天”等师生交流平台和每年一次的民俗文化节、元旦晚会等活动中也都融入了历史文化元素。历史学专业学生组织的、面向全校学生的历史讲坛“我来讲历史”活动,为历史爱好者以演讲比赛的形式评述历史提供了平台。“对话星期天”活动围绕“清明节里话清明”“史学家园的坚守与开放”“田野调查之天时、地利、人和”等与历史研习有关的主题,定期在师生间开展面对面的学习与交流。在校园民俗文化节活动中,主办部门将学生亲手制作或搜集的文化产品在“茶香四溢馆”“丹青墨韵馆”“饮食文化馆”“流年拾忆馆”“棋闻弈事馆”“武动精魂馆”“淡墨古风馆”“猜心斗智馆”等分类展出,并让学生担任讲解员,以此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在每年的元旦晚会上,通过组织学生演出历史题材的话剧、小品或相声等,如《蔡桓公“扁”鹊》《罗密欧与朱丽叶》《惊雷》《草莽外传》《满腹经纶》等,拉近了与历史的距离,锤炼了学生,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每逢历史纪念日或重要历史人物纪念日,除了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开展主题演讲、举办文史知识大赛外,学院还积极鼓励学生直接策划系列历史访谈活动。比如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期间,请资深教授做反映时代变迁的专题报告,参观革命纪念馆和革命旧址,在学校内外寻找与共和国同龄的人物进行专访,等等,这些活动都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直接策划的,达到了锻炼学生、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 钟玉发.略论地方本科院校历史学专业教学改革[J].肇庆学院学报,2012(1).
[3] 张鸷远.“慕课”(MOOCs)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
[4] 叶宗宝.“论文研习”实践教学模式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