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系高校复合型舞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5-02-13王岩
王 岩
(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福建厦门 361021)
侨系高校复合型舞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王 岩
(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福建厦门 361021)
舞蹈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中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舞蹈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的素质,最终培养出复合型舞蹈人才,成为了近年来舞蹈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对侨系高校专业舞蹈教育中如何培养复合型舞蹈人才的教学模式进行思考,提出相关的建议,可为我国舞蹈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侨系高校;复合型舞蹈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侨系高校”是指在调查研究国内外侨情和侨务工作,协助国务院办理侨务事项,指导归侨侨眷,指导开展对华侨华人及其社团的联谊和服务,指导推动涉侨经济、涉侨宣传、文化交流、华文教育合作与交流等涉侨事务中起重要作用的高校。此类高校是面向海外开展华文教育的主要阵地,他们以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主导;以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境内外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肩负着为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地区同胞培养人才的光荣使命。
在当今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人才的需求与发展对于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在侨系高校办学中,专业舞蹈教育体现出极其重要的作用,侨系高校专业舞蹈教育作为侨乡文化、华人文化的重要艺术载体,对传播中华文化、联络海内外华人华侨的感情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肩负着文化输出使命的侨系高校,通过专业舞蹈教育可以快速增加华侨思乡情感,起到联络、增进海内外华人华侨进一步交流的功效。那么,培养什么样的舞蹈人才直接决定着在涉侨事务中舞蹈功效发挥的大小。在目前具有侨系性质的高校舞蹈教学中,舞蹈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步骤几乎都是沿用专业舞蹈院校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虽然有其优越性,但与侨系高校具体的培养目标之间,还存在许多不和谐之处。鉴于此,本文将有望解决这些问题。
一、侨系高校复合型舞蹈人才培养的目标
复合型人才强调的是在知识、能力和思维等多方面的复合。而复合型舞蹈人才是既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较宽的知识结构,又能够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心态、变革思维、适应社会多种需求的舞蹈人才。
侨系高校专业舞蹈教育,是以侨乡文化为根基,突出舞蹈的学科特色,培养出能够代表侨乡区域文化特色的复合型舞蹈人才,以舞蹈作为一种文化输出服务于华人华侨为目的教育。故而,在侨系高校中,学生不仅要弄懂西方舞蹈和中国舞蹈的基本理论、掌握基本技能,还要了解中国传统舞蹈文化知识,尤其要学习一些侨乡的民间、民俗舞蹈文化。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以中外传统舞蹈理论和技能为基础,突出民族民间舞蹈和侨乡民间民俗舞蹈的特点,做到会跳、会编、会教,具有利用舞蹈语言进行沟通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我国的侨系高校中,对于复合型舞蹈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向社会培养出具有较高综合文化素质和对侨舞蹈教育教学能力,集表演、编创、教育于一体,能应对国内多种舞蹈人才需求和海外对侨舞蹈艺术教育的复合型人才[1]。这里所谓“海外对侨舞蹈艺术教育”不仅包括华人华侨舞蹈艺术教育师资的培养,还包括对海外华人华侨舞蹈艺术理论的研究和传播。
二、侨系高校复合型舞蹈人才培养的现状
舞蹈能够表达一种思想感情,尤其是涉侨事务中,舞蹈作为一种文化输出,在海内外侨胞的交流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我国的侨系高校中,舞蹈教学被赋予了重要的使命感。纵观我国各侨系高校,不可否认的一点是针对舞蹈教学,尤其是民族舞蹈教学的发展日渐成熟,学科的建设也更加完善,为社会培养出了大批的舞蹈人才。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侨系高校的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
(一)对舞蹈艺术语言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语言是其文化的核心,是构成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汉语言文化博大精深,能够准确表达出人内心的情感。艺术,不论是声乐、器乐,还是绘画、舞蹈等,他们都是作为语言的一种存在形式和表达方式,如果不能深入了解艺术语言背后所表现出的文化,将很难创作与表演出打动人心的作品。
舞蹈语言是构成舞蹈艺术的基础所在,包含舞蹈动作、舞蹈语句和舞蹈段落三大方面。正是在这些舞蹈语言的帮助下,舞蹈艺术才能实现人物形象塑造、思想情感表达等多种艺术功能。[2]作为复合型舞蹈人才,不仅要掌握精湛的舞蹈技艺,更需表现出深刻的文化内涵,只有做到这些,舞蹈艺术才能时刻焕发出生机与活力。但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侨系高校将舞蹈艺术语言教学定为第二课堂,对其的重视度不够,有的学校甚至一周只有一至两节课。这种忽视了艺术语言教学的现状将困扰我国侨系高校复合型舞蹈人才的培养。
(二)教学体系不够健全
我国的民族舞蹈声名远扬,让世界人民为之赞叹,其凭借着优美的舞姿和带有中华民族气息的曲调,更是成为了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但是在侨系高校中,针对民族舞蹈的课程却少之又少,并且缺乏专业的舞蹈教师,因此教学成果并不尽如人意。据调查统计,侨系高校民族民间舞课每周六学时,时限两年。从全国通用的教材看,其学习的内容包括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朝鲜族、汉族以及东北秧歌、云南花灯、傣族、彝族的民间舞。[3]还有许多极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民间现存舞蹈没有被系统地归入教学教材,并且缺乏分门别类的民族民间舞蹈专业教师。这种不够健全的舞蹈教学体系使得侨系高校的舞蹈教学发展受到阻碍,限制了对于复合型舞蹈人才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过于单一
按照舞蹈教学课程种类进行划分,舞蹈教学可分为舞蹈编导、舞蹈赏析、舞蹈表演、舞蹈文化等多项内容。但是在侨系高校的课堂中,对于舞蹈的教学多是以表演的视角来进行,而对于舞蹈文化以及相关背景则是一带而过,没有深入、系统地进行分析。现如今华侨学生的欣赏水平在逐年提高,并涌现出了一批志愿者,愿意将涉侨事务中的民族舞蹈事业当作自己毕生的追求,利用民族舞蹈这种文化输出服务于海外侨胞。比如,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就有专门的舞蹈学生志愿者,他们将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与研究运用于涉侨事务当中,为增进双方友谊,促进文化交流等,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些学生对于舞蹈学习的要求已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舞蹈表演,而是将眼光逐渐转换到舞蹈赏析以及舞蹈理论等方面,但显然目前侨系高校的舞蹈教学环境还无法满足于这种需求。
(四)教学方法不够科学
通过研究目前我国侨系高校的舞蹈教学的成果,不难发现其舞蹈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族舞蹈教学的发展,这是由于没有掌握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所导致的。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侨系高校学生的生活环境以及语言背景都体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同时对舞蹈的理解程度不尽相同。除此之外,每个班级中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让专业课教师大呼头疼。并且教学的方法不够科学,大多数情况只做到了“身授”,即通过简单的动作模仿对学生进行教学,却忽视了“口传”的力量,教学过程中很少与学生展开交流,华侨学生也不能理解舞蹈背后所渗透的文化内涵。
(五)教师的教学水平不够
在我国的侨系高校中,舞蹈教学课程缺少专业的舞蹈教师。通常情况下看,侨系高校的舞蹈教师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在学校中找到的具有舞蹈特长的非专业舞蹈教师;第二种是自己学校专业的舞蹈教师;还有一种则是外聘别的学校的舞蹈教师。调查显示,侨系高校所有舞蹈教师总数在这些舞蹈教师的类型中,舞蹈特长的非专业舞蹈教师所占比重最大,约占总人数的57%;自己学校的专业舞蹈教师次之,约占总人数的34%;而从其他艺术学校聘请专业舞蹈教师的情况较少,仅占总人数的9%。这种局面造成了在侨系高校中,舞蹈教师的专业度不够,无法达到培养出复合型舞蹈人才的要求。
三、侨系高校复合型舞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人才培养理念陈旧
目前在侨系高校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仍然是传统“身授”的方法,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手段应用在强调主体发展的舞蹈教学中,在极大程度上抹杀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限制学生的全面发展。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在侨系高校的舞蹈教学中显然还是只做到“授人以鱼”,而鲜少做到“授人以渔”,学生仍然是被动的地位。久而久之,学生习惯了这种被动的教学方式,其创新思维就会慢慢退化,无法适应社会中对于复合型舞蹈人才的要求,是一种对于陈旧人才培养理念的依赖[4]。在今后的侨系高校发展中,学校应多培养舞蹈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归还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更多新的想法应用在舞蹈表演中,有效改善薄弱的舞蹈实践环节。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不够明确
我国曾有许多学者都对“人才培养模式”这个概念做出过多种多样的界定。早在1998 年,教育部组织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上,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同志就认为,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我们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它具体可以包括四层涵义:1.培养目标和规格;2.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3.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4.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5]
构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是我国的侨系高校中一项系统性和全局性的工作,不能急于求成,而是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中所实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出复合型舞蹈人才的关键所在,在对侨事业舞蹈输出的发展阶段,一些侨系高校体现出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误区,表现为培养目标同质化、人才培养模式统一化,这也成为了限制舞蹈教学发展的主要问题。
(三)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所谓人才培养,根据我国的《高等教育法》来看,就是要“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通过这个定义能够看出,对于人才来说,应符合“高”和“专”的性质,既要表现为在所学的知识体系中对于知识掌握的高深性,又要具备知识和能力结构的专业性。此外,在当今社会中,还要求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是知识时代中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由此看来,只有将“高”“专”和“创新”进行紧密结合,才符合复合型人才的要素[6]。
针对专业舞蹈人才来说,需要的不仅仅是精通舞蹈理论的人才,更需要在实际的生活中将舞蹈艺术表演得更加具有艺术性。但我国侨系高校的人才目标定位却出现了“趋同”的现象,对于个性化体现得不够明显。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由于在侨系高校中对人才的培养目标不够明确所产生的。
四、侨系高校复合型舞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舞蹈这门艺术是历史发展遗留下的精神产物,体现出厚重的历史感。时代在进步,人的审美也在不断进步。但正因如此,舞蹈艺术更应该紧随时代的步伐。尤其是在肩负文化输出使命的侨系高校中,对于复合型舞蹈人才的培养模式更应该提出创新的对策。
(一)加强对学校内部的改革创新
在侨系高校学生的大一阶段,可以聘请精通民间民俗舞蹈的艺人来学校举办专题讲座,组织观看具有侨乡特点舞蹈影像资料;学生的大二阶段,可以组织学生到国内主要侨区进行民间民俗舞蹈采风和艺人采访,通过以上活动获取直观的经验体会和意见反馈[7]。同时,做到校内结合与师资力量共享,学校可以与当地舞蹈艺术团体,如厦门小白鹭舞蹈团、“闽南神韵”团体、厦门歌舞团等签订协议,聘请相关演员和专家来校进行侨区民间舞蹈的培训。此外,还要做到内外结合、提升能力。充分利用侨校资源组织学生赴海外进行对侨舞蹈教育实习、观摩等艺术实践活动;积极主动参加地方政府和上级侨务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大型演艺活动和涉侨艺术实践活动,开阔视野,提高能力。
(二)促进复合型舞蹈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改革
促进侨系高校的复合型舞蹈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改革应从课程设置的改革、教学计划的改革以及教学内容的改革这三方面入手。其中课程设置的改革要做到在保留舞蹈学科基础课中的骨干课程,进一步压缩基础课的内容,增加侨乡民俗民间舞蹈课程,开设交叉学科课程和数字媒体技术选修课程。教学计划的改革要做到合理分配教学、实践、创编和演出等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教学,安排必要的采风观摩活动。而教学内容的改革要做到将侨乡民俗文化应用于舞蹈教学当中。我国的福建省、广东省是海外华侨华人分布较多的地区,要重点突出这些地区民俗民间舞蹈的教学内容,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学科前沿知识的学习。
(三)尊重学生的共性提高与个性发展
在之前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虽然生源展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但是侨系高校为了便于管理,将人才培养模式局限在“大一统”的教学中,较少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但舞蹈作为一门艺术,不应该体现出千篇一律的风格,对于其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尊重共性发展的基础上,还要表现出对其个性发展的追求。教学成果并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而是体现了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完成情况。要想让教学成果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因材施教,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创新能力,通过科学的培养方法使其成为对侨事业舞蹈输出中所需要的复合型舞蹈人才。
(四)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
在整个舞蹈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面对侨胞这一特殊的群体,教师应体现出专业化、年轻化以及特长化的特点,这也是提升舞蹈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在这样的要求下,侨系高校应从其他专业性的舞蹈学校中选择专业的舞蹈教师,制定出符合对侨事业舞蹈输出的专业教师标准。这类教师,首先要有专业的舞蹈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其次是具备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意识;最后还要有不断改革和完善舞蹈专业教学管理机制的能力,并不断加强舞蹈教师的人文素质培养。
结 语
目前我国的侨系高校复合型舞蹈人才的培养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对复合型舞蹈人才定位不够清晰,所谓复合型舞蹈人才不仅是一专多能的人才,要强调知识和能力的复合,能适应社会中对侨事业舞蹈输出对多种舞蹈人才的需求。其次,明确舞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有的放矢的开设有针对性的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再次,要加强舞蹈教育师资的培养。然后,对如何培养复合型舞蹈人才缺乏具体而微观的操作程序,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等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和细致。最后,学术界对侨系高校舞蹈教学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研究成果比较缺乏。正因为如此,本文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 李菁.普通高校复合型舞蹈专业人才培养[J].艺术教育,2012(9):98-99.
[2] 马斌.舞蹈语言的运用方法和艺术功能[J].艺术教育,2013(12):100-101.
[3] 石刚.艺术类高职院校复合型舞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民族艺术研究,2012(6):151-156.
[4] 赵银德,屠立峰.高校复合型国际经贸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商业经济,2004(11):39-41.
[5] 李静.基于SWOT分析的YA职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改革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3.
[6] 王丹.构建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呼兰师专学报,2001(4):21-23.
[7] 刘丽.繁荣民族地区舞蹈教育与研究,发展民族舞蹈文化——“全国少数民族地区舞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改革研讨会”综述[J].民族艺术研究,2007(5):77-79.
J70-4
A
1004-2172(2015)04-0141-04
10.15929/j.cnki.1004-2172.2015.04.022
2015-05-19
2012年福建省教育科学“一二五”规划年度常规课题“侨系高校复合型舞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FJCGGJ12-064)。
王 岩(1963— ),女,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舞蹈系副教授。
责任编辑:李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