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让学生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感受美
2015-02-13郑念念
郑念念
淳安县睿达实验学校,浙江杭州311799
浅议如何让学生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感受美
郑念念
淳安县睿达实验学校,浙江杭州311799
提高审美能力是美育最基本的目的,而在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途径很多,感受美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起点,也是学校美育的基本任务。一名美术教师,怎样让学生喜欢上你的美术课,发现美、感受美是关键一环。让学生认识美、感受美,并综合美术教育、整合并重构教学资源来丰富美术教学内容,从而改善单一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随着经济全球化、艺术多元化,美术教学的表现方式也必定会丰富起来,这是历史的、发展的,与时俱进的。
美术;艺术;教学;生活;感受美
日益繁华的都市到处是高耸的楼宇,现实生活中作为一名美术教师,甚至要花去一生的时间,为的只是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中建构一处属于自己的空中楼阁。然而,在美术教师、学生以及向往美的人们的内心深处,更向往着朴素的山水、鸟虫、花草、山野,于是开始寻找心灵的家园,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成了心中挥洒不去的情怀。
一、创设情境,从生活的角度发现美
艺术总是来源于生活的。好的艺术作品,必须是反映现实生活和人们的心声的。来源于生活的艺术作品,才能真正汲取现实生活中丰富的养料,反映真实的生活;而反映人们的心声的作品,必须能带给人们艺术的享受,引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各种形式的艺术都必须是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对于中学生来讲,怎么去认识美、发现美、感受美是有一定难度的。正因为如此,才需要我们教师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读懂艺术作品的内在之美。应该使学生清楚一点,那就是大自然和我们的生活从来不缺少美的东西,缺少的往往是我们发现美的眼睛和感受美的心灵。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应该知道怎样让学生学会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去发现客观世界中的美,以独特的心灵去感受自然中的美。为此,如何在生活、教学中,让学生用心感受美术的独特之美,从而让学生真心喜欢上美术课,让课堂丰富多彩,让教学内容灵活多样,就是我们必须认真探讨的问题。特别是教会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美的造型、美的因子、美的构图,从而认识到艺术之美并能感受它。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可惜的是往往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和感受美的心灵。让美术教师帮助学生擦亮眼睛,到生活中去发现美、去体验美,为生活创造美,并一起享受美。
二、角色转换,从艺术的角度感受美
现在的世界是一个“地球村”,艺术的交流早已打破了地域的局限,但是怎样根据实际生活中的事物画出高于生活的美术作品呢?如果你在那个年代,那个地方你又会怎样看待这样的作品呢?这种身份的假定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用历史的、身临其境的眼光去认识、理解和审视艺术作品,并且学会以宽容、开放的眼界和态度看待不同的艺术作品。
作为美术教师,应与学生共同总结“艺术创作与生活的关系”。大画家齐白石艺术创作为例,就能很好的说明艺术创作与生活的关系是分不开的。齐白石先生不可能将家乡的草木带到北京,但家乡一草一木却都作为一种自然信息随齐白石先生来到了北京,并化作艺术信息传达出来,以实现齐白石心理的平衡;齐白石先生篆刻了许多方寄托着怀乡之情的闲文印,表现了齐白石先生自抒胸臆的一种手段;齐白石先生还写了许多的怀乡诗,如:“登高时近倍思乡,饮酒簪花更断肠,寄语南飞天上雁,心随君侣到星塘。”又如“饱谱尘世味,夜夜梦星塘”、“此时正是梅开际,老屋檐前花有无”,这些诗句是齐白石“夜不安眠”、“枕上愁余”时所些的肺腑之语。这些都在说明齐白石先生的变法和着变意,变意和着变法,乡心伴着童心,童心也总念乡心。齐白石先生的作品《我最知鱼》,画着小鱼围逐钓饵,是他少时惯作之事,故能知鱼;齐白石先生77岁时画《墨猪出栏》,是因为他有一颗“牧汝追思七十年”的心;齐白石先生画那些黑蜻蜓、红甲虫,是因为他还记得乡里人叫黑蜻蜒作“黑婆子”,叫小甲虫作“红娘子”,这正是农民眼中的草虫,是农民的审美情趣;齐白石先生画鲇鱼题“年年有余”,画石榴象征多子,画桃子象征多寿,也是民间艺术喻意象征的特色。这类作品,是他的恋乡情结和童真情趣的自然流露,也是他从毕生的生活经历中获得的却又远远高于生活的艺术。
同时,作为美术教师,还要在教学中应引领学生从艺术的角度去认识和感受大自然和现实生活当中的美。还要注意充分有效地调动学生感知美的兴趣,加深对生活的感知体验和能力。比如说,低年级的学生在认识线条时,我会让学生在了解绘画中线条之前先探讨我们日常生活之中真实的线条和线段,如家里的电线、做衣服的尺子、门窗的边沿等等。这些活动都强化了学生对线条的视觉感知。因此,我认为中小学美术欣赏课想要真正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不能只是我们教师在讲台上平淡地讲解艺术作品的背景,作者的生平;也不能只是不断地播放多媒体图片那么简单,而应该是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比如带学生去大自然中发现美、感受美,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知这些艺术作品的艺术魅力,并愿意学会去欣赏和尝试,这是让学生感受艺术之美的开始。
三、做到教学性、思想性、观赏性的有机统一
作为一名从事美术教育的教师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上做到教学性、思想性、观赏性的有机统一,引导学生提高正确的审美素养,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注意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艺术才华的空间,特别是注意对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的培养,进而达到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艺术作品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表现,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艺术家能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结果,它反作用于社会。美术作品的生命力,归根结底体现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
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美术教学的生命力也应该是做到教学性、思想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美是客现存在的,关键在于我们要学会去发现和感受各种各样的美,并学会运用各种美学理论和美术原理进行家庭摆设,以及个人日常穿衣戴帽等。美术教育的本质是通过美的内容、美的形式使人们得到美的熏陶,让学生去感受艺术中独特的美,从而提高审美修养,并通过作品蕴含的积极向上的思想内容和生活态度陶冶人们的情操,启发他们的心智。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要学会如让学生从自然中发现美、感受美,且综合美术教育、整合并重构教学资源来丰富美术教学内容,从而改善单一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真正喜欢上美术课,最终实现创造美。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何野.新课改背景下如何上好初中美术欣赏课[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4).
[3]李艳辉.新课标下初中美术教学探究[J].现代阅读,2013,(02).
[4]刘晓丹.美术教学中如何发挥美育功能[J].学周刊,2013(29).
责任编辑:周晓华张旭
On How to Let Students Sense Beauty in Art Teaching
ZHENG Nian-nian
(Chunan RuiDa Experimental School,Zhejiang Province,Hangzhou 311799)
It is the basic purpose for aesthetic education to enhance students'esthetic ability.In art teaching,there aremany ways for aesthetic education,in which sensing beauty is both the beginning to enhance students'esthetic ability and the basic task for school aesthetic education.For art teachers,helping students find beauty and sense beauty is the key to let students enjoy arts lesson.In order to enhance students'interests,the single teaching mode should be changed by letting students recognize beauty and sense beauty and enriching teaching content on the basis of combing and reconstructing educational resources.Following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diverse development of art,there must be enrichment on expressions of aesthetic education,which is historical,growing and 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
aesthetic;art;teaching;life;sense beauty
J212
A
2095-5537(2015)03-00062-02
2015-01-30
郑念念(1987—),女,汉族,山东省郯城县人,淳安县睿达实验学校教师,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美术学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