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措施探讨
2015-02-13刘子芃
刘子芃
东华大学,上海200051
创业就业创新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措施探讨
刘子芃
东华大学,上海20005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自主创新意识,是一种确定个人发展途径的根本方法。目前,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着价值取向不准确、不能认清自我、职场认知能力较弱、职业道德欠佳等问题。因此,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引导,构建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等工作,以此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立足社会,服务社会。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价值;目标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内容解析
(一)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对自我认知的一个过程,是全面了解自己反馈自身能力价值的一种表现。要学会认知自我,对自身进行评估,包括对身体健康状况、兴趣爱好、心理特征、性格品格、知识能力、专业技能评测,确定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首先在规划的初期要求学会适应目前社会的职场环境,如何为人处事,如何干好自己的工作,如何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在本阶段是非常崎岖的道路,必然会遇到种种失败,在失败后要及时反省,为什么会失败,真正的原因什么,以后如何解决如何避免。从中积累工作经验,提高个人的能力。
(二)确立目标
短期目标是找一个有发展潜力的公司,先找一份基层工作,要从基础干起,积累工作经验,拓展人际关系。首先就是要具备与他人良好的沟通能力,其次是要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做出突出的业绩。中期目标是找到机遇晋升,若发现工作单位和岗位不适合自身发展,可以考虑跳槽,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同时也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职场中较为关键的因素之一,不善于交际的人是很难或不可能在职场中立足并有发展,要求有一个过硬的心理素质,有不错的抗压能力,与工作中面对的失败一样,心理上承受的失败更为可怕,因为在职场中不存在绝对的公平公正,所以要能从心理上战胜自己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一旦心理上受了打击不能恢复是会彻底改变自己未来的人生道路,更别说职业生涯了。长期目标是做到管理层,通过自身努力与人际关系的相处,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使工作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逐步成为一名能够独档一面的职场人。
(三)职业定位
职业定位对未来的身心发展有着因果的关系,在工作与学习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就是要给自身一个正确的职业定位,定位自己能做干什么,适合什么样的工作环境,擅长干什么,自己的潜能是否能够发挥,但不是特定在某一种职业中,可以全方面发展,正所谓21世纪的全方位的人才,一肩挑数职。尽量做到享受工作而不是忍受工作,达到物质与精神双方面收获,这才是做适合自己的工作。正所谓男怕入错行,如果起步定位就错了,中途再重新定位然后再发现就更难了,自己的黄金发展期已经失去。要学会发现自己的长处,将亮点发挥到极致。
(四)评估与反馈
经历几年的奋斗,在职场中取得了一定成绩,有了一定的人脉,就要面临一个转折期。需要进行自我评估和反馈。是选择继续为公司工作(看到现在的公司有良好的前景,得到领导的赏识),还是跳槽到另一个更适合自己发展的公司(对现在的公司不满意,局限了自己的发展),还是看到类似的行业有商机,计划自主创业。这个阶段是对自己的评估与反馈,面对的又是一次人生规划,选择很关键,正确判断能促使人生更上一个台阶,如果抉择失误会导致失败。从这两个阶段来看,可以正确的审视自己的能力与水平是极为重要的。因此,转折期(中期)要更有抗压能力,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最佳的选择。到了稳定期(职业的中后期)有了稳定的工作与收入,在职场中已经扎根,在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和经验较为成熟,随之而来的是成为职场中成功人士。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一)价值取向不准确
目前,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转向了经济价值型,在选择职业时,表现出追求功利,在就业的选择上,大部分学生更注重选择职业带来的经济价值,忽视了职业的理想,将选择职业的范围局限于一二线城市、机关、事业单位,上市公司等。在选择职业发展方向时,有些大学生要选择城市、选择职业、选择薪金待遇,向用人单位讲条件、讲福利、讲待遇,在这种环境下接受工作,不可能把它当做事业去追求。呈现出来的就是个人的发展与人生追求脱节。从微观角度上来看是不利于职业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从宏观的角度上看是不利于单位和社会的发展。
(二)不能认清自我
目前,在全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背景下,一部分学生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自认为自己“不同凡想”,自以为是,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眼高手低,不切实际地追求自身不能胜任的工作岗位,这是90后毕业生的典型特征,目标与理想脱节。由于90后的成长环境条件较为优越,没怎么吃过苦,对未来没有信心,甚至害怕毕业,害怕就业,主观与客观的差距相差非常之远,感觉没有希望就自然会产生自责、自卑的不良心理,对选择职业过程中遭受的常见的不合理的现象承受能力下降,形成更大的心理压力,从而更加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优势与缺点,越来越多的挫败感不能得到释放,长此以往形成心理障碍。因此如何正确分析“自我价值”,不光是大学生需要考虑的问题,职场上的人们更是如此。
(三)职场认知能力较弱
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往往更为模糊不清,对职业的划分能力较弱,导致对自身目标与能力偏差,在职业选择的初期会暴露诸多问题,眼高手低,对技能储备、知识能力,社会经历等方面会存在不足。还有的大学生对职业选择盲目的追求,在大学生活、学习期间失去方向与目标,社会实践较少,动手能力较弱,不能更快的进入岗位角色。在进入用人单位后,没有真正研究行业发展的状况,随波逐流,对企业的文化背景,企业发展的前景,以及自身能力的发挥模糊不清。这些因素影响着当代大学生职业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四)职业道德欠佳
目前,在大学毕业生求职过程中,有些学生在制作个人简历中加入了一些与个人能力不符的东西,在简历中过分夸大自身优点与长处,实践经历一栏中填写的内容与事实不符,弄虚作假。更有甚者,有些大学生同时与两家不同的就业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从而造成对用人单位的恶意违约,造成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缺失,损害了用人单位的利益。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学生自身的原因
首先大学生对自己缺少必要的了解和认识,导致在选择职业时出现了低估自己的能力与高估自己能力的两种形式。再加上大学生对职业本身的认识也是知之甚少,面对当前花样繁多的职场更是缺乏主动认知的积极性。这一点形成了一部分自我评价偏低,从而表现出了没有自信心、没有勇气与魄力、回避竞争。另一部分则是过于自信,认为此岗非我莫属,希望一开始就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其次不能明确职业目标与畸形的职业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就业中较为突出的特点,从而导致找不到学生的积极性与找工作的盲目抉择。
(二)社会环境的原因
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人们对物质的渴望与追求越来越高,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不同程度将大学生的思想价值取向进行了改变。在这些因素影响下,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过重的偏向于物质方面,只关注利益,目光过于短浅,将自我利益的得失作为选择的出发点,只想索取。不想奉献,不考虑对全局的影响。
(三)高校教育的原因
首先是职业规划专业程度不高,目前我国职业规划行业培训主要是一些行政在岗人员,专业培训的人员甚少,学历水平差距较大,在高校的更是少之又少。其次,职业规划的专业性不够,只能在基础的层面上,最重要的职业辅导、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没有进行教授,大学生从而得不到有效的指导与引导,形同虚设一般。最后是没有科学的职业评测工具,就市场目前的评测工具来看,达不到学生对职业评价的准确性。
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措施
(一)开设符合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
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培养,并把这项工作纳入到考核体系中,而不是流于形式或完成任务,要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大学毕业生先就业后择业。在就业指导课中,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让学生主动地、热情地、负责地参与到自己的生涯规划活动中来,使学生对自身进行深刻认识,制定阶段性的职业发展规划,从而使学生按照目标来发展,完成阶段性的目标,会使大学生找到自信。高校应将专业课教师充当职业规划的角色,让大学生在专业技能中找到自身长处,并将优点和岗位职业相结合,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二)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高校在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活动中,教师应将岗位需求和发展空间传授给学生,使大学生了解社会用人需求、了解职业发展规划。通过建立引导机制,帮助大学生树立自信心,通过分析,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估计自己的能力,评价自己的智慧;确认自己的性格,判断自己的情绪;找出自己的特点,发现自己的兴趣;明确自己的优势,衡量自己的差距,确立发展目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三)加强大学生创业指导
高校应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引导学生选择创业的行业与项目,提供有效的创业基金,给青年创业者提供支持和保障。在行业企业中聘请一些创业精英,教授学生创业经验,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参与意识,以便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四)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心理辅导
高校应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心理辅导,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和自卑心理,完善职业素养。通过职业心理辅导,找到自身就业困难的原因,帮助其走出阴影,提供给他们相对客观的评定与发展建议,最终使大学生顺利就业。
(五)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
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纳入教育教学改革,针对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特点,制定和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与方案,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科学性、前瞻性、实用性,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指导教师队伍,引进行业精英指导学生,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平台,并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测评,帮助大学生客观真实的了解自我,职业测评具有统计、评测、评估和反馈等功能,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其职业认知能力,职业倾向性,还可以评定其个性特征和动机需求水平,并提供其潜力不足及发展建议的指导。
[1]李迎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经典文章研究述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4).
[2]张雪梅.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才智,2012,(5).
[3]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4]曾艳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学中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
[5]刁琳琳.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0.
责任编辑:张旭周晓华
Discussion on Measures of College Students'Career Planning
LIU Zi-peng
(DongHua University,Shanghai 200051)
College students'career planning can enhance effectively students'cognitive ability,innovation and self-awareness and is a fundamental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direction for individual development.At present,there are problems existing in college students'career planning,including incorrect value orientation and self-awareness and poor cognitive ability in job market and professional ethics.Therefore,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should adopt effective methods to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guide of career planning and build career plan system in order to promote students'overall development,establishing themselves in society and serving themselves to society.
university and college students,career planning,value goal
G647.38
A
2095-5537(2015)03-00064-03
2015-02-08
刘子芃(1994—),男,汉族,天津市人,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学生。研究方向:大学生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