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代才俊登文场,青春正值乱离中
——读霍松林先生《青春集》

2015-02-13田恩铭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9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田恩铭(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9)

一代才俊登文场,青春正值乱离中
——读霍松林先生《青春集》

田恩铭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9)

《青春集》收入霍松林先生从上初中到大学毕业以前的文字,为先生青年时代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作品的结集。先生关于杜甫的论文从小处着笔,学术随笔往往信手拈来就会有新的发现,极具学术活力,从中可见先生扎实的学术功底。先生作为抗战老作家,心忧国家前途命运,旧体诗多有表现,《卢沟桥战歌》等作品为祖国而歌,字里行间激情勃发,内蕴深厚,可谓为诗史。先生创作的新诗和游记亦是心灵空间的折射。读《青春集》,旧时代青年诗人、学人的少年心事扑面而来,爱国情怀、学人本色、诗家体味均历历在目。《青春集》堪称现代青年从学为人的学习典范。霍松林先生的文字为青年学者指出了向上一路,先生在诗林学苑跋涉的历程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文学创作;霍松林;诗人气质;学术研究

霍松林先生是海内外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文艺理论家,也是一位桃李满天下的教育家,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霍松林先生早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中文系,长期任教于陕西师范大学,他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突出的成就,与少年时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霍松林先生将从上初中到大学毕业以前的文字编为《青春集》出版,读罢全书让我们感受到先生诗人、学者、有志青年等身份的缩影,一个热爱祖国、热爱传统文化而富有激情的现代青年形象呼之欲出。本文以汇集霍松林先生早期作品的《青春集》为例,探讨先生青年时代的学术取向、创作取向与学术成就的关系。

一、爱国情怀:有志青年的书写空间

《青春集》的“自序”中,霍松林先生讲述了他从小学到大学的读书、创作、研究的历程。霍松林先生第一篇发表的文章是在《陇南日报》发表的《致前方抗日将士的慰问信》,是他小学三年级的作文课堂作业,因才思出众被老师推荐发表。进入初中时代,先生也以“抗日救亡”为主题写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并发表在《陇南日报》、《天水青年》、《甘肃日报》上。先生开始写作旧体诗,至大学一发不可收拾,先生还参加了于右任先生主持的紫金山天文台登高和小仓山扫叶楼登高诗会,创作的诗歌受到与会者之赞许。[1]2-5更为可贵的是:先生虽为少年却忧国忧民,所作的抗日战歌虽经岁月之变迁,依然保持豪壮之本色,可感“城头铁鼓声犹震”的历史场面。

写作《卢沟桥战歌》的时候,先生只有十六岁。先生回忆说:“那时的天水抗日救亡的气氛很浓烈,我正是十五六岁的青年,热血沸腾,在和同学们一起上街宣传的同时,还写了不少诗歌散文,发表于大后方的有关报刊。”[2]1当侵略者日益逼近,国家的存亡在危险的关头,作为热血青年的霍松林先生为国魂而歌。这首诗写出“东北已陷热河失,倭骑三面围平津”的形势下,面对日寇的汹汹之势,卢沟桥守军浴血奋战,“挥刀横扫犬羊群,左砍右杀血染襟。”此时此刻,哪里还有“醉卧沙场君莫笑”的浪漫笑谈,只有“征尘暗,晓月昏”的氛围,惨烈的厮杀后,战场宁静无比。一个营的守军“竟使强虏心胆裂,一夕丢尽大和魂。”读到这里,不禁令人想到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白日放歌须纵酒”,惟这只是漫长战斗历程中的一个起点,是一场侵略战争的序幕,序幕一开,华夏儿女则要浴血奋战,展开了保卫国土的卓绝斗争。走笔至此,身为青年的先生无法抑制炽热的爱国情怀,“朝阳仍照汉乾坤,谁谓堂堂华夏真无人!”陆游《金错刀行》云:“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先生所发之壮语与放翁异曲同工。

霍松林先生写抗日战争的文字往往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个“壮”字引领全篇,《哀平津,哭佟赵二将军》见其悲壮,《闻平型关大捷,喜赋》见其雄壮,《八百壮士歌》见其豪壮。先看《哀平津,哭佟赵二将军》,诗人起笔直入主题,从“失桥夺桥战正酣,撤军军令重如山。”开始,写出了将士的不屈斗志,“元戎已订约,将士仍喋血。”于是,敌我双方形成对垒。诗人注重场境的营造,其实亦是实写,“一夜鼙鼓渔阳震,虏骑长驱风雷迅。疲兵再战勇绝伦,十荡十决挥白刃。滚滚贼头落如驶,纷纷贼众来不止。孤军力尽可奈何,白虹贯日将军死!”悲壮的场景令人叹惋,诗人不禁发出叩问“将军战死举国哭,平津沦陷何时复?”益增几分悲壮。末句“呜呼,安得军民四亿尽学将军勇,一举歼敌清亚东!”令人读来荡气回肠,期待之理想含悲壮之中。再看《闻平型关大捷,喜赋》,与《哀平津,哭佟赵二将军》有相承之处,即从“平津级陷寇氛张,欲使中国三日亡。”写起,叙述日寇之残忍行为和国土之速失过程,板垣师团“横闯直冲扑中原,中途入我伏击圈”。于是,诗人想象战斗之场面,“平型关上军号响,健儿突起搏魍魉。机关枪扫炸弹飞,杀声震天地摇晃。人仰车翻敌阵乱,我军乃作白刃战。追奔逐北若迅风,刀起刀落如闪电。一举歼敌过一千,捷报传来万众欢。”七十多年过去了,读这些句子依然感动人心,诗人抓住了中华民族最为闪光的瞬间,展现了反侵略战争中的生动画面。同类长歌还有《喜闻台儿庄大捷》,诗人起笔写出“倭贼乘虚南下夺徐州,烧杀掳掠鬼神愁”的战争危急之局面,而后写台儿庄战役的场面,先写“倭贼”汹汹之气势,“贼机结队如飞蝗”、“百门贼炮巨口张”、“贼众狼奔豕突冲进庄”;再写守庄将士的机智勇敢及战斗之惨烈;收笔则写胜利后的振奋人心,“举国闻捷齐欢忭,海外纷纷来贺电。”两场激动人心的胜利在诗人的笔下展现的是中华儿女的铮铮铁骨。

除了上面的作品,先生还写有《惊闻南京沦陷,日寇屠城(二首)》、《惊闻花园口决堤》、《哀溺民》、《偕同学跑警报》等作品,或是以细节见思考,或是以事件述悲怀,或是因战乱而沉思“国家不幸”岂能有“诗家幸”,文字为时而歌,展现的是一代青年的赤诚之心。1945年8月日寇投降,先生喜极而歌。《欣闻日寇投降》“小序”中写道:“1945年8月10日午后7时许,余与无怠、无逸、强华等在兰州逆旅闲谈,而窗外砰砰之声愈响愈烈,初疑变作,侦之始知日寇投降,鸣炮所以志庆也,因同游街头,狂欢不可名状。作长歌记之。”[2]194这首诗有岑嘉州《白雪歌》之气象,诗人循声而写,三、五、七言因抒情遣之,民众奔走相告,欢欣之庆祝场面活灵活现。结尾“遥知今夜卢沟月,清光应比三岛多。”以对比写出爱国之情怀。从《卢沟桥战歌》到《欣闻日寇投降》,先生作为“抗战老作家”披肝沥胆的书写历程感人至深。吴调公评论先生的诗作,认为:“松林先生诗,万象端倪而具备凝聚性,故得其‘才’;汪洋万顷而富于开拓性,故得其‘胆’;高屋建瓴而明察是非,故得其‘识’;神完气旺而掷地有声,故得其‘力’”。[3]先生早期作品已见此番气象,以抗战主题书写爱国情怀,可以说霍松林先生的这些作品堪称“诗史”。

二、学人本色:学术研究路向的形成

爱国情怀是先生作为有志青年的表现之一,霍松林先生还勤于读书,成为一位崭露头角的青年学人。高中阶段,先生受老师的影响,“主要精力就转移到‘国学必读书’的阅读和研究方面去了”。收入《青春集》的学术文字分为两组:一组以杜甫为中心的学术论文;一组论诗说文的学术随笔。

这两组文字,一组见其精,一组见其博。论文的这一组收入先生的七篇文章,是先生大学时期的作品。论文可分为四类:谈杜甫的诗论,谈杜甫的创新之处与诙谐风格,谈杜甫与诗人的交游,谈杜甫在秦州的文学书写。诚如赵逵夫所论:“这些文章中,没有一篇是论一首诗或几首诗的,而都是在通读杜诗烂熟于心之后才能产生的感受。读了这些论文,感受最深、最受震动的是,作为一名在读大学生读书已读到那样的程度,学识上具有那样开阔的视野,论文能高屋建瓴,提出深刻而富有启发性的见解。我觉得主要得力于先生的勤奋,能认真读书而不务虚名,也在于他的能够深思——只看这几篇文章的题目便可以知道,这当中反映出作者相当深入的思考。”[2]87先生汇总杜诗中的论诗之句分诗学源流、诗家标准、句法、格律四题分而论之,条分缕析之中杜甫的诗学理论轮廓具备。先生读杜常有新发现,《论杜诗中的诙诡之气》就很有意思,文章从“沉郁”说起,认为老杜之沉郁非其天性,是身世环境使然,有不得已之处。杜甫天性幽默,富有风趣,将诙谐之作细分为“讽谏当局者”、“调侃朋友者”、“自嘲者”三类,以老杜的“戏作”见其风趣的一面。笔者随先生读书之际,拟作杜甫与郑虔的交往梳理,及见先生的文章只好作罢。读过这些文章,才知道先生后来写的《从杜甫的<北征>看“以文为诗”》、《尺幅千里——杜诗艺术漫谈》等文章渊源有自。赵逵夫、钟振振等学者读完先生的这组论文都不免发出感慨,认为先生的文章对于研究生的培养多有启发。他们都认为本科生也可以做些研究工作,需要良好的学习氛围,还需要有针对性,最好能够像霍先生这样选定一个专题而为之。

从先生的“自序”中就知道先生经历了广泛的阅读过程,先生青年时代的博学在随笔中有所展露。我们都知道先生擅写鉴赏文章,这些鉴赏文字自然是需要有深厚的学养。笔下写出来的往往是“胸中所储万卷书”的一部分。霍松林先生著有《唐宋诗文鉴赏举隅》、《唐诗精选》、《唐宋名篇品鉴》等,在《唐诗名篇品鉴》的“前言”里,霍松林先生讲述了自己的经验之谈,先生认为:“高水平的品鉴必须建立在对作品本身以及作家经历、社会背景等等彻底了解的基础之上,因此,校勘、训诂、考证以及各种相关的问题研究等等,都是需要的。然而,仅仅理解,还不等于高水平的品鉴。文艺作品描绘的一切尤其确定的一面,这种确定性的东西愈多,读者的理解就愈趋一致;正因为这样,古今中外的名作才能被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共同享受……,有高深文艺修养的读者从作品实际出发,凭借自己的艺术敏感和审美经验,调动有关的生活阅历和知识库存,驰骋联想和想像,细致入微地阐明作品的象征、隐喻、暗示和含而未露、蓄而待发的种种内容和含义,并补充其‘空白’,突现其隐秘,甚至发掘出连作者也未明确地意识到的东西,从而品味、品评,鉴别、鉴赏”。[4]3先生所具备的这些能力就是青少年时代练就的。

这组随笔俱是论诗衡文,以论诗为主。这些札记可分为古典和现代两个部分,涉及音韵、训诂、文献、文学等多方面内容。古典诗论部分自仲长统至黄仲则,可为诗论史的一个轮廓,后来先生主编《中国诗论史》或发端于此。先生认为:“品鉴文学作品,当然需要懂得文艺学、语言学、心理学、哲学和文学发展史;品鉴古典诗文,还得通晓历史、地理、音韵、训诂、考据、书法、绘画乃至宗教、民俗;而通过长期精读名作培育起来的艺术敏感和通过亲身的创作实践积累起来的心得体会,往往能在品鉴作品时迅速地透过外在形态而把握其内在意蕴,捕捉其象外之象、言外之意、味外之味、弦外之音;而精确的审美判断,即寓于无穷的艺术享受之中”。[4]3以读书札记日积月累,先生的学术成就正是汇小流成江河的结果。如《老杜状月诗》不仅仅分析归纳老杜状月之多彩,亦分析其文学传播之效果;《老杜当时无篇什者往往补写于异日》以文本而得出论点,读之能见思考之深远。关于陈师道、戴复古、元好问、钱谦益、吴梅村、王渔阳等人的笔记都述其一点,对于初学者多有启发。先生常说做学问要达“水流花放”之境界,正是从点滴做起的。只有这样才能从高处品鉴文学经典,如先生所说:“优秀诗篇之所以优秀,首先在于以完美的艺术形式深刻而又生动地表现了特定的社会生活、时代脉搏和人们的心灵世界,感情美、意境美、词彩美、音韵美,具有强大的德育、智育、美育功能,能使读者于审美享受中陶冶情操、开拓视野、提高认识水平和精神境界”。[5]2现代部分主要是师友切磋的记录。如《于右任先生嘱集对联》、辟疆师见示近作》、《辟疆师论治目录学》存录老师之学问观点,参读先生《怀念匪石师》、《怀念辟疆师》等文字便知道这些随笔更是见证了师生之间亦师亦友的纯粹交往。

三、诗家体味:新旧诗体中的艺术世界

霍松林先生谈到自己的青少年时代,认为读书对自己的影响最大。他谈到读书的作用,说:“读好书,时而恬吟密咏,时而高声朗诵,自然就会陶醉其中而获得心灵上的滋养,精神境界因之扩大、提高。”[6]72不仅如此,读书对于文学创作也会产生影响。论及先生旧体诗作的创作渊源,钱仲联先生认为是“含咀昌黎以入少陵”。[7]1诗家体味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创作层面,一是品鉴论述层面。后者前文已经有所申说,这里仅就创作层面说些浅见。

收入《青春集》的旧体诗词除抗战内容以外,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读书有感,一类即事感怀。读书有感之作为数不少,如《读〈诗三百〉(十六首)》、《读〈十八家诗钞〉,因怀强华》、《题杜诗题后》等等。刘梦芙评先生《读〈诗三百〉(十六首)》,认为“高古苍巍若魏、晋诗”。[7]先生青年时期诗作,以古体为主,近体相对较少,却写得大气包举。如《题杜诗题后》:“许身欲使世风淳,要路如天未易登。奏赋明光空自尔,致君尧舜亦何曾!隋珠纵有投蛙用,干将真无补兖能。诗圣大名垂日月,至今谁以省郎称?”诗人纵观老杜一生,仕途蹭蹬而诗名永存,“诗圣大名垂日月,至今谁以省郎称?”发人深省。集中怀友思亲之作最多,均情味悠长,如《怀友》、《寄友诗三十韵》、《寒夜怀人》、《月夜怀友》、《别强华》、《送强华回沪》、《思亲二十韵》等等,诗人重友情,追忆往事自是动人心魄。如“对床谈诗明月夜,联袂踏青艳阳晨。”(《寄友诗三十韵》)“一样团圆月,应照双影同。”(《寒夜怀人》)“一心忘尔我,两地隔秦燕。”(《月夜怀友》)“扬鞭欲去还须去,莫放离愁乱柳丝。”(《送强华回沪》)这些句子或以对仗工稳,法度森严见长,或以言情感人至深。至于《别强华》、《思亲二十韵》这样的长篇古体更是佳构杰作。这一时期,先生参加于右任主持的雅集盛会,所作《丁亥九日于右任先生简召登紫金山天文台,得六十韵》更是赢得广泛赞誉。对于这些作品的分析,可参看王钟陵、王亚平、刘梦芙、钟振振等先生的分析文章,笔者不敢强作解人,仅就内容来看,先生的旧体诗词内容丰富,将自己的少年心事表露无遗,以艺术语言写出自己的恢弘气度。

这里特别想说说先生的两首新诗,霍松林先生在青年时代曾经发表过几十首新诗和十几篇散文,目前找到的只有两首新诗和游记《旅途记历》。新诗《打更声》载1941年11月27日《甘肃民国日报·学生园地》,此时的霍松林先生正在读大学,虽然是以传统诗学为主,据先生讲,这个时期接触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但丁、莎士比亚、弥尔顿、拜伦、雪莱等诗人的作品先生都曾经读过。读《打更声》让我想起戴望舒的一首诗《印象》:“是飘到深谷去的/幽微的铃声吧,/是航到烟水去的/小小的渔船吧,/如果是青色的珍珠;/它已堕到古井的暗水里。//林梢闪着的颓唐的残阳,/它轻轻敛去了/跟着脸上浅浅的微笑。//从一个寂寞的地方起来的,/迢遥的,寂寞的呜咽,/又徐徐回到寂寞的地方,寂寞地。”《打更声》可以与之对读,戴望舒的诗因借鉴象征主义手法,注重以多重意象表述心境。先生的作品则更为传统,以“打更声”为关键词触动记忆。起笔入题:是寒夜的打更声,敲击着我记忆的窗门。我辗转在薄衾里,从三更到五更。

因“打更声”诗人觉得“往事似一只轻快的小船,/荡入我记忆的湖心。”于是,儿时的生活图景从心灵深处浮现出来,“静寂的冬夜里,/曾惯听清晰的打更声。”漂泊者自然思念家园,故乡在诗作中出现了,帆船里装载的童年往事与此际的孤寂心境形成对比。诗人才会写道:“让暮霭朝雾隐没这只帆船吧,/但我无力摒绝对他的惦念。/彻夜的打更声震碎了我的心扉,/已经五更了/绚丽的早霞将映红黯淡的长天。”诗人忍受时间维度中对于故土的怀念,依然选择走自己的路。

另一首散文诗《去吧,辛勤的园丁》发表于1941年10月16日《甘肃民国日报·生路副刊》,这是一首留赠之作。从这首散文诗能够读出先生青年时代文字中细腻的方面:

蔚蓝的天。无数星星在眨眼。

静静地、凝神地、翘首远望东方天际,期待那圆润的皓月——游子们的温馨的安慰者,洒下晶莹的、无私的光,照彻这莽莽黄河之野。

中秋月,你这神奇的、勾人记忆的、飘逸而又凄迷的中秋月呦!

纶弟,你一贯坚毅而沉静,今宵却对月豪饮,精神是这样的兴奋。然而啊,浓绿的酒、表面上的兴奋,都驱不散内心深处的隐痛,一缕缕留恋故人、眷恋故乡的深情。

走笔至此,我们知道这是诗人为缓解所赠对象思乡之情而作。先生的诗作不分新体旧体,都有一个光明的主色调,不管遇到何种艰险,对前途充满希望则不会改变。这首散文诗也是这样,诗末写道:“当漫天匝地的冰雪消融的时候,春风吹绿了陌上的野草。镀金般的柳条,引诱来不知名的小鸟,欢快地鸣叫。蜂蝶们忙忙碌碌地干什么呢?哦!沙漠里,竟然有那么多、那么鲜艳的花儿开放了!”[2]266虽为新诗,却是传统意象与现代语言的结合,如王钟陵所说:“个体的气质及心灵的宽广度,无意地成为选择作用所赖以进行的基础。”[6]479

读罢《青春集》,一个民族苦难中豪放吟歌的青年才子形象呼之欲出,一个勤奋读书而又颇具天赋的青年学人的形象呼之欲出。青春是美好的,霍松林先生的这本青春纪念册里蕴含了苦难时代的回响,读之令人唏嘘。可是先生青年时代所养就的浩然之气始终未变。从霍松林先生早期的著作能够看到后来所从事古代文学、文艺学研究的学术根砥,从先生的诗词创作中也能看出取得大成就的宏阔格局。细读《青春集》,旧时代青年诗人、学人的少年心事扑面而来,爱国情怀、学人本色、诗家体味均历历在目。霍松林先生的文字为青年从学者指出了向上一路,先生在诗林学苑跋涉的历程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霍松林.青春集“自序”[M].西安:西安出版社,2007.

[2]霍松林.霍松林[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3]吴调公.才胆识力大气包举——读霍松林先生《唐音阁吟稿》[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2).

[4]霍松林.唐宋名篇品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5]霍松林.唐诗鉴赏举隅[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

[6]霍松林.霍松林选集[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7]刘梦芙.读《唐音阁诗词集》札记[J].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6).

〔责任编辑王元忠〕

I06

A

1671-1351(2015)04-0023-04

2015-04-28

田恩铭(1973-),男,黑龙江德都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吉林大学博士后。

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14T70277);黑龙江省新世纪教改工程项目(JG201401916))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