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防有鹊巢》释读辨正
2015-02-13李治中
李治中
(周口师范学院 豫东南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心,河南 周口 466001)
《防有鹊巢》是《陈风》的第7首,共两章8句。诗云:“防有鹊巢,邛有旨苕。谁侜予美?心焉忉忉。中唐有甓,邛有旨鹝。谁侜予美?心焉惕惕。”《序》云:“忧谗贼也。宣公多信谗,君子忧惧焉。”《正义》曰:“忧谗贼者,谓作者忧谗人,谓为谗以贼害于人也。”据此认为,该诗是一首政治讽谏诗,创作于陈宣公时期(前692年―前648年),作者是为谗贼所害的陈国贤大夫。阐释这首诗,后世分歧主要在两个方面:其一,对“宣公信谗”的诗本事表示怀疑。王质依据陈宣公杀掉太子御寇的史实,称“此信谗何以异于晋献,故以此归于宣公”[1]126。方玉润则表示“此诗忧谗无疑,惟《序》以宣公实之,则不得其确”[2]287,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从其说。其二,认为这是一首表达爱情的诗。朱熹《诗集传》以鹊巢不得筑于防上,旨苕不能生之于邛,称“此男女之有私,而忧或间之之辞”[3]96,陈子展《诗经直解》,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均从其说。高亨《诗经今注》则以为作者“丢失爱妻,寻找不着,心情十分忧惧”[4]182。由此看来,该诗本事有待进一步探讨,同时,对是否爱情题材也应予明确。经过文史对读,笔者窃以为,该诗创作于陈共公时期,诗本事是鲁文公九年(前618年),楚国侵入陈国,陈国被迫背晋与楚。在房、江、唐诸国相继被楚灭亡的背景下,诗人主张交通上国,背楚与晋,但却遭到了谗人的诋毁。于是,诗人感念国事,忧愤交加,作诗讽谏陈共公攘楚。
一、“防”“邛”“唐”皆为国名
(一)“防”及房国被楚所灭
“防有鹊巢”,毛传:“防,邑也。”郑笺:“防之有鹊巢。”“鹊巢”即喜鹊之巢穴,喜鹊是吉祥喜庆的象征,代表着美好的事物。翻译这句诗:防邑有喜鹊之巢穴。另外,防,《说文》:“堤也。从阜,方声。”因此,文本中的“防”还有堤防的说法。以上为旧说,笔者认为,“防”与“房”古通,例如《史记·武帝本纪》有“夏,有芝生殿防内中”,《汉书·沟洫志》有“筑宫其上,名曰宣防”等。防,在文本中特指春秋时的房国。
房国是丹朱的封国,《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房氏,出自祁姓,舜封尧子丹朱于房,朱生陵,以国为氏。”《国语·周语上》载:“昔昭王娶于房,曰房后,实有爽德,协于丹朱,丹朱凭身以仪之,生穆王焉。”周昭王娶了房国的女子并立其为王后,生下了周穆王。房国能够与周王室联姻,表明房国曾拥有较大的实力,并与周王室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房”又通“方”,《诗经·小雅·采芑》有“方叔莅止,其车三千”,又“蠢尔蛮荆,大邦为仇。方叔元老,克壮其犹”。《序》曰:“宣王南征也。”《传》云:“方叔,卿士也,受命而为将也。”“方叔”作为卿士,被任命为将,表明当时的房国不仅有较强的军事实力,还充当了王室屏藩,抵御或威慑南方的楚国。房国之所以能起这样的作用,应与其地望有关。徐少华认为,“西周早期房国应在今叶县、方城之间的方城山附近,但何时东南迁至今遂平县一带,已不可确考,或与西周晚期申、吕的南迁有关”[5]153。迁后的房国疆域,“相当于今遂平县全境,及西平、泌阳、舞钢市的一部分境域”[6]355。
到了楚成王时期(前671年―前626年),房国已成为江、黄等淮域小国的盟国。有一条关于房国的重要史料,由于句读的缘故被长期误读。《左传》“僖公五年(前655年)”载:“楚斗谷於菟灭弦,弦子奔黄。于是江、黄、道、柏方睦于齐,皆弦姻也。弦子恃之而不事楚,又不设备,故亡。”这里的“方”,并非是时间副词表“方才”,而是指房国。因早在僖公二年至僖公四年的三年间,房国结盟的江国与黄国,已连续三次参与齐盟,早已成为齐国的盟国。如《左传》“僖公二年(前 658年)”载:“秋,盟于贯,服江、黄也。”杜注:“江、黄,楚与国也,始来服齐。”[7]325江国与黄国在这一年背楚与齐,接下来又两次参加齐盟的军事活动,如《左传》“僖公三年”载:“经:秋,齐侯、宋公、江人、黄人会于阳谷。”又《左传》“僖公四年”载:“齐人执陈辕涛涂。秋,及江人、黄人伐陈。”在这个意义上,文本中的“方”,表示与江、黄、道、柏同列的“方(房)国”,之所以使用“于是”一词,在于强调有弦国的姻亲之国——道国、柏国和房国的加入以及淮域诸国行动的一致性。综合来看,房国选择加入齐盟,或出于和江、黄两国地邻的原因,另一方面也为强楚所迫,但加入之后,它的命运就与江、黄、道、柏等淮域小国捆绑在了一起,共同应对来自楚国的攻伐。接下来发生的史实是,鲁僖公十二年(前648),楚灭黄国,鲁文公四年(前623年),楚灭江国。据何浩“楚灭国表”[8]10-13,楚灭道、柏、房诸国的时间,约在楚成王三十四年至四十六年(前642年―前626年)之间。
(二)“邛”及江国被楚所灭
“邛有旨苕”,毛传:“邛,丘也。”郑笺:“邛之有美苕,处势自然。”“苕”,《正义》引陆玑《疏》云:“苕,苕饶也,幽州人谓之翘饶。蔓生,茎如劳豆而细,叶似蒺藜而青,其茎叶绿色,可生食,如小豆藿也。”[9]450次章有“邛有旨鹝”,“鹝”,《传》曰:“绶草也。”《正义》引陆玑《疏》云:“鹝,五色作绶文,故曰绶草。”是为旧解。然这里的“邛”通“江”,可见于楚王钟、邛君妇和壶等彝器铭文,如楚王钟铭文曰:“唯正月初吉丁亥,楚王媵江(邛)仲嬭(妳)南和钟,其眉寿无疆,子孙永保用之。”(《殷周金文集成》72)郭沫若认为,“邛即江、黄之江,仲妳,女字,南名”[10]165。又,方浚益认为,“按邛国不见于经传,其字从工者,当即春秋之江国”[11]卷一三。邛,在文本中特指春秋时的江国。
江国为嬴姓,为伯翳之后,陈槃《春秋列国姓氏表》载:“伯翳赐嬴氏,徐、秦俱出伯翳,而偃姓出自皋陶,似皆为颛顼之后。”[12]1153梳理春秋时期的江国史,根据《左传》载,江国和黄国早在鲁僖公二年(前658年)就加入了齐盟,到鲁僖公五年,楚国灭弦国,弦国的姻亲之国道、柏、房连同江、黄等国一并加入齐盟。到鲁僖公十二年(前648年),齐楚争霸的力量此消彼长,楚国攻灭黄国,江国骑墙于齐楚之间。公元前643年,齐桓公病卒,齐桓霸业结束。到晋襄霸业时期,江国又选择与晋。鲁文公三年(前624年),江国遭到楚国的攻伐,先是这年春天,由于沈国服楚的原因,晋、鲁、宋、陈、卫、郑诸国联合击溃了沈国,但到了秋天,“楚师围江,晋先仆伐楚以救江。冬,晋以江故告于周。王叔桓公、晋阳处父伐楚以救江,门于方城,遇息公子朱而还”。楚国报复晋盟而围攻江国,晋国积极救援江国,且挟周师以壮大声威。
这个时期的江国,在政治上有两个突出表现:其一,为免遭楚国的攻伐,江国与楚国缔结姻亲,但事与愿违。《左传》“文公元年(前626年)”载,楚成王之妹江芈嫁于江,却牵扯进成王谋废太子事件,太子商臣弑成王自立为穆王,穆王迁怒于江国。其二,江国为求得自保,背楚与晋,希望得到晋国的庇护,这才有晋先仆救援江国的事实。尽管如此,鲁文公四年(前623年),江国仍被楚所灭。江国的地望在今河南正阳县东南,其疆域“相当于今正阳县西南部和东南部分地区。西邻道,北接蔡、沈,东连息,南滨淮水”[6]359。黄国在“今河南省潢川县一带,与光山、息县、固始、淮滨等县接邻”[13]62,楚国先灭黄国后灭江国,对于楚国的北上争霸与沿淮东进有着重要意义,如《春秋大事表》卷二十六引季氏本曰:“江、黄,楚之东北境可以出兵以截齐后者,得江、黄,则师无左顾之忧也。”灭江国的次年,楚国又先后灭掉了六、蓼等国,重新获得在群舒地区的统治权,使得楚国在豫东南的疆域连成一片,陈国已成为楚国攻伐的下一个目标,诚如高士奇所称:“南扞荆蛮而北为中原之蔽者,最大陈、蔡,其次申、息,其次江、黄,其次唐、邓,而唐、邓尤偪处方城之外,为楚门户。自邓亡,而楚之兵申、息受之;申、息亡,而楚之兵江、黄受之;江、黄亡,而楚之兵陈、蔡受之,陈、蔡不支,而楚兵且交于上国矣。”[14]660
(三)“中唐”及唐国服楚
“中唐有甓”,毛传:“中,中庭也。唐,堂涂也。甓,瓴甋也。”“涂”通“途”,《尔雅·释宫》:“室中谓之时,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依据建筑形制,中庭在门外,堂途在门内,“中唐”则指门外中庭,以及门内至堂下的路。另据《周礼·考工记·匠人》:“堂涂十有二分。”郑玄注:“谓阶前,若今令甓裓也。”贾公彦疏:“汉时名堂涂为令甓裓。令辟则令之砖也。裓则砖道者也。”[15]1166“中唐有甓”,翻译过来:中庭以及堂途都铺有砖路。是为旧解。
结合文本特点,既然首章首句的“防”指房国,次章第二句的“邛”指江国,那么次章首句也应指称一个封国,以共同完成起兴。这个封国就是唐国,唐国为姬姓,《国语·郑语》载,史伯回答桓公的疑问,“当成周者,南有荆蛮、申、吕、应、邓、陈、蔡、随、唐”。郑桓公生活在平王东迁前夕,那时的唐国已是成周南面的屏藩。远在楚武王时期(前740-前690年),楚国已征服唐国,《左传》“哀公十七年(前478年)”载:“观丁父,鄀俘也,武王以为军率,是以克州、蓼,服随、唐,大启群蛮。”关于唐国,《史记·晋世家》载:“晋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成王弟。”司马贞《索隐》曰:“及成王灭唐之后,乃分徙之于许、郢之间,故《春秋》有唐成公是也,即今之唐州也。”[16]1351清人江永《春秋地理考实》曰:“今南阳府唐县本唐之唐州,盖亦古之唐国。”唐国的地望,“南与西蓼为邻,西与谢国接壤,北与中国毗邻,东与昶国相望”[6]433,大致在汉水以北,今唐河县与泌阳县一带。至楚成王时,楚国“兼并了汉北、汝南的申、缯、应、邓和淮水流域的息国,夺取了北争中原的门户”[8]5,位于汉北的唐国完全沦为楚国的附庸,时间不应晚于公元前632年,如《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载,城濮之战前,晋栾贞子曰:“汉阳诸姬,楚实有之,思小惠而忘大耻,不如战也。”杜注:“贞子,栾枝也。水北曰阳。姬姓之国在汉北者,楚尽灭之。”[7]447楚国灭国的策略主要有两种:其一,像是灭江国一样,将其沦为楚邑;其二,仍保留该国宗室,但限制其权力,使其成为楚国的附庸,随时听从调遣。唐国应属于后者。随州有唐城,《读史方舆纪要》云:“唐城(今湖北省随州市唐县镇),州西北八十五里,春秋时唐侯国,后为楚昭王所灭,其地属楚,汉为上唐乡。”后来,唐国应被楚国迁徙,南迁的时间已不可考。
“中唐”为“中国之唐”的简称,指成周南面的姬姓唐国,以区别被成王所灭、堂叔虞所封的姬姓唐国,即后来的晋国。周代的“中国”,初见于西周青铜器何尊铭文,有“惟王初迁,宅于成周”“余其宅兹中国”[17],特指以成周为中心,相对于夷狄的王权实际统治区。对于周代的“中国”,冯天瑜说:“是以王城为核心,以五服或九服为外缘的方形领域,作‘回’字状向外逐层延展,中心明确而边缘模糊。”[18]需要明确的是,楚晋争霸时期,楚国觊觎王室,攻伐上国,是被排除在“中国”之外的。
二、《防有鹊巢》为诗人讽谏攘楚之作
(一)江国被灭之后的陈国外交态势
楚国攻灭江国之后,陈国最初仍坚持了与晋的政策,尽管和晋国的关系也出现了裂隙。《左传》载,鲁文公六年(前621年),晋襄公卒,在立新国君的问题上,贾季即狐偃之子狐射姑,主张立出聘于陈国的公子乐为国君,但遭到赵盾的反对。赵盾先使人截杀了自陈返晋的公子乐,后又取代贾季为中军帅,执掌晋国国柄,亲陈的贾季只好出逃,这件事为晋、陈两国关系埋下了阴影。鲁文公七年(前620年),也是陈共公十二年,晋灵公夷皋立,“秋,八月,齐侯、宋公、卫侯、陈侯、郑伯、许男、曹伯会晋赵盾,盟于扈(河南原武西北),晋侯立故也”[7]521。陈国与晋国仍保持着友盟关系;鲁文公九年(前618年),乘着晋灵公年幼,楚国开始了新一轮的北上争霸,“楚子师于狼渊以伐郑,囚公子坚、公子尨及乐耳。郑及楚平”,晋赵盾、宋华耦、卫孔达、许大夫等率师救郑,但还没等遭遇楚师,郑国就已经服楚了。这年夏天,“楚侵陈,克壶丘,以其服于晋也”,“秋,楚公子朱自东夷伐陈,陈人败之,获公子茷。陈惧,乃及楚平”。分析陈国与楚的原因,除去自身国力弱小之外,主要应归咎于晋国。当时晋国同时开辟了两条战线:一条是与楚国争夺陈、蔡、沈、江等淮域小国的统辖权,遏制楚国北上;另一条是与秦国之间的纠葛与争夺。晋国军事实力大为减弱,如赵盾率师救援郑国不力,导致郑国服楚。此外,赵盾时为晋国正卿,但他却是亲陈派狐射姑的政敌,亦是公子乐被杀的主谋,当楚国攻克陈邑壶丘时,晋国并没有组织救援,这让陈国为之寒心。
陈国与楚之后,根据《左传》载,鲁文公十年(前617年),“陈侯、郑伯会楚子于息(今河南息县)。冬,遂及蔡侯次于厥貉(今河南项城)”。陈共公和郑穆公一道,去息地拜见楚穆王,冬天,又与蔡庄侯、楚穆王一同驻扎在厥貉。陈、郑、蔡诸国的行为引起了晋国的恐慌,鲁文公十一年(前 616年),“夏,叔仲惠伯会晋郤缺于承筐,谋诸侯之从于楚者”。晋国正卿郤缺和鲁叔仲惠伯商议对策。又过了两年,与楚的陈共公去世了,《春秋经》“文公十三年(前614年)”载:“夏,五月壬午,陈侯朔卒。”陈共公去世的次年,《春秋经》“文公十四年”载:“六月,公会宋公、陈侯、卫侯、郑伯、徐男、曹伯、晋赵盾。癸酉,同盟于新城。”这时的陈国选择了重新与晋。需要强调的是,陈国的这次与晋应发生在陈共公去世之前,具体时间不详,《左传》“宣公元年(前608年)”载:“陈共公之卒,楚人不礼焉。陈灵公受盟于晋。”陈共公去世,楚人并没有按照礼制遣使会葬,表明陈、楚两国关系已经交恶。
(二)《防有鹊巢》的创作主
前文已详述房国被灭的时间约在楚成王三十四年至四十六年(前642年―前626年)间,江国被灭的时间为鲁文公四年(前623年),唐国完全沦为楚庸的时间在鲁僖公二十八年(前632年)之前。结合文本,“防有鹊巢,邛有旨苕”,“中唐有甓、邛有旨鹝”,四句诗皆为起兴,作者以“鹊巢”“旨苕”“甓”等事物的美好,反衬房、江、唐诸国被灭亡的不幸。作者希望以此警醒陈共公,借鉴历史教训,不要重蹈灭亡覆辙。文本起兴之后,后继的诗句有“谁侜予美?心焉忉忉”,《说文》:“侜,有壅蔽也。”“美”,即美政,用如“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离骚》)。“忉忉”,这里指忧伤的样子,用如“无思远人,劳心忉忉”(《诗经·甫田》)。郑玄笺:“谁,谗人也。女众谗人,谁侜张诳,欺我所美之人乎?使我心忉忉然。所美谓宣公也。”[9]450郑玄的这一观点是爱情说的滥觞,但并不正确。“谁侜予美?心焉惕惕。”《尔雅·释训》:“忯忯,惕惕,爱也。”郭璞注:“《诗》云:‘心焉惕惕。’《韩诗》以为悦人,故言爱也。”[19]96《广韵》:“惕,忧也,又爱也。”翻译这两句诗,当为:是谁壅蔽了我的美政,使我内心充满爱怜。诗人对谗人表示愤慨,对前鉴不远的国家败亡充满了悲悯。具体来讲,诗人列举房、江、唐诸国的美好事物,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下做出的。鲁文公九年(前 618年)秋,陈国选择与楚,这时,房、江、唐诸国已经被楚国攻灭了,还包括像黄国、道国、柏国等淮域小国。陈国这时放弃了对晋国长期的依附,事关陈国安危,这必然会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诗人身为陈国大夫,会因某种机缘到过上述国家,与其说是为房、江、唐诸国的灭亡感伤,倒不如说是为陈国未来的命运而忧患。诗人应已明确提出与晋的主张,但由于谗人作祟,并没有被陈侯接受,因此“心焉忉忉”。诗人毅然将矛头直指谗人,内心充满了忧愤。王礼卿以该诗释“忧”:“忧者,见往知来,忧虑患害也。陈《防有鹊巢》,‘忧谗贼也’。”[20]59诗人就是一位能够“见往知来”的贤者,他不仅熟知房、江、唐诸国的历史,而且对楚国的灭国方略有所了解,在房、江等淮域小国被灭之后,陈国已成为楚疆北扩的最前沿,楚灭陈或许已经只是时间上的问题。诗人陈述自己的心情,又作进一步强调,“心焉惕惕”,对房、江、唐诸国被灭充满了悲悯之情,担心陈国步其后尘,有着较强的爱国心。在这个意义上,该诗是一首政治讽谏诗,作者为陈国贤大夫,该诗创作于房、江、唐诸国被灭之后,且是在陈国与楚之际,为讽谏陈共公攘楚之作。
(三)《防有鹊巢》的作者蠡测
依据《防有鹊巢》的创作主旨,该诗作者应具备以下要素:其一,经历并熟悉房、江、唐诸国灭亡的历史,甚至曾经到过上述国家;其二,为陈国贤大夫,并且政治地位较高,个人意见能够被陈侯重视;其三,在政治上主张与晋,担心陈国重蹈房、江、唐诸国灭亡的覆辙。翻检史料,较为符合的是陈国大夫辕涛涂之子辕选。为论证这个问题,我们先从辕涛涂谈起。
辕涛涂,《元和姓纂》载:“‘辕’或作‘袁’、‘爰’,妫姓,舜后陈胡公满之后。其祖父妫诸,字伯爰,孙宣仲涛涂,以王父字为氏。”[21]458公元前656年,辕涛涂首次被记载,据《左传》“僖公四年”,齐师与楚师盟于召陵,辕涛涂和郑大夫申侯商议,建议齐师由东方归国,不料被申侯出卖,齐桓公将辕涛涂羁押,并于秋天指使鲁、江、黄诸国讨伐陈国的不忠行为。这年冬天,鲁国叔孙戴伯帅诸侯之师再次伐陈,陈国终于屈服,辕涛涂被放回了陈国。这一年为陈宣公三十七年。辕涛涂并非陈国上卿,《左传》“僖公二十九年(前631年)”载:“夏,公会王子虎、晋狐偃、宋公孙固、齐国归父、陈辕涛涂。秦小子慭,盟于翟泉,寻践土之盟,且谋伐郑也。”这一年为陈共公元年。孔疏:“公孙固序在齐上者,盖为大司马,尊于归父。归父虽执齐政不废,身非上卿,如管仲之类。”辕涛涂排序在归父之后,自然也不是上卿。辕选登上政治舞台是在公元前625年,《左传》“文公二年”载:“冬,晋先且居、宋公子成、陈辕选、郑公子归生伐秦,取汪及彭衙而还,以报彭衙之役。”辕选取代了辕涛涂的位置,辕涛涂疑为该年去世。辕涛涂虽然在政治上与晋,且政治地位较高,但他可能在江国灭亡之前就已病卒。他在被齐桓公羁押期间,江国曾两次随从鲁国讨伐陈国,对江国未必友好,因此,辕涛涂为该诗作者的可能性应予排除。
公元前625年,辕选率陈师参与晋盟伐秦,根据“男子二十,冠而字”(《礼记·曲礼上》)的礼制,那时其年龄应已长于20岁。他经历了房、江、唐诸国灭亡的历史,拥有较高的政治地位,还在政治上主张与晋。公元前610年,公孙宁在政治上取代了辕选,《左传》“文公十七年”载:“晋荀林父、卫孔达、陈公孙宁、郑石楚伐宋。”这一年是陈灵公四年。结合上文,陈国在鲁文公九年(前618年)被迫与楚,在陈共公选择与楚之时,怀疑辕选已被撤换,由公孙宁来接任,并怀疑次年,辕选随从陈共公到息地拜见楚穆王,后来又一同到厥貉,刚好途经了房国与江国故地。公孙宁,以“公孙”为氏,应出生于公族,为陈侯之孙。鉴于他与陈灵公一道淫乱夏姬的事实,他与陈灵公应为同辈。又结合陈国国君继位的史实,公孙宁应为陈穆公之孙,陈共公之侄。鲁宣公十年(前599年),他伙同陈灵公、仪行父一起与夏姬淫乱,先后导致陈大夫泄冶与陈灵公被杀,后与仪行父逃往楚国。次年,楚庄王率师侵入陈国,将公孙宁、仪行父两人送回,让他们执政与楚,《公羊传》“宣公十一年(前 598)”载:“丁亥,楚子入陈,纳公孙宁、仪行父于陈。此皆大夫也,其言纳何?纳公党与也。”公孙宁先逃往楚国,后又被楚庄王送回执政,可以看出,公孙宁是一贯主张与楚的,他或与楚王室存在着较直接的姻亲关系。他在陈灵公时期的与晋,只是延续陈共公的外交政策,并非发自内心。《韩非子·说疑》言及周滑之、郑王孙申、陈公孙宁、仪行父等佞臣时,称“此十二人之为其臣也,皆思小利而法义,进则掩蔽贤良以阴暗其主,退则扰乱百官而为祸难”。在陈共公晚年选择与楚的时间里,公孙宁一时取得了胜利,辕选相应受到了打击,在陈共公面前谗毁他的,应该就是公孙宁。因此,文本有“谁侜予美?心焉惕惕”。辕选为自己与晋的美政被公孙宁壅蔽而忧伤,往古而知今,他从房、江、唐诸国的灭亡看到了陈国的未来,他没有畏惧,也没有放弃努力,该诗的创作就是证明。我们了解到的是,陈共公在去世之前重新选择了与晋,恐怕这里面就有辕选的功劳吧!但陈共公并没有罢黜公孙宁,陈灵公即位之后,公孙宁担任了执政大夫,一直到公元前589年,公孙宁仍在担任执政大夫,仍在执行与楚的外交政策,《左传》“成公二年”载:“十一月,公及楚公子婴齐、蔡侯、许男、秦右大夫说、宋华元、陈公孙宁、卫孙良夫、郑公子去疾及齐国之大夫盟于蜀。”想到陈国最终为楚所灭,虽有诗人这首讽谏攘楚之作,陈国有公孙宁这样的大夫,真是莫大的不幸!
[1]王质.诗总闻[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方玉润.诗经原始[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朱熹.诗集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4]高亨.诗经今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5]徐少华.周代南土历史地理与文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6]马世之.中原古国历史与文化[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8.
[7]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8]何浩.楚灭国研究[M].汉口:武汉出版社,1989.
[9]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0]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11]方浚益.缀遗斋彝器款识考释[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12]陈槃.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议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13]朱武成.春秋百国探微[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14]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5]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6]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9.
[17]李学勤.何尊新释[J].中原文物,1981(1).
[18]冯天瑜.“中国”、“中华民族”语义的历史生成[J].河南大学学报,2012(6).
[19]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尔雅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0]王礼卿.四家诗旨会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1]林宝.元和姓纂[M].北京:中华书局,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