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2015-02-13杜海玲敦化市黄泥河镇第二中学吉林敦化133700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动手操作主动性生物教学

杜海玲(敦化市黄泥河镇第二中学,吉林敦化133700)



生物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杜海玲
(敦化市黄泥河镇第二中学,吉林敦化133700)

摘要: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的生物知识产生兴趣,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开拓学生思维,促使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关键词:生物教学;动手操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生物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生物实验是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生物现象的科学解释离不开实验,想观察了解各种生物结构离不开实验,生物学的理论也是人们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因此,实验能力的高低,实验素质的好坏,是衡量一个学生学习生物水平的标准之一。尽管这样,但往往多数学生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实验的重要性和要求认识不足,忽视了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对此本人就教学工作实际谈谈自己的教学观点。

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乐于动手操作

在生物课堂上,教学应使学生对所学的问题产生兴趣,激起思考的学习欲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乐于动手操作实验而获取所学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想象,而且粗中有细,启发学生的直接思维。例如:在探究食物中含有维生素C实验时,要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检验。实验过程是这样的:先让学生看试管中的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然后依据学生好奇心的心理特点,巧妙设疑,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其对问题进行思考。如向学生们说:“有办法使高锰酸钾这么浓的颜色褪去吗?你们想变个小魔术吗?”学生们兴趣来了,跃跃欲试,接着,老师让学生每二个同学一组,开始进行实验。1人操作,1人记录,具体做法是:取两个大小相同的试管,注入同量的高锰酸钾溶液,再用胶头滴管取鲜桃汁、梨汁往两个试管里注入,记录滴数。结果用的桃汁较少,梨汁较多都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从而得出结论:桃和梨中都含有维生素C,并且在相同重量下维生素C的含量桃比梨多一些。本实验并非是单纯的操作,要求学生粗中有细,注意细节,从中注意和发现问题。如用滴管滴加果汁每次注出的量是否相等。为了避免偶然性,要进行重复实验,让学生们同组同学互换工作。实验过程激起学生学习欲望,提出质疑;不同果实含有维生素C不同,那同一果实不同处理情况下,所含维生素C含量还相同吗?自然地又开始展开新的一轮实验。老师拿出三个大小同一品种的桃子。告诉学生其中两个是已处理过的,其中一个是解过冻的,一个是加热蒸过的,第三个不做处理放在常温处。让学生再按上述方法检验三个桃子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否相同。这时同学们的好奇心大增,争先恐后地动手操作起来,由于已有了上次的实验经验,这可大显身手了,能抓住关键,动作娴熟,过了一会就举手汇报实验结果。就连向来不爱吱声的也跟着忙活起来,还不由自主地给发言的同桌加以补充,经过交流、产生共鸣,得出结论:经过不同处理的桃子中维生素C含量有着显明的变化。含维生素C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是:鲜桃子、冻过的、加热过的。并且学生们对出现不同结果做出了科学的解释。这个实验的完成学生收获不小:即懂得不同食物、同一食物不同处理方法含有的营养物质的量有所不同。还知道了食物在什么情况下营养不会被破坏。当然在本节中老师还会告诉学生,维生素C水溶液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还会领悟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唯物主义观点,以及尝到了合作交流的快乐……真正达到了学生从心理乐于参与到实验中来的目的。

二、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鼓励学生大胆动手操作

生物学课程是既要让学生获得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让学生领悟生物学科在研究过程中所特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生物学课程期待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亲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验证假设,发现规律等过程中获得生物学知识,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终身学习能力。但生物课堂上,教师不是操纵者、主宰者。而是引导者、激发者、指导者。在教学中要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平等交往与交流,充分发扬民主。在和谐、愉悦的气氛中协同完成教学任务。鼓励学生大胆动手操作,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及个性特点:如教学从探究叶片正反面气孔是否相同多。过程是这样的:将一片刚摘下的叶片浸在盛有70。C左右热水的烧杯中,看叶片表面会不会产生气泡。如果有气泡,说明叶片表面上有气孔。在这个探究实验中,教师采取分组制:4名同学一组,让学生们注意操作规范。如:用温度计测水温时,温度计应放在水中的什么位置。装有清水的烧杯应放在酒精灯上面加热的高度也是有讲究等。各组学生通过观察,最后得出结论:叶片背面的气孔比正面的气孔多得多(也有特殊的)。学生的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学生实现操作能力的培养是实验教学的基本任务,主要体现在实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规范性、熟练性,还要表现出创造性。因此,要创设出其他的探究情境,让学生大胆想象,并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注意观察是否有独特的见解。有的学生提出质疑:“老师,叶片能在温水中冒泡,说明叶片表面有气孔。我想到有的花水浇多了,会从叶尖中渗出水滴来,那是否用力吹它的叶柄,叶片在水中冒泡的数量会增多呢?”在老师的允许下,让这位同学在讲台上来个演示操作,结果真的像他说的那样。再让其他同学动手做重复实验,发现不同叶片,上述实验现象有的明显,有的不太明显。这样同学们主动性就被调动起来了,开始激烈的讨论。平时不起眼的叶子,此刻变得重要起来,小小的叶子还隐藏着这么多的奥妙。通过本节课的探究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能力朝前跨越了一大步。

三、调动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动手操作的能力

创造教学的构成要素是研究性,引导性,发现性,归纳性等的有机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中创造性地应用教学方法,用“创造性的教”为学生“创造性的学”创造环境和条件。因此在探究实验中也可以发展创造活动,鼓励学生独立动手操作。学生通过独立动手操作自主学习,在教师的进一步启发和引导下,借助学到的知识,展开多种联想。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抓住问题的实质,从不同的角度采取不同的思维方式,努力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方式,独立自主地创造性解决问题。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人地位,主体责任以及自我的知识与能力水平,形成自觉的、强烈的创新意愿和动机,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的创新潜能。如教学《植物的无性繁殖》时,利用地理条件,就地取材,同学们在教学楼边的斜坡上就能采到新鲜的柳枝,

(下转73页)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教学的全过程。避免了以往以讲教为主的,缺乏直接体验和观察不够清楚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从而使他们关心科学和生活、生产以及科技的联系。能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相结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方面获得成功和喜悦。

收稿日期:2015—02—16

文章编号:1673-4564(2015)02—0069—02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633.91

猜你喜欢

动手操作主动性生物教学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预学的实效性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