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西游记》与《五灯会元》之关系
——兼谈对待《西游记》中宗教文本应持的态度

2015-02-13许中荣

唐山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灯会禅宗西游记

许中荣

(南开大学 文学院,天津 300071)

论《西游记》与《五灯会元》之关系
——兼谈对待《西游记》中宗教文本应持的态度

许中荣

(南开大学 文学院,天津 300071)

小说《西游记》中的情节、语句与《五灯会元》中的禅宗话头存在诸多关合之处,揭示二者的关系,可以透过文本的表层对小说中睿智、幽默的话语以及看似无味的情节有更深入的理解。针对《西游记》宗教文本的复杂性应摒弃“原路返回”的阐释思路,采取“有限度”的、更加灵活的“互文”读解方式,“于其变化横生之处引而申之”,从而对小说宗教文本有更通达的认识。

西游记;五灯会元;宗教文本;互文

近年来,《西游记》的宗教内涵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其与佛道典籍的关系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掘。比如,柳存仁先生、陈洪先生等就注意到《西游记》中的多处诗词是从马钰、王重阳等全真派人士的集子中摘录而来的*参考柳存仁《全真教和小说〈西游记〉》(载《和风堂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9-1391页)和陈洪、陈宏《论〈西游记〉与全真教之缘》(《文学遗产》,2003年第6期)、陈洪《“弼马温”再考辨》(《文学遗产》,2014年第5期)等文章的观点。。也有学者注意到其与《坛经》《金刚经》《心经》的关系,像悟空拜师学艺几乎就是六祖慧能事迹的翻版,比丘国悟空“说心”的情节显然是从《金刚经》“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一句脱化而来,更不用说直接被搬入小说中的《心经》了[1]。所以基于小说对佛道典籍的引录情况,不少学者开始从胡适、鲁迅所提出的“游戏说”的思维框架中挣脱出来,赋予了《西游记》更广阔的阐释空间,《西游记》是佛教禅宗与道家内丹道共同熔铸的产物的说法也被越来越多的人重新接受[2]。所以,发掘《西游记》中存在的佛道典籍的踪影,对于认识小说的宗教内涵与情节渊源都非常有意义。

一、《西游记》中脱化于《五灯会元》之迹明显的情节

以《西游记》与禅宗典籍的关系为线索,就会发现《西游记》中有许多故事情节以及语句是从禅家“话头”脱化而来的。例如,《西游记》中令人费解的“当倒洞当当倒洞,洞当当倒洞当山”就出自元代临济宗僧人中峰禅师的《天目山赋》中的“当岛洞当当倒洞,洞当当岛洞当山”*见刘洪强《〈西游记〉中的中峰禅师〈天目山赋〉——兼论〈西游记〉的几例本事》(《泰山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一文对该问题的详细梳理。。又如,一直为学界聚讼的孙悟空被玉帝封为“弼马温”令其照看御马一事,如果细读“宗宝本”《坛经》,就会发现“弼马温”这个名号作者除了可能把来自全真教的“心猿”“意马”融入作品外[3],还可能与小说流传时期盛行的五祖弘忍的一句“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著槽厂去”的让六祖“槽厂去”的公案有着某些微妙联系。近日笔者在阅读禅宗语录《五灯会元》时,发现《西游记》中有若干似不经意的对话和细节都从《五灯会元》中摘录或直接脱化而来,然而这一现象并未见有学者谈及,而这对于理解《西游记》的小说内涵又颇有价值,所以笔者在此不惜费辞对之进行揭示。

第一,《西游记》第一回有个为世人所熟知的情节:

祖师道:“既是逐渐行来的也罢。你姓甚么?”猴王又道:“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祖师道:“不是这个性。你父母原来姓甚么?”猴王道:“我也无父母。”[4]13

这个带有打诨色彩的对话素来未引起读者的根究,至于为何让祖师和悟空有着一个关于“你姓甚么”的对话也多被理解为是提点悟空“无性”的“根坻”的幽默表现。其实,在《五灯会元》卷一“五祖弘忍大师者”条,我们会发现一些线索,就是五祖弘忍“成童,随母乞食,里人呼为‘无姓儿’”[5]65一句,而且此条同时提到五祖与六祖的“祖曰:‘欲须何事?’卢曰:‘惟求作佛。’”[5]65对话(此对话亦见《坛经》),正与《西游记》接下来的菩提祖师问悟空愿学什么“道”,悟空惟求“长生”的对话极为相似。如果说弘忍“无姓儿”公案与小说相同纯属巧合,那么在同一条中的两个公案同时出现在《西游记》紧挨着的情节中,恐怕原因并非“巧合”二字能简单地解释过去。

第二,《西游记》第四十九回鱼篮观音的一段,对于读者来说也并不陌生:

菩萨即解下一根束袄的丝绦,将篮儿拴定,提着丝绦,半踏云彩,抛在河中,往上溜头扯着,口念颂子道:“死的去,活的住!死的去,活的住!”念了七遍,提起篮儿,但见那篮里亮灼灼一尾金鱼,还斩眼动鳞。[4]604

笔者发现《五灯会元》第二卷的“普善大士”条与之有非常强的可比性:“二十四,与里人稽亭浦漉鱼,获已,沉笼水中,祝曰:‘去者适,止者留。’人或谓之愚。”[5]147若把二者比较,我们会看到:第一,人物都是善良的女性;第二,“普善”与“菩萨”是两个在发音上非常容易混淆的词语;第三,道具一个是竹篮,一个是鱼笼;第四,观音口中的“死的去,活的住”与“去者适,止者留”也极为相似。从人物到故事框架甚至语言都几乎如出一辙,除了证明《西游记》此情节是从《五灯会元》的这则故事“脱胎”而来,还能有什么更好的解释呢?

第三,《西游记》第八十二回也有一个看似好笑的情节:

好呆子,把钉钯撒在腰里,下山凹,摇身一变,变做个黑胖和尚。摇摇摆摆,走近怪前,深深唱个大喏道:“奶奶,贫僧稽首了。”那两个喜道:“这个和尚却好,会唱个喏儿,又会称道一声儿。”问道:“长老,那里来的?”八戒道:“那里来的。”又问:“那里去的?”又道:“那里去的。”又问:“你叫做甚么名字?”又答道:“我叫做甚么名字。”那怪笑道:“这和尚好便好,只是没来历,会说顺口话儿。”[4]988

多数读者读到这里往往会认为这是猪八戒的“呆子”无知、口拙的本色,有趣则有之,然而这却非《西游记》作者的独创。其实这或许也来自禅宗话头,《五灯会元》卷二“泗州僧伽大圣”条有:“或问:‘师何姓?’师曰:‘何姓。’曰:‘何国人?’师曰:‘何国人。’”[5]151这是一个禅宗公案里的著名典故,“说顺口话儿”以表达“一答即有执着”,故而以不答为答。而《西游记》的作者却让这一机锋从“呆子”口中道出,让对禅宗不明的妖怪听去,难免会“笑”其“呆”了。

第四,发生在猪八戒身上的还有一个有趣的情节,在第八十五回中:

好呆子,他也有三十六般变化,走到山凹里,捻着诀,念动咒语,摇身一变,变做个矮瘦和尚。手里敲个木鱼,口里哼阿哼的,又不会念经,只哼的是“上大人”。[4]1026

笔者过去读到这里,对猪八戒为什么会哼“上大人”颇为不解,黄肃秋先生注释的世德堂本《西游记》在此处注释说“上大人”是“封建时代村塾中儿童开蒙时读的韵语的首句”,这并没有错,然而却只是看到它的“上大人,丘乙己。化三千,七十士”的字面意义,对之并未解得切。其实,“上大人”之说自禅宗借鉴而来,早已成为一个常见的机锋,而读者对之却未注意。例如在《五灯会元》卷四“睦州陈尊宿”条中即有“问:‘如何是一代时教?’师曰:‘上大人,丘乙己。’”[5]306另外,在卷十五有更为直接的解释,“襄州含珠山彬禅师”条中有:“问:‘如何是三乘教?’师曰:‘上大人。’问:‘意旨如何?’师曰:‘化三千。’”[5]1346我们在此可见,猪八戒嘴里哼的“上大人”其实就是禅宗话头里的“三乘教”之隐义,然而小说作者却加上一个按语说猪八戒“又不会念经”,轻而易举地就把可以“化三千”的“三乘教”解构成了充满戏谑意味的笑话。

第五,我们可能还会记得小说第五十回中金兜洞里那只青牛胳膊上套的“亮灼灼白森森的圈子”,孙悟空“空用千般计”也不能降服此怪,不要说天兵天将,就连佛祖的“十八粒金丹砂”也被套了去,可以说《西游记》中最厉害的宝贝就是这个“圈子”了。其实,小说中也有对这个“圈子”意思的解释,在第五十三回,孙悟空说“只因你不信我的圈子,却教你受别人的圈子”。关于这个“圈子”的解释,有学者以为是从全真教的“十牛图”的“人牛不见时”唯剩下一个“圈子”生发开来,或者认为这是出自《道德经》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为“圈子”的主人就是太上老君。或则有之,其实“圈子”也是禅宗里经常出现的“话头”,《五灯会元》卷七“福州玄沙师备宗一禅师”条中说:“鼓山来,师作一圆相示之。山曰:‘人人出这个不得。’”[5]536另外,《五灯会元》卷十四“随州大洪山报恩禅师”条中也有:“师尝设百问,以问学者。其略曰:‘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忘,为甚么一称南无佛,罪灭河沙劫?’又作此〇相曰:‘森罗万象,总在其中。具眼禅人,试请甄别。’”[5]1220

据此看来,似乎以《五灯会元》里面的两则关于“圈子”的释义来解释《西游记》中的“凭你甚么兵器、水火,俱莫能近”的“圈子”更为直接,只不过是《西游记》作者把“圈子”本来蕴含的“人人出这个不得”“森罗万象,总在其中”的禅家精义世俗化了,并与日常生活中的“圈套”糅合在一起,此处情节因而也成为了一个兼具禅意与世俗趣味的桥段。

第六,卷二“殃崛摩罗尊者”条中“欲登王位,用千人拇指为花冠,已得九百九十九,唯欠一指,遂欲杀母取指”[5]143,而其母为佛所救的故事与小说中如第八十四回灭法国“二年前许下一个罗天大愿,要杀一万个和尚。这两年陆陆续续,杀够了九千九百九十六个无名和尚,只要等四个有名的和尚,凑成一万,好做圆满”[4]1010的唯欠杀掉唐僧师徒四人达到圆满,最后却被悟空设法降服其“心”的情节为同一模式。

二、有益于《西游记》情节解读的几则语录

以上是《西游记》脱化《五灯会元》中禅家话头十分明显的几则,如果以近来盛行的互文性视角看去,二者之间可产生互文关系的地方则比比皆是,互读对我们增进对小说的认识也有非常大的作用。比如卷四“福州龟山正元禅师”条中的“寻师认得本心源”[5]290、卷十二“灵隐德章禅师”条中的《心珠歌》“心如意,心如意,任运随缘不相离。但知莫向外边求,外边求,终不是,枉用工夫隐真理”[5]1015,与小说中悟空寻访“斜月三星洞”的情节以及“灵山只在汝心头”的话头都存在着相对密切的对应关系。

第一,《西游记》第一回中,悟空拜师前有与樵子的一段对话:

猴王道:“……但望你指与我那神仙住处,却好拜访去也。”樵夫道:“不远,不远。此山叫做灵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个神仙,称名须菩提祖师。”猴王用手扯住樵夫道:“老兄,你便同我去去。若还得了好处,决不忘你指引之恩。”樵夫道:“你这汉子,甚不通变。我方才这般与你说了,你还不省?……你自去,自去。”[4]10-11

“灵台方寸”“斜月三星”之为“心”义并不难解,后者更是流传颇广的俗典,秦观《南歌子·玉漏迢迢尽》中就有“水边灯火渐人行,天外一钩残月带三星”[6]之语。其实,这也是禅宗常用的一个譬喻,如《五灯会元》卷三忠国师云:“三点如流水,曲似刈禾镰。”[5]212而且樵子“你自去”一句充满“自己的师傅自家去寻”的禅机话头,无不与前面的寻“心”为“师”的情节相关合。

第二,关于《西游记》前七回与后九十三回的关系,长期以来聚讼纷纭。然而,卷四中的“京兆大荐福寺弘辩禅师”条中的一个对话,“帝曰:‘何为顿见?何为渐修?’对曰:‘顿明自性,与佛同俦。然有无始染习,故假渐修对治,令顺性起用。如人吃饭,不一口吃饱’”[5]295对我们理解小说前七回和后九十三回的结构上的“顿悟”与“渐修”的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百回本《西游记》是“心猿”孙悟空的“成佛路”,前七回中孙悟空“寻得心本源”“顿明自性”;然而其“心”却被“不足”之心“染习”,并未“跳出三界外”而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所以,在此基础上才有后九十三回的西天取经必须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能成佛的“渐修”历程,磨灭“不足”心(在小说中“紧箍咒”的束缚),经过一藏之数的“渐修”,才“顺性起用”而任性自在,当然,此时“紧箍咒”随心而灭了。从这个角度来看,《西游记》整个故事的大框架都可以视为对这一句禅语的生动演绎。

第三,卷二“洪州法达禅师”条中的“(六)祖曰:‘经有何过,岂障汝念?只为迷悟在人,损益由汝……佛本为凡夫说,不为佛说。……’师从此领旨,亦不辍诵持”[5]105也可以增进我们对唐僧师徒关于取“有字真经”和“无字真经”情节的认识。在《西游记》中关于“换经”故事也有多种解释,有学者认为“无字真经”才是“真”,“有字真经”是取错了。其实参之六祖此句禅语,就可对《西游记》中这一公案有圆融的认识,“经有何过,岂障汝念?只为迷悟在人,损益由汝……佛本为凡夫说,不为佛说”,“佛”是已经了悟“经”之人,已无需“经”,故而只能取得“无字真经”,所以这种经文只有唐僧师徒看到;而对于大唐的“凡夫”,则只能看到由紫金钵盂换来的“有字真经”了,即佛祖基于走过取经路的唐僧师徒和未走取经路的大唐凡夫这两种不同的受众而“为两种人,设两种经”,使其根据“自性”,各缘其道而修行[7]。

总而言之,从上面的诸多文例我们或许可以对《西游记》与禅宗话头之间的密切关系有一个相对清楚的认识。由于禅宗话头的机锋妙利、睿智活泼,故而往往为上至文人士子下至民间百姓所借用,比如“遇茶吃茶,遇饭吃饭”“磨砖作镜”“逢佛杀佛,逢祖杀祖”都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俗谈。《西游记》作为一部在民间以说唱形式长期流传并经由文人加工定型的小说[8],在它身上很自然地就会融合着来自文人以及民间双方对禅宗话头的接受与阐释思维。所以我们在解读《西游记》之时往往会碰到这样的困难,就是有时候很难搞清小说在某个明显来自禅宗话头上的态度,是哲理性的发挥还是民间化的戏笔。也正是这个原因,近百年的《西游记》诠释史上才出现了“游戏说”和“宗教内涵”两条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阐释路径。不过,透过禅宗“话头”来反观《西游记》,至少可以让我们对小说睿智、幽默的话语以及看似无味的小说情节有更深入的理解,笔者认为这也应该是我们阅读小说时的应有态度与追求。

三、通脱:对待《西游记》中宗教文本应持态度

上文揭示出《西游记》借用了诸多《五灯会元》中的话头并非表明笔者倾向于小说《西游记》是一部“禅书”,我们需要先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即“借用”“化用”并非“弘扬”与“排他”。正如笔者在文章开头所提到的,诸多学人同样也发现《西游记》中大量引用、化用全真教典籍的诗词之处。全真教以“三教合一”为教旨,其典籍中出现大量的禅宗话头也算不上稀奇,所以就有学者采取“排他”性的研究理路,重拾清代“道士们”的旧说,认为这是一部诠释全真教经典的内丹学著作。这一现象,由于其往往陷入过度诠释而被不少学者所否定与批评,比如袁世硕先生就认为这些“只是字面上有点儿牵合,小说写定者”“搞了玄虚”,并不能“附会”为阐道之书[9]。平心而论,袁先生所说并不错,因为在小说中确实存在诸多以情节印证道典不通的地方;但是我们也可以对袁先生这种“非宗教化”的研究理路提出质疑,即《西游记》中并非只是诗词引自全真派人士的著作,就连大段的小说文本,如第十九回、二十回中的《心经》和偈语都出自明初全真道人何道全的《心经注解》*最早发现这一问题的是陈洪先生,随后陈先生撰文《〈西游记〉与全真教之缘新证》,于2015年8月23日在南京举办的“第一届中国古典文学高端论坛”上演讲。,这又该如何解释呢?陈洪先生在这方面有一通达的认识,即《西游记》经历了一个“全真化”的环节。相较于认为《西游记》为阐释内丹学的小说而言,陈先生的“环节”说似乎为我们认识《西游记》的文本大义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即“环节”并非“定稿”。“环节”说的价值在于为我们认识《西游记》的宗教文本提供了更通透的阐释思路,“环节”本并不等于今天所见最早的世德堂本,它属于一个早期的趋于定型的本子,在《西游记》成书过程中是关键性的一环,世德堂本是最后的临门一脚,在定稿过程中由于小说作者的宗教倾向、创作思路等一系列因素对“全真本”《西游记》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删改,但是删改却不彻底而留下了大量的“全真教”印记。

当然,“印记”并不等于原貌,或许由于定稿者的知识背景、时间仓促等原因大段宗教文本并未删除(如陈洪先生指出的引录何道全《心经注解》的大段文字,或许就是由于定稿者误以为是出自佛家而非道士之手而未删除),或许已经被删改得面目全非(如车迟国夹脊二关)。解读定稿的《西游记》宗教文本,如果我们坚持“原路返回”的阐释思路,肯定难以行得通,像清人批评本和李安纲等的还原式解读就容易陷入“附会”的索隐。所以,采取一个“有限度”的解读方法就非常关键,针对这一阐释现象,明人袁于令在李卓吾评本《西游记》“题辞”中就有值得借鉴的方法——“说者以为寓五行生克之理,玄门修炼之道。余谓三教已括于一部,能读是书者,于其变化横生之处引而申之,何境不通?何道不恰?而必问玄机于玉椟,探禅蕴于龙藏,乃始有得于心也哉?”[10]

所以,在笔者看来,任何试图以唯一的宗教内涵来“还原”《西游记》大义的努力都难以说是合理的、科学的,这一切都源于《西游记》由于成书过程的复杂性而赋予其宗教内涵的转向与融合,无论是陈先生的“环节”说还是袁于令的“读是书者,于其变化横生之处引而申之”的读解态度都为我们指明了一个阐释路径,即针对具有复杂宗教内涵的《西游记》宗教文本,既然我们无法“原路返回”,那么“于其变化横生之处引而申之”又何尝不可?以往我们多用小说来“套”固定的宗教文本,往往走进死胡同,非附会索隐不能出之。如果我们调换思路,通过互文视角,以宗教文本来“反观”小说话语和情节,不拘泥于某一固定教旨,随处生发开去,又“何境不通,何道不恰”?或许,这才是针对《西游记》成书过程所导致的“定本”宗教内涵的模糊性、复杂性而采取的解读思路的权宜之计,毕竟《西游记》只是一部小说而已。

[1] 赵兴勤.《西游记》悟空拜师学艺本事考索及其他[J].明清小说研究,2011(1):76-83.

[2] 吴光正.神道设教:明清章回小说叙事的民族传统[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124.

[3] 陈洪.“弼马温”再考辨[J].文学遗产,2014(5):152-157.

[4] 吴承恩.西游记[M].黄肃秋,注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5] 普济.五灯会元[M].朱俊红,点校.海口:海南出版社,2011.

[6] 秦观.淮海居士长短句[M].徐培均,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40.

[7] 许中荣.唐僧师徒换经公案新论[J].运城学院学报,2013(4):79-82.

[8] 陈洪,陈宏.论《西游记》与全真教之缘[J].文学遗产,2003(6):110-120.

[9] 袁世硕.清代《西游记》道家评本解读[J].文史哲,2003(4):150-155.

[10] 吴承恩.西游记[M].李卓吾批评本.古众,校点.济南:齐鲁书社,1991:1.

(责任编校:夏玉玲)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JourneytotheWestandWuDengHuiYuanand an Attitude Towards Religious Texts ofJourneytotheWest

XU Zhong-rong

(College of Literature,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China)

Lots of plots and vocabularies ofJourneytotheWestare similar to those ofWuDengHuiYuan. It can help us go beyond the text to comprehend the plots which are witty, humorous but sometimes boring to fi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In view of the complexity of religious texts ofJourneytotheWest, we should abandon backtrack religious interpretation, adopt the limited but more flexible intertextuality, move beyond the seemingly complex plots and comprehend the religious texts ofJourneytotheWest.

JourneytotheWest;WuDengHuiYuan; religious text;intertextuality

I207.414

A

1672-349X(2015)05-0084-04

10.16160/j.cnki.tsxyxb.2015.05.021

猜你喜欢

灯会禅宗西游记
禅宗软件
论旧禅宗与王维的诗歌创作
春节灯会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愚公移山》和医学“禅宗”
怎样打造禅宗文化大品牌——对湖北黄冈禅宗文化开发的思考